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政策”滋养公民理性和德性在老百姓的心目中,党和国家的“政策好”是“社会好”的标杆 和准绳,是“生活好”的基本前提和重要保证人们普遍认为,某个 历史阶段,社会之所以和谐稳定,发展迅速,主要是因为党和国家的 有关政策制定得好,落实得好只要把中央的“好政策”贯彻好,执 行好,生活就会更加幸福,社会就更加和谐可以说,人民群众对各 个领域具体“好政策”的出台寄予了厚望好政策”符合人民意愿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群众 公认的“好政策”,往往能够“恰逢其时”、应运而生,登上历史舞 台,发挥重要作用;往往能够满足当时人民群众最为迫切的需求,推 动社会发展好政策”必须以人为本习近平总书记说:“政策好 不好,要看乡亲们是哭还是笑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和社会的 真正主人,因此衡量政策好坏要看政策是否满足了大多数公民的意愿 和需求我国历史出台过的一些“好政策”,往往代表了一个时期、 一个阶段人民最根本的利益,反映了群众最迫切的呼声、意愿例如, 新中国成立后“耕者有其田”的土地政策,满足人民拥有基本生产资 料的愿望1978年恢复高考的教育政策,满足了广大知识青年渴望 追求知识和真理的意愿即将实行的“全面二孩”政策,是我国计划 生育政策的重大调整,也满足了人们生儿育女,安享天伦之乐的迫切 愿望。
当然,“好政策”作用远不止此,它既是送给群众温暖、福祉的“阳光”,又是涵养公民良好品性和素养的“土壤”好政策” 不仅仅满足人民意愿,而且深刻影响党风、民风、世风,影响公民内 在的精神世界、心灵世界,滋养公民的理性、德性好政策”滋养公民理性理性”是一种冷静理智思考分析问 题,尊重客观规律,实事求是,科学审慎地处理问题的原则和态度理性”意味着不完全受感性欲望的支配,不意气用事,不冲动盲从, 不狭隘任性,不走极端;“理性”是科学的思维方式,崇尚“理性” 是秉持科学精神的表现公民理性是公民社会成熟的标志之一只有 大多数公民具有了普遍的理性,大家才能合理表达诉求,通过正确的 途径解决矛盾,整个社会才能建立良好的公共管理秩序,保持稳定和 谐的状态好政策”会促进公民养成理性精神和科学的思维方式 国家出台“酒驾入刑”的政策,禁止公共场所吸烟的政策,都促使公 民实现“自我约束”“自我管理”,培育公民自觉克制自身欲望,不 妨碍和危害他人的理性精神一些干部喜欢搞迎来送往,讲排场、体 面,热衷搞面子工程、政绩工程,国家及时出台了反对“四风”的一 系列规定和政策,纠正了这种形式主义的歪风邪气,倡导弘扬求真务 实的理性作风。
落实八项规定精神改变了过去农村婚丧节庆日大操大 办的社会风气和盲目攀比、跟风的文化陋习反腐倡廉的一系列政策 更是有效地抑制了人性种贪婪自私,纵欲享乐的低级趣味,营造出风 清气正的社会风气过去“限塑令”政策则培养了公民环保意识和生 态理念证券行业即将出台的上市公司“注册制”,将引导股民崇尚 价值投资的理念,激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精神政策约束规范了人的行为,改变了思想观念,使公民理性精神、科学观念进一步 生根发芽好政策”有效地发挥了激浊扬清、惩恶扬善的价值导向 作用,在满足人们需求的同时,净化、改变了人的精神世界好政策”滋养公民德性德性”是公民思想道德修养的水平, 也是公民社会成熟的条件和标志政策是精神文明的旗帜和风向标 政策的制定和实施会对公民的品德修养产生深刻而长远的影响好 政策”能把坏人变好坏政策”能把好人变坏好政策”能激发 人性中至美至善的部分,抑制邪恶贪婪的部分一些领域“实名制” 政策的推行,使人们习惯于对自己的言论、行为负责,培养了人们责 任意识和规范意识一些财务报销政策的实行,增长了人们的廉洁意 识和节约观念,而设立“见义勇为奖金”、奖励“道德模范”等国家 政策,使得“好人有好报”,则直接地激励人们的善念、善行。
仓 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国家的“扶贫”救济政策则奠定 了部分公民道德养成的物质基础,使贫困人群感受到来自社会的温暖 和诚意公务员考试录用政策、干部遴选政策则打通了人才流动的渠 道,提供了公平的竞争平台这些“好政策”都非常有利于传播社会 核心价值观,提升公民道德水平对于我国特殊国情而言,“好政策”意义重大某些关键领域的 “好政策”已成为了人民群众期盼的“甘霖”“雨露”;成为促进社 会发展的“牵引机”、“助推器”和“加速器”一个国家的基本制 度比较稳固,而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某些政策调整的余地和空间 更大,也较为灵活,因此发挥政策的价值导向作用,涵养公民的理性和德性,为人的全面发展创造良好条件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好政策”对公民的理性、德性具有春风化雨般的滋养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