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变压器检测工艺守则

aa****6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104.50KB
约17页
文档ID:29385817
变压器检测工艺守则_第1页
1/17

1变压器检测工艺守则2变压器检测工艺守则1 适用范围本工艺守则适用于 6300 千伏安一下,电压等级为 35 千伏及以下的电力变压器的铁心,线圈、器身装配,总装配、夹件、箱盖及储油柜的质量检查1 铁心检测1.1 铁心对地1.1.1 检查标准:铁心对地应是通路,接地片拆除后铁心对地应不是通路1.1.2 检测部位:铁心对夹件,拆除接地片后,铁心对夹件1.1.3 检测方法:用 500 伏兆欧表测铁心剪切面和夹件(除去表面绝缘漆)之间的电阻1.1.4 检测工具:500 伏兆欧表注:未拆除接地片,测铁心对地不通路时,应改换测试位置,多测几次1.2 铁心对钢带、穿心、夹件1.2.1 检测标准:接地片拆除时,铁心对有绝缘套钢带,穿心螺杆:铁心对夹件、夹件有绝缘套钢带,穿心螺杆应不是通路1.2.2 检测部位:铁心对有绝缘套钢带,穿心螺杆、铁心对夹件,夹件有绝缘套钢带,穿心螺杆1.2.3 检测方法:用 2 5 0 0 伏兆欧表按检测部位分别测量1.2.4 检测工具:2500 伏兆欧表注:如有通路现象或是绝缘电阻小,应查明原因,经处理后重新进行测试1.3 漆膜厚度1. 3.1 检查标准 l 漆膜两边厚度应不大于 0.5 毫米。

1. 3.2 检测部位:硅钢片两面漆膜1.3.3 检测方法:用千分尺对单张硅钢片的同一位置(划好记号)在涂漆前后进行测量,两次测量的厚度差即为漆膜厚度,每次测量应不少于 3 张涂漆片, (在漆辊左、中、右各取相等片数)每张四边各测一点以上,各点均符合要求方为合格1.3.4 检测工具:千分尺注:如发现有一处超差,应加倍抽查,仍有超差,应查明原因后再涂漆1.4 硅钢片漆膜电阻 1.4.1 检测标准,硅钢片漆膜电阻应大干 2 0 欧姆1.4.2 检测位:喷漆硅钢片1.4.3 检测方法:取 3 组测片(从漆辊左、中、右三个位置的漆片中各取一组)每组 5 片,且试片的尺寸应为 160x160 毫米将 3 组试片(每组 5 片)分别夹在电阻测量器的圆形电极上(面积为 150 平方厘米)加压到 6 kg/C m2,电极直流电压约为 2 4 伏由电压表,电流表读取电压 V 及电流 I 值,按公式 R = 计算其电阻值1V1. 4.4 检测工具:绝缘电阻测试器,2 5 伏直流电源(电池或直流发电机) ,0.5 级直流电压表 0-2 5 伏,0.5 级直流安培表 O-1000 毫安,滑线电阻器 O-100 欧,l 安培(电源有调压时不用该电阻) 。

注:三组试片的绝缘电阻均需合格1.5 迭片表面1. 5.1 检测标准:迭片表面漆膜应无烤焦,起泡、油污、粘手及麻花面现象,且漆膜均匀,没有漆疤、堆漆、缺漆、掉皮、烟灰等缺陷、漆膜有光泽1.5.2 检测部位:硅钢片涂漆面31.5.3 检测方法:任取 5 片,按标准目测,手感配台测定注·对不涂漆的硅钢片可以目测,手摸有无油污、粘手现象.1.6 迭片锈迹1.6.1 检测标准;迭片应无锈迹1.6.2 检测部位:检测迭片的六个方面1.6.3 检测方法:任意抽取迭片,目测端面及两大面有无锈迹 1.7 迭片毛刺1. 7.1 检测标准:迭片毛刺应小于等于 0.0 3 毫米1.7.2 检测部位:硅钢片裁剪处1.7.3 检测方法:取剪切后不压毛的迭片 5 张,分别用千分尺测量其尺寸(有毛刺处) ,用此尺寸大小减击硅钢片厚度即为毛刺大小1.7.4 检测工具:千分尺1.S 迭片距外部金属距离1.8.1 检测标准:迭片距外部属离 6 3 0 千伏安及以下的应大于 3 毫米, 8 0 0 千伏安及以上的应大于 5 毫米(中间有绝缘的除外例:1.5 毫米的夹件绝缘) 1.8.2 检测部位:迭片与夹螺杆,肢板,角钢等。

1.8.3 检测方法:用钢板尺按检测部位测各尺寸1.8.4 检测工具:钢板尺1.9 夹件两肢板不平度1.9.1 检测标准:同一台产品高低压下夹件对装后,两肢板要保持在同一平面上,不平度不超过 2 毫米1.9.2 检测部位;同一台产品高低压下夹件对装后、两边肢板处1.9.3 检测方法:将钢板尺倒立放在夹件肢板面上,用塞尺测量1.9.4 检测工具:钢板尺,塞尺I.10 迭片离缝1.10.1 检测标准:选片最大离缝见表 l表 l项 目 630 千伏安及以下 800 千伏安及以上接及半斜 1 1.5迭片最大离缝 (毫米) 全 斜 1.5 21.10.2 检测部位:铁心迭装后,检查其可见部分所有接缝处1.10.3 检测方法:目测后,用塞尺测离缝尺寸大小1.10.4 检测工具:塞尺1.11 迭片参差不齐1.11.1 检测标准:迭片参差不齐见表 2表 2项 目 630 千伏安及以上 800 千伏安及以上接及半斜 1 1.5迭片参差不齐(毫米) 全 斜 1.5 21.11.2 检测部位:铁心迭装完工后,检查铁心端面处 1.11.3 检测方法:目测之后,用深度卡尺或钢板尺测龟。

1.1.4 检测工具:深度卡尺,铜板尺41.12 铁心接缝搭头1.12.1 检测标准铁心接缝处搭头尺寸及搭头总数应不超过表 3 规定表 3项 目 630 千伏安及以下 800 千伏安及以上直接及半斜 1 1.5铁心搭头尺寸(毫米) 全 斜 1.5 2铁心搭头总数 1 21.12.2 检测部位铁心装配完工后,检查可见部份1.12.3 检测方法目测之后,用游标卡尺或钢板尺测量1.12.4 检测工具游标卡尺,钢板尺1.12 铁心碰伤、缺角、破边、卷边1.13.1 检测标准硅钢片边角应整齐裂纹、缺角、卷边、压伤等缺陷不应超过表 4 规定表 4项 目 630 千伏安及以下 800 千伏安及以上铁心碰伤、缺角、破片、卷边总数 2 31.13.2 检测部位铁心装配完工后所有可见部份1.13.检测方法目测1.1 4 铁心主级迭厚I.14.1 检测标准铁心主级迭厚尺寸偏差 6 3 0 千伏下为:± 毫米,8 00 千伏安及以上为1.5 0.5毫米2 -21.14.2 检测部位铁心夹件夹紧处1.14.3 检测方法用钢板尺或游标卡尺测量夹件夹紧处 I 的主级迭厚尺寸 1.14.4 检测工具:钢板或游标卡尺。

1.15 铁心总选厚I.15.1 检测标准:铁心总迭厚尺寸偏差 6 3 0 千伏安及以下为 ±l 毫米,8 伏安及以上为毫米2 —21.1.15.2 检测部位:铁心两端夹紧处1.15.3 检测方法;用游标卡尺或钢板尺测铁心夹紧处铁心总迭厚尺寸l.15.4 检测工具:游标尺或钢板尺1.16 主级以外其它级迭厚1.16.1 检测标准:除主级外其它级测后偏差尺寸均为±l 毫米 1.16.2 检测部位:除主级外的其它各级1,16.3 检测方法:用深度卡尺测各级迭厚尺寸(不包括主级迭厚) 1.16.4 检测工具:深度卡尺、钢板尺 注;相邻两级迭厚偏差不得同时为正偏差,也不得同时为负偏差 1.17 铁心直径1.17.1 检测标准:铁心直径偏差 6 3 0 千伏安及以下为士 2 毫米,800 千伏安及以上为±2毫米51.17.2 检测部位:铁心上端面1.17.3 检测方法:将铁心起立后,用钢板尺或游标卡尺测量1.17.4 检测工具:钢板尺或游标卡尺1.18 铁心倾斜度1.18.1 检测标准:铁心装配完毕起立后,其铁心片不应为明显弯曲,心不大于总高的 5/1 0 001.18.2 检测部位:铁心柱。

1.18.3 检测方法:目测之后,对有异议的心柱用两钢扳尺测其倾斜度1.18.4 检测工具:钢板尺2 线圈检测2.1 线圈导线2.1.1 检测标准:多根并绕导线间不许短路(端部弯头除外) ,单根导线不许断路2.1.2 检测部位;线圈的引出线2.1.3 检测方法:多根并绕导线的线与线之间,单根导线首尾头用 500 伏兆欧表测试2.1.4 检测工具:5 0 0 伏兆欧表2.2 线圈变形2.2.1 检测标准:线圈出现的“多边形”和端绝缘变形等不得使油道堵塞的宽度超过油道尺寸的 1/3{(出头部分除外) 2.2.2 检测部位:线圈的油道部分线圈两端面2.2.3 检测方法:用游标卡尺或钢板尺测量油道堵塞宽度2.2.4 检测工具:游标卡尺和钢板尺、手电筒2.3 线圈油道2.3.1 检测标准:线圈油道间不应有悬浮的纸边、布带2.3.2 检测部位:线圈油道间2.3.3 检测办法:把线圈平放圈架上用手电筒照观察2.3.4 检测工具:手电筒2.4 铝导线焊接2.4.1 检测标准:铝导线焊接处不应断裂2.4.2 检测部位:导线焊口处2.4.3 检测方法:弯折后观察2.4.4 检测工具:钳子2.5 线圈外观2.5.1 检测标准:线圈外观整洁,表面无漆瘤、漆疤,但线圈的下端面允许有不影响油道的堆漆、漆瘤、绝缘件无损伤。

2.5.2 检测部位:线圈内、外表而、油道内、外侧等部位2.5.3 检测方法:观测2.5.4 检测工具:手电筒2.6 导线绝缘:2.6.1 检测标准:导线绝缘无损伤2.6.2 检测部位:线圈内外2.6.3 检测方法:将线圈平放圈架上,用手电筒照明,察看线圈内外2.6.4 检测工具:手电筒2.7 线圈撑条2.7.1 内线圈、外线圈、内外线圈间的撑条分布均匀,撑条间距最大减最小距离应小6于等于 3 毫米2.7.2 检测部位:内外线圈及内外线圈装配在一起时上下端部2.7.3 检测方法:用油标卡尺逐个进行测量2.7.4 检测工具:游标卡尺2.8 线圈套装:2.8.1 检测标准:线圈套装后,内外线圈内的瓦楞纸或撑条应撑紧,搬起外线圈时,内线圈应不松动2.8.2 检测部位:内外线圈套装后的内外线圈的瓦楞纸及撑条2.8.3 检测方法:搬动外线圈时,观测内线圈是否串动2.9 线圈内,外径2.9.1 检测标准:线圈内外径偏差按表 5表 5圆筒式(毫米) 饼式(毫米)线段幅向(毫米)线圈类型内径偏差外径偏差(指未浸漆) 内径偏差 1500 士 6 8≤250 士 2251—500 士 3501—800 士 4801—1000 士 5套管开孔位置尺寸及开关开孔位置尺寸 >1000 士 6—6.3.2 检测部位:内侧吊支铁及套管,开关开处孔。

6.3.3 检测方法:用游标卡尺测孔径后,再用钢板尺测孔边缘的位置尺寸6.3.4 检测工具:游标卡尺和钢板尺6.4 箱盖拼接6.4.1 检测标准:箱盖拼接时.拼接焊线不得与加强铁位置重台,二者间距应大 2 0 毫米6.4.2 检测部位:箱盖拼接处5.4.3 检测方法:目测、用钢板尺测量6.4.4 检测工具:钢板尺6.5 箱盖平整度6.5.1 检测标准:箱盖焊装后,其不平度应小于等于 3/1 0 0 0,不允许有集中波浪形或折楞,当箱盖总长小于等于 2 0 0 0 毫米时,其船形变形小于等于 1 5 毫米6.5.2 检测部位:箱盖表面6.5.3 检测方法:将钢板尺侧立在箱盖表面上,用塞尺测其不平度,用另一钢板尺立放测其船形,变形尺寸6.5.4 检测工具:钢板尺和塞尺6.8 点焊螺杆6.6.1 检测标准:点焊螺杆焊接牢固,螺纹不得损伤,螺杆与盖板面不垂直度小于 0.5 毫米6.6.2 检测部位:箱盖上所有点焊螺杆6.6.3 检测方法:用 9 0 °样板和塞尺或钢板尺测其不垂直度,以木锤轻轻敲打螺杆,检查螺杆是否牢固:观测螺纹有无损伤6.6.4 检测工具:9 0°样板塞尺、钢板尺和木锤6.7 点焊螺杆之问尺寸6.7.1 检测标准:点焊螺杆之间偏差应小于等于±2 毫米。

6.7.2 检测部位:所有点埠螺秆6.7.3 检测方法:用钢板尺或游标卡尺分别测量,以最大距离减最小距离为偏差尺寸6.7.4 检测工具:钢板尺、游标卡尺6.8 箱盖焊接6.8.1 检测标准:箱盖焊装完。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