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历经48年的发展 马自达3车系历史介绍

飞***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3.79MB
约48页
文档ID:23227873
历经48年的发展 马自达3车系历史介绍_第1页
1/48

历经 48 年的发展 马自达 3 车系历史介绍来源:汽车之家 类型:原创 编辑:张文君 作为马自达家族中的看家产品, 马自达 3 一直是运动小车的代名词,虽然现在看来它无比风光及辉煌,不过如果你了解 马自达 3 历史,你就会发现其实 马自达 3 也曾经拥有过一段无比艰难和坎坷的发展之路,而今正值国产长安 马自达 3 星骋上市之际,也让我们来和大家一起聊一聊 马自达 3 的发展历史● Axela/ 马自达 3、Familia/ 马自达 323 的关系日本本土与海外版车型的命名区别 在我们了解 马自达 3 的历史之前,编辑认为我们有必要先把 马自达 3 的一些命名理理清楚,因为在 马自达 3 的发展历史上,其曾经采用了 Axela、Familia、 马自达 323、马自达 800、马自达 1000 等多种命名方式『 马自达 3 在日本被称之为 Axela』根据日本车厂 Mazda 的习惯,旗下多数车系都会拥有两个名字,用作内销与出口两个版本的区分之用因此,Mazda 3 的本名称应该为 Mazda Axela而海外市场的 Mazda 3 中的“3”则是用作区分车型体格之用,数字的大小与车身体型成正比,比如说别称 Mazda 2的 Demio 与别称为 Mazda 6 的 Atenza。

『 马自达 323( 马自达 3 的前身)在日本被称之为 Familia』关于 Familia,其实就是 马自达 3 的前身,它同样拥有日本国内与国外两种命名,内销名字 Familia 来源于西班牙语“家庭”的词源,意味着一台与众同乐的家庭车而出口的命名方法则有很多个,起初以排量命名的有 800、1000、1200、1300 等等,直到 1980 年福特收购马自达的 20%股份后,第四代 Familia 在出口版命名上以 Mazda 323 代替了旧有的以排量命名的方式,而在随后的一段时间里,323 便成为了最为广泛认知的名字● 第一代 Familia(1963-1968 年)定位中小型家用车/推出之后试水成功『马自达 R360』在 60 年代初期,马自达开始建造一些轻型轿车,其中经典的马自达 R360 及马自达700 就是在这样的市场情况下诞生,其中马自达 R360 在 1960 年诞生,当时售价仅 30 万日元左右,上市之后销量一路飙升,单月销量曾一度突破了 4000 台而马自达 700 首次发布在 1961 年的东京车展上,该车定位于中小型的家用轿车,在各个方面超越了传统的轻型轿车,同样在当时的市场上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而正是这两款车型的试水为日后登场的Familia 系列打下了坚实的市场基础『第一代 Familia 旅行版』1963 年 10 月,第一辆马自达 Familia 诞生,该车型源自于意大利著名设计乔吉-乔治亚罗(Giorgetto Giugiaro)之手,最初 Familia 仅作为一个商用的双门旅行车推出,直到 1964 年 4 月份,基于 Familia 旅行版研发的双门版轿车正式上市,同年 10 月份和 11 月份,4 门版的 Familia 和 Familia 皮卡版本也被推出当时两门版 Familia 车身设计的灵感源自于雪佛兰 Corvair,并且四门版车型还被加入了雾灯及更多镀铬装饰备注: 乔吉-乔治亚罗除了设计有马自达 Familia,还设计过法拉利 250、大众高尔夫、玛莎拉蒂 bora 等诸多经典车型,甚至尼康的相机机身及当年苹果电脑的设计都出自他之手『第一代 Familia 四门轿车版』在车身尺寸上 Familia 四门轿车版的长宽高分别为 3700mm/1465mm/1385mm,轴距为2190mm而车身重量也仅为 720 公斤,虽然现在的看来了,这样的车身尺寸已经跟 差不多,不过在当时的日本确实不算是微型车。

『第一代 Familia 两门版』 最初,第一代 Familia 搭载是的 0.8L 四缸发动机,最大功率 42 马力(31 千瓦),最大扭矩 59 牛米,到 1966 年该款发动机经过了一次重新调教,最大功率达到了 45 马力(33千瓦),最大扭矩达到了 62 牛米而 1965 年 11 月,Familia 还推出了全新的 1.0L 排量发动机车型,该款发动机的最大功率达到了 52 马力(38 千瓦),最大扭矩 78 牛米正是因为排量的不同,当时 Familia 在海外也被称为 马自达 800 和马自达 1000此外值得一提的是第一代 Familia 车型的驱动形式均采用了前置后驱的布局『第一代 Familia 皮卡版』第一代 familia 轿车版一直生产到了 1967 年 11 月,而旅行版则一直延续到了 1968年 2 月份在销量上,第一代 familia 在日本包括海外共计销售了 40 万台,其中轿车版销量占据了 13 万台而当时第一代 familia 除了在日本本地销售之外还出口至澳大利亚及新西兰的一些大洋洲国家● 第二代 Familia(1967-1977 年)推出转子发动机车型/开始登陆美国市场以试水形式生产的第一代 Familia 只投产了 5 年的时间,而代号 FA3 的第二代Familia 在 1967 年末进行了正式的发布。

同样在第二代的 Familia 平台上,依然推出了多个车型,包括 3 门旅行版、2 门轿车、4 门轿车与 2 门皮卡版,而动力上一开始第二代车型依然搭载了第一代车型上的 1.0L 发动机『第二代 Familia 两门版』在车型变化上,第二代车型整体外观进行了简单的重新设计,包括取消了 A 柱旁边的三角窗、车身轴距较第一代车型增加了 40mm,达到了 2260mm,此外车灯也变成了方灯设计等而且从第二代车型开始,Familia 也正式开始登陆美国市场『第二代 Familia 旅行版』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 1968 年 6 月,马自达发售一台搭载转子发动机的 Familia,开发代号为“0820”,日本国内称作 Familia Rotary Coupe,海外版称为马自达 R100该款车是以第二代 Familia 为基础,采双门式设计,发动机最大功率 100 马力(74 千瓦),最大扭力 125 牛米但由于那时的转子发动机技术还不完善,油耗奇高且故障频发,不得不于同年 9 月,换装排气量更大的 1.2L 直列四缸 TB 型引擎,海外版称为马自达 1200,并参加本年度的巴黎国际车展『第二代 Familia 四门轿车版』在 1968 年推出的 1.2L 发动机的动力上,其最大功率达到了 58 马力(43 千瓦),最大扭矩 127 牛米,而在 1.2L 车型推出两年后的 1970 年,马自达还为 Familia 推出了一款1.3L 车型,其最大功率 69 马力(51 千瓦),最大扭矩 91 牛米。

在 1.3L 车型推出的同时第二代马自达便拥有了一个新的名称:“Familia Presto”而海外版则依然延续着使用排量命名的方式,称其为马自达 1200、马自达 1300『改款后的第二代 Familia 四门轿车版』到了 1973 年,第二代 Familia 经历了一次大改款,新车外观进行了较大变化,动力上延续了此前车型的发动机,车型代号也依然是 FA3此次改款主要针对的车型有 4 门/2 门/2 门轿跑三款车型,而旅行版并不在改款的车型之列『改款后的第二代 Familia Presto』外观上改款后的 Familia 在前脸的变化上比较大,车尾线条也重新设计在日本国内改款后的 Familia 继续沿用 Familia Presto 之名,而在新西兰、澳洲与其他亚太地区则称为 马自达 808;但欧洲地区改用 马自达 818 之名(据称之所以改名为 818,是避免与标致公司的命名方式产生雷同)『改款后的第二代 Familia Presto 尾部』然而,为了应对日本昭和 51 年(1976 年)颁布的汽车废气排放规定,Familia Presto 只得在同年进行改款,同时日本国内取消了 1.0L 的版本,全系搭载 1.3L 的发动机,马自达为其取名为 Familia Preso 1300AP(Anti-Pollution),但这款 1300AP 也只存在了 1 年时间。

● 第三代 Familia(1977-1980 年)进入困难期/东洋工业正式命名马自达到了 1977 年,第二代 Familia 除了有少量的旅行款仍然投入生产之外,第二代的 2门 4 门轿车全面停产随之而来的是于 1977 年 1 月 24 日发售的第三代 Familia,车型代号 FA4当时的欧洲市场上开始掀起 5 门掀背+前置前驱的设计潮流,为了迎合“世界战略性定位”,马自达 Familia 也投入到了掀背车的行列之中,以至于第三代 Familia 的平台里没有出现到任何轿车款,只推出了 3 门、5 门掀背款和 3 门、5 门旅行款『第三代 Familia 五门掀背版』然而,在前置前驱上,由于当时处于经营危机的 Mazda 已无力就前置前驱的驱动方式进行研发,只得以第二代 Familia 平台制作出前置后驱版的掀背款车型Mazda 相信只要在制作工艺上下足功夫,后驱的掀背车依然能够与前驱的掀背车抗衡一段时间因此,马自达掀背款的 Familia 便承袭了第二代的 Familia Preso 底盘『第三代 Familia 五门旅行版』 在动力上第三代 Familia 主要有三款发动机可供选择,包括了 1.0L(出口)/1.3L 及1.4L 三款,其中 1.0L 车型最大功率 44 马力(33 千瓦),1.3L 车型最大功率 72 马力(53千瓦),1.4L 车型最大功率 83 马力(61 千瓦)。

『改款后的第三代 Familia』到了 1979 年 4 月,第三代 Familia 进行了小改款,将方形头灯改为圆形,原四速手动变速箱升级为五速,并开始提供三速自动变速箱以供选购在这 3 年间,第三代车型一共发售 89 万台Familia 掀背款于 1980 年停产,而旅行款则通过小改款,一直生产至 1985年的 12 月上世纪七十年代对旧东洋工业是一个艰辛的日子,即使在住友银行的支援下,车厂仍然在经营危机下苟留残喘1979 年,东洋工业得到了来自美国汽车巨头福特的成功收购,东洋工业才避免了破产的危机而随后的 1984 年东洋工业的公司便以品牌 Mazda 作的新命名(マツダ株式会社)而福特也借此机会,通过 Mazda 进一步挽回了美国市场和其他市场的部分汽车份额● 第四代 Familia(1980-1984 年)与福特车型同平台生产/再次收复市场经过收购事件后的 Mazda,在产品开发与各市场调控两方面均获得利好的条件就在第三代 Familia 部分车型尚在投产之际,Mazda 于 1980 年 6 月推出了第四代 Familia第四代 Familia 采用代号 BD 的新开发平台,同平台的还有福特 Laser(激光),底盘也由前置后驱布局转型为前置前驱布局,由于前置前驱的布局结构,引擎与驱动桥被至于同一水平上,因此便形成非常紧凑的引擎舱布局。

这个平台上除了提供 3 门和 5 门两类掀背版之外,更添置了 4 门轿车款『第四代 Familia 四门轿车版』从第四代开始,Familia 的海外版本正式以“mazda 323”命名,Mazda 323 登陆到欧洲、美国等市场后收得普遍的好评,因而使 Mazda 323 的名字被广泛认知,在往后的数代里欧美市场也不再使用排量命名,而一直使用固定的名称--Mazda 323『第四代 Familia 三门掀背版』在车型设计上,第四代车型车身线条变得更加硬朗,取消了老款圆形的头灯,车身也增加了更多的防擦条,尤其是新增加。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