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中外艺术史七章到九章150课件

夏日****8
实名认证
店铺
PPT
6.70MB
约288页
文档ID:327899200
中外艺术史七章到九章150课件_第1页
1/288

第第七七章章 二二战战及及战战后后的的设设计计艺艺术术一、本章主要内容一、本章主要内容德国20世纪3050年代的工业设计;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和战后初期美国的设计;意大利现代设计艺术的发展;战后日本工业设计的起步;战后英国现代设计的发展;斯堪迪纳维亚半岛国家现代设计的发展二、重点二、重点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和战后初期美国的设计;斯堪迪纳维亚半岛国家现代设计;意大利现代设计艺术的发展三、难点三、难点意大利现代设计艺术的发展四、教学内容四、教学内容这里所讲的现代设计的成熟时期,实际上是指20世纪30-50年代尽管在这三十年中,发生了20世纪人类遭受的最大灾难第二次世界大战,但是,无论是发动战争的统治者,还是抗击战争的人民大众,都并没有放弃经济发展他们或把发展经济作为战争的经济支柱,或以发展经济来作为反对战争的后盾特别是在战后,为了恢复社会经济,无论是战胜国,还是战败国,都采取了一系列发展社会经济的措施因此,20世30-50年代,虽然战争频仍,但社会经济仍然在持续的发展中在这种社会经济条件下,现代设计经过长时期的积累,正式进入了它的成熟时期在这一时期,现代设计由30年代美国的流线型运动、德国、意大利的工业设计,到40、50年代西方各国工业设计的发展,以及日本等东方国家现代设计的珊珊迟来,不仅使现代设计的广度大大拓宽,而且在设计的现代化程度方面,也探索出了不少规律性的东西。

第一节、德国第一节、德国30-50年代的工业设计年代的工业设计一、设计的规范化、标准化运动一、设计的规范化、标准化运动30年代的德国是以希特勒为首的纳粹统治时期自1933年德国国家社会主义工人党夺取国家政权后,在德国全范围内,国家社会主义工人党在政治、经济方面所提出的首要观点是他们宣布的“强大民族论”,这个观点占有绝对优势,而在文化领域里拓展文化的思想非常少,当时的人们一无所知地用意大利法西斯主义来敷衍自己而在墨索里尼领导下的意大利法西斯主义不但容忍了当时的艺术思潮,而且还支持推进艺术思潮的发展在设计领域,纳粹政府一方面坚决打击包豪斯的现代主义,主张复兴帝国的新古典主义;另一方面,为了统一和一体化,纳粹政府又大力推行标准化运动这种标准化又正好暗合了包豪斯现代设计的理性主义内容从某种意义上说是把包豪斯的理性主义理想变成了现实由于标准化和规范化有利于大批量生产,提高国民经济水平,有利于一个强大的纳粹帝国的建立所以,纳粹政府专门成立了新的规范产品设计标准的部门,颁布了一系列新的标准化法规,通过一系列的政策、措施,很快就把全德国乃至德占区的工业产品、器皿、住房、建筑设计都统统规范化和标准化了通过规范化和标准化,提高了德国的生产水平和产品质量,促进了以工业设计为代表的现代设计的发展,特别是这种严格的政府行为的规范化和标准化运动,与德意志民族的严谨、理性、长于思辩的精神相吻合,使德国30年代的设计表现出惯有的冷漠、理性、科学的特征,这主要体现在交通工具及家用电器产品的设计上。

二、纳粹时期的设计二、纳粹时期的设计纳粹时期比较重要的设计是由斐迪南波什(FerdinandPorsche)于1934年开始着手设计的“大众汽车”,这是大众汽车公司最早的汽车之一波什在设计时,尽量压缩车体的外形,采取简单的流线型风格,好像甲虫一样,因此被称为“大众甲虫”(VWBeetle)该设计使车体布局紧凑合理,加工工艺简单,结实耐用、有利于批量化生产由于该车设计注重细节和整体的统一,独具匠心,所以其原型车一推出就受到广泛的欢迎(图7-1)可惜的是由于战争的原因,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这种“大众甲壳”才投入批量生产,成为欧洲最实用,最受欢迎的小汽车之一,也成为德国理性主义设计的典范之一图7-1包豪斯的创始人格罗佩斯在30年代设计的“阿德勒”车,也成为30年代德国最著名的车型之一,该设计一方面建立在德国理性主义设计的基础之上,另一方面又明显受美国流线型风格的影响(图7-2)图7-2除了汽车设计以外,30年代,由于德国大力发展交通运输网络,公路、铁路和航线迅速发展,与此相关的列车等设计也有了明显的改善受美国流线型运动影响,铁路公司设计开发了具有德国风格的流线型机车和空调列车便是最明显的例证。

在家用电器设计方面,德国在30年代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当时设计生产的许多家用电器产品确立了后来此类产品的基本特征,并一直保持至今如德律风根公司设计推出的“威肯125WZ”收音机,就极大地影响了20世纪真空管收音机的造型又如德国西门子公司设计生产的镀铬电吹风,基本上构成了现今电吹风的基本造型特征(图7-3)图7-3三、乌尔姆学院和德国设计风格的形成三、乌尔姆学院和德国设计风格的形成 纳粹在1933年对包豪斯的封杀所导致的大量设计人员的逃移德国,以及第二次世界大战盟军对德国的毁灭性打击,使德国的设计遭到了前所未有的大倒退一时间,由于工业生产的凋敝,使设计处于一种皮之不存,毛将焉附的地步因此,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德国设计经历了一个艰难的恢复过程但是包豪斯设计和教学实践活动对德国设计的深远影响,以及德意志民族长于思辩的理性主义设计性格,使战后德国的设计不仅恢复很快,而且恢复过程有声有色,很快形成自己独特的设计风格这中间虽经历了追求“有机形态”和“自然材料”的设计风格探索,以及出现了极力主张技术美学的设计理论而最终将理性设计、技术美学思想变成现实并形成体系的是乌尔姆学院及其与布劳恩公司的合作,这成为德国现代设计史上的重要里程碑。

1949年平面设计师奥托艾舍(OtlAicher,1922)提出建立德国战后的新设计教育中心的建议,得到社会的广泛支持后来在一些重要人物的支持下,1950年由爱歇一舒尔(IngeAicher-scholl)创立了乌尔姆设计学院,院址设在德国的乌尔姆1953年,学院开始设计艺术教学,来自包豪斯的阿尔伯斯、伊顿和米斯、凡德罗等都在这里担任客座教授1955年由包豪斯毕业生、瑞士知名的雕塑家、建筑师和知名平面设计大师马克斯比尔(MaxBill,1908)担任院长,学院作为一官方机构开展了一系列教学工作比尔决心把学院办成当时西德最杰出的设计教育中心,在办学思想上,他主张通过设计使个人创造性和美学价值与现代工业达成某种平衡在他的观念中,艺术与设计都基于理性的原则之上,逻辑思维和艺术家式的工作是马克斯比尔所代表的理论支柱,在他的这种思想影响下,乌尔姆学院的教学实质成为包豪斯的继续,教学中注重探讨产品的形式与功能、技术之间的和谐关系;设计中强调形式服从功能,要求产品设计要有真实性,提倡功能的同时,提倡产品设计形式的简约化显然,乌尔姆学院在为艺术与设计的结合方面,较包豪斯又大大推进了一步然而,真正使乌尔姆设计学院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度,并形成严格的教学体系,是在1956年,由托马斯马尔多那多(ThomasMaldonaldo,1922)任第二任院长以后。

出身于建筑家的马尔多那多,认为设计应该而且必然是理性的、科学的、技术的,学院应完全立足于科学的基础之上,要培养出科学型的设计师,为德国工业发展服务在这种思想支配下,使乌尔姆的教学由单纯的注重形式教学转向与设计学相关的人文及科学技术领域,在教学中增加了社会科学、数学及符号学等内容在基本抛弃纯艺术课程的同时,基础课程也着重学生的理性视觉思维培养,对于个性非常压抑,而强调设计的企业性格、工业性格和批量生产的特点,马尔多那多要求学生必须接受科学技术、工业生产、社会政治三个大方面的训练,成为企业中的一个重要部分除此之外,马尔多那多还特别注重新技术在设计发展中的作用强调实证主义为准则的科学基础,从而发展了一种严格系统化的设计体系,并建立了高度理性的设计方法体系,即系统设计在此基础上,学院依然遵循功能主义的美学原则,强调美产生于逻辑结构,而结构又是明晰地反映着功能关系的于是,形成了冷峻、简洁、富有条理的设计风格,成为乌尔姆设计学院的鲜明特色尔姆设计学院将工业设计完全建立于科学技术的基础之上,成为设计发展史上一个很大的观念上的转折,开创了对现代设计理性、科学研究的开端,导致了设计系统化、模数化、多学科交叉化的发展,对以德国为代表的设计理性化风格的形成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其在教学改革中发展起来的包括字体、图形、色彩计划、图表、电子显示终端等全新视觉系统,成为世界各国仿效的模式当然,我们也应该看到,乌尔姆设计学院所倡导的设计原则,当工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时会使设计进入一个单一化的胡同,许多产品由于功能的限制使设计受到压抑特别表现在产品造型设计方面,由于功能因素过分突出而阻碍了设计艺术理论,即遵循人性与感性的自由设计思想,摒弃功能主义的设计艺术理论1968年,由于财政问题,乌尔姆学院被迫关闭尽管这所设计学院只存在区区十多年,但是它对德国和世界工业设计产生了巨大影响,其形成的教育体系、教育思想和设计观念至今仍是德国设计理论教学和设计哲学的核心组成部分它奠定了德国理性主义设计风格的基础,对20世纪后期工业设计的发展有着不同寻常的意义四、乌尔姆设计学院与布劳恩公司四、乌尔姆设计学院与布劳恩公司20世纪50到60年代,乌尔姆设计学院在设计人才的培养上获得了极大的成功,与此同时,学院关于设计思想的原则精神,也通过与布劳恩公司的合作而得到实现和反映,并由此产生出所谓“布劳恩原则”,真正实现了设计艺术教育服务于工业生产的教育宗旨,成为德国高度几何化、理性化、功能化、高质量设计的典型。

布劳恩公司(Braun)作为德国最著名的大型家电公司之一,由马克斯布劳恩(MaxBraun)于1921年创建于德国的法兰克福,最初生产收音机、留声机的部件及其整个产品1945年重建后,把资金投入到生产家用电器上1951年马克斯布劳思去世后,他的两个儿子阿特布劳恩和尔文布劳恩(ArturBraun,ErwinBraun)接管了公司的管理工作他们二人接受了大量的现代主义设计艺术思想,促使公司向新的设计生产方向转变,在产品的种类和形式上都有了质的飞跃1954年,布劳恩公司聘请了乌尔姆学院的教师弗雷泽埃歇尔(FritFichler)为董事会员,正式开始了与乌尔姆设计学院的合作埃歇尔为布劳恩公司设计了一系列无线电收音机和音响后来乌尔姆设计学院工业产品设计系主任汉斯古戈洛特(HansGugelot,19201965),以及奥托艾舍和迪特兰姆斯(DieterRams,1932)等都成为布劳恩公司的设计师,乌尔姆设计学院的设计原则和设计方法由此逐渐进入产品的设计和生产之中,形成布劳恩公司自己的设计理念和风格与美国战后商业社会追求设计形式的“样式主义”设计原则不同,布劳恩公司不是在产品的形式上下功夫,而是以产品的实际质量水平来赢得市场,反对任何为商业目的而采取的形式主义做法,坚持依靠先进技术达到产品功能的完美,“设计是人体工学、功能和美学的等值”,设计的根本是如何使技术转化成产品以及如何使产品造型满足人的生理和心理需要。

在这方面作出巨大贡献的设计师是古戈洛特和兰姆斯兰姆斯是古戈洛特的学生,曾经在建筑设计事务所工作过,1955年受聘于布劳恩公司从事专职设计工作,开始了自己辉煌的设计历程布劳恩公司设计风格的形成与兰姆斯的设计追求是分不开的在设计形式上追求简约是兰姆斯设计哲学的主要体现,他认为“设计用以澄清我们生活世界中的嘈杂混乱,因而产品中的视觉混乱应通过设计得以减少,这就是意味着设计、形式将降至毫无掩饰的基本形态,呈现光滑白色的外表,消除所有关于色彩和质感的表现而要实现简约设计,他认为系统设计是最有效的办法因为在他看来,系统设计就是以有高度秩序的设计来整顿混乱的人造环境,使杂乱无章的环境变得比较具有关联和系统在实际的设计中,以兰姆斯为代表的乌尔姆设计学院的设计师所倡导的系统设计理论,不是停留在对工业化制造方式的考虑上,而是对功能主义的扩充和发展,主要表现在产品功能单元的组合,以实现产品功能的灵活性和组合性如兰姆斯1957年首创的收音机与扬声器分离的音响系列(图7-4),就是现代组合音响设计的雏形总之,依据系统设计原。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