文档详情

2023-2024学年云南省昆明市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期末自测试题

技***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27.12KB
约5页
文档ID:346191050

姓名 :_________________学号 :_________________班级 :_________________学校 :_________________ 密封线 密封线 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卷题号一二三四五六阅卷人总分得分注意事项: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全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2.在作答前,考生请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位置 3.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与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规范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A卷(共100分)第I卷(选择题,共24分)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2分,每小题的每一个填空均只能填一个选项,填错,多填均不得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箴言(jiǎn)            恪守(kè)             程颐(yí)             扭捏作态(niǔ)B.贸然(mào)             涵养(hán)            难堪(kān)             大发雷霆(tíng)C.汲取(jí)               遵循(xún)            譬如(pì)             彬彬有礼(bīn)D.自持(chí)             缺陷(xiàn)          尴尬(gà)             自吹自擂(léi)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石像繁植倘若用武之地从天而降B.惯通单调封锁哑口无言先知先觉C.镰刀枯干茅草走头无路接二连三D.屋檐瀑布飞禽一丝一毫参天大树3、下列加点词语或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A.很多同学在教室里孜孜不倦地学习。

B.很多错误的思想在我们的头脑中根深蒂固C.这次考试很多题目老师没有讲过,这真是不言而喻,所以我们不会做D.写作文时,我们要认真推敲每一个字词,力求文章写的优美生动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读经典作品,会拓宽我们的人生感受和视野B.民俗是民间流传的习俗风尚,是由民众创造并世代传承的民间文化C.《水浒传》生动地叙述了梁山好汉们从起义到兴盛再到最终失败D.博大精深的《红楼梦》不仅堪称世界文学宝库的一颗璀璨明珠,也达到中国古代小说的高峰 第II卷(非选择题,共76分)三、默写(共6分)5、填补下列名句的空缺处或按要求填空1)马作的卢飞快,_________ 2)莫笑农家腊酒浑,_________ 3)_________,白露未晞4)_________,小桥流水人家5)《醉翁亭记》中描写春夏景色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6)《春望》一诗中,运用拟人手法来表现诗人对国事的忧伤、对家人的思念的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__二、文言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12分)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下面小题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问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获,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宾也实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问者,太守醉也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选自《醉翁亭记》)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A.醒能述以文者     以刀劈狼B.至于负者歌于     负势竞上C.山间之四时          年与时驰D.野芳发而幽香     舜发于吠亩之间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2)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3.下列对选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最后一段写日暮醉归,作者将描写、叙事、抒情和议论很好地结合在一起,突出了全文的主旨B.作者写“宴酣之乐”,反衬了政治清明的社会现实,表达出“与民同乐”的政治理想,文意又深了一层C.太守宴饮的最大特色是富有山林野趣,就地取材,以泉代酒也足可醉人D.本文巧妙运用悬念,如开篇写“名之者谁”,结尾才道出“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也自此解开悬念,这两处反问饶有趣味四、现代文阅读(共10分)阅读《怀疑与学问》,完成下面小题学者先要会疑——程颐在可疑而不疑者,不曾学;学则须疑——张载学问的基础是事实和证据事实和证据的来源有两种:一种是自己亲眼看见的,一种是听别人传说的譬如在国难危急的时候,各地一定有许多口头的消息,说得如何凶险,那便是别人的传说,不一定可靠;要知道实际的情形,只有靠自己亲身视察做学问也是这样,最要紧最可靠的材料是自己亲见的事实根据;但这种证据有时候不能亲自看到,便只能靠别人的传说了我们对于传说的话,不论信不信,都应当经过一番思考,不应当随随便便就信了。

我们信它,因为它“是”;不信它,因为它“非这一番事前的思索,不随便轻信的态度,便是怀疑的精神,也是做一切学问的基本条件我们听说中国古代有三皇、五帝,便要问问:这是谁说的话?最先见于何书?所见的书是何时何人著的?著者何以知道?我们又听说“腐草为萤”,也要问问:死了的植物如何会变成飞动的甲虫?有什么科学根据?我们若能这样追问,一切虚妄的学说便不攻自破了我们对于不论哪一本书,哪一种学问,都要经过自己的怀疑:因怀疑而思索,因思索而辨别是非;经过“怀疑”“思索”“辨别”三步以后,那本书才是自己的书,那种学问才是自己的学问否则便是盲从,便是迷信孟子所谓“尽信书不如无书也就是教我们有一点怀疑的精神,不要随便盲从或迷信怀疑不仅是消极方面辨伪去妄的必须步骤,也是积极方面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对于别人的话,都不打折扣地承认,那是思想上的懒惰这样的脑筋永远是被动的,永远不能治学只有常常怀疑、常常发问的脑筋才有问题,有问题才想求解答在不断的发问和求解中,一切学问才会发展起来许多大学问家、大哲学家都是从怀疑中锻炼出来的清代的一位大学问家——戴震,幼时读朱子的《大学章句》,便问《大学》是何时的书,朱子是何时的人。

塾师告诉他《大学》是周代的书,朱子是宋代的大儒;他便问宋代的人如何能知道一千多年前的著者的意思法国的大哲学家笛卡儿也说:“我怀疑,所以我存在他的哲学就建立在对于万事万物的怀疑和明辨上一切学问家,不但对于流俗传说,就是对于过去学者的学说也常常要抱怀疑的态度,常常和书中的学说辩论,常常评判书中的学说,常常修正书中的学说:要这样才能有更新更善的学说产生古今科学上新的发明,哲学上新的理论,美术上新的作风,都是这样来的若使后来之学者都墨守前人的旧说,那就没有新问题,没有新发明,一切学术就停滞了,人类的文化也就不会进步了1.解释下面词语的意思1)譬如:(2)不攻自破:2.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3.围绕中心论点,作者提出了哪几个分论点?分论点之间是什么关系?4.“一切学问家,不但对于流俗传说……,要这样才能有更新更善的学说产生”中的“一切”和四个“常常”能删去吗?为什么?5.“因怀疑而思索,因思索而辨别是非;经过‘怀疑’‘思索’‘辨别’三步以后,那本书牙是自己的书,那种学问才是自己的学问否则便是盲从,便是迷信一句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五、诗歌鉴赏(共5分)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咸阳城东楼许浑一上高城万里愁,兼葭杨柳似汀洲。

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鸟下绿芜秦苑夕,蝉鸣黄叶汉宫秋行人莫问当年事,故国东来渭水流1.简要赏析颈联的表达效果2.发挥联想和想象,描绘“山雨欲来风满楼”的画面联系全诗,说说这个诗句有怎样的表达作用3.根据诗句推测,尾联中的“当年事”指的是什么事?此联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六、语言表达(共10分)学了《三顾茅庐》后,班级中的学生对阅读中国古代经典名著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为此班级拟举办“学习语文,重温经典”的主题活动为了激发同学们参与的兴趣,请你写一封倡议书要求:写明倡议原因,提出合理建议,250字左右七、作文(共40分)请以“      让梦想开花”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①请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②文体不限(诗歌除外);③不少于600字;④行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