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危险指数法---安全防护距离

枫**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122.50KB
约11页
文档ID:463840888
危险指数法---安全防护距离_第1页
1/11

三、危险指数法根据危险化学品的数量、性质、位置和生产类型,评估和计算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装置的危险指数,并确定外部平安防护距离的方法〔一〕适用围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装置同时符合以下所有情形的,应中选用危险指数法确定外部平安防护距离:1.未列入国家平安监管总局公布的重点监管的危险化工工艺的;2.不涉及国家平安监管总局公布的重点监管危险化学品,或涉及重点监管的危险化学品但不构成一级、二级重大危险源的;3.涉及毒性气体但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装置不构成重大危险源的〔二〕计算步骤危险指数法确定外部平安防护距离的流程图如图1所示:图1 危险指数法流程图计算步骤如下:1.确定危险化学品的危险等级危险化学品的危险等级是按物理危险性〔火灾/爆炸〕或安康危害性〔人员安康〕进展的危险性分级根据收集的危险化学品资料,通过查表1,可得到其危险等级表1危险化学品的危险等级标准表危险化学品危险货物分类说明危险种类危险等级易燃气体2.1a〕与空气的混合物按体积分数占13%或更少时可点燃的气体;b〕不管易燃下限如何,与空气混合,燃烧围的体积分数至少为12%的气体火灾爆炸高2.1易燃成分占45%或更多的气溶胶火灾爆炸高液化石油气〔LPG〕火灾爆炸中易燃液体3PGⅠ闪点<23℃,初沸点≤35℃火灾爆炸高3PGⅡ闪点<23℃,初沸点>35℃火灾爆炸高3PGⅢ23℃≤闪点≤60℃火灾爆炸中可燃液体60℃<闪点≤93℃火灾爆炸低液态退敏爆炸品3PGⅠPGⅡPGⅢa〕物质:〔i〕列为液态退敏爆炸品,在联合国"关于危险货物运输的建议书-规章本"〔以下简称"规章本"〕中包装分类为Ⅰ、Ⅱ或Ⅲ;b〕液态退敏爆炸品:〔i〕是一类爆炸品添加退敏剂形成液体,不再满足爆炸品的条件;〔ii〕没有列在"规章本"中,没有包装分类。

火灾爆炸高易燃固体—易燃固体和摩擦易着火的固体4.1〔a〕PGⅡ按联合国"关于危险货物运输的建议书-试验和标准手册"〔以下简称"试验和标准手册"〕,迅速燃烧或反响迅速或可能通过摩擦起火的物质火灾爆炸中4.1〔a〕PGⅢ按"试验和标准手册"相关测试方法测试,危险性比4.1〔a〕PGⅡ低的物质火灾爆炸低自反响性物质4.1〔b〕A类B类按"试验和标准手册"相关测试方法测试,会传播爆轰或快速爆燃或剧烈反响或热爆炸的热不稳定物质火灾爆炸高4.1〔b〕C类D类按"试验和标准手册"相关测试方法测试,危险性比4.1〔b〕A类、B类低的物质火灾爆炸中4.1〔b〕E类F类按"试验和标准手册"相关测试方法测试,危险性比4.1〔b〕C类、D类低的物质火灾爆炸低固体退敏爆炸品4.1〔c〕PGⅠPGⅡPGⅢa〕列入"规章本"的几种物质;b〕是一类爆炸品添加退敏剂形成固体,不再满足一类爆炸品的条件火灾爆炸高自燃物质4.2PGⅠa〕不满足"规章本"判定标准,但按"试验和标准手册",与空气接触5分钟发生燃烧的固体;b〕不满足"规章本"判定标准,但是依据相关测试条件,可以燃烧或使滤纸燃烧的液体火灾爆炸高4.2PGⅡ不满足"规章本"判定标准,但按相关测试方法,满足特定标准的物质。

火灾爆炸高4.2PGⅢ不满足"规章本"判定标准,但按相关测试方法,一定数量满足特定标准的物质火灾爆炸中遇湿易燃固体4.3PGⅠa〕少量物质与水接触释放出易燃气体的物质;b〕常温下易与水反响的物质,易燃气体释放率在任一分钟大于10L/kg火灾爆炸高4.3PGⅡ常温下易与水反响的物质,易燃气体释放率每小时大于20L/kg火灾爆炸高4.3PGⅢ常温下与水反响缓慢的物质,易燃气体释放率每小时大于1L/kg火灾爆炸中氧化物—固体或液体5.1PGⅠa〕"规章本"中属于5.1类物质,包装分类为Ⅰ的物质;b〕与干纤维素混合自燃或平均燃烧时间小于特定参考物的固体;c〕与干纤维素混合自燃或平均燃烧时间小于特定参考物的液体火灾爆炸高5.1PGⅡa〕"规章本"中属于5.1类物质,包装分类为Ⅱ的物质;b〕与干纤维素混合形成的混合物平均燃烧时间大于或等于特定参考物,不符合5.1PGⅠ标准的固体;c〕与干纤维素混合形成的混合物平均燃烧时间大于或等于特定参考物,不符合5.1PGⅠ标准的液体火灾爆炸高5.1PGⅢa〕"规章本"中属于5.1类物质,包装分类为Ⅲ物质;b〕与干纤维素混合形成的混合物平均燃烧时间大于或等于特定参考物,不符合5.1PGⅠ或Ⅱ标准的固体;c〕与干纤维素混合形成的混合物平均燃烧时间大于或等于特定参考物,不符合5.1PGⅠ或Ⅱ标准的液体。

火灾爆炸中氧化物—气体2.2a〕"规章本"中属于5.1类的气体;b〕引起或有助于其他物质比在空气中燃烧更快的气体火灾爆炸高有机过氧化物5.2A类B类按"试验和标准手册"相关测试方法测试,会传播爆轰或快速爆燃或剧烈反响或热爆炸的物质火灾爆炸高5.2C类D类按"试验和标准手册"相关测试方法测试,危险性比5.2A类、B类低的物质火灾爆炸中有机过氧化物5.2E类F类G类按"试验和标准手册"相关测试方法测试,危险性比5.2C类、D类低的物质火灾爆炸低有毒物质6.1PGⅠ2.3〔气体〕食入毒性:LD50≤5mg/kg皮肤毒性:LD50≤50mg/kg吸入毒性〔气体〕:LC50≤100ppm吸入毒性〔蒸气〕:LC50≤0.5mg/L吸入毒性〔粉尘/雾滴〕:LC50≤0.05mg/L人员安康高6.1PGⅡ2.3〔气体〕食入毒性:5mg/kg<LD50≤50mg/kg皮肤毒性:50mg/kg<LD50≤200mg/kg吸入毒性〔气体〕:100ppm<LC50≤500ppm吸入毒性〔蒸气〕0.5mg/L<LC50≤2.0mg/L吸入毒性〔粉尘/雾滴〕:0.05mg/L<LC50≤0.5mg/L人员安康高6.1PGⅢ食入毒性:50mg/kg<LD50≤300mg/kg皮肤毒性:200mg/kg<LD50≤1000mg/kg吸入毒性〔气体〕:500ppm<LC50≤2500ppm吸入毒性〔蒸气〕:2.0mg/L<LC50≤10.0mg/L吸入毒性〔粉尘/雾滴〕:0.5mg/L<LC50≤1.0mg/L人员安康中6.1PGⅢ食入毒性:300mg/kg<LD50≤2000mg/kg皮肤毒性:1000mg/kg<LD50≤2000mg/kg吸入毒性〔气体〕:2500ppm<LC50≤5000ppm吸入毒性〔蒸气〕:10mg/L<LC50≤20mg/L吸入毒性〔粉尘/雾滴〕:1.0mg/L<LC50≤5.0mg/L人员安康低腐蚀物质8PGⅠ资料说明短期暴露会造成皮肤不可逆毁坏。

人员安康高8PGⅡ资料说明中期暴露会造成皮肤不可逆毁坏人员安康中8PGⅢ资料说明长期暴露会造成皮肤不可逆毁坏人员安康低2.确定危险化学品基准量通过查表2,按危险化学品的物理危险性确定其火灾爆炸基准量,或按危险化学品的安康危害性确定其人员安康基准量表2危险化学品基准量危险货物分类危险等级单位基准量火灾爆炸人员安康易燃气体2.1高立方米〔m3〕吨〔t〕1000010-2.1高立方米〔m3〕吨〔t〕1000010-液化石油气〔LPG〕中吨〔t〕30-易燃液体3PGⅠ高吨〔t〕10-3PGⅡ高吨〔t〕10-3PGⅢ中吨〔t〕30-可燃液体低吨〔t〕100-液态退敏爆炸品3PGⅠPGⅡPGⅢ高吨〔t〕1-易燃固体4.1〔a〕PGⅡ中吨〔t〕10-4.1〔a〕PGⅢ低吨〔t〕20-自反响性物质4.1〔b〕A类B类高吨〔t〕1-4.1〔b〕C类D类中吨〔t〕10-4.1〔b〕E类F类低吨〔t〕30-固体退敏爆炸品4.1〔c〕PGⅠPGⅡPGⅢ高吨〔t〕1-自燃物质4.2PGⅠ高吨〔t〕1-4.2PGⅡ高吨〔t〕1-4.2PGⅢ中吨〔t〕10-遇湿易燃固体4.3PGⅠ高吨〔t〕1-4.3PGⅡ高吨〔t〕1-4.3PGⅢ中吨〔t〕10-氧化物—固体或液体5.1PGⅠ高吨〔t〕1-5.1PGⅡ高吨〔t〕1-5.1PGⅢ中吨〔t〕10-氧化物—气体2.2高立方米〔m3〕吨〔t〕1000010有机过氧化物5.2 A类B类高吨〔t〕15.2 C类D类中吨〔t〕105.2 E类F类G类低吨〔t〕30有毒物质6.1PGⅠ2.3〔气体〕高吨〔t〕立方米〔m3〕-1506.1PGⅡ2.3〔气体〕高吨〔t〕立方米〔m3〕-1506.1PGⅢ中吨〔t〕立方米〔m3〕-101506.1PGⅢ低吨〔t〕立方米〔m3〕-30500腐蚀物质8PGⅠ高吨〔t〕-18PGⅡ中吨〔t〕-108PGⅢ低吨〔t〕-303.计算校正因子。

根据危险化学品的危险类型,校正因子分为针对火灾、爆炸影响的最终火灾/爆炸校正因子和针对人员安康的最终人员安康校正因子计算校正因子时,主要考虑以下因素:1〕危险化学品的物理状态;2〕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装置与边界的距离;3〕危险化学品的使用状态同时还要考虑理论模型的计算结果以及专家的意见和经历最终火灾/爆炸校正因子的计算公式如下:〔2〕式中:FF1——取决于危险化学品的物理状态:当危险化学品为固体或粉末、液体时,FF1=1;当危险化学品为气体时,FF1=0.1;FF2——取决于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装置距厂区边界的距离:当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装置距厂区边界的距离小于或等于30米时,FF2=1;当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装置距厂区边界的距离大于30米时,FF2=3FF3——取决于危险化学品装置的类型:当装置类型为生产装置时,FF3=0.3;当装置类型为地面储存装置时,FF3=1;当装置类型为地下储存装置时,FF3=10最终人员安康校正因子的计算。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