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槐花米中芦丁的提取、分离和鉴定

桔****
实名认证
店铺
PPT
1.09MB
约14页
文档ID:570020304
槐花米中芦丁的提取、分离和鉴定_第1页
1/14

槐花米中芦丁的提取、分离槐花米中芦丁的提取、分离和鉴定和鉴定制作人:熊制作人:熊 燕燕 一、实验目的要求一、实验目的要求 1、掌握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和分离的原理和方法 2、掌握黄酮类成分的主要理化性质及鉴别方法3、了解IR及NMR在黄酮类化合物结构鉴定中的应用 二、实验原理二、实验原理 中药槐米中的主要化学成分中药槐米中的主要化学成分§主要含有芦丁、槲皮素,还含少量皂苷类及多糖、粘液质等§槐米含芦丁可高达23.5%,槐花开放后降至13.0%§芦丁可用于治疗毛细血管脆性引起的出血症,并用作高血压辅助治疗剂§芦丁还可以作为制备槲皮素、羟乙基槲皮素、羟乙基芦丁、二乙胺基乙基芦丁等的原料 芦丁的化学结构式槲皮素的化学结构式 §芦丁为浅黄色粉末或极细微淡黄色针状结晶,含3分子结晶水(C27H30O16·3H2O),加热至185℃以上熔融并开始分解芦丁的性质芦丁的性质§芦丁可溶于乙醇、吡啶、甲酰胺、甘油、丙酮、冰醋酸、乙酸乙酯中,不溶于苯、乙醚、氯仿、石油醚§芦丁的溶解度,在冷水中1:10000,沸水中1:200,沸乙醇中1:60,沸甲醇中1:7§芦丁分子中具有较多酚羟基,显弱酸性,易溶于碱液中,酸化后又可析出,因此可以用碱溶酸沉的方法提取芦丁。

碱溶酸沉法原理碱溶酸沉法原理 由槐花米中提取芦丁的方法很多,本实验是根据芦丁在冷水和热水中的溶解度差异的特性进行提取和精制,或根据芦丁分子中具有酚羟基,显弱酸性,能与碱成盐而增大溶解度,以碱水为溶剂煮沸提取,其提取液加酸酸化后则芦丁游离析出 三、三、实验流程实验流程搅拌下加搅拌下加入石灰乳入石灰乳加水加水300ml300ml槐花米槐花米((15g15g))调节调节PH8-9PH8-9直火加热直火加热保持微保持微沸沸30min30min双层滤纸趁双层滤纸趁热抽滤热抽滤滤液滤液残渣残渣在在60-7060-70度下,用度下,用浓盐酸调浓盐酸调PH3-4PH3-4静置静置1、芦丁的提取、芦丁的提取注意及时补充水注意及时补充水和石灰乳,维持和石灰乳,维持PH 8~9 PH 8~9 • 趁热抽滤时,注意防趁热抽滤时,注意防止滤液因减压而沸腾止滤液因减压而沸腾1.5g CaO 加加10ml水水 第一次实验所得滤液第一次实验所得滤液滤液滤液沉淀(粗品芦丁)沉淀(粗品芦丁) 均分均分2 2份份重结晶重结晶水解水解抽滤抽滤按按1:601:60量加入蒸馏水,沉淀量加入蒸馏水,沉淀悬浮于蒸馏水中,加热煮沸悬浮于蒸馏水中,加热煮沸1515分钟后,趁热抽滤分钟后,趁热抽滤残渣残渣滤液滤液冷却冷却 静置,抽滤静置,抽滤精制芦丁精制芦丁 按按1:701:70量加入量加入2%2%硫酸,硫酸,加热加热40min40min,放冷静置,,放冷静置,抽滤抽滤沉淀沉淀滤液滤液干燥、干燥、 9595%%乙醇乙醇重结晶重结晶槲皮素槲皮素 糖鉴定糖鉴定• 酸水解过程酸水解过程中,注意补充中,注意补充蒸馏水,维持蒸馏水,维持原体积。

原体积 • 2%的硫酸用的硫酸用98%浓硫酸自浓硫酸自己配制,注意己配制,注意浓硫酸和水的浓硫酸和水的加入顺序加入顺序抽滤时,热烧杯勿直接放在实抽滤时,热烧杯勿直接放在实验台上,防止烧杯炸裂验台上,防止烧杯炸裂2、芦丁的精制与水解、芦丁的精制与水解 实验名称实验试剂现 象 芸香苷 槲皮素Molish反应10%α-萘酚乙醇、溶液-浓硫酸紫色环无现象盐酸-镁粉反应盐酸-镁粉红色~紫红色醋酸镁反应1%醋酸镁甲醇溶液黄色荧光(紫外灯)三氯化铝反应1%三氯化铝乙醇溶液(紫外灯)黄色荧光锆-柠檬酸反应2%二氯氧锆甲醇溶液2%柠檬酸甲醇溶液3~4滴 黄色并褪色黄色不褪色3、芦丁、槲皮素的理化鉴别方法、芦丁、槲皮素的理化鉴别方法 4、芦丁的、芦丁的TLC鉴定鉴定§样品: ①自制芦丁乙醇液; ②自制槲皮素乙醇液§对照品:①芦丁对照品乙醇液; ②槲皮素对照品乙醇液§吸附剂:聚酰胺薄膜§展开剂:①氯仿—甲醇—甲酸(15:5:1); ②醋酸乙酯—甲酸—水(8:1:1)§显色剂:①喷三氯化铝试液,待乙醇挥干后,置紫外灯(365nm)下观察。

5、芦丁的、芦丁的IR、、1HNMR鉴定鉴定§样品:自制芦丁§实验:KBr压片,红外分光光度仪测试§IR谱图与芦丁标准谱图对照§DMSO-d6作溶剂,测芦丁的1HNMR 四、注意事项四、注意事项§在提取前应将槐花米粉碎,使芦丁易于被热水溶出粉碎不可过细,以免过滤时速度过慢;§本实验用碱溶酸沉法提取,加入石灰乳可以达到碱性溶解的目的,又可除去槐花米中所含的大量粘液质,但应严格控制其碱性pH8~9,不可超过pH10如pH值过高,加热提取过程中芦丁可被水解破坏,降低收得率加酸沉淀时,控制pH3~4,不宜过低,否则芦丁可生成佯盐而溶于水,也降低收得率 五、思考题五、思考题§苷类结构的检识大体程序如何?§苷类水解的方法?§怎样确定芦丁结构中的糖基是连接在槲皮素3-OH上?§苷元的结构怎样确定?§怎样确定苷键的构型? 六、实验课后总结与讨论六、实验课后总结与讨论§芦丁提取§芦丁的分离纯化§芦丁的理化鉴别§芦丁的苷元-槲皮素的制备§芦丁与槲皮素的波谱鉴定 。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