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红军建立人民兵工的摇篮--官田兵工厂1927年8月1日江西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与此相应的一批兵器生产组织和修械所破土而出1931年9月,中央红军粉碎国民党第三次“围剿“,缴获了大批枪支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在江西省兴国白石乡收集枪支,就地筹建一座修械厂不久,命令白石修械厂与江西省工农民主政府修械处、三军团修械所合并,于当年10月在兴国县莲塘区官田村成立了中央军委兵工厂工厂在两年多的时间里共修配了4万多支步枪,生产了40多万发子弹,修理了2000多挺机枪,百多门迫击炮,2门山炮,造了6万多枚手雷,5000多个地雷,为支援红军赢得反围剿斗争的胜利作出了贡献2.中央军委成立军工局统一领导红军兵工生产1935年10月,中央红军长征到达陕北,与陕北红军胜利会师1935年末,中央军委于瓦窑堡将红十五军团兵工厂、红四方面军通江兵工厂随军长征幸存的兵工战士与陕甘晋军委杨砭兵工厂合并,成立中央军委总供给部兵工厂工厂设机枪、步枪、手枪、手榴弹、烘炉、木工6个股1938年3月,中央军委成立军事工业局,总参谋长滕代远兼局长,李强、王诤任副局长,统一领导红军的兵工生产3.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参观红军兵工厂1936年7月,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参观了吴起镇中央军委总供给部兵工厂。
他在《西行漫记》中描述道:“兵工厂像红军大学一样设在山边一排大窑洞里我在这里看到100多个工人制造手榴弹、火药、手枪、小炮弹和枪弹,还有少数农具对吴起镇这些工人来说,不论他们生活是多么原始简单,但至少是一种健康的生活,自由、尊严、希望,一切都有充分发展的余地他们是意识到他们是在为自己和中国做工,而且他们说他们是革命者!“由此,中国兵工也就随着《西行漫记》传向了全世界4.中共六届六中全会扩大会议决定建立军工厂1938年11月6日中共扩大的六届六中全会决定:“提高军事技术,建立必要的军火工厂,准备反攻实力“,毛泽东在会上明确指出“游击战争的军火接济是一个极其重要的问题“,要求“整个游击战争根据地都必须尽量设法建立小的兵工厂,办到自制弹药、步枪、手榴弹等的程度,使游击战争无军火缺乏之虞“八路军、和地方抗日武装开办随军修械所,建立小型兵工厂,保障抗日军民的需要5.八路军挺进抗日前线总部及时成立军工部1937年9月,八路军总司令朱德、副总司令彭德怀率115师、120师、129师东渡黄河开赴抗日前线,各部队先后成立一批修械所1939年6月,八路军总部成立军工部,刘鹏任部长,统一领导晋冀鲁豫根据地兵工生产;晋察冀军区1939年4月成立工业部,刘再生任部长,整合形成一个大集中、小分散的兵工生产基地。
6.黄崖洞兵工厂成为华北敌后最大兵工厂黄崖洞位于山西黎城县东崖底镇下赤裕村西北的深山之中1939年7月,八路军总部兵工部将修械所移到黄崖洞,扩建为当时华北敌后最大的兵工厂,职工700多人研制生产了“八一式“步马枪、50mm掷弹筒及其掷榴弹,有力地支援了抗日战争1941年11月11日,日寇5000余人进犯黄崖洞我军特务团奉命保卫黄崖洞兵工厂黄崖洞保卫战被中央军委评价为“1941年以来反扫荡的一次最成功的模范战斗“后来黄崖洞兵工厂一分为三,解放后这三个兵工厂一直是兵器工业的骨干企业7.军委确定“弹药为主,枪械为副“的方针中央军委于1941年4月23日发出关于兵工建设的指示:“兵工建设应以弹药为主,枪械为副,补充弹药、步枪、枪弹与大量制造手榴弹,改善枪械11月7日《中央军委关于抗日根据地军事建设的指示》中再一次明确了这一方针,在敌我工业技术水悬殊与根据地极不巩固之条件下,兵工生产的基本方针应当是修理枪械、翻造子弹,特别是大量生产手榴弹、地雷等,大量发给军队、民兵及居民,以便到处与敌斗争,以量胜质8.兵工生产突破白口生铁韧化处理技术白口生铁含碳量高,质硬而脆,不能切削加工,用它铸造成形的地雷、手榴弹壳还可以,但铸造炮弹后,很难加工。
八路军总部军工部成立了试验小组,把美国式的黑心韧化处理工艺,同太行山区民间的焖火技术结合起来,发明了火焰反射加热炉,经处理的炮弹体表面的碳被析出,即可进行车削加工1941年4月在太行山上开创了大量自制炮弹的历史,这是根据地军工生产上的一件大事9.以土法制造的硫酸生产出第一批无烟药1939年秋,晋察冀军区工业部技术研究室技师张方等,设想出以大水缸代替铅室,以风箱代替抽风机,以人工输送代替管道循环装置的生产流程方案1940年,他们用大缸叠成塔,创造了“缸塔法“生产硫酸的土工艺,生产出第一瓶合格硫酸,年内相继制成了硝酸、乙醚等多种重要的化工材料,这是根据地兵器工业火炸药生产技术的重大突破10.建立军工部迅速加强兵工生产1941年1月4日,“皖南事变“后,从所在地区实际情况出发,创建了各自的军事工业,掀起了蓬勃的生产热潮重建军部时成立了军工部,迅速筹建了机工厂、炮弹厂、子弹厂、榴弹厂、翻砂铸造厂、修械厂和木工厂,相互协作,配套生产1941年8月5日,军部决定撤销军工部,各师先后成立了军工部,领导各自的军工生产11.开展赵占魁运动促进抗日根据地军工生产赵占魁是陕甘宁边区第一兵工厂铸造工人,着名的爱厂如家、艰苦创业的边区特等劳动模范,是中国工人阶级的一面旗帜。
1942年10月12日边区总工会发出《关于开展赵占魁运动的通知》,延安《解放日报》发表社论,号召边区工人学赵占魁,创生产新纪录1943年以后,赵占魁运动从陕甘宁边区发展到各抗日根据地通过学,工人的主动性、创造性得到充分发挥,促进了军工和民用工业的生产12.抗战胜利后东北形成完整的兵工生产体系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央军委从各根据地抽调大批兵工干部和职工随军进入东北,开辟新的兵工生产基地1945年10月14日,东北人民自治军后勤部军工部在沈阳成立1946年9月军工部在哈尔滨设办事处,组建雷管厂,形成了各级军区都办兵工的好势头1947年9月,中共中央东北局重新组建东北民主联军军工部,何长工任部长,伍修权兼政委,将东北境内的兵工厂全部划归军工部,统一领导,形成完整的东北兵工生产体系13.开展争创“刘伯承工厂“劳动竞赛运动1947年,人民解放军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晋冀鲁豫军工处在太行各兵工厂发动了一场轰轰烈烈的争创“刘伯承工厂“的生产竞赛运动,形成了“人人有功立,事事可立功“,你追我赶的竞赛场面劳动竞赛以毛主席关于工业生产要“数量多、质量好、成本低、原料足、销路广“的指示为标准进行评比,优胜者为刘伯承工厂。
经过一年多的时间,运动取得了辉煌成果,技术革新260多项,生产大幅度提高14.中央在大决战前夕召开华北兵工会议解放战争战略决战前夕,1947年12月21日至次年1月12日,中共中央工作委员会在河北省建屏县(今山县)西柏坡召开华北兵工会议,刘少奇、朱德等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会议总结了人民兵工十多年来的经验,明确了人民兵工的体制、管理等方面的问题,阐明了兵工生产的方针政策会议通过的《关于第一次兵工会议几个问题的结论》是第一部有关工业生产的法规性的历史文献这次会议既是大决战前夕的军工生产动员大会,也是我党关于工业管理方面的一次里程碑式的会议15.“中国的保尔“吴运铎的精神影响几代人吴运铎,湖北省武汉市人,15岁入湖北大冶煤矿做机电工学徒1938年9月参加修械所,次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从1942年到1945年,任第二师军工部子弹厂厂长、工务科长、军工部副部长,是第二师军事工业开拓者之一曾主持设计研制成功枪榴筒,参与设计研制37毫米射炮及定时、踏火等多种地雷,为提高部队火力做出了贡献1947年3月调大连建新工业公司,任工程部副部长兼引信厂厂长,试验炮弹时炮弹爆炸,右膝盖被弹片削掉了一半,腿骨粉碎性骨折,左手腕骨头断了,右眼迸进了一粒弹片。
但吴运铎顽强地站了起来,被誉为“中国的保尔“他的自传体小说《把一切献给党》教育和影响了几代人16.新中国及时进行兵器工业的大整合随着北、天津、太原、南京、重庆、武汉等城市的相继解放,解放区的兵工部门陆续接收了原国民政府兵工署辖下的兵工企业,并与解放区的人民兵工企业进行整合,形成了新中国兵器工业的基础华北地区把解放区的兵工厂和接收的国民政府兵工厂,由19个大厂57个分厂统一整编为12个大厂21个分厂,集中于长治、太原、阳泉东北地区撤销了地区军工办事处,改编为17个直属厂,主要集中在沈阳、哈尔滨、吉林和大连山东将散布在全省的30多个兵工厂集中于博山、徐州,组建了4个兵工厂西北军区兵工部所属各厂全部停产转业调整中,把生产原材料的企业、交通运输企业等与经济建设直接相关的企业,分别移交民用工业部门;同时开办兵工学校17.兵器工业转入战时生产全力支援抗美援朝1950年10月19日,志愿军入朝作战兵器工业转入战时体制,全系统开足马力生产,全力支援前线与朝鲜比邻的沈阳地区兵工企业紧急分迁,在黑龙江省新建了8个兵工厂沈阳52厂试制成功了90毫米火箭筒和火箭弹,大大增强了志愿军的反坦克作战能力从1950年10月至1953年12月,兵器工业共生产各种火炮8424门,火箭筒7682具,各种枪械60.8万支,炮弹和火箭弹1035万发,枪弹12.5亿发,手榴弹1360万枚,地雷11.5万个,火药和炸药10776吨,有力地支援了朝鲜前线。
18.“模范工厂“五三工厂成为全国的旗帜在抗美援朝战争期间,兵器工业广泛开展了群众性创新纪录运动,五三工厂是典型代表该厂创造了“在厂长责任制的基础上,实现管理民主化;劳动和学相结合,把各项技术经济指标落实到班组;党政工团拧成一股绳,思想政治工作渗透到经济工作中去,保证各项任务的完成“的先进经验1953年获得全国“模范工厂“称号,成为全国经济战线的一面旗帜19.钟林领导研制新中国第一代反坦克火箭钟林是中国现代火箭的开拓者早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在美国学回国后进入国民政府兵工厂,从事现代火箭的研究朝鲜战争爆发后,时任重工业部副部长的钟林亲自领导724厂,组成了现代火箭研制小组于1951年3月研制成功中国第一代反坦克火箭武器--90毫米反坦克火箭弹及发射装置,投入战场仅一个多月就击毁美军坦克282辆20.周恩来总理亲自兼任中央兵工委员会主任1951年1月4日中央军委成立兵工委员会,政务院总理周恩来亲自兼任主任,中国人民解放军代总参谋长聂荣臻、中央财经委员会副主任李富春任副主任,负责领导全国兵器工业的生产与建设1951年4月,中央兵工委员会决定,重工业部兵工办公室改组为重工业部兵工总局,组织各大行政区的兵工企业全力生产武器弹药,支援抗美援朝战争。
兵器工业在周恩来总理和兵工委员会的领导下,提前一年多完成“一五“计划的总产值指标,武器装备实现了制式化和国产化21.中苏签订转让武器弹药生产技术协定1951年5月25日,中国政府派出以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徐向前为团长,刘鼎、钱志道等为成员的中国兵工代表团赴苏联行前,毛泽东对徐向前说,帝国主义如此欺负我们,我们没有自己的兵工工业,不解决部队的武器装备是不行的要学苏联,把先进技术拿到手,自力更生,建设一支强大的国防力量当年10月18日,中苏双方签订了《关于中国工厂获得制造苏联型式枪炮、弹药特许权和交付苏式枪炮、弹药样品、生产技术资料及必要时派遣苏联专家给予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