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适应公司新战略的发展,保障停车场安保新项目的正常、顺利开展,特制定安保从业人员的业务技能及个人素质的培训计划哈工大电路自主实验报告 姓名陈若兰班级学号实验日期成绩 实验名称:验证互易定理 1.实验目的 、验证互易定理,加深对互易定理的理解;、进一步熟悉仪器的使用 2.总体设计方案或技术路线 、实验原理: 互易定理:对一个仅含有线性电阻的电路,在单一激励产生响应,当激励和响应互换位置时,响应对激励的比值保持不变此时,当激励为电压源时,响应为短路电流;当激励为电流源时,响应为开路电压互易定理存在三种形式: ?1i2i ?①、定理1:如图(a)与(b)所示电路中,N0为仅由电阻组成的线性电阻电路,则有SuSu u(a) i2 (b) ?Su ②、定理2:如图(a)与(b)所示电路中,N为仅由电阻组成的线性电阻电路,则有 ?u2u?1iSiS (a) (b) S ③、定理3:如图(a)与(b)所示电路中,N为仅由电阻组成的线性电阻电路,则有 ?i2u ?1SiSu i (a) i 2 (b) ?Su 、实验方案 I2=i1;电路图二,证明U2=u1; 电路图三,证明U2/US=i1/IS。
电路图一,证明 3.实验电路图 各参数分别为:R1=R3=R4=R5=100ΩR2=200ΩUS=6VIS=50mA 4.仪器设备名称、型号 交直流电路实验箱一台直流电压源0~30V一台 直流电流源0~100mA一台直流电流表0~400mA一只数字万用表一只电阻若干 5.理论分析或仿真分析结果 6.详细实验步骤及实验结果数据记录 I2、i1,将实验数据记录在表格1中; 、验证定理二,按照图二连好电路后测量U2、u1,将实验数据记录在表格2中;、验证定理三,按照图三连好电路后测量U2、i1,将实验数据记录在表格3中 、验证定理一,按照图一连好电路后测量 表1 表2 表3 7.实验结论 8.实验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问题:实验过程中无200Ω定值电阻; 对策:改成两个100Ω定值电阻串联; 、问题:实验中电流表无示数,后经检查电路发现该实验台电流表被烧坏, 对策:换了一台没有问题的直流电流表 9.本次实验的收获和体会、对电路实验室的意见或建议 收获和体会:通过本次试验在理论的基础上,更进一步证实了互易定理,加深了对互易定理的学习程度,同时也更加熟悉了实验器材。
对实验室的建议:实验室仪器设备不是很多,这就限制了同学们自主设计的范围,建议实验中心多购置一些常用的设备,还有就是现有的仪器设备应多注意维护整修,提供给同学们最好的实验环境 10.参考文献 《电路理论基础(第三版)》陈希有高等教育出版社 姓名班级学号实验日期节次成绩 实验名称 1.实验目的 初步了解集成555定时器的基本原理测量多谐振荡器输出波、频率与各元件的关系 2.总体设计方案或技术路线 、555定时器内部结构 555定时器是一种模拟电路和数字电路相结合的中规模集成电路,其内部结构如图 及管脚排列如图所示 它由分压器、比较器、基本R--S触发器和放电三极管等部分组成分压器由三个5K?的等值电阻串联而成分压器为比较器A1、A2提供参考电压,比较器A1的参考电压为Vcc,加在同相输入端,比较器A2的参考电压为 23 1 V,加在反相输入端比较器由两个结构相同3cc 的集成运放A1、A2组成高电平触发信号加在A1的反相输入端,与同相输入端的参考电压比较后,其结果作为基本R--S触发器RD端的输入信号;低电平触发信号加在A2的同相输入端,与反相输入端的参考电压比较后,其结果作为基本R—S触发器SD端的输入信号。
基本R--S触发器的输出状态受比较器A1、A2的输出端控制多谐振荡器工作原理 由555定时器组成的多谐振荡器如图(C)所示,其中R1、R2和电容C为外接元件其工 _ _ 作波如图(D)所示 设电容的初始电压Uc=0,t=0时接通电源,由于电容电压不能突变,所以高、低触 _ 1 发端VTH=VTL=0<VCC,比较器A1输出为高电平,A2输出为低电平,即RD?1, 3 SD?0,R?S触发器置1,定时器输出u0?1此时Q?0, 定时器内部放电三极管截止,电源Vcc经R1,R2向电容C充电,uc逐渐升高当uc上升到 __1 R?S触发顺保持状态不变Vcc时,A2输出由0翻转为1,这时RD?SD?1,所以0
__ 1 SD?0,t?t2时刻,uc下降到Vcc,比较器A2输出由1变为0,R---S触发器的RD?1, 3 触发器处于1,定时器输出u0?1此时电源再次向电容C放电,重复上述过程 通过上述分析可知,电容充电时,定时器输出u0?1,电容放电时,u0?0,电容不断地进行充、放电,输出端便获得矩形波多谐振荡器无外部信号输入,却能输出矩形波, 其实质是将直流形式的电能变为矩形波形式的电能 (3)、振荡周期 由图可知,振荡周期T?T1?T2 T1为电容充电时间,T2为电容放电时间 充电时间T1?(R1?R2)Cln2?(R1?R2)C放电时间T2?R2Cln2? 矩形波的振荡周期T?T1?T2?ln2(R1?2R2)C?(R1?2R2)C因此改变R1、R2和电容C的值,便可改变矩形波的周期和频率 对于矩形波,除了用幅度,周期来衡量外,还有一个参数:q? T1?T1?R1 ?R2 TT?2R1?T2R12 空比q, 占 4.仪器设备名称、型号 Ne555定时器、两个电阻箱、电容箱、1K?电阻、直流电压源、FLUKE-190测试仪、万用表、 5.理论分析或仿真分析结果 当R1=5kΩ、R2=5kΩ、C=500nF时,仿真结果如图所示。
T1=,T2=, T=,q=%, 仿真结果与理论值基本相同 姓名班级学号实验日期节次教师签字成绩 实验名称:验证互易定理 1.实验目的 2.总体设计方案或技术路线 、实验原理: 互易定理存在三种形式: ?1i2i①、定理1:如图(a)与(b)所示电路中,N0为仅由电阻组成的线性电阻电路,则有 ?SuSu ?1u2u?②、定理2:如图(a)与(b)所示电路中,N为仅由电阻组成的线性电阻电路,则有SiSi ?1i2u?③、定理3:如图(a)与(b)所示电路中,N为仅由电阻组成的线性电阻电路,则有SiSu 、实验方案 3.实验电路图 4.仪器设备名称、型号 5.理论分析或仿真分析结果 6.详细实验步骤及实验结果数据记录 I2、i1,将实验数据记录在表格1中; 、验证定理二,按照图二连好电路后测量U2、u1,将实验数据记录在表格2中;、验证定理三,按照图三连好电路后测量U2、i1,将实验数据记录在表格3中 、验证定理一,按照图一连好电路后测量 表2 表3 7.实验结论 8.实验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问题: 对策: 、问题: 对策: 9.本次实验的收获和体会、对电路实验室的意见或建议 收获和体会: 对实验室的建议: 10.参考文献目的-通过该培训员工可对保安行业有初步了解,并感受到安保行业的发展的巨大潜力,可提升其的专业水平,并确保其在这个行业的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