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美术学科特色馆藏建设与服务-以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图书资料室为例

ji****81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29.65KB
约10页
文档ID:313027221
美术学科特色馆藏建设与服务-以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图书资料室为例_第1页
1/10

    美术学科特色馆藏建设与服务以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图书资料室为例    武琳琳(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北京100048)[Reference]分析了高校学科特色馆藏建设的必要性,着重以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图书资料室为例,阐述美术学科特色馆藏的建设情况及其特色服务,并针对现有发展状态提出展望[Keys]特色馆藏 美术学科 建设 服务[分类号]G258.5在高校,美术学院图书资料室作为学科分馆,它主要面向美术专业的教师和研究生,服务对象相对稳定馆藏资源也是以美术学科建设为核心,收藏专业性突出、质量高、连续性强的特色资源同时,它还为教学和科研工作提供学科性、深层次和个性化的服务美术学院资料室凭借其学科特色、专业特点,有其独特的馆藏文化发展优势,对于高校图书馆而言,建设美术学科特色馆藏意义重大笔者以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资料室的美术学科馆藏建设实践为例,阐述美术学科特色馆藏的建设与服务情况1 学科特色馆藏建设的必要性特色馆藏是指图书馆经过长期建设积累,在某一方面形成一定规模且结构比较完整的文献资源优势特色馆藏能充分反映出高校的办学特色、学科构成、学科发展水平、读者对象等,最能体现一个图书馆的价值。

高校的重点学科与特色学科是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形成的,开发学科特色馆藏是高校图书馆特色馆藏建设的重要任务高校一般会通过建设学科分馆,充分发挥学科文献建设中逐渐形成的学科文献资源、特色资料建设和专业信息服务的优势,发展学科特色馆藏建设1.1 丰富和优化了馆藏文献资源,使布局更加合理学科特色馆藏建设使各学科分馆有针对性地进行某一学科领域资源的全面系统收藏,其收藏的重点也不尽相同,各有其学科特点这样,有效地避免了高校馆藏资源重复建设并弥补了专业现有馆藏短缺的现象,实现购书经费的最佳使用1.2 学科特色馆藏建设有利于提高服务水平高校学科馆藏不仅有力保障了发展特色学科和重点学科所需的专业资源,而且在更高程度上满足了校内专业读者对专业资源的需求,同时为开展馆际互借、资源共享,为形成全国性文献资源体系做了充分的准备此外,根据特色馆藏逐步开发新的服务体系,从而开展多样化、专业化的服务方式1.3 学科特色馆藏建设有利于图书馆自身发展一个高校图书馆如果没有特色化的馆藏,就没有生命力特色馆藏是图书馆面对现代信息社会挑战而致胜的关键未来的高校图书馆将是互联网上的一个信息承载点,要接受来自社会上各种信息咨询机构的挑战,想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必须建立自己的特色资源,打造特色服务。

2 美术学科特色馆藏建设如何在建设特色馆藏方面脱颖而出,打造自己的学科馆藏品牌,是各学科分馆探索的主题首师大美院资料室几十年来也一直在探索着、建设着属于自己的美术学科的特色馆藏之路2.1 藏画藏品资源储备丰厚,是特色馆藏的基石北京师范学院(今首都师范大学前身)美术系于1964~1966年开设理论课程,并建立了美术系资料室,经过50年的积淀与建设,发展成为现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图书资料室美术学院图书资料室的藏品颇为值得一提藏画室拥有卫天霖作品196幅;仇英作品、李可染作品、齐白石作品、李苦禅作品、吴作人作品、吴冠中作品等名师名家作品真迹百余幅;老拓片170多幅;辽宁博物馆藏画13种;台北故宫博物院藏画一套;“二玄社”“东方博古”高仿真画360余件;宋画全集高仿两套;线装书2000余册(其中清末和民国时期线装书居多);绣片、瓷器、年画、老照片等其他藏品5000余件这些都是发展特色馆藏的最有利资源2.2 长效建设与阶段需求相结合,重点建设与整体协调发展自2000年以后,对馆藏建设投资的力度加大,每年以预算30~50万的资金规模,用于国内外各种图书资源的购置,供师生阅读和使用资料室立足本馆现有藏书,进行长效建设。

以原有较多的藏书、较全的类别为依托,继续充实和完善同时,紧紧围绕学科建设,重视艺术价值、收藏价值、历史价值、学术价值高的资源建设阶段需求更不容忽视,要做好每一学期教学科研活动中对图书资源所需的购置工作如通过专家荐书、教授选书的方式,有针对性地选一些有代表性的藏书藏画藏品、新锐画家画册丛书,以保证馆藏的学术质量,适应科研需求另外,通过组织专题书展,一线教师、学生现场采书或提供书单的形式,满足课堂教学所需资源美院图书资源均为各专业共享,各专业图书资源之间按照比例和优势互补的原则整体协调购置每年各专业负责人会拟定购置图书资源所需经费,经过全院整体协调后,确定各专业经费配比其中,重点学科可以重点采购如重点培育学科、北京市及国家精品课程等对图书资源有特殊需求,也会采取其他更有效的方式做好重点建设工作2005年,应美术学专业发展的需要,美术学院部分专业开设了小型专业资料室,如艺术市场史论专业的资料室——宜学斋,收藏图书近2000余册;美术教育专业的资料室收藏图书5000余册;艺术设计专业的资料室收藏图书千余册2.3 重视学科信息共享空间的建设,加强网络数字资源的规划及资金投入学科信息共享空间(Subject Information Commons,简称SIC)融合了信息共享空间(IC)与学科化服务的双重优势,是结合高校自身的发展规划与学科特点实际,选择某一或某类学科或专业建立的信息共享空间。

它成为许多学者研究探讨的方向,美院资料室也正在实践中探索适合本馆运行的学科信息共享空间的服务模式网络数字资源建设在学科信息共享空间服务模式中的重要性显而易见在海量数据资源中提取与学科相关的资源并整合到统一平台,形成学科专业数据库,再配有个性化的检索平台和信息导航,能极大满足师生对资源检索的需要本院科研机构中的“亚洲美术教育研究发展中心”开设了中心网站,并在全国高等美术教育院校中建立了“美术学科分布式资源共享平台”,便于美术教育专业的师生查阅国内外美术教育学科的发展信息新动态2007年,本院投入资金300万,启动“美术学专业图书资料库检索系统”的制作工作,它涵盖了古今中外的大量的美术作品、美术史料、美术理论、专业论文、专业教材等,计划将此项目逐步发展建设成为国内美术教育图像文字权威性的专业资料库和检索中心,项目完成之时将为学科信息共享空间建设注入有力的资源另外,在进行自身数据资源研发的同时,也积极借鉴、引进国内外优秀的教学资源,如中国开放式教育资源共享协会网、国家精品课程网、首都师范大学FTP网络资源等,努力做到优势互补、资源整合,拓宽学科信息资源的服务面2.4 综合规划馆藏资源的具体购置工作2.4.1 根据专业设置,确定馆藏资源收录范围美院设有5个系,其中美术学类4个专业方向,设计学类3个专业方向。

各专业方向设有不同课程,美院馆藏资源采购一方面宏观从5个系的发展需求状况考虑,另一方面微观到每学期每个课程的教学一线需求总之,紧紧围绕专业教学科研的切实需求,有计划进行资源采购2.4.2 根据读者需求,确定馆藏资源的类型教师包括在职教师和退休教师在职教师一方面有教学任务,一方面有科研任务,所以对馆藏资源的需求也分别具有这两方面的特点,即教学资源和科研资源退休教师没有教学压力和科研任务,所以主要是对自己专业的进一步探索的研究性资源和情趣陶冶的文娱资源;研究生包括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研究生是专业进一步提高的阶段,对前沿类和专业性较强的资源更加关注;本科生主要是专业课程所需的基础性阅读资源和经典图书资源初探2.4.3 根据馆藏配置的需求,收录各类载体的美术资源美术学科的特点决定馆藏资源载体形式的多样性纸质资源包括精装画册、普通图书、装订书、小人书连环画、高仿真画、名画名品收藏、教师作品收藏、学生作品收藏数据资源包括光盘、数据库其他资源包括绣片、瓷器、木板年画、漆盘、展示空间模型等3 立足美术学科特色馆藏,拓展特色服务3.1 开展本馆特色馆藏资源的宣传工作把本馆特色馆藏资源的概况和详目通过有效媒介向读者公布,让读者了解所拥有的资源,从而扩大其影响力,加深读者的印象,避免优秀资源束之高阁、无人问津的窘状。

3.2 特殊藏画藏书藏品实行特色管理服务特殊藏画藏书藏品采取预约、审核的服务形式对于特藏资源既要使用也要保护,它对温湿度的特殊需求,决定对藏品藏画的查阅、观摩、拍摄有别于普通图书特藏资源的价值性高、唯一性强的特点,决定其安全审核的重要意义及管理服务方面的特殊性3.3 开展特色馆藏资源增值开发工作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利用特色馆藏资源,开发系列的特色增值服务对信息进行深度加工,开发出与本馆特色相应的信息产品;也可以把本馆的书画真品进行高仿制作,开发系列实体产品产品商业化后会带来经济效益,更重要的是会产生一定的社会影响力3.4 以本馆资源为依托,组织美术学科特色活动3.4.1 结合资源,定期举办主题读书会读书会的主题灵活多样,从专业需求入手,为师生提供了很好的学习交流平台可以根据专业课程研究画派代表人物;可以研读热点学术图书画册;也可以结合美院展厅的展览,参观研讨3.4.2 举办名画名品真迹专题展览收藏的名家作品十分珍贵,可以近距离地研习真迹对师生来说意义非常如国画专题展有仇英作品、李可染作品、齐白石作品、黄宾虹作品、潘天寿作品、李苦禅作品、叶浅予作品等油画专题展有卫天霖作品、吴作人作品、吴冠中作品、黄今声作品、戴克鉴作品等。

3.4.3 结合教学专题举办高仿真画的展览如为配合传统人物临摹课程而举办的敦煌壁画高仿展览,在课程结束时,推出学生绘制的敦煌系列主题临摹展;由董重恂老师山水画创作与教学研究工作室推出的《传·承》——首师山水三人展,是临摹传统山水与山水写生创作相结合的一个展览展览效果皆不错,反响强烈,掀起学习传统绘画的热潮3.4.4 推出教师新作展览和学生作品主题展览展览为本院师生提供了作品展示平台,既活跃了学术氛围,又极大地调动了师生的创作热情,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影响4 思考与展望4.1 完善网络功能,加强学科导航服务为便捷查阅,网络功能在设计上应更人性化、专业化为更好地辅助学科信息用户寻找网络资源,应加强学科导航服务这样,可以大大节省用户的时间和精力,同时有效提高用户检索信息的质量逐步打造一个美术学科的特色网络服务平台4.2 整合学习资源,拓展移动学习平台网络移动式服务提供更广阔的学习空间没有时间、空间的限制,随时随地阅读、查询获取信息可以通过、短信服务、、飞信、微博等媒介,公布资料室的图书、展览、讲座等的最新动态信息,拓展信息服务空间,受到广大用户欢迎4.3 倡导放松式阅读,增加休闲艺术空间的设置利用美院的专业优势,将图书馆的休闲式阅读场所在空间设计、功能设计、色彩设计、装置设计上,更趋于人性化、科学化、艺术性,为读者创造了良好的阅读休闲空间。

遮阳伞下的藤椅,咖啡的飘香,随取式书籍,免费WiFi服务,大屏幕展播图书、展览等短片这就是美院的一处阅读空间,得到广大师生的肯定,是读者身心放松阅读的理想场所4.4 顺应课时改革,为学生打造自主学习的第二课堂为与国际高校接轨,当前学校教学课程进行了改革,教学周由18周缩减为16周,授课时间和课外比例为2:1,减少了课时,摒弃灌输式、被动式的学习方式,倡导自主探究式的学习方式,给学生更多的空间自主学习在这样的课程改革背景下,图书馆必须顺应这种学习方式的变革,加快学科信息共享空间服务模式的建设,不仅提供知识本身,还应以高效、快捷、无处不在的方式给学生提供知识的增值服务、共享服务,为学生提供相对独立的学习空间,便于学科间专业间的探讨交流学习,使美院资料室成为学生自主学习的有利阵地Reference:[1] 吴慰慈,董焱.图书馆学概论[M].北京: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08.[2] 陈思颖.美术资源学科导航建设的质量控制[J].图书馆学刊,2011(12)。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