芜湖铁画历史 铁画是用铁铸成线条,再焊接而成的一种美术作品.主要是借鉴国画的水墨,章法,布局,线条简明有力,苍劲古朴为安徽省芜湖市的一绝 铁画的制作起源于宋代,盛行于北宋清代康熙年间,安徽芜湖铁画才自成一体,并逐渐享誉四海,至今已有340多年历史,是中国工艺美术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芜湖铁画以锤为笔,以铁为墨,以砧为纸,锻铁为画,鬼斧神工,气韵天成芜湖铁画以历史悠久、风格独特、工艺精湛、技艺高超著称于世 铁画特点既有国画、水墨画之境,又有强烈的艺术立体感,黑白分明,苍劲凝重,被称为“巧夺万代所未有” 铁画是以铁为墨,以砧为砚,以锤代笔锻制而成铁画的品种分为三类:一类为尺幅小景,多以松、梅、兰、竹、菊、鹰等为题材,这类铁画衬板镶框,挂于粉墙之上,更显端庄醒目第二类为灯彩,一般由4至6幅铁画组成,内糊以纸或素绢,中燃银烛,光彩夺目,动人神魄第三类为屏风,多为山水风景,古朴典雅,蔚为壮观 芜湖铁画以锤为笔,以铁为墨,以砧为纸,锻铁为画,鬼斧神工,气韵天成芜湖铁画以历史悠久、风格独特、工艺精湛、技艺高超著称于世铁画始于明末清初的康熙年间,由芜湖铁工汤天池与芜湖画家萧尺木相互砥砺而成,至今已有340多年历史。
芜湖铁画源于国画,具有新安画派落笔瘦劲简洁、风格冷峭奇倔的基本艺术特征,是纯手工锻技艺术它以铁为原料,经红炉冶炼后,再经锻、钻、抬压焊、锉、凿等技巧制成既具有国画的神韵又具雕塑的立体美,还表现了钢铁的柔韧性和延展性,是一种独具风格的艺术 铁画有国画黑白相间的风韵美,也有西画层次分明的立体美铁画的种类很多:有人物木石,山川风景,花鸟草虫,总之凡能在纸上画出来的,铁画均可一展其风韵至今人民大会堂还悬有巨幅铁画《迎客松》 铁画的历史说来已有300余年,但它并非是出自什么大画家之手,而是诞生于一些名不见经传的民间铁匠锤下捏泥人出了个“泥人张”;捏面人出了个“面人郎”,虽然铁画没有出什么“铁画刘”“铁画李”什么的,但照样“锤锤出精品” 铁画的制作十分繁琐,又十分精细它的材料大都是一些毫无光泽的铁板,工匠们以锤代笔,把铁板敲出大致的形状,再精雕细琢,一锤一锤地把铁板修整成形,再用剪刀剪出一些修饰物最精细的工序要数焊接了,它的焊接不同于一般焊接,它是用纯银加上点铜粉,一点一点焊,不能有半点马虎这还不算完,打制成形的铁画还要去喷漆将要喷漆的铁画先是经过酸水清洗,去锈,再喷上黑漆。
待漆干后再将其钉到白色的底板上,这样一幅铁画才制成 铁画鼻祖汤天池,名鹏,江苏省溧水县明党乡人,幼年时为避兵荒而流落到铁冶之乡――芜湖定居,当时芜湖铁业十分兴盛,且又集中许多技艺精湛的铁工,所以,民谚有“铁到芜湖自成钢”的美誉汤初学铁工技艺,清康熙年间租赁乾隆进士黄钺的曾祖父之临街门面,自营铁业作坊当时芜湖既是水陆交通要道和各种物资集散中心,又近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一的九华山,不仅万商云集、人流如潮,其间也有众多香客,他们皆喜购芜湖铁铺中生产和出售的彩色铁花枝、铁花灯,作为上山敬佛之用汤天池也打制这些制品出售后又将铁花和铁花灯的内容,移植到一起,先“冶之使薄,且缕析之,以意屈伸”,再经锤煅“为山水、为竹石、为败荷、为衰柳、为蜩螗郭索点缀位置,一如丹青家”,制成“山水花卉,各极其妙”的别具艺术风格的铁画 汤天池制作的铁画,有山水、人物、花鸟、树木等,是“以锤代笔,以铁当墨”热煅冷作,揉铁而成半浮雕的完整画面,成为能独立成画的欣赏艺术品它区别于单枝铁花因为铁花只是一枝枝的花,而不是一幅画;也区别于铁花灯上的铁花,那种铁花,只是依附在其它器物上的装饰所以铁画一出现,立即受到人们的普遍重视和喜爱,不仅本地人求购者甚众,连外地人亦闻其名而“远客多购之”;不仅为普通群众所喜爱,同时“豪家一笑倾金赀”,购作“斋璧雅玩”,汤天池与铁画皆“名噪公卿间”了。
汤天池初期所作的铁画,多系“径尺小景”,且技艺亦未臻成熟,艺术效果尚不理想,至于艺术性更高、技术更复杂的大幅铁画,尤其是容纳众多景物的大幅山水铁画,就更难以制作了,“第惜山水未能也”、“法无从得心烦忧”,汤天池很感烦恼恰因汤鹏家煅灶“与肖尺木邻”,而肖尺木是芜湖的一位大画家,其画粗中具工细,笔墨高简洁净,于疏淡中见精神,是他山水画中的独特风格汤便想求教于肖,帮助解决“技”与“艺”的溶合方法故常至肖家看作画,学习绘画技艺和画面的“经营位置”的艺术处理方法,以便引用到铁画制作上来除“日窥其拔墨势”外,当看到精妙处时,“尝缀业观肖作画”,连营业也不顾了此外,汤天池觉得肖尺木的画很适合煅制铁画,便“往诣肖尺木,求其稿” 国画大师肖尺木,见汤时常来看画,觉其既勤学而又意诚可教,便满足了汤的要求,“肖君隐德如沈周,寄情诗画娱清修,汤亟造请遂所求,皴为减笔林不稠寒山古寺宜深秋,间有衰柳维扁舟,请看真本铁笔遒,果与肖画无别不”这就使铁画的艺术性得到很大提高由于高手铁工与艺术家的结合,撷取了艺术的意境美,摒弃了以往的“太似”的匠气,使铁画达到“形神兼备”的艺术效果故人们都称汤为“锤铸之巧,前此未有”的铁冶神工。
这段艺坛轶事也就流传下来清乾隆举人、侍讲学士,梁同书对汤天池为制铁画而拚搏的精神,深有感触地指出:“此技亦可喻至学,研穿铁杵吾儒硎”以励后人,还作铁画歌两首与友人唱和 汤天池所作的铁画作品,流传下来的很少,现知仅有《四季花鸟》(藏故宫博物院)、草书对联“睛帘流竹露,夜雨长兰芽”(藏安徽省博物馆)、山水《溪山烟霭》(藏镇江市博物馆) 既然铁画“名噪公卿间”、“豪家一笑倾金赀”,汤可以由此而发迹了,可是,由于汤天池因“性颓放,不受促迫”之故所以他仍然是生活在民间的一个清贫的铁工有时临晚收工后,也无余钱买酒驱除一日之辛劳所以清诗人韦谦恒不无同情的唱出:“独怜奇技坐天穷,江天日暮酒钱空”更为甚者,辛苦劳作一年,到年终竟连房租也付不出,只得用铁画等去作抵房主人的曾孙、芜湖大书画家黄钺,在所著“汤鹏铁画歌·引”中记有:“鹏字天池,钺乡人,幼闻先大父言甚详,初赁屋于先曾祖,贫甚所以当黄钺看到其家所收藏的汤天池抵作房租的铁画时,不禁慨然叹到:“我家有屋临庄馗,汤久赁之缗未酬,岁终往往以画投,灯屏独檠多藏收”从这些资料看,足以说明汤天池的铮铮铁工本色 汤天池原是一个普通铁工,但他不满足在铁工技艺上所取得的成就,进而追求更高铁艺。
虽受各种条件限制,但能勇于克服困难,虚心求教,勤奋学习,终于成为一代铁画宗师铁画的创制为中国艺坛绽开一朵奇葩,成为我国文化宝库中一分珍贵遗产 储炎庆,安徽桐城县枞阳镇人,生于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世为铁业,有兄妹六人,自己排行第四六岁时父亲去世,到舅父家放牛十二岁时母亲又亡故,大哥大姐及五弟也相继夭折,二姐被人领去当养媳自己年幼,生活无着,只得领着小妹沿街乞讨过日街坊邻里都很同情他兄妹的不幸遭遇,后经邻居汪兴发的介绍,储才进汪永和铁铺作学徒1917年三年徒工期满,被介绍到安庆一杨姓铁铺帮工后又经该铁铺杨老板一位在芜湖的亲友杨吉年介绍,于1920年到芜湖西花园杨同兴铁铺帮工后因意见不和而离开以后则流落街头,夜晚便栖息在老城隍庙里,与一群乞丐为伍储炎庆从乞丐们闲谈的民间的传说中得知清代芜湖铁工汤天池创制了铁画,还知道了汤天池为提高铁画艺术水平而向画家肖尺木学画的曲折经过这故事是说铁匠的事,而自己也是铁匠,所以特别感兴趣,记忆也特别深刻,当时虽未见过铁画,但已产生要学打铁画的念头 储炎庆传世珍品《绿竹垂荫》第二年,当他听说开设在寺码头的沈义兴铁铺老板、绰号沈胖子的会打铁画,便央人介绍拜沈为师,学打铁画。
以前多年的打铁生涯,帮助他较快地掌握了锻打、接火和叠形等铁工技法这样,经过一年多的刻苦学习,自己也能独立锻制铁画了 1949年4月,芜湖市委根据党中央的文艺方针,发掘民间工艺,经市手工业部门多方调查、访问下,方才了解到储炎庆有打铁画的技艺,但已有二十多年未操此业了,并且也是幸存的唯一的铁画艺人现人已年近花甲,技艺也已荒疏,如不及时抢救,铁画技艺将濒临“人亡艺绝”的险境芜湖市委当机立断,指定市手工业局负责抓铁画的恢复工作局技术科派人与储炎庆组建铁画恢复组,储感慨颇深地说:“我是一个扁担长的‘一’字,认识不满一担的铁匠,党和政府这样看得起我,我一定要把铁画技艺献出,为人民服务”经过筹办设备、购置原材料、搜集资料、设计画稿、选取艺徒工作,并在自家屋后小院内砌了一个红炉,架起铁砧,带着艺徒们经过半年的试锻,一幅取材于白蛇传的“断桥相会”铁画诞生了储和艺徒们兴高采烈地抬着披红挂彩的铁画向市委报喜芜湖市委、市政府领导,热情接待了他们,表示衷心祝贺,并勉励要再提高技艺,打出更美更多的铁画铁画试制成功后,得到省领导的重视和大力支持,并委派安徽师范大学艺术系王石岑和宋哨虎两位老师来厂帮助设计画稿和对铁画工人进行艺术教育,以提高铁画的艺术性。
储和两位老师朝夕相处,谈论国画和铁画的溶合问题,谈论铁画的艺术意境的表现方法等当锻打老师们设计的铁画画稿时,两位老师都在红炉边当场讲解画上的笔意在锻制时应具有的艺术效果储和艺徒们因此不仅掌握了绘画知识,并掌握将绘艺与锻技溶合于一起的技巧,故技艺提高甚为显著,他们之间的友谊也与日俱增而成为知心好友,这次艺术家与铁工的合作,胜过清代的肖云从与汤天池的合作在此期间制作的“关山雪霁”、“黄山莲花峰”、“松鹰”、“花蝶”、“牛郎织女笑开颜”的铁画,艺术水平较高,被选和应邀参加在布达佩斯举行的[社会主义国家造型艺术展]及在巴黎举行的[世界博览会]受到中外人士高度评价,铁画声誉日高 1957年到1959年,储炎庆连续出席了安徽省手工业先进生产者代表会,全国手工艺老艺人座谈会,全国社员代表大会在手工艺老艺人座谈会上,服务人员向朱德委员长介绍了储炎庆是铁画艺人时,朱委员长紧握储的手询问铁画情况,储讲述了清代芜湖铁工汤天池打铁画的故事和解放后芜湖发掘、恢复铁画的经过朱委员长听后笑着对储说:“老储啊,穷人总是有志气的,汤天池就是一个有志气的人,汤天池的铁画好不好呢,当然好得很,但是只要我们肯努力,就一定可以超过他!”不久,北京新建的人民大会堂订制一批大型铁画作室内装饰,这任务由储带领艺徒赴合肥模型厂进行锻制。
当1960年朱德委员长视察安徽时,再次接见了储炎庆,紧紧握住储的手说:“三年不见了,你那个汤天池打铁画的故事,还记在我脑子里你们现在打铁画的班子怎么样?”听了储的汇报后又说:“老储啊,你看看,我们都老了,各项事业都该考虑后继有人的问题铁画工艺也要好好地培养接班人啊!”1959年,毛泽东主席视察安徽时,参观省博物馆陈列的铁画说:“很好”,并在储制作的“奔马”铁画前与省委书记曾希圣合影1962年,年已花甲的储炎庆,对铁画艺术更是精益求精还将木刻、剪纸、金银首饰镶嵌等技法,溶进铁画制作技艺中,锻制时碰到在艺术手法上存在的问题,常和画家王石岑、张贞一、黄近玄、黄叶村及堆漆画老艺人吴思才、通草画老艺人谢白水等进行探讨尽最大努力使铁画作品的艺术性得到最大提高,还将经验毫无保留地传授给艺徒们1964年,郭沫若付委员长来厂参观,他仔细地看了铁画和锻制过程,连声赞说:“是个创造,是个创造!”并当即挥写了“以铁的资料创造优美的图画,以铁的意志创造伟大的中华”题词,高度评价了铁画艺术和铁画艺人的贡献同年,储炎庆当选为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赴京开会,会间与国家领导人同桌共餐,邻座是中国末代皇帝溥仪面对此情此景,储心潮澎湃,思绪万千,心想:“我从一个乞儿到穷铁匠,能有今天这崇高的荣誉,是党的恩情。
我粉身碎骨也难以报答党的恩啊会后,回到厂里时,有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