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解第十六课:太阳病篇桂枝汤证讲解(四),本太阳病,医反下之,因尔腹满、时痛者,属太阴也,桂枝加芍药汤主之;大实痛者,桂枝加大黄汤主之宋279),此条讲述“太阳病”下后以腹部胀满或者疼痛为主的证候方证本太阳病”: “本”强调:太阳病“汗法” 求顺势而为,一汗而解 但庸医“反下之”反”“反而”违背 告诫:禁用下法 “下之”: 主要原因:大便干,太阳病常见 误下伤中: “因尔腹满、时痛者”尔”:指示代词 “这个”、“此”,代指“医反下之” “因”“因为”腹满、时痛”误下后出现 误下伤中,病势内陷,出现里证(或者说兼夹里证) 里病四证: 太阴是纯里寒证;阳明是纯里热证 少阳,偏重于中上焦,人体病位往往在于咽喉、眼睛、胸胁部位,还有“血室”; 厥阴则是偏重于中下焦,为上热下寒中痞讲解思路: 1.原文“属太阴”:太阴阳明合病,属太阴; 2.药症加减:太阳阳明合病,属太阳第一种:“属太阴”:桂枝加芍药汤 1.以“腹满、时痛”为主 太阴太阳合病,属太阴 2.内陷太阴,无表证,大便干: 太阴阳明合病,属太阴 3.太阳病明显,有“腹满、时痛”: 太阳太阴合病属太阴”讲明一个问题: 太阴病桂枝汤 前提: 1.水饮不盛,营卫不足。
2.中焦病患,没有明显水饮,却有腹胀第二种:药症加减 太阳阳明合病,属太阳 小儿外感,更容易出现 “肠系膜淋巴结炎”、大便干腹满、时痛”病机?病理因素? 胀满堵不畅通 病理:“水”、“血”两种 不畅则满,不通则痛 倍用芍药: 活血止痛、清除水饮、润下作用大实痛者,桂枝加大黄汤主之 腹满、疼痛“大实痛” 痛“实”“大”? “实”:邪气形质 伤寒论以宿便或者燥屎为有形的邪气实”: 宿便(或者便秘) 说明:“桂枝加芍药汤”虚! 大便干、腹部“虚”,“大”说明疼痛? 程度与范围 “桂枝加大黄汤”: 腹痛:明显,难以忍受,腹部拒按、脐周痛、左下腹能扪及粪便包块 没有明显阳热证候 太阳病明显+便秘若酒客病,不可与桂枝汤,得之则呕,以酒客不喜甘故也宋18) 主要禁忌:酒客病,不可与桂枝汤酒客”? 其实就是长期嗜酒的一类人群,或者具备此种体质 机理:损伤中焦,湿热内蕴酒客病”: “病”发病感受外邪 “不可与桂枝汤”? “酒客”: 自汗出,脉浮滑 “得之则呕,以酒客不喜甘故也”不喜甘”, “甘”:甘温 桂枝汤:甘温之方,温养、补津液 “酒客”桂枝汤湿热加重胃气上逆如何处理“酒客”? 首先,判断“酒客”? 其次,症脉处方。
一般来讲: 1.黄连汤 2.白虎加桂枝汤扩展:凡是阳热证候,都禁用桂枝汤 麻黄汤的禁忌也是如此凡服桂枝汤吐者,其后必吐脓血也宋20),一定“吐脓血”?不一定的 “必”:不能解释为“肯定”,应该理解为“可能”或者大多数情况吐”: 一个是呕吐,一个是咳吐 所以,阳热证候的患者,如果服辛甘温的药物,则有吐血的可能;若是本来就是出血的情况,那服用后会加重出血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