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纺织印染常见60多种面料瑕疵及成因

人***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171.50KB
约18页
文档ID:408378303
纺织印染常见60多种面料瑕疵及成因_第1页
1/18

纺织印染常见 60 多种面料瑕疵及成因染色印花的生产加工中,如果质量管理不严,极容易出现印染性瑕疵,而作 为一个布行或品牌公司的面料采购和跟单人员,是否掌握印染性瑕疵知识,由其 是瑕疵形成的原因,是做好本职工作的基本前提同样,作为印染公司,只有对 每一道工序可能出现的质量问题严防死守,才能加工出高合格率的成品面料本文介绍常见的 62 种印染瑕疵,个个都是足以让面料价值严重贬值甚至报 废的问题,正好印证了"质量无小事"1油滴状染斑(《GasolineSpot》)★★★★★外观:多发生在 E/R 混纺织物,染色后有油滴状之斑点,较正常部位颜色 稍深以放大镜观察,在织物浓色部位之毛绒,尖端呈现微小珠状,且较正常部 位之毛绒为多成因:此乃由于烧毛不均匀所致,染斑浓色部位,毛绒未能充份烧除,在尖 端成为融团,吸色性较强,故染色较浓《烧毛不匀》)2布芒(《Fuzz,Nap》)★★★★★外观:染色整理后之织物,布面仍有细微之毛绒,与布纹之色泽相异 成因:1).烧毛不够充分,未将布面之毛羽彻底烧除2).利用液流式染色机染色时,喷嘴之喷流太强《烧毛不充分》)3精练斑(《Scouringspot》)★★★★★外观:在精练过程,精练掉下之织物中非纤维物质与精练剂结合,再夹杂有 织物掉落下之毛绒,又粘附在织物表面上。

视之布面上有不规则片状之黄色痕迹,以指甲轻刮,则有短毛绒及碎屑掉落成因:1).精练剂于常温中易于凝结 2).用精练釜精练时,水洗不够充 分,或水洗之温度较低3).在连续式精练,精练室内积有沉积物,或精练药 槽内泡沫过多及轧辊表面不洁《精练剂凝结》)4练漂破洞(《BleachedHole》)★★★★★外观:胚布正常,经过氧化氢漂白后,布面有相判之经纱或纬纱断裂, 形成小破洞成因:布面上粘有铁锈,或漂白浴用水中含有铁离子,在布匹漂白过程 中,与过氧化氢急骤氧化而使纱断裂《铁锈氧化》)5色花(《Skilteriness》)★★★★★外观:布面有不规则片状之颜色深浅成因:前处理工程之退浆,精练未能彻底作好《精练未彻底》)6雾斑(《Mist》)★★★外观:片状之染斑,有深有浅,轮廓不明显,形状大小不一,发生之位 置不集中,亦无一定之规则成因:1).待染之织物,被溅到污水或其它药品2).练漂后未立即烘干, 长时间堆积在布车上,部份织物发生风干之水印3).胚布沾染油污,胚检时 以强力去污剂刷洗后残留之痕迹《练漂未及时烘干》)7浸透不良斑(《InperfectPenetrationOfDye》)★★★外观:染色后之布面呈现深浅之彩云状。

成因:1).退浆、精浆不够充份,或经处理脱下之腊质等物,再附着于织物上 2).浴染时浴比过小,升温速率过快,使染色液呈胶化之状况《烧毛不匀》)8色差(《aberration》)★★★外观:染色或印花织物,染出之成品颜色,或印花花纹之颜色未能与所指定 者完全相同成因:1).指定色样所用之样本过小,打样后对色时即未能作到完全相同之对 色2).于配制染色液或调制印花浆时,称量染料、助剂不够精确3).制程与打 样之条件未能完全配合,且未作经验性之修正《配色不精准》)9缸别色差(《aberration》)★★★外观:大批量之织物,分数缸或一缸数次染色,非在同一缸染色者,有色光 深浅之差别成因:各缸虽同一型式,但其功能会略有差别在染色制程中,各次操作之 条件亦无法尽同《操作差异》)10阴阳色(《aberration》)★★★外观:染色全幅织物,正、反两面之颜色有色差成因:1).压染轧辊出布边,布匹行进方向未与压吸线在同一平面内2).压染后预干时织物两面所受之热量不同 3).树脂加工时织物两面所受之风速 不同《着色不匀》)11左右色差(《GasolineSpot》)★★★外观:全幅之织物,由左布边至右布边颜色逐渐变深或变浅。

将两布边 折合对比,颜色有显著之差别成因:1).压染机轧辊之压吸率,由左至右逐渐变大或变小 2).印花滚 筒罗拉或滚纲雕刻或制作不善 3).印花滚筒罗拉或滚钢左右所受之压力大 小不等4).在预干、固色或树脂加工时,箱内左右之温度或风速不相同《滚筒压力不匀》)12中稀、中浓(《Listing》)★★★★外观:织物在近布边与近中央部位之颜色,有深浅之差异成因:1).在开幅交卷染色机,扩布装置曲度不适宜,使布幅吸着染液率 不一致染液槽内之温度两端与中央不一致添加新染色液不均匀2).在液 流染色机,织物循环速度较慢,而升温之速率较快3).在开幅连续式染色机, 轧辊中央与两端压吸率不一致烘干时温度与风速两端与中央不均一在连 续染色过程中,布身所受之张力不均一4).前处理加工时已形成之织物中央 与两边不一致5).罗拉或罗大利印花时,所施之压力中央与两端不一致6). 染色后未随即树脂加工,或上树脂后未完全烘干,长时间堆积《过程控制不精准》)13首尾色差(《TailingofEnding》)★★★外观:一组含数匹或数十匹之织物,在同样设定之条件下连续染色后, 开始与结尾施染之布匹,颜色有深浅之差别成因:1).在前处理过程中,一批织物发生前后有退浆、精练、漂白、丝 光、定型等之差异。

2).在开幅交卷染色时,使用组合之染料染着率不一致,导布与卷法不适当,染料追加错误,染色温度控制不当,均会造成首尾色差3). 在连续染色时,压吸率发生变动,染色液之安定性欠佳,烘干时之温度逐渐发生 变化4).染料与合并使用之助剂如相溶性不良,会发生染料粒子与水之不均匀 层因毛细管作用,水先进入纤维中,致使染液之浓度改变,造成首尾色差5). 使用冰染料染色时,在长时间之浸染过程中,染料会徐徐发生水解,亦会造成首 尾色差《过程控制不精准》)14移印(《Migration》)★★★★外观:由于染色之织物于烘干时,织物中所含之水份蒸发,染料随水移动而 移向织物表面,使织物表面之色调发生浓浅之变化成因:1).压染时设定之压吸率过大2).调配染液时,使用之染料过量,亦 即染液之浓度过高3).染色后烘干前放置之时间过久4).烘干之速率太快5). 未添加移染防止剂,或添加之量不足《过程控制》)15染料斑(《DyestuffSpot》)★★★外观:染色织物之表面有片状颜色较深,形状不一,及位置不规则之较大斑 点成因:1.使用之染料、助剂不当染料之溶解、分散不够充分2).染料或助 剂含有不纯物3).染色用水硬度过高,未使用软水,或采用软水之软化剂欠当。

《分解不充分》)16染着条斑(《DyeingStreak》)★★★外观:染色织物相邻排列之纱或纱群,在色调、浓度、艳丽方面呈现差异 有仅一条者,亦有数条纱成带状者长度有较短者,亦有全匹者成因:此为染色织物所用化学纤维之化性问题,因染色染着性之不同而发生 此种差异《设计不严谨》)17光泽条斑(《InstrinsicLusterStreak》)★★★外观:非起毛染色织物之表面,在受到光线直接照射时,颜色会呈现成 条状之深浅或明暗之差异成因:此为染色织物所用化学纤维之物性问题,因织物中纤维对光之反 射性、吸收性、透过性等不同,致使光泽度、透明度、白度等在观察上发生 差异例如化学纤维中之添加剂、结晶程度、配向度、非结晶状态等,均会 影响纤维本身之光泽《化纤着色性不同》)18染色织纹斑(《GasolineSpot》)★★★外观:非平纹组织之染色织物,依组织之变化,布面颜色有深、浅或明、 暗之差别成因:由于织物组织结构之原因,使织物交织点之分布,及经纱与纬纱 间之排列关系不同,致使织物对光线之反射性、过透性不同《光线反射一致》)19间隔条斑(《SpacingStreak》)★★★外观:在染色织物之经向或纵向,成直条形颜色深浅之差别。

成因:于染色时织物之经纱发生移动,使纱之配列密度不均匀,相邻纱 间之空隙有大有小,产生差异,致使在视觉上有浅有深《经纱移动》)20导染剂斑(《GasolineSpot》)★★★外观:聚酯纤维织物染色之布面,有滴状之浓染点成因:1).常压浴染聚酯纤维织物时,因导染剂分散不良,于吸收染料后在布 面上形成斑点2).常压染色时挥发之导染剂,在机顶凝结,滴下落于被染物上《导染剂分散不良》)21经纱条纹(《WarpStripe,YarnTextureStreak》)★★★外观:匹染之梭织布,布面经纱方向有降雨状之条纹严重者,在胚布之布 面亦能看出此种瑕疵,因检验场所之明暗度,观察之方向、距离之远近不同, 会有呈现显著与不显著之差别成因:1).由于织布用纱之支数、均匀度、捻数及纱之横截面形状等之差异而 形成2).选用之染料不当,尤其在染绿色时较易发生3).如系聚酯加工丝织物, 染色前退浆处理不当,局部残留有糊剂,在染色时较不上色,颜色较浅,而显现 有经向条纹《用纱、染料不当》)22染色横条(《BarryDyeing,FillingBandinShade》)★★★★外观:在梭织物之纬向,或圆编针织物之横向连续毛圈,经染色后颜色呈现 较深或较浅之带状。

成因:1).梭织胚布有密路或稀弄瑕疵2).针织物于织造时,喂纱张力不匀, 或毛圈个数稀密不匀3).织时使用规格相同而批号不同之丝状化纤纱4).针织 用化纤丝,在丝加工过程中,加热过程温度之不均一《密路或稀弄瑕疵》)23染料点(《DyeSpot》)★★★外观:1).在染中、浅色织物之布面,有同色系之微小色点2).在漂白或浅 色织物之布面,有他种染料之微小色点成因:1).染料溶解不良,尚有微小之颗粒未溶解开 2).染料搬运途中 发生飞扬,落于存放待加工之织物上3).未将机械设备清洗干净,于深色加 工完毕后,继续加工浅色时《颜色溶解不良》)24绳状痕(《RopeMark》)★★★外观:绳状染色时因织物缩成绳状,染色后布面沿布长之方向有不规则 之颜色深浅皱纹成因:利用文琪或液流式染色机染色时,织物未作预定型或定型不足 于染色中滚动条故障停止运转急骤之升温或降温染色浴比过小织物在 缸内打结等《定型不足》)25压染折痕(《PaddingMark》)★★★外观:梭织物开幅压染时,织物在两轧辊。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