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河北省高中政治 第二单元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导学案(无答案pdf)新人教版必修4

简****9
实名认证
店铺
PDF
129.76KB
约4页
文档ID:107714694
河北省高中政治 第二单元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导学案(无答案pdf)新人教版必修4_第1页
1/4

2015 级人教版必修 4《生活与哲学》单元复习 编号:第二单元 编制时间:201606 编制人:杨圣淼2015 级人教版必修 4《生活与哲学》单元复习 编号:第二单元 编制时间:201606 编制人:杨圣淼 65 第二单元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 第二单元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 【单元知识构建】 【单元知识构建】 任务一:结合高考考纲要求和教材知识,用 15 分钟时间构建单元知识体系 课标要求 考纲要求 学习目标 任务一:结合高考考纲要求和教材知识,用 15 分钟时间构建单元知识体系 课标要求 考纲要求 学习目标 1.辨析实例, 说明世 界是物质的, 物质是运 动的,运动是有规律 的, 阐述坚持从实际出 发、 “实事求是”的意 义 2.解析客观规律是可 以认识和掌握的事例, 印证人们在尊重客观 规律的基础上, 能够发 挥主观能动性, 自觉地 把握客观规律 3.列举现实生活中的 实例, 阐明实践是认识 的基础, 揭示实践在发 现真理、检验真理、发 展真理过程中的重要 作用, 确信追求真理要 与时俱进 1.哲学的物质概念 自然界的物质性 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2.哲学的运动概念 运动和物质的关系 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 3.物质运动的规律 规律的概念 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 4.物质决定意识 意识的起源 意识的生理基础 意识的内容与形式 5.意识的能动作用 意识能动性的特点 意识能动性的表现 6.客观规律与意识的能动作用 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 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7.实践 实践的概念 实践的特点 8.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实践是认识的动力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9.真理 真理的客观性 真理的具体性 真理的条件性 真理和谬误 10.认识过程 认识的反复性 认识的无限性 1.掌握物质概念;理解自然界、人类 社会的物质性、世界的物质性。

2. 识记运动.相对静止.规律的含义 3.背诵 ①物质和运动的辩证关系 ②运动和静止的辩证关系 4.能够从意识的产生、意识的生理基 础、意识的内容三个方面理解意识的 本质 5.识记:意识活动的特性;意识对于 人们改造世界的作用 6.理解:意识是怎样指导人们认识世 界的;意识是怎样指导人们改造世界 的 7.复述实际实践的含义、基本特征、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8. 识记真理的含义和真理的基本属 性;理解真理的具体性 9. 能正确区分和判断真理和谬误的 能力,正确地对待真理和谬误,坚持 真理和反对谬误 班级: 小组: 姓名: 教师评价: 组内评价: 班级: 小组: 姓名: 教师评价: 组内评价: 66 任务二:用 30 分钟时间熟记下列本单元重点知识 考点1.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概念(A) 1.含义: 任务二:用 30 分钟时间熟记下列本单元重点知识 考点1.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概念(A) 1.含义: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2.理解: 2.理解: ①物质的唯一特性: “客观实在性”②物质具有独立性――物质可以独立于意识之外而客观存在。

③物质具有可知性④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概念概括了宇宙间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和现象的共同本质 和,而不是指某一种具体的物质形态 考点2.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就在于它的物质性(A) 考点2.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就在于它的物质性(A) (1)自然界是物质的(自然界中的事物是按照自身所固有的规律形成和发展的) ; (2)人类社会的产生、 存在、发展及其构成要素(地理环境、人口因素、生产方式——集中体现了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也具有 客观的物质性; (3)人的意识一开始就是社会的产物 考点3.物质和运动的关系(A) 考点3.物质和运动的关系(A) ①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离开运动谈物质是形而上学观点 ②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离开物质谈运动是唯心主义观点 考点4.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A) 考点4.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A) ①运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永恒的 ②静止是相对的、有条件的、暂时的静止是一种不显著的运动,是运动的特殊状态 ③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只承认静止而否认运动,是形而上学的不变论,”只承认绝对 运动而否认相对静止,则导致相对主义和诡辩论, 考点5.规律的含义及其客观性与普遍性(B) ★★ 考点5.规律的含义及其客观性与普遍性(B) ★★ (1)规律的含义: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2)规律的客观性: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它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 (3)规律的普遍性:自然界、人类社会、人的思维,在其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过程中,都遵循其固有的规律 考点6.尊重规律,按照客观规律办事(B) ★★ 考点6.尊重规律,按照客观规律办事(B) ★★ (1)规律的客观性与普遍性要求我们,必须尊重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而不能违背规律一旦违背客 观规律,必然受到规律的惩罚2)但是在客观规律面前人并不是无能为力的人可以在认识和把握规 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人类即把发挥主观能动 性与尊重客观规律相结合) 第五课 把握思维的奥妙 考点7.意识的本质和作用 (B) ★★ 1.意识的含义: 第五课 把握思维的奥妙 考点7.意识的本质和作用 (B) ★★ 1.意识的含义: (1)从意识的起源看,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2)从意识的生理基础看,意识是人脑 的机能 (3)从意识的内容看,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意识的形式是主观的 班级: 小组: 姓名: 教师评价: 组内评价: 班级: 小组: 姓名: 教师评价: 组内评价: 67 2.意识的本质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

(或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2.意识的本质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 (或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3.意识的作用 3.意识的作用 (1)意识能动作用之一: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意识的特点)(意识的特点) : ①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人们在活动 前都有目的、计划的准备 ②意识活动具有自觉选择性和主动创造性其中意识活动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其中意识活动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是人能够认识世界的重要条 件 ,是人能够认识世界的重要条 件 (2)意识能动作用之二: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 【即意识对物质的反作用 】 ①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即正确的意识对事物的发展起促进作用,错误的意识对事物的发展 起阻碍作用 (把意识的东西通过实践变为现实的东西) ②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高昂的精神可以催人向上,使人奋进;萎靡的精神则会使 人悲观、消沉,丧失斗志 考点8.坚持一考点8.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C) ★★★ 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C) ★★★ (1) 含义: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就是指做事情要尊重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 从客观存在的事物出发, 经过调查研究,找出事物本身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作为我们行动的依据。

(2)哲学依据: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对物质的反映事物运动变化的规律是客观的 (3)怎样坚持:①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要求我们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②要求我们把发挥主观能 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 第六课 求索真理的历程(认识论) 考点9. 第六课 求索真理的历程(认识论) 考点9.什么是实践?具有哪三个特点? 含义: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一切物质性活动 实践是以人为主体、 以客观事物为对象的物质性活动; 实践是一种直接现实性活动,把人们头脑中的观念的存在变成现实的存在 特点:(1)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2)实践具有主观能动性(3)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 考点10.考点10. 为什么说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实践和认识的关系) (1)①实践是认识的来源;②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③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④实践 是认识的目的 (2)科学理论对实践具有巨大的指导作用,错误的认识则会把人们的实践活动引向歧途 考点11.考点11.真理是与客观对象相符合的认识;谬误是与客观对象不相符合的认识 真理最基本的属性是什么?客观性是其最基本的属性 真理的客观性(真理面前人人平等) 1) 真理的含义:真理是标志主观同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

2) 人们对同一确定的对象,会产生多种不同的认识,但是,其中只能有一种正确的认识,即只能有一个 真理真理与谬误的界线不容混淆真理面前人人平等 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体现在哪里? (1)真理都是有条件的 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如果超出了这个条件和范围,真理就会 变成谬误 (2)真理都是具体的 真理都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3)真理的条件性和具体性表明,真理和谬误往往是相伴而行的犯错误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能正确 对待错误` 考点12.考点12.为什么说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 (1)认识具有反复性; (认识的主题和认识的客体都受到限制) (2)认识具有无限性; (认识的对象,认识的主体,认识的基础都不断变化的) (3)认识的发展过程是一种波浪式的前进或螺旋式的上升过程 (实践---认识---实践) 考点 12.考点 12.党的思想路线 (1)理论基础(原理内容) 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是马哲的基本观点,也是党 的思想路线的理论基础 (2)基本内容 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 时俱进,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注意顺序)是我们党制定路线、方针和政策的理论依据。

( 【提示】 : 我党制定方针路线的客观依据是我国国情 ) ■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与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的辩证关系: 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与解放思 想、与时俱进是统一的 解放思想,就是使思想和实际相符合,使主观和客观相符合 与时俱进,就 是我们的全部理论和工作要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因此,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是实事求 是的内在要求和前提,实事求是是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的目标和归宿 唯物论原理总结唯物论原理总结 班级: 小组: 姓名: 教师评价: 组内评价: 班级: 小组: 姓名: 教师评价: 组内评价: 68 1.世界物质性原理及方法论世界物质性原理及方法论 原理内容:①无论是自然界的存在与发展,还是人类社会的存在与发展,它 们都是不依 赖于人的意识这种不依赖于人的意识的客观实在性,就是物质性 ②整个世界是不依赖于 人的意识而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世界的本原是物质 方法论: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要一切从实际出发,即从客观存在的实际出发,根据客观实际,决 定我们的方针、政策、计划、方案等主观的东西。

2.物质和运动辨证关系原理 物质和运动辨证关系原理 原理内容:①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世界 上不存在脱离运动的物质 ②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承担着脱离物质的运动是根本不存在 的,物质和运动不可分割离开运动谈物质或离开物质谈运动都是错误的 方法论:看待和分析任何事物,都不能把它看成是一成不变的,要善于在运动中把握事物,不能静止地 看问题,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 3.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原理及方法论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原理及方法论 原理内容:规律是客观的,它的存在和发生作用是不以人的意志 为转移的,它既不能被 创造,也不能被消灭,集中表现为它的不可抗拒性 规律是普遍的,自然界、 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在其运动变化和发展中都普遍遵循其固有规律。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