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保护论文:混合策略的中文文本零水印算法研究【中文摘要】随着计算机网络应州的深入,人量具有版权的文本信息可通过网络快速传播及复制,因此如何防止未经授权的文本信息的扩散已成为文本版权保护研究中的重点问题针对这一状况,构造了一种基于混合策略的中文文本零水印方案,并对该方案的体系结构、及零水印的构造、检测等一作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主要的工作和成果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在分析已有的文本水印方案、策略的基础上,给出了零水印的形式化定义描述,依据中文语言学及文本的特点,将文本的动词、句长等不同特征进行了结合,构造了一种基于混合策略的中文文本零水印方案,该水印方案分为水印的预处理、水印构造、水印检测几个过程2)在水印的预处理过程中,为了简化对文本的分类及处理工作,引入文本阈值的概念,依据文本阈值将文本划分为两大类,并对这两种不同的文本类型设计了相应的预处理算法3)在零水印的构造过程中,规划了零水印构造的功能,并分别设计了利用动词及句长特征构造水印的详细算法;在基于动词特征的水印构造中,利用语言学技术对动词进行多重筛选,将筛选后的动词与主题词通过信息融合得到水印信息;在基于句长特征的水印构造中,利用文本段中的句子长度为元素,同时采用信息冗余...【英文摘要】With the wide application of internet, lots of texts which own copyright can be transmitted easily by internet, so how to protect fusion of unauthorized text has become important research of text’s copyright protection. For this problem, this we construct a new watermark scheme and do some deep research on scheme’s structure, watermark constructing and testing method. Then main work and research results are following.(1)Based on analysis of the existing watermark scheme and strategy, the formula express...【关键词】版权保护 中文文本 零水印 动词 句长【英文关键词】Copyright Protection Chinese Text Zero Watermark Verb Sentences’ Length【索购全文】联系 Q1:138113721 Q2:139938848【目录】混合策略的中文文本零水印算法研究 摘要 3-4 Abstract 4 第一章 绪论 8-13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8-9 1.2 本文的主要工作 9-10 1.3 本文的组织结构 10 1.4 相关术语及约定 10-13 第二章 相关理论与关键技术 13-16 2.1 数字水印技术 13-15 2.1.1 概述 13 2.1.2 数字水印技术的分类 13-14 2.1.3 零水印技术简介 14-15 2.2 文本水印的评价 15-16 第三章 混合策略的中文文本零水印的体系构建 16-21 3.1 中文文本的阈值 16 3.2 混合策略的中文文本零水印方案 16-18 3.3 文本的预处理 18 3.4 文本零水印的构造 18-19 3.5 文本零水印的检测 19-21 第四章 中文文本预处理 21-31 4.1 概述 21-22 4.1.1 基于动词特征的预处理 21 4.1.2 基于句子长度的文本预处理 21-22 4.1.3 文本预处理的主要功能 22 4.2 中文文本阈值计算 22-23 4.3 文本预处理的主要算法及设计 23-31 4.3.1 基于动词特征的水印文本预处理 24-28 4.3.2 基于句子长度的水印文本预处理 28-31 第五章 中文文本的零水印构造 31-47 5.1 中文文本零水印的构造过程 31-34 5.1.1 基于动词特征的零水印生成 31-32 5.1.2 基于句子长度的零水印生成 32-33 5.1.3 零水印构造的主要功能 33-34 5.2 基于动词特征的零水印生成算法及设计 34-38 5.2.1 动词词语的选取 34-35 5.2.2 动词重要性的计算 35 5.2.3 关键动词集的产生 35-36 5.2.4 关键动词集及主题词集的信息融合 36-38 5.3 基于句子长度的零水印生成算法及设计 38-40 5.3.1 文本段落集的筛选 38-39 5.3.2 段落集句子信息的提取 39-40 5.4 文本零水印生成算法的分析 40-47 5.4.1 基于动词特征的零水印生成算法 40-43 5.4.2 基于句子长度的零水印生成算法 43-47 第六章 中文文本的零水印检测 47-57 6.1 中文文本零水印的构造 过程 47-50 6.1.1 基于动词特征的零水印检测 47-48 6.1.2 基于句子长度的零水印检测 48-49 6.1.3 零水印构造的主要功能 49-50 6.2 基于动词特征的零水印检测算法及设计 50-54 6.2.1 零水印信息的分离 50-51 6.2.2 关键动词集重合度的计算 51-52 6.2.3 主题词集重合度的计算 52-53 6.2.4 零水印的相似度计算 53-54 6.3 基于句子长度的零水印检测算法及设计 54-55 6.4 文本零水印检测算法的分析 55-57 6.4.1 基于动词特征的零水印检测算法 55 6.4.2 基于句子长度的零水印检测算法 55-57 第七章 总结及下一步工作 57-59 7.1 工作总结 57-58 7.2 下一步的主要工作 58-59 参考文献 59-61 攻读硕士期间的主要科研情况 61-62 致谢 6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