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氧化还原反应考点和题型分类

cn****1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90.62KB
约12页
文档ID:429515254
氧化还原反应考点和题型分类_第1页
1/12

氧化还原反应考点1四大基本反应类型和氧化还原反应的关系考点2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还原件t 化台愉丹髙I变化 4十还原利一氧化反应一氧化产物] 反应物( 芒讣 [产物I氧代刑—述原反应一还原产物J氧化件考点3氧化性还原性强弱的比较1•根据金属活动顺序表判断:1.祖舉金肚洁理UDR序瑕JRJ嬉h 単胆的还厢性增洌K Ca IN-a Al 2:dl Fe Sn Pb CH> Cu Ag Pt Am相应血禺亍的氧化性浊飆2•根据非金属活动顺序判断:|丄「「內■■匕十|:呼妙F C] Br I S相应阴离子的还原性减弱3•根据周期表相对位置判断:¥至卜从左至右从右至左从下至上*——•金属原子的还原性增强相应阳离子的氧化性减弱非金属原于的氧化性增强相应阴离子的还原性减弱4•根据化合价高低判断:同元素的同类物质,其氧化性是:高价>低价如氧化性:Fe3+>Fe2+、Cu2+>Cu+、SO3>SO2、 co2>co、h2so4>h2so3O5•根据方程式判断用方程式来判断物质的氧化性、还原性强弱,是最常用也是最重要的方法氧化刑 + 还山剂—氧危产物 + 还除产物I f〔强氧化剂)〔强还療利)〔弱氧化剂)(弱还原剂) 氧化性;氧化刑A氧化产物:还原性;还原剂A还原产物a6•根据反应程度(变价程度)判断(1) 同一还原剂,用不同的氧化剂来氧化,把还原剂的化合价升高得多者,氧化性强。

2) 同一氧化剂,用不同的还原剂来还原,把氧化剂的化合价降低得多者,还原性强7•根据反应的难易程度判断女如:(1)Cu分别与浓hno3、稀hno3反应的速率:浓hno3 >稀hno3,所以氧化性:浓hno3> 稀 hno3⑵Cu与浓H2SO4反应需要加热,Cu与稀HNO3反应不需要加热,所以氧化性:浓H2SO4 <稀HNO38•根据电化学反应判断原电池中,还原性:负极〉正极(一般情况)电解池中,阳极上先失电子者还原性强,阴极上先得电子者氧化性强9•根据反应中能量的变化判断如:Hq+X?= 性:XyY-2HX; △ H1 和 H2+Y22HY; A H2若 A H1< A H2,则氧化性:X2>Y2,还原10•根据浓度判断物质越浓,其能力越强如氧化性:浓hno3>稀HNO3,浓h2so4>稀h2so4; 还原性:浓HC1>稀HC1(用MnO2制Cl2,盐酸必须用浓的)11•溶液酸碱性的影响反应溶液的酸碱性对氧化性、还原性强弱亦有影响如:(2) 在酸性溶液中,还原性Mg>Al,而在碱性溶液中,还原性MgvAl3) 在酸性溶液中,NO3-表现出强氧化性,在中性或碱性溶液中则不表现强氧化性考点4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规律1•守恒规律:电子得失总数(或化合价升降总数)相等。

据此,可用于配平、计算2•价态规律(1) 同种元素最高价态只具有氧化性;最低价态只具有还原性;中间价态既具有氧化性,又具有还 原性可简记为:高价氧,低价还,中价全2) 化合物:因既有正价又有负价,所以同时具有氧化性和还原性3•归中不交规律此规律仅用于同一种元素之间1) 若价态相隔(即有中间价),一般能反应,且生成中间价态,但二者的化合价不会交叉变化2) 若价态相邻,则不反应如C〜CO、CO〜CO2、SO2~SO3等4•先强后弱规律(反应顺序)⑴一种氧化剂遇多种还原剂时,总是按还原性先强后弱的顺序反应若Cl2有剩余,才会继续氧化Br-若n(FeBr2):n(Cl2)=1:1,其离子方程式为:如:把Cl2通入FeBr2溶液中,Cl2可把Fe2+、Br-氧化,由于还原性Fe2+>Br-,所以Cl2先氧化Fe2+,2Fe2++2Br-+2Cl2=2Fe3++Br2+4Cl-2)同理,一种还原剂遇多种氧化剂时,是按氧化性先强后弱的顺序反应5.由强变弱规律(反应方向)氧化还原反应总是向着氧化性和还原性减弱的方向进行,反之不能据此,可判断两物质 能否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考点5氧化还原反应的配平与计算1 •配平依据:得失电子总数(或化合价升降总数)相等。

2. 配平步骤:一标:标出变价元素的化合价二列:列出化合价的变化值三定:用化合价升降总数相等的原则,确定变价元素的计量数四配:先配两剂、两产物(可以调整计量数),再用观察法配平其他物质,同时将单线改为等号 五査:利用原子守恒、电荷守恒、得失电子守恒“三大守恒”检查方程式的配平是否正确3. 如果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和还原剂是同一种物质(也称自身氧化还原反应),可以从生成 物的一侧配平,即先确定生成物的系数,再确定反应物的系数在有机反应中一般先假设H元素 的化合价为+1,0元素的化合价为-2,然后再求出有机物中C元素的化合价(根据化合价代数和 为零的原则确定)题型一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题型二 氧化性、还原性强弱的比较 题型三氧化还原反应基本规律的应用 题型四氧化还原反应的配平、书写与计算氧化还原反应高考题分类题型一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1、氧化还原反应中,水的作用可以是氧化剂、还原剂、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既非氧化剂又非还原剂等下列反应与Br2+SO2+2H2O=H2SO4+2HBr相比较,水的作用不相同的是A. 2Na2O2+2H2O=4NaOH+O2TB. 4Fe(OH)2+O2+2H2O=4Fe(OH)3C. 2F2+2H2O=4HF+O2D. 2Al+2NaOH+2H2O=2NaAlO2+3H2T2、亚氨基羟(Li2NH)是一种储氢容量器,安全性好的固体储氢材料,其储氢原理可表示为Li2NH+H2=LiNH2+LiHo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Li2NH中N的化合价是一1B、该反应中H2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C、Li+和H+的离子半径相等D、此法储氢和钢瓶储氢的原理相同3、在下列变化①大气固氮②硝酸银分解③实验室制取氨气中,按氮元素被氧化、被还原、既不被氧化又不被还原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A. ①②③ B.②①③ C.③②① D.③①②4、据悉,奥运会上使用的发令枪所用的“火药”成分是氯酸钾和红磷,经撞击发出响声,同时产生白色 烟雾。

撞击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5KCl0+6P=3P0+5KCl,则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3 2 5A. 上述反应是放热反应B. 产生白色烟雾的原因是生成的P2O5白色固体小颗粒(烟)吸水性很强,吸收空气中的水分,生成磷 酸小液滴(雾)C. 该反应氧化剂与还原剂物质的量之比为6: 5D. 上述反应中消耗3molP时,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15mol题型二 氧化性还原性强弱的比较5、今有下列三个氧化还原反应:①2FeCl3+2KI====2FeCl2+2KCl+l2 ②2FeCl2+Cl2====2FeCl3③ 2KMnO4+16HCl (浓)====2KCl+2MnCl2+8H20+5Cl2 f 若某溶液中有Fe2+和I-共存,要氧化除去I-而又不影响Fe2+和Cl-,可加入的试剂是A. Cl2 B.KMnO4 C.FeCl3 D.HCl 6、物质氧化性、还原性的强弱,不仅与物质的结构有关,还与物质浓度、反应温度等有关下列各组物 质:①Cu与HNO3溶液 ②Fe与FeCl3溶液③Zn与H2S04溶液 ④Fe与HCl溶液由于浓度不同而能发生 不同氧化还原反应的是A. 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7、题型三氧化还原反应基本规律的应用常温下,往H2O2溶液中滴加少量FeSO4溶液,可发生如下两个反应:2Fe2++H2O2+2H+=2Fe3++2H2O2Fe3++H2O2=2Fe2++O2 f +2H+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H2O2的氧化性比Fe3+强,其还原性比Fe2+弱B. 在H2O2分解过程中,溶液的pH逐渐下降C. 在H2O2分解过程中,Fe2+和Fe3+的总量保持不变D. H2O2生产过程要严格避免混入Fe2+8、近年来,我国储氢碳纳米管研究获重大进展,电弧法合成的碳纳米管,常伴有大量的碳纳米颗粒生成。

这种碳纳米颗粒可用氧化气化法提纯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其中a、b、c、d、e、f为反应计量数): aC + bCrO2-+ cH+ = dCO f + eCr3+ + f HO有关上述反应的叙述中正确的是2 7 2 2A. 当 a = 3 时,e = 2B. 反应中既可用稀硫酸又可用浓硝酸酸化C. 若产生11 g气体物质,则有6.02X 1023个电子发生转移D. 反应计量数b、c、e有如下关系:3e =2b + c题型四氧化还原反应的配平与计算10、雄黄(As4S4)和雌黄(As2S3 )是提取砷的主要矿物原料,二者在自然界中共生根据题意完成下列填空:(1) As2S3和SnCl2在盐酸中反应转化为As4S4和SnCl4并放出H2S气体若As2S3和SnCl2正好完全反应,As2S3和SnCl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2) 上述反应中的氧化剂 ,反应产生的气体可用 吸收3) As2S3和 HNO3有如下反应:As2S3+ 10H++ IONO3—=2H3AsO4+ 3S+10NO2 f + 2H2O若生成2mol H3AsO4,则反应中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 若将该反应设计成一原电池,则NO2应该在 (填“正极”或“负极”)附近逸出。

4) 若反应产物NO2与11.2L 02 (标准状况)混合后用水吸收全部转化成浓HNO3,然后与过量的碳反应,所产生的CO2的量 (选填编号))a.小于0.5 mol b.等于0.5 mol c.大于0.5mol d.无法确定11、某反应中反应物与生成物有:AsH、H SO、KBrO、K SO、H AsO、H O和一种未知物3 2 4 3 2 4 3 4 2质X1) 已知KBrO3在反应中得到电子,则该反应的还原剂 2) 已知0. 2mol KBrO3在反应中得到1mol电子生成X,则X的化学式为 3) 根据上述反应可推知 a.氧化性:KBrO >H AsO b.氧化性:H AsO >KBrO3 3 4 3 4 3c.还原性:AsH >X d.还原性:X>AsH3 3⑷将氧化剂和还原剂的化学式及其配平后的系数填入下列方框中,并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十12、向盛有KI溶液的试管中加入少许CCl后滴加氯水,CC1层变成紫色如果继续向试管中滴加氯水,4 4振荡,CCl层会逐渐变浅,最后变成无色4完成下列填空:1)写出并配平CCl层由紫色变成无色的化学反应方程式(如果系数是I,不用填写):42)整个过程中的还原剂是 3) 把KI换成KBr,则CCl层变为 色:继续滴加氯水,CCl层的颜色没有变化。

Cl、HI0、HBrO氧2 3 3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4) 加碘盐中含碘量为20mg〜50mg / kg制取加碘盐(含KIO3的食盐) 1000kg,若庄Kl与Cl2反应制KIO^至少需要消耗Cl2 L (标准状况,保留2位小数)13、物质的量之比为2: 5的锌与稀硝酸反应,若硝酸被还原的产物为N2O,反应结束后锌没有剩余,则该反应中被还原的硝酸与未被还原的硝酸的物质的量之比是A. 1: 4B. 1: 5C. 2: 3D.2: 514、含有a mol FeBr2的溶液中,。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