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十书本书提出建筑学的基本内涵和基本理论,建立了建筑学的基本体系;主张一切建筑物都应 考虑"实用、坚固、美观",提出建筑物的"均衡"的关键在于它的局部此外,在建筑 师的教育方法修养方面,特别强调建筑师不仅要重视才更要重视德这些论点直到今天还 有指导意义本书撰于公元前 32-22 年间,分十卷,是现存最古老且最有影响的建筑学专 著书中关于城市规划、建筑设计基本原理和建筑构图原理的论述总结了古希腊建筑经验 和当时罗马建筑的经验目录 作者简介 目录 内容简介 详解 建筑十书的成就 建筑十书的缺点 编辑本段 作者简介《建筑十书》的作者维特鲁威是公元 1 世纪初一位罗马工程师的姓氏,全名为马可·维 特鲁威(Marcus Vitruvius Pollio) 维特鲁威出身富有家庭,受过良好的文化和工程技术 方面的教育,熟悉希腊语,能直接阅读有关文献他的学识渊博,通晓建筑、市政、机械 和军工等项技术,也钻研过几何学、物理学、天文学、哲学、历史、美学、音乐等方面的 知识他先后为两代统治者恺撒和奥古斯都服务过,任建筑师和工程师,因建筑著作而受 到嘉奖 编辑本段 目录第一书 序言 一 建筑师的培养 二 建筑的构成 三 建筑学的部门 四 动物的身体和土地的健康性 五 城墙的基础和塔楼的建造方法 六 城内建筑的划分和避免有害气流的布置方法 七 神庙的划分 第二书 序言 一 房屋的起源及其发展 二 万物的要素 三 砖 四 掺在石灰中的砂 五 石灰 六 火山灰 七 石材 八 墙体的种类及构造 九 木材 十 冷杉木 第三书 序言 一 神庙的均衡 二 神庙的种类 三 柱间 四 神庙基础的建造方法 五 爱奥尼式神庙的均衡 第四书 序言 一 科林新式神庙的均衡 二 柱子上部的装饰 三 陶立克式神庙的均衡 四 神庙的平面布置 五 神庙的朝向 六 神庙的出入口 七 塔斯堪式神庙的均衡 八 圆形及其他形式的神庙 九 祭坛 第五书 序言 一 广场和大会堂 二 元老院 三 剧场的用地、朝向及音质 四 和声学 五 剧场的共鸣缸 六 罗马剧场的建造方法 七 希腊剧场的建造方法 八 场地的音质 九 剧场的柱廊 十 浴窒的建造方法 十一 体育场的建造方法 十二 筑港工程 第六书 序言 一 气候 二 住宅的均衡 三 住宅的平面 四 各房间的朝向 五 住宅的适合 六 田园住宅的建造方法 七 希腊住宅 八 住宅的基础的建造方法 第七书 序言 一 铺筑地面的做法 二 消石灰 三 顶棚和墙壁的饰面抹灰 四 潮湿房间的墙壁抹灰、墙面装饰和餐厅局级地面做法 五 壁画 六 大理石粉 七 自然色料 八 水银 九 朱色 十 黑色 十一 蓝色和暗红色 十二 铅白和铜绿 十三 紫色 十四 代用色料 第八书 序言 一 水脉探查法 二 雨水 三 各种水的性质 四 水质检验法 五 水准测量 六 输入道 第九书 序言 一 天空和行星 二 月 三 黄道十二星痤 四 北天星痤 五 南天星痤 六 星占学 七 阿那勒穆玛 八 日规和水钟的制造方法 第十书 序言 一 机械和工具 二 牵引机的制造方法 三 运动的两个要素 四 扬水机的制造方法 五 水车 六 螺旋式扬水装置的制造方法 七 克 西比 斯的机械 八 水力共鸣器的制造方法 九 行程计的制造方法 十 轻弩炮的均衡 十一 重弩炮的均衡 十二 弩炮的调制 十三 攻城机械 十四 称做龟的机械的制造方法 十五 赫革托耳的龟的制造方法 十六 城市防御机械 编辑本段 内容简介本书以高履泰先生的中译本为依据,将哈佛大学 M.H.摩尔根教授译本中的插图熟数收 入,使用全书内容丰富,资料更全面。
适合建筑设计人员,建筑理论、建筑史研究人员以 及高等院校建筑学会专业、城市规划专业师生学习和借鉴 《建筑十书》是西方古代保留至今惟一最完整的古典建筑典籍于公元前 27 年由古罗 马建筑师维特鲁威著,约于公元前 14 年出版全书分十卷,内容包括建筑教育、城市规划 和建筑设计原理、建筑材料、建筑构造作法、施工工艺、施工机械和设备等书中记载了 大量建筑实践经验,阐述了建筑科学的基本理论在文艺复兴时期颇有影响,对 18、19 世 纪中的古典复兴主义亦有所启发,至今仍是一部具有参考价值的建筑科学全书 编辑本段 详解《建筑十书》的体系相当完备,分为十卷:第一卷,建筑师的教育,城市规划与建筑 设计的基本原理;第二卷,建筑材料;第三、四卷、庙宇和柱式;第五卷,其他公共建筑 物;第六卷,住宅;第七卷,室内装修及壁画;第八卷,供水工程;第九卷,天文学,日 晷和水钟;第十卷,机械学和各种机械 维特鲁威在《建筑十书》中主张一切建筑物都应当恰如其分地考虑“坚固、方便、美观” 他认为建筑构图原理主要是柱式及其组合法则(见古典柱式) ,建筑物“匀称”的关键在于 它的局部、整体都以一个必要的构件作为度量单位 维特鲁威关于城市规划、建筑设计基本原理和建筑构图原理的论述总结古希腊建筑的 经验,参照了希腊化时期小亚细亚建筑师的著作。
因此, 《建筑十书》也是了解希腊化时期 建筑的重要史料但这一部分行文晦涩,颇多牴牾,而且对柱式的规定过于苛细书中关 于建筑材料和结构、施工技术以及施工机械的论述,则是当时罗马建筑经验的总结,态度 严谨求实,内容全面深入,行文也比较流畅维特鲁威推崇希腊建筑,但是不恰当地贬低 罗马建筑,因而忽视了重要的拱券技术这大约是因为那时罗马建筑刚刚进入盛期,还没 有获得重大的成就,也可能是为了迎合奥古斯都皇帝推行的复古政策 《建筑十书》在古罗马时期就有影响,中世纪时也并未完全失传意大利文艺复兴时 期,于 1414 年发现这本书的一个抄本,受到极大关注1486 年在罗马印行了拉丁文本; 1511 年在威尼斯出版了插图本;1521 年出版了意大利文的译本,有插图和注释以后多次 印行,并且很快译成欧洲多种文字,成为文艺复兴时期建筑学的金科玉律L.B.阿尔伯蒂 的《论建筑》基本上沿袭维特鲁威的《建筑十书》 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理论家 S.塞里奥 说:“我认为,违反维特鲁威的教导就是错误 ”直到 20 世纪初, 《建筑十书》还被建筑界奉 为圭臬编辑本段 建筑十书的成就第一个成就:它奠定了欧洲建筑科学的基本体系 第二个成就:它十分系统的总结了希腊和早期罗马建筑的实践经验。
第三个成就:维特鲁威相当全面的建立了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的基本原理,以及各类 建筑物的设计原理 第四个成就:维特鲁威按照古希腊的传统,把理性原则和直观感受结合起来,把理性 化的美和现实生活中的美结合起来,论述了一些基本的建筑艺术原理 他对建筑美的研究,始终联系着建筑物的性质,位置,环境,大小,观赏条件以及实 用,经济等等,注意根据各种情况而修正规则,并不教条式的死守规则 编辑本段 建筑十书的缺点除了科学本身发展水平的历史局限之外,主要是: 第一,为迎合奥古斯都皇帝的复古政策,有意忽视共和末期以来券拱技术和天然火山 混凝土的重大成就,贬低他们的质量 第二;对柱式和一般的比例原则,做了过于苛细的量的规定 第三:文字有点晦涩,有些地方语焉不详,以致后来有些人随意加以解释 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