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常识:补充作家一、莫言,原名管谟业,1955 年 2 月 17 日生,山东高密人,当代作家第一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籍作家他自上世纪 80 年代以一系列乡土作品崛起,充满着“怀乡”的复杂情感,被归类为“寻根文学”作家他的《红高粱》是上世纪 80 年代中国文坛的里程碑之作,已经被翻译成 20 多种文字在全世界发行2011 年莫言荣获茅盾文学奖2012 年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获奖理由是:“通过幻觉现实主义[1]将民间故事、历史与当代社会融合在一起 ”代表作品《红高粱》《檀香刑》 《丰乳肥臀》 《生死疲劳》 《蛙》 《酒国》等二、毕淑敏,女,汉族,1952 年 10 月生,山东省文登人,当代著名女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国家一级作家,从事医学工作 20 年后,开始专业写作作品很多都与医生这个职业有关,1989 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代表作品《红处方》 《昆仑殇》 2007 年,毕淑敏以364 万元的版税收入,荣登“2007 第二届中国作家富豪榜”第 14 位,引发广泛关注三、张抗抗,1950 年出生于杭州市,当代著名女作家1966 年杭州市第一中学(现为杭州高级中学)初中毕业1969 年赴北大荒农场上山下乡,在农场劳动、工作 8 年。
1977 年考入黑龙江省艺术学校编剧专业,1979 年调入黑龙江省作家协会,从事专业文学创作至今现为一级作家、黑龙江省作家协会名誉主席,第七、八届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文字著作权保护协会副会长、国际笔会中国笔会中心副会长,第十届、十一届、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2009 年被聘为国务院参事已发表小说、散文共计 600 余万字,出版各类文学专著 80 余种代表作:长篇小说《隐形伴侣》 《赤彤丹朱》 《情爱画廊》 《作女》《张抗抗自选集》5 卷等曾获“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 、 “优秀中篇小说奖” 、 “庄重文文学奖” 、 “第二届全国鲁迅文学奖” 、 三次蝉联“中国女性文学奖” 、多次获“东北文学奖” 、 “黑龙江省文艺大奖”“精品工程奖” ,曾获“黑龙江省德艺双馨奖” 、 “第十二届中国人口文化小说金奖” 、 “第二届蒲松龄短篇小说奖” ,以及全国各类报刊、杂志奖 2014 年获“中国版权事业卓越成就奖” 四、铁凝(1957 年—)当代作家现为中国作家协会主席曾任河北省作家协会主席主要著作有:《玫瑰门》 、 《无雨之城》 、 《大浴女》 、 《麦秸垛》 、 《哦,香雪》 、 《孕妇和牛》以及散文、电影文学剧本等百余篇、部,300 余万字。
散文集《女人的白夜》获中国首届鲁迅文学奖,中篇小说《永远有多远》获第二届鲁迅文学奖根据小说改编的电影《哦,香雪》获第 41 届柏林国际电影节青春片最高奖;电影《红衣少女》获 1985 年中国电影“金鸡奖” “百花奖”优秀故事片奖部分作品译成英、法、德、日、俄、丹麦、西班牙等文字亦有小说在香港和台湾出版中共第十六届,十七届中央候补委员,中共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五、史铁生(1951 年 1 月 4 日 —2010 年 12 月 31 日) ,当代著名作家原籍河北涿县,1951 年出生于北京1967 年毕业于清华大学附属中学,1969 年去延安一带插队因双腿瘫痪于 1972 年回到北京后来又患肾病并发展到尿毒症,靠着每周 3 次透析维持生命曾自称说“职业是生病,业余在写作"史铁生创作的散文《我与地坛》激励了无数人2002 年获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年度杰出成就奖曾任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会委员,北京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残疾人协会评议委员会委员2010 年 12 月 31 日凌晨 3 点 46 分因突发脑溢血逝世,享年 59 岁代表作品散文《我与地坛》长篇小说《务虚笔记》 《病隙碎笔》 六、王蒙,男,河北南皮人,祖籍河北沧州,1934 年 10 月 15 日生于北京。
中国当代作家、学者,著有长篇小说《青春万岁》 、 《活动变人形》等近百部小说,其作品反映了中国人民在前进道路上的坎坷历程他乐观向上、激情充沛,成为当代文坛上创作最为丰硕、始终保持创作活力的作家之一;曾担任文化部部长、党组书记,中国作协副主席;2010 年 11 月 15 日,荣登“2010 第五届中国作家富豪榜” ,成为各界关注焦点他是中共第十二届、十三届中央委员,第八、九、十届全国政协常委代表作品《青春万岁》 、 《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等七、戴望舒(1905.3.5-1950.2.28) 笔名有戴梦鸥、江恩、艾昂甫等,祖籍南京,生于浙江杭州,中国现代著名的诗人,为中国现代象征派诗歌的代表因《雨巷》成为传诵一时的名作,他被称为“雨巷诗人” 早年就读于上海大学、复旦大学,曾因宣传革命被捕无论理论还是创作实践,都对中国新诗的发展产生过相当大的影响诗集有《我的记忆》 《望舒草》 《望舒诗稿》 《灾难的岁月》 《戴望舒诗选》 《戴望舒诗集》 ,另有译著等数十种八、艾青(1910 年 3 月 27 日—1996 年 5 月 5 日) ,原名蒋海澄,曾用笔名莪加、克阿、林壁等,浙江省金华人中国现代诗人。
成名作《大堰河——我的保姆》发表于 1933 年,这首诗奠定了他诗歌的基本艺术特征和他在现代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其作品被译成几十种文字,著有《大堰河》 、 《北方》 、 《向太阳》 、 《黎明的通知》 《湛江,夹竹桃》等诗集九、斯蒂芬·茨威格是奥地利著名作家、小说家、传记作家,擅长写小说、人物传记,也写诗歌戏剧、散文特写和翻译作品以描摹人性化的内心冲动,比如骄傲、虚荣、妒忌、仇恨等朴素情感著称,煽情功力十足他的小说多写人的下意识活动和人在激情驱使下的命运遭际他的作品以人物的性格塑造及心理刻画见长,他比较喜欢某种戏剧性的情节但他不是企图以情节的曲折、离奇去吸引读者,而是在生活的平淡中烘托出使人流连忘返的人和事代表作品《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 《伟大的悲剧》 《成功的秘诀》 十、裴多菲·山陀尔(1823-1849),原来译名为彼得斐(Petőfi Sándor)是匈牙利的爱国诗人和英雄,匈牙利伟大的革命诗人,也是匈牙利民族文学的奠基人,资产阶级革命民主主义者1849 年 7月 31 日,匈牙利爱国诗人裴多菲在瑟克什堡大血战中同沙俄军队作战时牺牲,年仅 26 岁代表作品《民族之歌》 、 《反对国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