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怀古词二首 (课件17张)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gege****666
实名认证
店铺
PPTX
163.91KB
约16页
文档ID:203711598
怀古词二首 (课件17张)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_第1页
1/16

念奴娇赤壁怀古苏轼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辛弃疾怀古词两首怀古,即追怀古昔,因古而生怀,寄情怀于古迹、古人、古事陈子昂登幽州台歌唱道:“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怀古”实在是一种深刻的人生体验学习目标:1、重点掌握怀古词的表现手法用典2、品味词人抒发的情怀3、能够体会词人营造的艺术境界,了解两首词的风格特点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lio),雄姿英发羽扇纶(gun)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hu)发人生如梦,一尊还(hun)酹(li)江月念奴娇赤壁怀古 苏 轼上片:景怀:赤壁古战场上怀 周瑜下片:人周瑜此时时此地大江东去 (旷远)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对历史人物的无限怀念上阕:眼前之景空间时间触景生情基调:雄浑大气,壮阔磅礴(悠远)此地:人物出场场前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以此点明这里并不一定是赤壁之战的所在地,作者只是想借此怀古,抒发自己的感情这是一个带有亲切意味的美称赤壁原不属哪一个人所有,词里却让它归了周郎赤壁因周郎而著称,周郎亦借赤壁而扬名,突出其历史意义。

上阕:眼前之景 :山崖的险怪 :山峰的高耸 :巨浪的汹涌 :怒涛的力度 :波涛的强劲有力夸张夸张比喻比喻拟人拟人视觉听觉“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描写了哪些意象,突出了赤壁怎样的特点?哪些字用的妙?以上几词,从形声色的角度,运用夸张比拟比喻的修辞,描绘一幅雄奇壮丽的赤壁江山图雄奇壮丽乱穿惊拍卷上阕:眼前之景此地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为何是周瑜?不是曹操、孙权、诸葛亮?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 谈笑间 樯橹灰飞烟灭下阕:怀古抒情(正面描写)(侧面衬托)朗读咏怀周瑜的诗句,分析诗句中周瑜的形象年轻得志英俊潇洒风流儒雅指挥若定辉煌战功创作背景 这首词写于元丰五年(1082)苏轼(10361101),宋神宗元丰二年(1079),因与王安石政见不同,受小人陷害,因“乌台诗案”被捕入狱,差点丢了性命后经多方营救,免于死刑,同年年底被贬到黄州,任黄州团练副使1080年至1082年他经常游览黄冈城外的赤鼻矶1082年再次游览赤壁山水时,词人面对赤壁遗迹,触景生情,思绪万千,吟唱出了这首千古绝唱作者咏怀周瑜的目的是什么?其中寄寓了词人怎样的情感?请结合苏轼的生平和这首词的创作背景来分析。

下阕:怀古抒情 周瑜苏轼年龄:生活:外貌:职位:际遇:45岁幸福美满屡遭不幸英俊儒雅早生华发东吴都督团练副使功成名就34岁仕途坎坷 怀古伤己时运不济 壮志难酬下阕:怀古抒情反衬此时时此地的作者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上片: 景物描写,写古迹赤壁壮景,大江奔流,浪涛汹涌,山石嶙峋下片: 人物刻画,写古人英雄周瑜,英姿勃发、才华过人、功勋赫赫 情感抒发,写自己年岁渐老,事业无成、壮志难酬、人生如梦过片: 承上启下,由上片写景到下片写人(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首句: 总领全篇,为全词奠定了豪壮的感情基调末句: 意蕴丰富,复杂情感意境: 雄伟、壮丽、壮阔、雄浑 怀古诗:怀古诗:写古迹、记古人、古事来抒发自己的思想感情追昔抚今,古今对比,言志抒情典故、虚实、对比 融写景叙事、议论抒情于一体)蓼园词选:题是怀古,意是谓自己消磨壮心殆尽也题是赤壁,心实为己而发周郎是宾,自己是主,借宾定主,寓主于宾,是主是宾,离奇变幻,细思方得其主意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辛弃疾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

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此时时此地的作者孙权刘裕刘义隆拓跋焘廉颇孙权立国孙权立国刘裕建功刘裕建功义隆败北佛狸立祠佛狸立祠廉颇饭否廉颇饭否古代人事不堪现现实实英雄无觅,江山寂寞英雄无觅,江山寂寞残照荒草,故居荒凉残照荒草,故居荒凉又欲又欲“ “草草草草” ”,无备举事无备举事鸦鼓齐鸣,忘却历史鸦鼓齐鸣,忘却历史豪杰被弃,尚思被用豪杰被弃,尚思被用上片思考上片思考:辛弃疾登上北固亭,极目远眺,为辛弃疾登上北固亭,极目远眺,为什么会想到什么会想到孙权孙权和和刘裕刘裕?孙权:他曾经在京口建立吴都,并曾打败来自北方的曹操的军队,保卫了家园刘裕:刘裕的祖先由北方移居京口,刘裕曾经在这里起事,最后建立政权为了恢复中原,他几次大举北伐建功立业令人仰慕表达自己力主抗金和恢复中原的伟大抱负,同时借古代帝王来讽刺南宋统治者屈辱求和的无耻行径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刘义隆在元嘉二十七年,草率出师北伐,想要建立像古人封狼居胥山那样的功绩,结果落得北望敌军而仓皇失措。

借鉴历史,伐金必须作好准备,委婉劝韩侂胄不能草率行事 佛狸,后魏太武帝拓跋焘的小名他击败宋文宗,率军追到瓜步山上,在山上建立行宫,即后来的佛狸祠 如今江北各地沦陷已久,不迅速谋求恢复,百姓就安于异族统治,忘记了自己是宋室臣民表达对南宋政权不图恢复中原的不满下片: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记载,廉颇免职后,跑到魏国赵王想再用他,派人去看他的身体情况,“廉颇之仇郭开多与使者金,令毁之赵使者既见廉颇,廉颇为之一饭斗米、肉十斤,被(披)甲上马,以示尚可用赵使者还报王曰:廉将军虽老,尚善饭;然与臣坐,顷之三遗矢(屎)矣赵王以为老,遂不召 以廉颇自况,虽64岁仍想为国效力:可当政者不接受他的建议,又有小人挑拨,他感到悲愤,担心像廉颇一样被弃置不用写这孙刘两位英雄人物表达自己力主抗金和恢复中原的伟大抱负,同时借古代帝王来批评南宋统治者的无能引用宋文帝北伐惨败和魏太武帝拓跋焘的故事说明伐金必须作好准备,委婉劝戒不能草率行事用廉颇的典故 以廉颇自况,表明了自己虽有远大抱负,而朝廷却不重用,壮志未酬的苦闷用典典故的作用:借历史故事或人物来影射现实事件或人物,委婉的表达自己的立场、态度或个人意绪、愿望。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