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讲 词语的理解与运用,词语的辨析(含同义词、近义词、关联词),考情搜索:2016年巴中、雅安、遂宁,(2016·巴中)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醉驾者如果在一起起车祸面前________,无疑会成为极其危险的人 ②元宵联欢晚会上,同学们载歌载舞,大家都________在欢乐、热烈的气氛中③刚步入生意场的他,凭借灵活的铜铙,________,轻松赚得人生第一桶金 ④春节与父母团聚,对于偏远山区的有些留守儿童来说,这只是一种________ A.无动于衷 沉醉 左右逢源 奢望 B.不动声色 沉醉 绝处逢生 愿望 C.不动声色 沉湎 左右逢源 奢望 D.无动于衷 沉湎 绝处逢生 愿望,【思路点拨】 此类题关键在于比较近义词的区别,根据词中不同的文字辨析词语意义的细微差别,再根据语意判断选用可使用排除法沉醉”是中性词,“沉湎”含有贬义,一般指在不良的环境中而不觉醒,据此排除CD两项;“绝处逢生”形容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又得到了希望与出路,不符合句意,故排除B,答案为A参考答案】 A,解题技巧,第一,掌握辨析同义词的一般方法,辨析同义词最基本的方法是去同存异遇到词义相近的词,先确定词义相同的部分,然后对相异的部分进行比较辨析,判断其“异”在何处,最后再考察语境,看一看应当选用哪个词。
如“反映”与“反应”的区别在于“映”和“应”,把握这两个字的区别就能很好地区别了注意辨析同义词的一般规律,如根据词语搭配的对象不同来辨析如“侵犯”可以和“主权”“利益”“领海”等搭配,“侵占”则与“土地”“财产”等搭配又,如根据词性和语法的功能不同来辨析如“阻挡”和“障碍”都是阻挡、妨碍事物发展进行的意思,但“阻挡”是动词,在句中一般作谓语;“障碍”是名词,在句中一般作主语或宾语还可根据感情色彩(褒义、贬义、中性)、使用范围等方面来辨析第二,熟练掌握关联词语中考试卷大都从两个方面命题:①在句子中填写关联词语;②判断在具体语境中关联词语运用是否恰当做好关联词语类试题,我们应注意并思考五个问题:①关联是否明确(如“不管”“尽管”“不是……就是……”“不是……而是……”等);②搭配是否恰当(如“只要……才……”“只有……就……”等);③关联词语是否完整;④关联词语位置是否恰当;⑤关联词语所表示的逻辑关系与分句间的意义是否一致这类考题一般在修改病句中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含成语、熟语),考情搜索:2016年宜宾、德阳、成都、南充、遂宁,【思路点拨】 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成语的理解和运用能力B项“耳提面命”是形容长辈对晚辈热心恳切地教导;C项“无所不至”是没有达不到的地方,也指凡能做到的都做到了,用于坏事;D项“满城风雨”是形容事情传遍各处。
到处议论纷纷,多指坏事参考答案】 A,解题技巧,(一)语意重复类 成语使用中的意义重复是指句中已含有与成语本身的意义相互重叠或重复的部分,进而造成使用失当比如“门庭若市”中“市”本身有“市场”之意,如果用来形容“集市”就错了如“集市上人很多,熙来攘往,门庭若市”这个句子明显存在错误二)望文生义类 日常生活中我们往往通过字面意义简单地理解成语的涵义,导致使用错误成语突出的特点是意义的整体性,我们在使用时必须透过字面深入了解其本质的内涵如:虽然他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但因为认错态度好,所以罪不容诛罪不容诛指判处死刑也不足以抵偿,形容死有余辜,可改为“罪不至死”),(三)色彩失当类 感情色彩中褒贬误用是考查的重点,感情色彩变化则是难点例如”灯红酒绿”这个成语,有的同学只知道它有贬义(形容寻欢作乐的腐化生活),而不知它还可以形容都市或娱乐场所夜晚的繁华景象,是中性词四)对象与范围失当 成语因其词义有所侧重,这便确定了该词语的大致适用对象、范围如成语”汗牛充栋”仅用于物(书),不能指人;”左右逢源”泛指事;”相提并论”可用于人,也可用于事如果对成语所表达的习惯对象或范围缺乏了解,便会使陈述和被陈述之间出现张冠李戴的现象。
五)其他,如敬谦错位、轻重失当、不合逻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