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求指数衰减函数 的频谱函数 ,( )并定性画出信号及其频谱图形解:(1)求单边指数函数 的傅里叶变换及频谱 (2)求余弦振荡信号 的频谱 利用 函数的卷积特性,可求出信号 的频谱为 其幅值频谱为 a a` b b` c c`题图 信号及其频谱图注:本题可以用定义求,也可以用傅立叶变换的频移特性求解7.车床加工零件外圆表面时常产生振纹,表面振纹主要是由转动轴上齿轮的不平衡惯性力使主轴箱振动而引起的振纹的幅值谱 A(f) 如题图a)所示,主轴箱传动示意图如题图b)所示传动轴1、11.什么是窗函数, 描述窗函数的各项频域指标能说明什么问题?解:(1)窗函数就是时域有限宽的信号其在时域有限区间内有值,频谱延伸至无限频率2)描述窗函数的频域指标主要有最大旁瓣峰值与主瓣峰值之比、最大旁瓣10倍频程衰减率、主瓣宽度3)主瓣宽度窄可以提高频率分辨力,小的旁瓣可以减少泄漏。
12. 什么是泄漏?为什么产生泄漏?窗函数为什么能减少泄漏? 解:(1)信号的能量在频率轴分布扩展的现象叫泄漏2)由于窗函数的频谱是一个无限带宽的函数,即是x(t)是带限信号,在截断后也必然成为无限带宽的信号,所以会产生泄漏现象 (3)尽可能减小旁瓣幅度,使频谱集中于主瓣附近,可以减少泄漏 13. 什么是 “栅栏效应”?如何减少“栅栏效应”的影响? 解:(1)对一函数实行采样,实质就是“摘取”采样点上对应的函数值其效果有如透过栅栏的缝隙观看外景一样,只有落在缝隙前的少量景象被看到,其余景象都被栅栏挡住,称这种现象为栅栏效应 (2)时域采样时满足采样定理要求,栅栏效应不会有什么影响频率采样时提高频率分辨力,减小频率采样间隔可以减小栅栏效应14.数字信号处理的一般步骤是什么?有哪些问题值得注意?答:(1)数字信号处理的一般步骤如下图所示:其中预处理包括1)电压幅值调理,以便适宜于采样;2)必要的滤波;3)隔离信号的直流分量;4)如原信号经过调制,则先进行解调2)数字信号处理器或计算机对离散的时间序列进行运算处理运算结果可以直接显示或打印要注意以下一些问题:要适当的选取采样间隔,采样间隔太小,则对定长的时间记录来说其数字序列就很长,计算工作量迅速增大;如果数字序列长度一定,则只能处理很短的时间历程,可能产生较大的误差;若采样间隔大(采样频率低),则可能造成频率混叠,丢掉有用的信息;应视信号的具体情况和量化的精度要求适当选取A/D转换器;在数字信号处理的过程中,要适当的选取窗函数,以减小截断误差的影响。
15. 频率混叠是怎样产生的,有什么解决办法?答:(1)当采用过大的采样间隔Ts对两个不同频率的正弦波采样时,将会得到一组相同的采样值,造成无法辩识两者的差别,将其中的高频信号误认为低频信号,于是就出现了所谓的混叠现象2)为了避免频率混叠,应使被采样的模拟信号x(t)成为有限带宽的信号,同时应使采样频率fs大于带限信号的最高频率fh的2倍 16. 相关函数和相关系数有什么区别?相关分析有什么用途,举例说明 答:(1)通常,两个变量之间若存在着一一对应关系,则称两者存在着函数关系,相关函数又分为自相关函数和互相关函数当两个随机变量之间具有某种关系时,随着某一个变量数值的确定,另一变量却可能取许多不同的值,但取值有一定的概率统计规律,这时称两个随机变量存在相关关系,对于变量X和Y之间的相关程度通常用相关系数ρ来表示2)在测试技术技术领域中,无论分析两个随机变量之间的关系,还是分析两个信号或一个信号在一定时移前后的关系,都需要应用相关分析例如在振动测试分析、雷达测距、声发射探伤等都用到相关分析第三章 1.说明线性系统的频率保持性在测量中的作用答:(1)线性系统的频率保持性,在测试工作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因为在实际测试中,测试得到的信号常常会受到其他信号或噪声的干扰,这时依据频率保持特性可以认定测得信号中只有与输入信号相同的频率成分才是真正由输入引起的输出2)同样,在故障诊断中,根据测试信号的主要频率成分,在排除干扰的基础上,依据频率保持特性推出输入信号也应包含该频率成分,通过寻找产生该频率成分的原因,就可以诊断出故障的原因 5.用一阶系统对100Hz的正旋信号进行测量时,如果要求振幅误差在10%以内,时间常数应为多少?如果用该系统对50Hz的正旋信号进行测试时,则此时的幅值误差和相位误差是多少?解:(1)一阶系统幅频误差公式 幅值误差为:2.9%,相位差为:-67.5407.用传递函数为 的一阶测量装置进行周期信号测量若将幅度误差限制在5%以下,试求所能测量的最高频率成分此时的相位差是多少? 解:(1)已知一阶系统误差公式 (2)解得w=131.47 第4章 常用传感器1. 应变片的灵敏系数与电阻丝(敏感栅)的灵敏系数有何不同?为什么? 答:(1)一般情况下,应变片的灵敏系数小于电阻丝的灵敏系数2)原因是: 1) 当应变片粘贴于弹性体表面或者直接将应变片粘贴于被测试件上时,由于基底和粘结剂的弹性模量与敏感栅的弹性模量之间有差别等原因,弹性体或试件的变形不可能全部均匀地传递到敏感栅。
2)丝栅转角及接线的影响 2. 金属应变片与半导体应变片在工作原理上有何不同? 答:前者利用金属形变引起电阻的变化;而后者是利用半导体电阻率变化引起电阻的变化(压阻效应) 3. 试比较自感式传感器与差动变压器式传感器的异同 答:(1)不同点: 1)自感式传感器把被测非电量的变化转换成自感系数的变化;2)差动变压器式传感器把被测非电量的变化转换成互感系数的变化 (2)相同点: 两者都属于电感式传感器,都可以分为气隙型、截面型和螺管性三种类型 4. 在自感式传感器中,螺管式自感传感器的灵敏度最低,为什么在实际应用中却应用最广泛? 答:(1)在自感式传感器中,虽然螺管式自感传感器的灵敏度最低,但示值范围大、线性也较好;(2)同时还具备自由行程可任意安排、制造装配方便、可互换性好等优点3)由于具备了这些优点,而灵敏度低的问题可在放大电路方面加以解决,故目前螺管式自感传感器应用中最广泛 5. 为什么电容式传感器易受干扰?如何减小干扰? 答: (1)传感器两极板之间的电容很小,仅几十个μμF,小的甚至只有几个μμF2)而传感器与电子仪器之间的连接电缆却具有很大的电容,如屏蔽线的电容最小的l米也有几个μμF,最大的可达上百个μμF。
这不仅使传感器的电容相对变化大大降低,灵敏度也降低,更严重的是电缆本身放置的位置和形状不同,或因振动等原因,都会引起电缆本身电容的较大变化,使输出不真实,给测量带来误差3)解决的办法,一种方法是利用集成电路,使放大测量电路小型化,把它放在传感器内部,这样传输导线输出是直流电压信号,不受分布电容的影响;(4)另一种方法是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