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旅游的产 生与发展学习目的与要求:n了解人类旅行和旅游活动的发展, 认识人类旅行和旅游活动是社会经 济发展的产物;认识旅游活动随着 社会经济的发展而发展这一最基本 的规律n重点:中国古代旅游的类型;工业 革命对近代旅游的影响;托马斯·库 克被尊为旅游业先驱的原因n难点:现代旅游迅速发展的原因总体描述:n从历史的角度看人类旅游活动的 演变,大致经历了三个大的发展 阶段:n古代旅游,其特征是:限定在有 闲阶层中;以游乐为主,规模较 小n近代旅游,其特征是:开始普及 到中产阶层n现代旅游,其特征是:社会大众 的广泛参与 第一节 古代的旅游一、原始社会的迁徙活动一般人认为,原始社会时期没 有旅游,只有迁徙活动迁徙,是人们出于谋生的目的 ,或者出于自然原因(如气候、 天灾等对生存环境的破坏),或 者出于人为原因(如战争)的威 胁而被迫离开定居地,在新的定 居点定居下来,不再回到原来的 定居点 一、原社会早期人类的迁徙活动一、原始社会早期人类的迁徙活动一、原始社会早期人类的迁徙活动迁徙与旅游的区别: (1)目的是为求生存而不 是消遣游玩 (2)离开原来居住地永久 而不是暂时的一、原始社会早期人类的迁徙活动n由于社会经济条件的限制,在 原始社会早期,人类不仅在客 观上没有开展旅行的物质基础 ,而且在主观上也难有自愿外 出旅行的愿望。
当时人类迁移 活动的被迫性和求生性都说明 它们根本不属于现今意义上的旅行和旅游二、人类最早旅行需要的产生n社会分工的发展使得不同产品交换 的地域范围不断扩大正是由于这 一发展,人们需要了解其他地区的 生产和需求情况,需要到其他地区 去交换自己的产品或货物,因而也 便产生了旅行外出的需要所以, 人类最初的外出旅行实际上远非消 闲和度假活动,而是人们出于现实 主义和产品交换或经商的需要而促 发产生的一种经济活动n综观历史上遗留下来的 诸多著名的古老旅行线 路,例如”丝绸之路”、“ 香料之路”、“琥珀之路” 、“食盐之路”等等,都 是这类活动踏出的踪迹 所以,联合国以及世 界旅游组织在很多研究 报告中都曾指出,在最 初的年代中,主要是商 人开创了旅行的通路二、人类旅行需要的产生原始社会的新石器时代晚期: 第二次社会大分工——手工业同 畜牧业和农业分离原始社会瓦解和奴隶社会开始形 成之时: 第三次社会大分工——商业从农 业、畜牧业和手工业中分离出 来三、奴隶社会的旅行发展n在奴隶制社会时期,促使人们 外出旅行的主要原因是交换商 品和贸易经商,商旅活功十分 常见以消遣为目的的旅行活 动在奴隶制社会时期主要表现 为奴隶主阶级的享乐旅行。
奴隶社会的鼎盛时期:中国——商代;西方——古罗马帝国四、封建社会的旅行发展n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交通条件的改善 为封建社会时期旅行活功的扩大发 展提供了必要的经济基础和便利条 件旅行活动的规模和范围无疑都 有极大发展在这一时期中,各种 非经济目的旅行也在不断扩大四、封建社会的旅行发展中国: 士人漫游—— 谢灵运、李白、杜甫、柳宗元…… n公务旅行——张骞、郑和……n宗教旅行——玄奘、鉴真……n帝王巡游——隋炀帝、乾隆……n科学考察旅行——以徐霞客为 代表茶马古道士人漫游公务旅行宗教旅行科学考察西方:旅行家、航海家、探险 家:n瓦斯科达伽马 Vasco da Gama( 1469-1524) 葡萄牙航海家n 1497年,达伽马奉葡萄牙国王之 命,率领四艘船从里斯本南部海港出 发,先列过非洲南部的好望角,再航 向印度洋n 1498年4月,远征队抵达肯尼亚 ,在一位阿拉伯领航员的帮助下,安 全横越印度洋5月20日终抵达印度 西岸重镇科泽科德 n 惊讶于印度的繁荣富庶和异国风 光的达伽马,再于1502年及1524年, 以同样航线从欧洲到印度詹姆士库克James Cook(1728- 1779)n 英国探险家n 在公元1768年至1771年受命 英国海军总部和皇家学会,首次 航至南太平洋,于1769年发现大 溪地。
n 公元1778,库克船长所指挥 的「决心 号」与「发现号」发现 了夏威夷,并在考艾岛(Kauai )登陆欧洲封建社会时期的旅行发展n1、宗教旅行宗教的起源 n世界宗教最早出现在埃及,古埃 及远在公元前3000年就建成一个 统一的国家,确立了以法老为首 的中央专制政体,大规模兴建金 字塔和神庙,如第四王朝为一个 法老胡夫建造的金字塔,吸引了 无数前来的游人 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的诞生n公元前6——5世纪,产生佛教,释迦牟尼, 僧人应云游四方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云深不知处,只在此山中n公元1世纪,基督教产生基督教徒布道各 地n公元7世纪,穆罕默德建立了伊斯兰教,朝 圣路上意志坚强的人伊斯兰教严格规定朝 觐制度,规定一生中必须向麦加圣地朝拜一 次n佛教广建寺庙,基督教大建修道院,伊斯兰 教则建立了清真寺为宗教旅行者提供住宿 罗马圣 彼得大 教堂伦 敦 国 王 学 院 大 教 堂大昭寺孔庙清真寺宗教的盛行n世界宗教在古希腊盛行古希腊的提 洛岛(Delos)、特尔斐(Delphi)和奥林 匹斯山(Olympus)是当时世界著名的 宗教圣地在神话传说中,奥林匹亚 是众神聚居的地方,那里建有宙斯神 庙,奥林匹亚节是最负盛名的庆典。
在宙斯神大祭之日,各城邦的许多人 都来参加节庆期间举办赛跑、赛马 、摔跤等竞技运动这种活动一直持 续到今天,发展成为奥林匹克运动会 当时的奥林匹亚庆典是一种纯粹的 宗教活动它促进了周围剧院的建立 和宗教旅行的发展朝圣与旅游n——古代朝圣与旅游的关系n古代的朝圣与旅游有着密切的关系,可以说 古代的朝圣便是旅游的一种前身,而现代的 旅游便是古代朝圣的一种蜕变西方人类学 家特耐(Turner)对此曾有结论:“一 名朝圣者有一半是旅游者,或者说一名旅游 者有一半是朝圣者 古代的朝圣与旅游 有着密不可分的相生相伴的关系——现代朝圣与旅游的关系在高度工业化、文明化的当今大社会里,人们的宗 教意识日渐淡薄,无神论者与日俱增,朝圣的概念也显 得更加宽泛,神圣的内涵则更强调个性化的精神世界 因而,现代朝圣的传统宗教含义明显减少了,而更多地 增加了娱乐、政治、文化的内涵与此相反,往昔一些鲜为涉足的青山绿水、蓝天白 云、雪域高原、名胜古迹等,倒成了许多现代人心中向 往的“圣地”———“精神生命乐园”人们怀着早 期朝圣者们同样的动机与目的、同样的虔诚与痴迷,踏 上自己神圣的旅程,去寻求并重新确定自己的精神文化 生活中心,去追求各自心中不同的神圣的东西。
聚集在麦加朝圣地的人群是得道高僧在圆寂时出现的一种神秘 现象据说,修炼到很高境界的高僧 在圆寂时,其肉身会化作一道彩虹而 去,进入佛教所说的空行净土的无量 宫中 香巴拉 虹化2、温泉旅行威廉特纳与温泉旅行3、教育旅行五、19世纪以前旅行发展的特 点n旅行活动的发展同国家的政治环 境和社会经济状况有着宣接的关 系n非经济目的的旅行活动虽然有所 发展,但在规模上居主导地位的 始终是商务旅行n就非经济目的的旅行活动,特别 是就消遣性旅行活动而言,其参 加者多为统治阶级及其附庸阶层 第二节 近代旅游和旅游业的开端n产业革命对近代旅游发展的影响 n交通运输条件的发展和意义 n托马斯·库克的活动与旅游业的诞 生 一、产业革命对近代旅游发展的影响 1、产业革命促进了交通运输条件 的发展,使较大范围、较远距离 的旅行成为可能 2、产业革命带来阶级关系的新变 化,扩大了旅游者规模 3、产业革命极大地加速了城市化 进程,改变了人们的工作性质和 生活方式,促进了城乡之间人员 的流动量二、交通运输条件的发展和意 义n詹姆士·瓦特是英国 近代著名的科学家 、改良蒸汽机的发 明者,他生于1736 年1月19日瓦特 总结了前人的经验 ,经过反复改革和 试验,花了十年的 精力,终于发明了 新型蒸汽机。
新型 蒸汽机的广泛使用 ,推动了人类社会 的前进二、交通运输条件的发展和意义n旅行费用低廉n旅行速度加快n运载能力提高n旅行距离增大三、托马斯·库克的活动与旅游业的诞生 1、第一次团体火车旅游2、第一次商业性团体消遣旅游3、第一次包价出国游4、最早的旅行支票5、第一次环球旅游托马马斯·库库克创办创办 旅行社的活动标动标 志着近代旅游业业的诞诞生国外的近代旅游业:n英国托马斯•库克 的活动n美国运通公司1850年兼营旅行 代理业务1891 发售采用旅行支 票n1890年法国和德国成立了观光 俱乐部n1912年日本将1893年设立的“ 嘉宾会”改为“日本观光局”n意大利和前苏联分别于1927年 和1929年成立旅行社中国的近代旅游:n鸦片战争之后,国门被强制打开n通济隆公司 n2003年出境人数2022.19万人次 n2004年中国公民出境总人数达2850 万人次,比2003年增长41%材料:n1985年国内旅游2.4亿人次;n1995年国内旅游6.29亿人次;n2001年国内旅游7.84亿人次;n2002年国内旅游8.78亿人次;n2003年国内旅游8.70亿人次;n2004年全年国内旅游人数将达9 .3亿人次 前景:广阔世界旅游组织2000年预测 :n“到2020年,中国将成为 世界第一位旅游目的地国 家(入境旅游)和第四位 客源输出国(出境旅游) ”。
小知识:世界旅游目的地国家排名:n法国、西班牙、美国、中国、意大利《中国旅游业“十五”计划 和2020年远景规划》n提出2001——2020年的 战略目标:n把中国从亚洲旅游大国 建设成为世界旅游强国 (一)基本优势:n1.资源优势n中国有5000年的历史,有56个民族 ,蕴涵了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n中国有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千差 万别的地形地貌和气候,蕴涵十分 奇特的自然旅游资源n中国的旅游资源不仅数量多,而且 级别高,对世界有巨大吸引力2.人口优势中国人口世界第一美国人 口2.83亿,为中国的1/5) 3.发展优势中国经济发展速度近年一直保 持在世界领先地位经济的持 续发展和人民收入的稳定增长 ,越来越多的中国人不仅在国 内旅游,而且将走出国门旅游 二)其他有利因素:1.中国加入世贸世界与中国的交往更加频繁,交往的国家更多2.内地与香港和澳门的往来越来越宽松3.2008年北京奥运会4.向中国公民开放的出境旅游目的地国家地区越来越多5.基础设施条件(交通、接待设施)近年改变迅速劣势:(一)经济还不够发达n中国人均GDP1000美元(2003年 )n韩国人均9628美元 (2000年) 。
n日本人均32900美元(2002年) n美国人均35843美元(2001年) 二)旅游管理水平与发达国家 比还有较大差距n主要原因是缺乏旅游人才,尤其是 高素质的旅游管理人才改革开放前,培养旅游人才的高 等院校仅5所到2003年末,全国开 设旅游专业 的普通高等院校达到 494所其中招收旅游专业博士的有 4所、招收硕士研究生的有33所中国历年大型旅游活动主题 n1992年,友好观光年“游中国,交 朋友”n1993年,中国山水风光游“锦绣河 山遍中华,名山圣水任君游”n1994年,文物古迹游“保护文物古 迹,促进旅游发展”n1995年:,风俗风情游“中国—56 个民族的家”;“众多的民族 各异的 风情”;“探访中华民族风情 难忘神 奇经历”n1996年,休闲度假游“96中国—崭 新的度假天地”n1997年,中国旅游年“十二亿人喜 迎‘97中国旅游年’”;“游中国—全 新的感受”中国历年大型旅游活动主题n1999年,生态环境游n2000年,神州世纪游n2001年,中国体育健身游n2002年,中国民间艺术游n2003年,中国烹饪王国游n2004年,中国百姓生活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