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培智学校义务教育生活语文课程标准

ni****g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625KB
约18页
文档ID:537083117
培智学校义务教育生活语文课程标准_第1页
1/18

培智学校义务教育生活语文课程标准( 2016 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第一部分 前言 语言文字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信息载体, 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生活语文是培 智学校学生学习应用语言文字的重要载体, 也是培智学校学生发展思维、 改善功能、 学习文 化知识和形成生活技能的基础 生活语文课程标准是培智学校实施语文教育教学的重要依据 生活语文课程的基础作用与多重功能, 奠定了该课程在培智学校九年义务教育中的重要地位一、课程性质 生活语文课程是培智学校义务教育阶段的一般性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 合性、实践性课程 生活语文课程应使培智学校学生初步学会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沟通交 流,具有基本的适应生活的听、说、读、写能力,提高文化素养,初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 人生观和价值观工具性、人文性、生活性相统一是生活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二、课程基本理念(一)培养学生适应生活的语文素养 生活语文课程应面向培智学校的全体学生,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思想感情, 使学生都能获得生活所需要的基本语文素养生活语文课程要引导学生扩大生活经验范围,丰富语言积累,丰富形象思维,逐步发 展抽象思维; 要指导学生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 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正确理解和 运用祖国语言文字, 具有基本的倾听与说话能力、 识字与写字能力, 初步的阅读、 写话能力; 要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 养,使他们初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

通过语文学习提 高学生适应生活、适应社会的能力和健康的审美情趣二)构建以生活为核心的开放而适性的语文课程 生活语文课程应着眼于学生的生活需要,按照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生存需要,以生活为 核心组织课程内容,注重语文知识与生活的联系,注重倾听与说话和书面语言学习的结合 在生活实践中要注重拓宽生活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 注意课程的整合, 既注重现实生活的 需求, 又注重社会发展的需要 要关注生活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的影响, 重视语 文的熏陶、感染作用和正确的价值取向, 选择适合的课程内容 生活语文课程应具有开放性, 要尽可能满足不同地区、 不同学校、 不同学生的需求, 要依据培智学校学生的能力和生活环 境,充分利用一切教育资源、社区资源和现代化信息资源,实现课程的生活化、社会化、多 元化三)倡导感知、体验、参与的学习方式 生活语文课程应根据培智学校学生的特殊需要,在目标制定、教学过程、课程评价和 教学资源的开发利用等方面突出以学生为本的理念, 为学生通过感知、 体验、 参与等多种方式进行语言文字学习创造条件 语言的运用在生活中无处不在, 应重视创设生活化情景, 使 学生能在真实的语言实践活动中,感知语言、 丰富体验、 有效参与,发展学生的语言运用能 力。

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 通过情景化、 个性化的语言学习体验活动, 促进学生主动参与、 积极体验、能动发展四)注重潜能开发与功能改善相结合 生活语文课程应注重学生的潜能开发与功能改善有机结合,要特别关注学生的个体差 异,高度重视不同程度、 不同障碍类型学生学习语言文字的特点和学习需求, 科学评估学生 的特殊需要, 根据个体的语言发展特点, 通过多种方式开发潜能, 将发展的可能性变为发展 的现实性 既要注重引导学生学习适应生活、 适应社会所需要的语文知识和语文技能, 又要 重视学生的功能改善, 充分利用支持策略和辅助技术满足其特殊的学习需求, 为学生健康发 展、融入社会打下基础I第一部分前言丨三、课程设计思路 培智学校生活语文课程坚持以育人为本, 立德树人,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弘扬民族精 神,遵循语文教育的规律,继承我国语文教育的优良传统,把握培智学校教育特点,努力提 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为学生适应生活、适应社会、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课程目标九年一贯 整体设计,在“总目标”之下,设“倾听与说话” “识字与写字” “阅读”“写话与习作” “综 合性学习”五个学习领域, 并按低年级、 中年级、高年级三个学段分别提出课程目标与内容, 体现培智学校生活语文课程的整体性和阶段性。

各个学段相互联系, 螺旋上升, 最终达成总 目标 在“课程目标与内容”的设计中,针对学生的差异性需求设计了选择性目标,以体现课程的 弹性要求课程标准的“实施建议”部分,对培智学校生活语文教学、评价、教材编写,以及课 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等提出了实施的原则、方法和策略,也为具体实施留有创造的空间 第二部分 课程目标与内容一、总目标 培智学校生活语文课程总目标是提高学生适应生活的语文素养,培育热 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 热爱中国共产党,促进形成 健康的审美情趣、积极的生活态度和正确的价 值观;掌握与其生活紧密相关的语文基础知 识和技能,具有初步的听、说、 读、写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能在 生活实践中学习和运用语文知识和技能,为其适应生活和适应社会打下基础二、学习领域目标(一)倾听与说话 初步学会倾听、 表达与交流能听懂日常用语;能说普通话; 能进行简单的日常会话和 社会交往,养成文明的沟通习惯二)识字与写字 热爱祖国语言文字 能认读和书写一定数量的常用汉字 (例如:个人姓名、 家庭住址、 小区名、医院、车站站牌、超市、商场等公共场所常用文字) 。

三)阅读 具有初步的阅读能力能阅读简单的应用文及个人资料;能阅读非连续性文本(例如: 表格、说明书、时刻表、购物清单等) ,从中提取有价值的信息具有初步的阅读兴趣 能阅读简单的绘本或儿童文学作品, 累计阅读绘本或图书 18 本以上; 能累计诵读或背诵儿歌、童谣、儿童诗、古诗 18 ~ 50 首四)写话与习作 具有初步的写话和习作能力能根据表达需要写一句话或几句话;能填写简单的表格 和个人资料;能书写简单的应用文;初步养成用文字记录生活信息的习惯五)综合性学习 能结合生活语文的学习,参与语言活动、文化生活,参与社区生活;能尝试用文字、 图画、照片、现代媒体等多种方法呈现学习的过程与结果三、学段目标与内容 低年级段( 1 ~ 3 年级)(一)倾听与说话1. 能在别人对自己讲话时注意倾听2. 能听懂常用的词语,并作出适当回应3. 能听懂简单的句子,并作出适当回应4. 能听懂生活中的常用语言5. 能模仿运用生活中的常用语言6. 能用简短的语言表达个人基本需求7. 能使用人称代词(例如:你或你们、我或我们、他或他们) 8. 能作简单的自我介绍(例如:姓名、班级、主要家庭成员等) 9. * 能在生活情境中进行简单对话。

注释:“* ”为选择性目标,下同10. 能听懂生活中常用的普通话11. 学说普通话二)识字与写字1. 能关注汉字,萌发识字的兴趣2. 能区别一般图形与汉字3. 认读生活中常用汉字 10 ~ 50 个(例如:姓名、校名等) 4. * 掌握正确的握笔姿势5. 认识汉字的笔画6. 能用铅笔描写或抄写生活中常用汉字7. * 认读生活中常用汉字 50 ~ 100 个8. * 会写生活中常用汉字 50 个以上9. * 学习汉语拼音的单韵母10. 能按从左到右的格式书写三)阅读1. 对书感兴趣,能模仿成人的样子看书2. 能以基本正确的阅读姿势阅读3. 能从图片中找出熟悉的人、物和生活情景4. 知道图片上的文字和画面是对应的,文字是用来表示画面意义的5. 能阅读背景简单的图画,了解大意6. * 能阅读情节简单的图画故事书,了解大意7. * 能结合图片的内容,理解词、句的意思8. 能认识句号、逗号、问号、感叹号9. 能用普通话朗读简单句10. 会诵读诗歌(例如:儿歌、古诗) 5 ~ 10 首11. 愿意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四)综合性学习1. 熟悉班级环境, 能与同伴一起交谈, 获取有关信息 (例如: 同学姓名、 任课教师、 课程表、场馆名称等) ,从中体验语言交流的乐趣。

具有初步的文明交往意识2. * 观察校园环境,能用自己的方式说出观察所得3. 能参加班级、学校活动(例如:听故事、看动画片等) ,在活动中初步养成良好的语言 行为习惯(例如:不大声喧哗、听从指令、有礼貌等) 中年级段( 4 ~ 6 年级)(一)倾听与说话1. 能认真倾听他人讲话,不随意插话2. 能听懂他人的问询,并作出适当回应3. 能听懂简单的故事4. 能从语气、语调中理解交际对象的情绪变化5. 能使用礼貌用语,文明地与人交流6. 能用一句话或几句话表达自己的基本需求7. 能作自我介绍(例如:家庭住址、号码、兴趣爱好、亲戚朋友等) 8. * 能参与讨论自己感兴趣的话题9. 能简单讲述生活中发生的事情10. 能简单转述一二句话11. 能用普通话与他人交谈12. * 能根据以生活为主题的图画说一二句话13. * 能根据不同的场合,用适当的语气、语调说话14. 能进行简单的提问二)识字与写字1. 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2. 初步认识常用的偏旁部首3. 累计认读常用汉字 50 ~ 300 个(例如:小区名、街道名、车站站 牌等)4. * 累计认读常用汉字 300 ~ 500 个5. * 能在日常生活中尝试自主识字。

6. * 能用硬笔按笔顺规则书写汉字7. 能书写(描写或抄写)生活中常用词语(例如:姓名、校名、家庭 住址、小区名、街道名、所居住的城市名等) 8. 累计会写生活中常用汉字 50 ~ 100 个9. * 累计会写常用汉字 100 ~ 300 个10. 能修改自己所写的错字11. 知道有不同的书写工具,愿意尝试使用不同的笔写写画画12. 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和正确的写字姿势13. * 学习汉语拼音,能认读声母、韵母、声调和音节三)阅读1. 能阅读环境中的常用符号信息(例如:交通标志、广告牌、指示牌、警示语等)2. 能阅读图画为主、文字为辅的图书,了解大意3. 能阅读图文并茂、内容贴近生活的图画书,理解意思4. 阅读时能注意把握事件发生、发展的顺序5. 能知道一本书的组成部分6. 能阅读图文结合的短文,了解大意7. 能阅读一段话(例如:短信等) ,获取相关信息8. 能初步阅读叙事性短文,了解时间、地点、人物、事件9. * 能阅读浅近的童话、寓言、故事,初步获得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10. * 能认识冒号、引号、省略号11. * 能在阅读中体会句号、问号、感叹号所表达的不同语气12. 能用普通话正确、连贯地朗读一段话。

13. * 能轻声朗读14. 累计背诵诗文(例如:儿歌、古诗、儿童诗等) 10 ~ 20 篇(段)15. 初步养成每天阅读的习惯四)写话与习作1. 能用图文卡或词语组成一句话2. 能仿写一句话3. 能使用句号4. 能尝试按从左到右的顺序写句子5. * 能用词语造句6. * 能使用逗号、问号、感叹号7. 对写话有兴趣,愿意写话五)综合性学习1. 对周围事物有好奇心,能就感兴趣的内容提出问题2. 能参与语言活动(例如:讲故事、课本剧表演、诗歌朗诵等) 3. * 结合语文学习,观察大自然,用口头的形式表达自己的见闻和想法4. 熟悉社区环境,认识社区中常见的文字标识5. 体验社区生活,能就感兴趣的内容与他人交谈6. * 关注新闻事件,能收听、收看新闻,并简单转述新闻 高年级。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