炉温测试仪回流温度曲线技术要求一般而言,回流温度曲线可分为三个阶段:预热阶段、回流阶段、冷却阶段① 预热阶段:预热是指为了使锡水活性化为目的和为了避免浸锡时进行急剧高温加热引 起部品不具合为目的所进行的加热行为•预热温度:依使用锡膏的种类及厂商推荐的条件设定一般设定在80〜 160°C范围内使其慢慢升温(最佳曲线);而对于传统曲线恒温区在140〜160°C间, 注意温度高则氧化速度会加快很多(在高温区会线性增大,在150C左右的预热温 度下,氧化速度是常温下的数倍,铜板温度与氧化速度的关系见附图)预热温度 太低则助焊剂活性化不充分•预热时间视PCB板上热容量最大的部品、PCB面积、PCB厚度以及所用锡膏 性能而定一般在80〜160C预热段内时间为60〜120see,由此有效除去焊膏中 易挥发的溶剂,减少对元件的热冲击,同时使助焊剂充分活化,并且使温度差变 得较小•预热段温度上升率:就加热阶段而言,温度范围在室温与溶点温度之间慢 的上升率可望减少大部分的缺陷对最佳曲线而言推荐以0.5〜1C/sec的慢上 升率,对传统曲线而言要求在3〜4C/sec以下进行升温较好② 回流阶段:•回流曲线的峰值温度通常是由焊锡的熔点温度、组装基板和元件的耐热温 度决定的。
一般最小峰值温度大约在焊锡熔点以上30C左右(对于目前Sn63-pb 焊锡,183C熔融点,则最低峰值温度约210C左右)峰值温度过低就易产生冷 接点及润湿不够,熔融不足而致生半田,一般最高温度约235C,过高则环氧树 脂基板和塑胶部分焦化和脱层易发生,再者超额的共界金属化合物将形成,并导 致脆的焊接点(焊接强度影响)•超过焊锡溶点以上的时间:由于共界金属化合物形成率、焊锡内盐基金属 的分解率等因素,其产生及滤出不仅与温度成正比,且与超过焊锡溶点温度以上 的时间成正比,为减少共界金属化合物的产生及滤出则超过熔点温度以上的时间 必须减少,一般设定在45〜90秒之间,此时间限制需要使用一个快速温升率,从 熔点温度快速上升到峰值温度,同时考虑元件承受热应力因素,上升率须介于 2.5〜3.5C/see之间,且最大改变率不可超过4C/sec③ 冷却阶段:高于焊锡熔点温度以上的慢冷却率将导致过量共界金属化合物产生,以及在焊接点处易发生大的晶粒结构,使焊接点强度变低,此现象一般发生在熔点温度 和低于熔点温度一点的温度范围内要注意,炉温测试仪快速冷却将导致元件和基板间太高的温度梯度,产生热 膨胀的不匹配,导致焊接点与焊盘的分裂及基板的变形,一般情况下可容许的最 大冷却率是由元件对热冲击的容忍度决定的。
综合以上因素,冷却区降温速率一 般在4°C/S左右,冷却至75°C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