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想玩——读《逍遥游》 庄周所生活的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社会第一次出现大变革大动乱的年代,这一特殊的年代,为知识分子〔士〕提供了广大的政治舞台,他们文韬武略,满腹经纶,一个个胸怀“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大志,四处奔波,摇唇鼓舌,一面游说君主,以博取信任,掌握政权,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一面广收门徒,聚众讲学,以扩大自己思想的影响,即所谓的“上说下教〞,人人都想建功立业,人人都想名垂青史于是历史以来,追逐功名和走仕途是中国古代知识分子唯一的人生目标和生存伎俩,一切围绕“功名〞二字,为之奔走,为之忙碌,为之悲泣,为之疯狂但仕途并不是坦途,从孔夫子周游列国,屡遭厄运,差点饿死在陈蔡边境,到屈原投江,从比干剖心到商鞅车裂,从李斯腰斩到司马迁宫刑,实际上这是一条充斥泪水和血污的泥泞之路,庄周对此感受很深,也看的很分明,给它总结了三句话:不高兴,脏,危险一、仕途并非坦途1、不高兴庄子-秋水》有这样一那么故事:庄子在濮水边上钓鱼,楚威王派使者前去找他,使者对庄周说:“大王想以国事劳累先生〞庄周头都不抬,答复说:“我听说有一只神龟,已经死了三千多年了,大王用纱巾把它包起来,供奉在庙堂上,对这只龟来说,是死后留骨以显尊贵,还是宁可活着,在污泥浊水中摇头摆尾呢?〞使者说:“当然宁可在污泥浊水中摇头摆尾了。
〞庄周说:“那你们走吧,让我在污泥浊水中摇头摆尾吧〞在庄周看来,人生最痛苦的事莫过于做官,整天想的是位子的升降,主子的变迁,小心翼翼,诚惶诚恐,每时每刻都处于担惊受怕之中稍有风吹草动,就心惊肉跳,老子说:“宠辱假设惊〞 受宠让人惊喜,失宠〔受辱〕让人惊慌,此外,官场上繁文缛节,等级森严,人身依附,尔虞我诈,都是对身心的摧残,即所谓的“残生于声色名利之场,丧心于祸福得失之间,捐神于是非毁誉之中〞看起来很风光,实际上难受得很,就象龟壳一样,外表上很尊贵,可那是死的东西,没有高兴,没有自由,人生有什么意义?庄周深刻的体会到这一点,他面对功名利禄,冷静的选择了放弃和离开庄周这种高雅理性的人生理念被历代人格高尚的知识分子所敬仰,受他的影响,历史上与追逐功名形成鲜明比照的退隐江湖,也曾经是一种风气,陶渊明在彭泽做县令时,郡里来了一个督邮,县吏叫他束带迎接,以示敬意,他说:“我不愿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当天就离职回乡,并写下驰名的?归去来辞》,表示归隐的决心魏晋时代的阮籍、嵇康等人,不满司马父子的独裁政治,整日谈玄纵酒,放浪形骸,故作狂妄,借以逃避现实,洁身自好,不与黑暗政治同流合污安能催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能开心颜。
〞〔李白〕是他们共同的心声在?庄子-列御寇》中,有这样一那么故事:宋国有一个叫曹商的人,很会溜须拍马,深得宋王的信任,派他出使秦国,并赏他几辆车,到了秦国,曹商又施展故技,能说会道,很受秦王赏识,又得了一百辆车,曹商回国时,带领浩浩荡荡的车队,特地从庄周的门口经过,想炫耀自己,顺便讥笑一番庄周,他对庄周说;“身居穷街陋巷,靠编草鞋为生,穷困潦倒,饿得面黄肌瘦,脖子瘦得跟灯芯似的,这是我曹商不如你的地方而靠能说会道博得万乘国君的欢心,得到一百多辆车的恩赐,这是我比你强的地方〞庄周看都不看一眼,没有停他手里的活〔编草鞋〕,冷冷地说:“我听说秦王得了痔疮,召请天下名医,能把他痈破开的,得车一辆,用嘴把脓吸出来的,得车五辆,治疗的办法越贱,得车越多,难道你为秦王吸过脓吗,不然,怎么会得到则多车子呢〞把做官从政比作“吮痈舔痔〞是庄周的惊世骇俗之语,在他看来,在官场上靠溜须拍马、阿谀奉承、卑躬屈膝以博取恩宠,这跟“吮痈舔痔〞有什么区别呢法国哲学家萨特尔规劝年轻人不要从政,他说:“政治就是大便,你敢把手伸进大便吗?〞三,危险史记》记载:楚怀王听说庄周很有才,便派使臣带重金请他出来做宰相,庄周不以为然,他答复说:“相位、金钱,的确是好东西,但这好比是一条小牛,被主人养得肥肥的,祭祀的时候,披上红绸布,戴上大红花,被人拉到太庙杀了,用于祭祀天地神明,到那时候,它即使想做一只无依无靠的小猪也来不及了,你走吧,不要玷污我,我宁可游戏于污泥浊水中,自得其乐,不受国事羁绊,图个快活。
〞在古代中国,多少人热衷于追求功名利禄,其中不乏有人功成名就,显赫一时,权倾四方,荣华富贵结果或因宫廷斗争,或因失宠,或因贪赃枉法而招致杀身之祸 在封建体制下,党争是非常残酷的,往往一人得道,鸡犬生天,一旦得势,诛灭九族,政治对手之间似乎永远没有妥协和谈判的余地,要么你死,要么我活,游戏的筹码往往是鲜血和生命,这哪里是政治,清楚是是死亡游戏,这样的游戏,庄周是不玩的二、我想飞起来庄周独善其身,不跟人玩,他有出路吗他苦思冥想,忽然想到古代志怪小说?齐谐》里的一只大鸟,于是挥笔写道: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假设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那么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鲲鹏南飞〞是?庄子》的开篇之作,写得气势磅礴,惊天动地,他说:北海有一条鱼,名叫鲲,奇大无比,它的身躯不知有几千里,有一天,鱼变成鸟,名叫鹏,鹏的脊背也不知有几千里,鹏展翅飞翔,它张的翅膀象铺天的云海,先是贴着水面飞了三千里,拍打着海水掀起万顷波涛,水汽迷蒙,然后乘旋风冲上九万里的高空,向南海飞去这就是庄周的理想,他想像鲲鹏那样飞起来,离开寒冷的大海,到和煦的南方去,这当然是一种比喻,意思是我不跟你玩,我要离开这胺脏的场所,是非之地,去寻找我的高兴自由,诗经曰“乐土乐土,爰得我所。
〞意思也差不多于是就有人讥笑了当大鸟从天上飞过时,燕子和麻雀嗤笑说“它要飞向何方呢?你看我们腾跃起飞,不过数丈又落下来,翱翔于蓬草之间,这就是飞翔的最高境界了,它为什么要飞到则远的地方去呢?〞燕雀也是一种比喻,影射“才能能够胜任一官之职、做事能庇护一乡之人、品德迎合一国之君、能力取信一国之人的人〞〔“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即那些指那些热心政治,追求功名的人,他们不理解庄周,不明白生命的价值和意义,不配谈论高兴和自由,因为他们的人生境界太低了,即所谓“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墟也;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曲士不可以语于道者,束于教也〞〔?秋水》〕三、高兴的前提是放弃自我庄周接着认为,做鲲鹏还不过瘾,因为它“有待〞,即有依赖,鲲鹏还需要风的托举,没有风是它是飞不了则高,即“风之积也不厚,那么其负大冀也无力,故九万里那么风斯在下矣,而后乃今培风,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阔者,而后乃今将图南〞风力的积聚缺乏,就无法托起鹏的大翅膀,鹏能飞九万里,是因为有风在下面托举,然后才可以乘着风,就像背驮着青天似的,一往无前的飞向南方庄周认为,人活在世界上,只要有依赖,有追求,他就是不自由的,不高兴的,记得一个诗人说过:“留给自己多少,就有多少烦恼。
〞则怎样才能获得真正的自由和高兴呢,庄周开宗明义的答复:“假设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彼且恶乎待哉?故曰: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如果能做到顺应自然,驾驭阴阳风雨晦明六气的变化,漫游于无穷无尽的境界,还会有什么依赖呢要获得真正的自由和高兴,就要忘掉自己,抛弃功名思想,寄情山水,与大自然融为一体,这才是人生的最高境界啊为了表明问题,庄周接着给我们举了“尧让天下,许由不受〞的例子:尧是中国古代驰名的皇帝,许由是个道术很深的隐士,尧对许由说:“太阳出来了,篝火还在焚烧,这对于显示光亮,不是徒劳吗;下雨了,有人还在浇地,这对于滋润庄稼,不是白费劲吗;你这样的圣人诞生了,我还在统治国家,这不是空占位子吗?请接替我治理天下吧〞许由不接受,他说:“让我治理天下,那就是为了名,名是实的影子,我会去追求影子吗?况且鼹鼠在河边喝水,喝饱肚子就够了,巧妇鸟在林中筑巢,一枝也够了,天下给我有什么用啊,我不会越俎代庖的〞这就是对“无己、无功、无名〞的诠释在?庄子》里,这样的故事很多,主要集中在?让王》,其中颜回安贫乐道也写的精彩:孔子对颜回说:“你家这么穷,位这么卑,为什么不出去做官呢?〞颜回答复说:“我不想做官,我在远郊有五十亩薄田,足以保稀粥,近郊有四十亩良田,足以保粗衣,我弹琴以自娱,学习先生之道以自乐,我不想为官。
〞庄周自己也是这样的人,他编了一辈子的草鞋,誓不做官,以其淡泊的一生,践行了自己的思想许由、庄周、颜回们,似乎很超脱,然而,鼹鼠还需果腹之水,鹪鹩还需筑巢之枝,庄周还需要编草鞋为生,颜回还得赖几十亩田维生,他们还有老婆孩子,还要穿衣吃饭,因此,他们的自由高兴还是有限的, 充其量只是一个知足者,鲁讯先生在?起死》中写到:“庄周虽然好象很超脱,很达观,但在必要时就请警察来爱护自己,而且,警察对庄周说:‘咱们局长这几天就常常提到您老,说您老要上楚国发财去了,也许从这里经过的,敝局长也是一位隐士,常兼办一些差使,很爱您老的文章,?齐物论》中什么‘方生方死,方死方生,方可方不可,方不可方可’真写得有劲,真是上流的文章,真好,您老还是到敝局里去歇歇吧’〞四、做仙去因此,要获得更大的自由高兴,不能在市井里呆着,最好跑到山上去,彻底的抛弃世间的一切,于是,庄周又给我们讲了一那么故事:他说:‘边远的姑射山上住着一个仙人,肌肤白如冰雪,身段柔假设处女,不食五谷,吸风饮露,乘云气,驾飞龙,逍遥于世外,他发出的功可以使庄稼不受灾害而五谷丰收,他的德行可以将磅礴万物合而为一,万物都伤不了他,大水涛天,淹不到他,大旱之年,金石熔化,山焚土焦,他不感到热,就是他身上搓下的污垢、吃剩的米糠,都可以造出尧舜来 。
〞老庄创建的道教在中国古代很盛行,上山修炼成仙是人生逍遥的一种途径,于是在中国历史上出现了无数的仙人,传说中的“八仙过海〞就是他们的代表,他们远离尖嚣,潜心修行,不食人间烟火,其中不乏高人,庄周这里所描绘的就是这一类人,这种出世的逍遥,乃真正意义上的“逍遥游〞,是庄周心目中最高的境界然而,神仙有几个人能做到,乐土也是不存在的,脱离政治的知识分子在现实生活中是没有出路的,甚至连三顿都顾不了,他们的物质生活一点也不自在,不逍遥,庄周的逍遥游只是一种精神活动,或者说是一种心态,他经常这样写到:假设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地之辩 ,以游无穷者,不食五谷,吸风饮露,乘云气,御飞龙,而游乎四海之外,予方将与造物者为人 ,厌那么又乘夫莽眇之鸟,以出六极之外,而游无何有之乡,以处圹之野实际上是一种白日梦状态,就象嵇康所描述的那样:目送远鸿,手挥五弦,俯仰自得,游心太玄五、爱不爱听随你便听完庄周的一番宏论,惠子不以为然,又不想直接批驳他,这个善于雄辩的梁国宰相,庄周人生唯一的知己,讲了一那么故事,影射庄周:“魏王赏我大葫芦种子,我把它种下,结出的葫芦可装五石的容量,用于装东西太脆,不能搬动,把它剖开,又太平浅,装不了什么,不是不够大啊,是因为无用,我便把它砸了。
〞庄周知道惠子在揶揄自己,于是也讲了一那么故事予以还击,就是驰名的“不龟手之药〞:“从前有一户人家,善于调制不龟手之药,世代以洗衣为生,有一个过客听说后,想用一百两黄金买他的药方,这户人家合家商议,说:‘我们世代以洗衣为生,所得不过几两黄金,如今卖掉药方,一下子就得到一百两黄金,那就卖了吧’过客得到药方,献给吴王,刚好越国入侵,吴王便派他领兵打仗,冬天,吴国与越国展开水战,吴国得益于不龟手药,大败越国,于是这个过客得到吴王的割地封赏,同样一种不龟手药,有的人用它割地封赏,有的人用它却世代不免洗衣为生,那是所用不同,你今天有大葫芦,何不如把它作为浮桶,浮于江湖之上,还用担心它无所用处吗?先生真是茅草之心,不开窍啊〞惠子不甘示弱,干脆把话挑明了说:“我家有一棵大臭椿,树身臃肿,树枝弯曲,立在大路边,没有一个木匠理它,你的理论也跟这棵臭椿一样,大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