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北京交通大学新闻与传播考研经验考研参考书考研真题 考研,说不痛苦都是假的,但其实最多的是辛苦下定决心准备考研是从大三结束的那个暑假开始的,所以想说:只要努力开始,一切都来得及 在这场考试中,我确实也发挥出了最佳实力,多少也算是逆袭,成功上岸对于开始的过程来说谁也做不到完美,所以只能在有限时间内,争取做最有效的提升,更要关注自己不擅长的地方避免在不擅长的地方出现更大的问题话说回来,对于所有科目来说,付出与分数是成正比的,所以千万不要抱着侥幸心理去学习!一定要掌握好基础,循序渐进的努力用功才行! 对于备考策略,之前从很多学长学姐经验贴里学到的再加上自己这几个月的经验,所以跟大家分享一下我的经验 我不是什么大神级别的人,也不能够帮助自认为是学渣的孩子复习没几天就能逆袭成学神,但是我的这些经验对于跟我一样,资质普通的考生来讲应该还是有一些借鉴意义的首先,我不鼓励大家去经历头悬梁锥刺股的那种学习的刻苦,都什么年代了,提高学习效率的方法多的是,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远比头悬梁锥刺股来的让人开心 下面就讲讲我的备考经验吧,也希望大家早日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节奏和学习方法。
篇幅总体会比较长,只因,考研实在是一项大工程,真不是一两句话可描述完的所以希望大家耐心看完,并且会有所帮助文章结尾处附上我自己备考阶段整理的学习资料,大家可以自取 北京交通大学新闻与传播的初试科目为:(101)思想政治理论(204)英语二和(334)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或(440)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参考书目为: 1.《传播学教程》——郭庆光、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 《大众传播学:起源、发展与应用》——沃纳塞夫林郭镇之译 3. 《全球新闻传播史》——李彬、清华大学出版社 4. 《传播学研究方法》——柯慧新、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5. 《文化资本论》——皇甫晓涛、人民日报出版社 6. 《电视文化学》——陈默、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先说英语吧 词汇量曾经是我的一块心病,跟我英语水平差不多的同学,词汇量往往比我高出一大截从初中学英语开始就不爱背单词在考研阶段,词汇量的重要性胜过四六级,尤其是一些熟词僻义,往往一个单词决定你一道阅读能否做对所以,一旦你准备学习考研英语,词汇一定是陪伴你从头至尾的一项工作 考研到底背多少个单词足够?按照大纲的要求,大概是5500多个。
实际上,核心单词及其熟词僻义才是考研的重点单词如何背?在英语复习的前期一定不要着急开始做真题,因为在单词和句子的基础非常薄弱的情况下,做真题的效果是非常差的刚开始复习英语的第一个月,背单词的策略是大量接触前半月每天两个list,大概150个单词左右,平均速度大概1分钟看1个,2个半小时可以完成一天的内容前一个月可以把单词过两遍 历年的英语真题,单词释义题都是高频考点,这一点在完型中体现的非常突出,不仅是是完型,其实阅读中每年也都有关于单词辨析的题目,掌握了高频单词,对于做题的帮助还是非常大的,英语真题我用的是木糖英语真题手译 进入第二个月开始刷真题,单词接触的量可以减少,但是对于生疏词应该进行重点的记忆,一天过1个list(75个单词)一定记住的有两点:①背单词不需要死记单词的拼写!②多余的方法无用,音标法加上常用的词根词缀就能搞 定考研英语的词汇! 9月开学后,专业课的学习进入白热化的阶段英语学习的重中之重变成了真题阅读这个时候单词的学习时长应该逐渐减少(根据自身情况)我在9月大概是每天1个半小时左右,内容是标记的生疏单词,每天看两个list的生疏单词。
这样9月可以再过两遍单词 10月和11月是生理和心理都最累的阶段这个阶段英语学习的重点仍旧是真题阅读恢复到一天看一个list的状态,我相信到这一阶段看单词的感觉已经大不一样,你会发现你竟然有猜词的能力了 12月的单词学习转移到拼写上,主要是作文句式以及作文模版所需要使用的单词这部分单词需要准确无误的拼写,需要花一些时间来记忆 以上的日常单词学习是需要单独给出时间来的,实际上,在做阅读的过程中,存在着单词用法的学习,这个需要在理解句子的前提上进行记忆,涉及到做真题阅读的问题 在第一个月,句子的学习应该同步开始,考研阅读存在着大量的长难句,因而打好句子的基础也十分重要做真题阅读的方法是先做一遍,然后进行单词和句子的解读,标注不会的单词,弄懂没有看明白的句子之后对选项进行解析,主要是比对各选项和文章中目标句之间的差异,理解出题人设陷阱的点,这些参考书上都会有所涉及在做过三套真题后,一定要进行一次总结,反思不足,再继续做下去关于具体的阅读方法,大致是读选项——找定位——比对选项和定位句——排除干扰项——联系主旨选出正确项具体的方法可以单独成为一篇经验贴,我在后续会补上,不过现在说这些可能也有点早。
形成自己的阅读方法是建立在大量阅读、分析真题的基础之上的 作文、翻译、完型 作文的学习我个人以为无需太早下手,在11月左右开始为时不晚考研作文不必四六级作文难,思路也相对比较死板因此作文并不是太能拉分 翻译和完型是我认为无需特别准备的部分,这两个部分设计到你的英语实际水平的高低,花时间在这两个题型上我认为是没有必要的在你已经具有一定的单词水平和句子水平后,翻译和完型也差不到哪去 在复习时间比较有限的前提下(注意我的前提),最后考虑这三个题型,它们的重要度排名是作文>翻译>完型,根据我的经验,这三个题型影响大局的能力很小在你的阅读能拿高分的情况下,你的考研英语分数就低不下来了 (334)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复习经验 专业课这方面经验比较少,也因人而异,我劝大家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不要一味的相信到最后一个月复习也不完,我觉得还是不要拖那么晚,早作准备,有些知识点,例如人际传播的特点就有以下几个要点:①人际传播传递信息的渠道多,方法灵活传播者不仅可以使用语言,而且能够运用表情、眼神、动作等多种渠道或手段来传达信息,同样,受传者也可以通过多种渠道来接收信息。
②所传递信息的意义比其他形式的传播更为丰富和复杂这个特点和第一个特点密切相关,也就是说在面对面的情况下,多种渠道和多种手段的配合,会形成特殊的传播情境,这种特殊的情境会产生新的意义③人际传播双向性强,反馈及时,互动频度高双方的信息授受以一来一往的形式进行,传播者与受传者不断相互交换角色,每一方都可以随时根据对方的反应把握自己的传播效果,并相应地修改、补充传播内容或改变传播方法因此,人际传播是一种高质量的传播活动,尤其在说服和沟通感情方面,其效果要好于其他形式的传播④在传播关系上具有自 发性、自主性和非强制性,是一种非制度化传播说人际传播是一种非制度化传播,并不是说它不受任何制度化因素的影响相反,人际传播也是社会关系的体现,参与的双方虽然都是拥有独立意志的主体,但他们都是由一定的社会关系相连接的;人际传播的内容,双方使用的言辞、语气、态度等等,无一不是这些关系的反映 这里所说的非制度化,主要指传播关系的成立上具有自发性、自主性和非强制性,人际传播主要是建立在自愿和合意基础上的活动在人际传播中,双方都没有强制对方的权利,也没有接受强制的义务,这意味着人际传播是一种相对自由和平等的传播活动。
虽然知识比较多,但要系统地总结框架,高度概括,重点在于理解,如果你看了专业课的真题,就发现考的都是你的理解,出题比较灵活,并且是对比来考可以先把大纲通览一遍两遍,然后再此基础上,总结知识点框架,做到心中有数,重在理解总结到最后,可以看看真题的大题怎么答,背背的大题答案最后我借了同学的大题答题技巧,觉得总结的很不错,都有模板,背背记住就OK了 在这边插一个题外话,不仅是这些专业课,其实公共课的真题也是需要多刷一些的,但是多刷也并不是没有技巧,无脑的刷数量,比如公共课英语部分,在做《木糖英语真题手译》的时候,题目很多,乍一看起来好像题目没有规律可言,但其实出题人也是有局限性的,题目的设置与考察也都有类似的地方,我们在做题的时候其实可以利用题目中的解析去做一个梳理总结,公共课政治在做《政治新时器》的时候,也是有需要梳理的,一些题目在设置上是有出题人偏好的,这时答案中就会有体现,体现出哪一个知识点是重要的,是常出现的,所以也建议和英语一样,多看解析,找出适用于自己做题习惯的规律 在这里说一下,研教新版的专业课解析,是一本比较不错的专业课知识点解析,里面涵盖了一些重要关键点的记忆法和主线学习法,对于宏观把握专业课的复习思路,是非常不错的一个选择,可以说是浓缩的精华,容纳了专业课的重要考点,直击真题预测,建议大家可以背一背。
如下图就是该习题集总结出来的答案,条理清晰,通俗易懂 专业课这部分范围广,需要每天积累,并不断复习,忘记,再背诵,再忘记,再复习背诵,反复进行另外,我建议:如果你觉得自己有些知识点背诵的差不多了的话,别掉以轻心,下笔写一下,或许你会发现自己记得并不是那么牢固,所以一定要记的准确,虽然不一定会考,但是也不要太掉以轻心,因为有些知识点在不同的题型中也可以用的,这些都是相通的,例如组织传播就可以逐步解释为,组织从广义上说,组织是指由诸多要素按照一定方式相互联系起来的系统从狭义上说,组织就是指人们为实现一定的目标,互相协作结合而成的集体或团体,如党团组织、工会组织、企业、军事组织等等狭义的组织专门指人群而言, 运用于社会管理之中在现代社会生活中.组织是人们按照一定的目的、任务和形式编制起来的社会集团,组织不仅是社会的细胞、社会的基本单元,而且可以说是社会的基础平时多注意积累,看到一些关键点就要思考这样才会大大提升正确率 建议大家先搜集真题,把真题的解析都熟记于心,因为某校爱出原题啊,我把之前的真题,认真分析了,发现真的有好多原题啊,就以真题为本,把和真题相关的解析都整理下来,如果大家钻研了真题的话,就会发现出题很有规律,而且方向也基本偏向一方面,所以一定要先研究真题。
这个一方面是靠自己平时的积累,另一方面要想提升,也比较快,大家都说刷题是提升比较快的!我倒是没有用刷多少,就是自己搜集整理的一些资料,再加上从学校图书馆借的基本知识书籍等等,具体看个人情况选择 专业课不可能短时间有突飞猛进,需要你坚持练习,但也不要一味地求量,每次练完后要自己进行理解和总结,有的地方没有标准的答案,只有谁比较精,比较准,坚持练一段时间,有了量的积累,自己总结体会,进步自然而然就会有的,我当时一直在用研教新版的模拟题进行联系,当中又不少往年的原题再次提醒大家,不要求量,每次练过后,及时积累,查缺补漏,把这次练习中暴露的不足马上补上,还有就是一定要坚持每天进行练习,下笔写,不然你会发现时间长不练习的话,手就生了一定要多多练习,看再多的经验也是没有用的,所以希望大家一定要练习,从实践中提升自己的能力 你们可以看到,因为我把笔记等工作做的很快,所以前期主要是做笔记,后期在掌握了笔记的基础上就完全是背书至于说有没有分题型整理知识点,一开始是没有的,后来到了十二月把专业的解析和一部分题简单地整理了一下,也是 为了确定一下自己写在卷面上的答案 我效率一般,期间也会利用休息时间玩,刷微博和朋友圈,就当是换换脑子,有时候看到什么还会激发自己的斗志,挺好的。
但10-12月份我选择断网,并且没有电视可以看,毕竟能抵抗得住诱惑的人还是少数,所以还是给自己断了后路比较好没有逛过一次街,没有买过任何衣服,只是去过两次医院……刚开始的时候还会偶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