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农业大学吉林农业大学““十三五十三五””发展规划发展规划 - 1 -吉林农业大学吉林农业大学““十三五十三五””发展规划发展规划(讨论稿)按照《国民经济及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对高等教育发展的总体要求,结合《吉林省经济及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的具体工作任务和学校发展实际,制订本规划一、学校事业发展的现状与面临的形势一、学校事业发展的现状与面临的形势(一)(一)““十二五十二五””时期事业发展取得的主要成就时期事业发展取得的主要成就人才培养质量得到新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得到新提高本科教育教学水平不断提升,在本科专业中开展了自我评估;招生规模保持稳定,5 个专业实现一本批次招生;构建了国家级、省级和校级精品课程和优秀课程建设三级体系;国家级教学名师、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国家级实践教学基地实现了零的突破,实施了国家级“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研究生培养质量不断提升,招生规模不断扩大,类别结构不断优化,建立了与培养目标相适应的研究生课程体系和质量保障体系,“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提名论文获得突破探索构建灵活开放的继续教育体系人才培养成效显著,学生在国家和省市级各类学科竞赛、课外竞赛中共获得奖励 853 项;考研率保持在 20%左右,毕业吉林农业大学吉林农业大学““十三五十三五””发展规划发展规划 - 2 -生就业率位于吉林省属高校前列,就业质量不断提升。
科学研究实现新跨越科学研究实现新跨越国家“973”计划项目、国家工程实验室实现零的突破,首次承建吉林省重大需求协同创新中心、吉林省高端平台,国家科学技术奖、省部级科学技术奖、省社科优秀成果奖获奖数量再创新高,省科学技术奖获奖数量、质量连续多年位居省属高校首位到位科研经费 5.05 亿元,是“十一五”期间的 1.75 倍,年到位科研经费达到 1.45 亿元,单个项目经费达到 2652 万元发表中文学术论文 9558 篇,被SCI、EI、ISTP(CPCI)等三大国际文献检索系统收录 686 篇《吉林农业大学学报》连续两次被教育部评为“中国高校优秀科技期刊奖”社会服务实现新拓展社会服务实现新拓展形成了以校地合作的“安图模式”、校村合作的“民乐模式”、校企合作的“博瑞模式”和国际合作的“赞比亚模式”为标志的科技服务体系获立吉林省第三批技术转移示范机构 1 个,成功转让科技成果 35 个建设科技示范区、新农村建设帮扶点、扶贫点 61 个菌菜基地被命名为国家、省市科普教育基地学校被科技部认定为国家科技特派员创业培训基地,赞比亚农业技术示范中心援建工作受到国家有关部委及受援国广泛认可学校与 60 个市县区(企业)签订了共建协议,组织科教人员开展社会服务,培训各类技术人员、农民 200 余万人次,创造技术增收 150 余亿元,“把论文写在吉林大地上”的办学特色得到进一步彰显。
学科建设取得新成效学科建设取得新成效作物学等 10 个学科获批吉林省“十二五”优势特色重点立项建设学科,兽医学等 4 个学科获批吉吉林农业大学吉林农业大学““十三五十三五””发展规划发展规划 - 3 -林省高校重中之重立项建设学科启动新一轮学科带头人遴选工作,遴选出一级学科带头人 17 人,二级学科带头人 65 人新增 3 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7 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 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形成了以现有的 7 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1 个博士学位授权学科、78 个硕士学位授权学科为支撑,以农为优势和特色、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布局人才队伍建设迈向新台阶人才队伍建设迈向新台阶受聘第七届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 2 名;国家级教学名师 1 名,新增“”特聘教授 1 名,“”1 名,“万人计划”1 名,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 2 名,国家“百千万”人才 2 名,省级教学名师 4 名,“长白山学者”特聘教授 5 名、讲座教授 3名,学科领军教授 6 名;获批教育部“和创新团队”1个内部管理机制及改革实现新发展内部管理机制及改革实现新发展对内设党政机构、教学辅助机构、部分独立设置的科研平台进行调整、整合。
完成首次岗位设置及聘任制度改革,实施了人员分类分级管理,实现了由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的转变积极推进各类岗位人员的绩效考核,不断理顺各系列各级别人员收入分配关系积极推进校院两级管理模式改革,下移了管理重心,提升了管理效能办学基础条件实现新改善办学基础条件实现新改善新建小动物实验中心、植物生产类基地、校园应急指挥中心、学生公寓、浴池、食堂等 7.53万平方米;新增体育运动场馆面积 9860 平方米;仪器设备总值增加到 3.6 亿元,与“十一五”期末相比增长约 45%;现有大田作物基地、校内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奢岭和前郭畜牧基地、吉林农业大学吉林农业大学““十三五十三五””发展规划发展规划 - 4 -南繁育种基地等基地面积近 1100 公顷;收购了“社会化公寓”和第四食堂共约 7 万平方米的经营管理权,校园绿化美化不断加强,图书信息化建设和数字化校园建设得到大力推进国际合作交流实现新进展国际合作交流实现新进展吉林省和国家政府奖学金资格校实现重大突破初步建立了以培养硕士、博士研究生为主体的来华留学生教育体系与 10 余个国家和地区的 40 多所高校及机构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实现了与意大利卡麦利诺大学联合办学。
累计派出 300 余人次教学、科研及管理骨干赴海外开展学术交流或进修学习依托合作交流项目,培训在校生 230 人承办国家商务部、科技部援外培训任务 10 期党的建设工作开创新局面党的建设工作开创新局面全面推进校院两级理论中心组和教职工的理论学习实施《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学校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意见》,增强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实施学生“百千万”工程,创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二·七·九”工作模式,扎实推进诚信教育和帮扶工作,全面提升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完成基层党组织换届,开展“最佳党日”活动,扩大党组织的覆盖面和影响力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完成教学单位行政领导班子换届及中层干部交流调整,优化干部队伍结构通过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廉政警示教育、经济责任审计等,加强了对干部的教育管理和培养监督力度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健全了反腐倡廉惩防体系社会声誉与影响取得新提升社会声誉与影响取得新提升学校成为国家农业部与吉林吉林农业大学吉林农业大学““十三五十三五””发展规划发展规划 - 5 -省人民政府合作共建大学,获得了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项目,荣获“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称号。
援助赞比亚农业技术示范中心项目成为南南合作典范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升,毕业生受到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在各条战线上发挥了重要作用科技创新水平进入国家队行列,国家级重大奖项实现新突破,社会服务能力不断增强,科研成果贡献率、技术增收效益逐年大幅提升,学校整体办学水平位居全省高校前列、全国同类院校中游学校各项事业发展得到了主流新闻媒体的广泛关注,赢得了社会各界的高度赞誉十二五十二五””时期事业发展主要指标完成情况一览表时期事业发展主要指标完成情况一览表主要指标“十一五”期末数据“十二五”规划数据“十二五”期末数据增长率(%)国家级重点学科1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1 个国家重点学科1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0省部级重点学科13 个——13 个0一级博士学位授权学科2 个5~7 个5 个150二级博士学位授权学科17 个——21 个23.53一级硕士学位授权学科7 个11~12 个17 个142.86二级硕士学位授权学科52 个——78 个50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领域18 个20~22 个20 个11.11学 科 建 设博士后科研流动站7 个8 个7 个0博士生招生规模52 人60 人64 人23.07硕士生招生规模758 人800 人861 人13.59在职硕士研究生374 人——422 人12.83研 究 生 教 育全日制研究生在校生规模2287 人2400~2600 人2650 人15.87在校生规模15917 人16000 人左右15522 人-2.48专业数量57 个65 个左右59 个3.51特色专业国家级7个、省级9个稳步打造学校 特色、品牌专业国家级7个、省级13个0/44.44精品课程国家级2门、省级 16门省级精品课程和 优秀课程100门左右国家级4门、省级24门100/50教学团队国家级1个、省级4个加强优秀教学团队建设 国家级1个、省级12个0/200本 科 教 育优秀课程省级 65 门省级精品课程和优 秀课程 100 门左右省级 70 门7.69吉林农业大学吉林农业大学““十三五十三五””发展规划发展规划 - 6 -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省级3个、校级6个国家级 1 个 省级基础课 1 个国家级 1 个、省级9个、 校级 17 个国家级、省级 100校级 183教学名师省级 4 名培育一批教学名师国家级1名,省级8名零的突破/ 省级 100在校生规模9名(本科生8名,硕士1名)——70名(本科生15名,硕士44名,博士11名)678吉林省政府奖学金生规模1 名硕士生——32 名31 倍留 学 生 教 育 中国政府奖学金生规模0——26 名零的突破在籍函授生规模15714 人12000 人13190 人-16继 续 教 育年培训11200 人20000 人21000 人87.5各类平台28 个——52 个(截止目前)85年到位经费0.578 亿0.7 亿1.2625 亿118经费总量2.89 亿3.5 亿5.05亿(截止2014年)75各类奖励85 项(省部级以上) 70 项(省部级以上) 125 项(省部级以上)47国家级奖励4 项(含 3 项协作)2~4 项3 项(含 2 项协作)-25授权专利及软件著作权43 项50~60 项289 项(2014 年)572科 技 创 新审定品种52 个——64 个(截止 2014 年)23县(市、区、企)共建35 个——28 个-20科技专家特派员30 人次——157 人次423社 会 服 务技术增收100 亿元——150 亿元50教师队伍总量969 人2000 人1132 人(事业编)16.82专任教师1051 人906 人1161 人10.47人 才 队 伍管理队伍总量234 人(事业编)300 人以内222 人(事业编)-5.13固定资产总值8 亿元——10.4 亿元25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16176.94 万元25000 万元36151.37 万元44.74藏书1579216 册1680000 册1675446 册6.1期刊种数1943 种2000 种1678 种-13.6电子书刊685184 册1085184 册1087184 册58.67办 学 条 件数据库存储空间41T100T118T188(二)(二)““十二五十二五””时期事业发展取得的宝贵经验时期事业发展取得的宝贵经验吉林农业大学吉林农业大学““十三五十三五””发展规划发展规划 - 7 -必须坚持以解放思想为先导。
必须坚持以解放思想为先导事业发展,思想先行学校始终秉承以解放思想为先导的理念,把解放思想与推动落实结合起来,与促进事业发展结合起来,坚持问题导向,破解制约事业发展的桎梏与瓶颈,破除了诸多保守的、不合时宜的思想观念,思想得到了解放,全面实现了学校事业的快速发展和历史超越必须坚持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必须坚持以改革创新为动力改革为要,创新为基学校以改革的办法破解发展难题,以创新的姿态抓住发展机遇,从发展理念、宏观设计、结构调整,到干部人事分配制度改革,机构调整、资源优化配置等办学各个环节,都贯穿了改革创新,推动了学校事业变压力为动力,化挑战为机遇的飞跃发展必须坚持以内涵发展为主线必须坚持以内涵发展为主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