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10短文二篇导学案

雨水
实名认证
店铺
PDF
23.99KB
约5页
文档ID:150632160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10短文二篇导学案_第1页
1/5

第三单元 10短文二篇 答谢中书书 学习目标 1. 字词的梳理 2. 根据注释翻译课文,并能背诵默写课文 3. 了解文章中的优美意境、严密的结构和凝练的语言 学习过程 【课前准备】 1. 初读课文 ,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夕日欲颓 () 未复有能与 其奇者 () 2. 学生根据老师的范读给课文划出朗读节奏 朗读提示 :山川 / 之美 ,古来 / 共谈高峰 / 入云 ,清流 / 见底 山川之美 ,古来共谈 高峰入云 ,清流见底 两岸石壁 ,五色交辉 青林翠竹 ,四时俱备 晓雾将歇 , 猿鸟乱鸣 ;夕日欲颓 ,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自主学习】 1. 字词含义 (1)五色交辉 ( ) (2)夕日欲颓 () (3)沉鳞竞 跃() (4)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 2. 翻译句子 (1)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2)晓雾将歇 ,猿鸟乱鸣 ;夕日欲颓 ,沉鳞竞跃 【合作探究】 1. 有人评价 答谢中书书 “ 宛如一幅清丽的山水画,又像一首流动的山水诗” 那么这幅山水画 中有哪些景色呢? 2. 本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自我检测】 1. 解释加点词 (1)答谢中书书() (2)四时俱 备() (3)晓雾将歇 ( ) (4)夕日欲颓 ( ) 2. “ 沉鳞竞跃 ” 的“ 跃” 意思是。

“ 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一句中的 “ 其” 指代的内容是 3. 答 谢 中 书 书 一 文 体 现 了 作 者的 志 趣 总 领 全 文 的 句 子 是 4. “ 猿鸟乱鸣 ” 一句中的 “ 乱” 字用得好 ,它写出了 “ 鸣” 的状态 ,写出了晨景的热烈欢跃的气氛,“ 沉鳞 竞跃 ” 一句中的 “ 竞 ” 字用得也好 ,你能说一说好在哪里? 参考答案 【课前准备】 1. tu y 2. 略 【自主学习】 1. (1)辉映(2)坠落(3)竞相(4)参与 ,欣赏 2. (1)就再也没有人能够欣赏这种奇丽的景色了 (2)清晨的薄雾将要消散的时候,传来猿、 鸟此起彼伏的鸣叫声;夕阳快要落山的时候,潜游在水中 的鱼儿争相跳出水面 【合作探究】 1. 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青林翠竹、晓雾猿鸟、夕日沉鳞 2. 本文以清峻的笔触,描绘了秀美的山川景色,表达了作者沉醉山水的愉悦之情和与古时知音共 赏美景的得意之感 【自我检测】 1. (1)书信(2)都(3)消散(4)坠落 2. 跳出水面山川景色 3. 崇尚自然 ,醉心于山水山川之美 ,古来共谈 4. “ 竞 ” 运用拟人手法,传神地写出了水中游鱼竞相跃出水面的样子,描绘了一幅夕阳将沉、潜游 水中的鱼儿争相跳出水面的奇丽景致,使文章鲜活动人,生动可感。

记承天寺夜游 学习目标 1. 在反复朗读中把握文章内容,体味作者复杂的情感 2. 品味文中意境优美的写景句子,学习景物描写的方法 3. 学会查找并利用资料多角度解读文本,感受并学习作者豁达的人生态度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 ,理解文意 1. 文学常识 本文的作者是,(朝代 )人,字,号,是“ 唐宋” 之一他 与父亲、弟弟并称 “” 他的词雄浑豪迈,是宋代 “” 词派的代表 你还学过他的哪些诗词?请选择你喜欢的句子,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2. 请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欣 然( )遂 ( ) 寝 ( ) 藻 、荇( )() 竹柏 ( ) 3. 解释加点的词语 (1)欣然 起行 ( ) (2)遂 至承天寺 () (3)念 无与为乐者 () (4)盖 竹柏影也 () (5)相与 步与中庭 ( ) (6)但 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 )() 4. 自学课文 ,结合注释翻译课文,将疑难地方在课本上圈出 5. 请用一句话概括文章的大意 6. 阅读教师推荐的材料: 卜算子黄州定惠院寓居作 、 念奴娇赤壁怀古、 水调歌头明 月几时有、 定风波、余秋雨的苏东坡突围以及写作背景 二、合作探究 ,突破重难点 7. 这篇文章虽短小精粹,感情却起伏变化,在文中苏轼的情感经历了三个阶段的变化,请你用合 适的词语来概括这三个阶段的情感,并说明你是从哪些句子中体会到的。

8. 作者是如何描写月色的?(用原文回答 )请你用生动的语言描述作者看到的景象 9. 怎样理解 “ 闲人 ” 一词的含义 ? 三、主题阅读 ,拓展延伸 10. 你从苏轼的哪些作品中可以看出他的乐观豁达,豪迈奔放 ? 四、达标检测 ,巩固提高 11.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词 (1)怀民亦 未寝 () (2)解衣欲 睡( ) (3)庭下如积水空明 ( ) (4)但 少闲人 如吾两人者耳 ()() 12. 把下面的文言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月色入户 ,欣然起行 (2)怀民亦未寝 ,相与步于中庭 (3)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4)何夜无月 ?何处无竹柏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13. 默写填空 文中写月光下庭院美景的句子是:,用的修辞手法 是,点明了文章主旨的句子是 五、课后作业 14. 背诵课文 15. 以借景抒情的写法,写一篇短文 ,300 字以上 参考答案 1. 苏轼北宋子瞻东坡居士八大家苏洵苏辙三苏豪放例句 :明月几时有 ,把酒 问青天 / 大江东去 ,浪淘尽 ,千古风流人物 2. xn suq nz o xngb i 3. (1)高兴的样子(2)于是 ,就(3)考虑 ,想到(4)原来是(5)共同 ,一起(6)只是罢了 4. 略 5. 本文记述了苏轼与好友张怀民月夜游承天寺,欣赏美好月景的事。

6. 略 7. 苏轼第一阶段感情的主色调是欣喜,但欣喜中却也有着淡淡的苦闷和忧伤表现欣喜的句 子:“ 夜色入户 ,欣然起行 ”“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念无与为乐者” 一句 表现出苏轼的孤独和苦闷苏轼第二阶段的感情是陶醉,他被美妙的月夜景色所陶醉,心境脱离凡尘, 变得纤尘不染 “ 盖竹柏影也 ” 中的 “ 盖” ,体现恍然大悟 ,说明还沉醉在景中第三阶段苏轼抒发人生的 感慨句子是 “ 何夜无月 ?何处无竹柏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8.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例句:月光如牛乳一样泻下来,透过树缝 ,洒下 斑驳的光影庭院霎时被笼罩在一个空明澄澈的氛围中树影婆娑,摇曳生姿这是一种美妙的境 界,也许只有闲适的人才能真正领悟到它的美妙风轻轻地吹过,摇晃的影子好似水中脉脉的波痕,一 圈一圈荡漾开来,使人好像漫步在仙境中,忘却了一切烦恼 9. 闲人 :(1)具有闲情雅致的人2)虽有远大政治抱负却抑郁不得志的人赏月“ 闲人 ” 的自得只 不过是被贬 “ 闲人 ” 的自慰罢了 10. 例句 :他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写道:“ 大江东去 ,浪淘尽 ,千古风流人物” ,这三句时越古今, 地跨万里 ,把倾注不尽的大江与名高累世的历史人物联系起来,气势恢宏 ,让我感觉到了苏轼的豪迈 奔放 ,心胸开阔 ! 11. (1)也(2)想要(3)形容水的澄澈(4)只是清闲的人 12. (1)月光照进门里 (十分美好 ),我高兴地起来走到户外。

2)张怀民也还没有睡觉,(于是 )我们一 起在庭院中散步 (3)月光照在院中,如水一般清明澄澈,竹子和松柏的影子,就像水中交错的藻荇4) 哪一夜没有月光?哪里没有竹子和松柏?只是缺少像我俩这样的闲人罢了 13.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比喻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14. 略 15. 略 。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