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林业和园林发展“十四五”规划(修订)· 2021-10-27· 来源:广州市林业和园林局 ········· 2334次目 录 前 言 第一章 绘就绿美花城美丽画卷 一、绿色生态基底健康稳固 二、花城美誉度跨越式提升 三、岭南园林持续焕发活力 四、森林城市建设引领湾区 五、绿色惠民富民成效显著 六、资源保护管理全面加强 第二章 迈入出新出彩发展新阶段 一、发展形势 二、面临挑战 三、指导思想 四、发展思路 五、基本原则 六、发展目标 第三章 打造活力花园城市 一、优化绿色生态空间网络 二、完善活力普惠的花园城区 三、建设绿色富民的美丽乡村 四、构建效益多元的森林湿地 第四章 打造千年花城新名片 一、建设岭南园林新高地 二、提升花城品牌影响力 三、创新发展立体绿化 第五章 深化绿色资源提质增效 一、以碳中和引领森林提质建设 二、全面升级园林绿化品质 三、推进湿地保护建设与生态修复 第六章 织牢生态安全保护底线 一、推进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 二、提升生物多样性保护水平 三、加强生态资源保护 第七章 增强居民绿色获得感 一、推进公园绿地均衡共享 二、推进乡村绿化美化 三、构建现代富民林业 第八章 筑牢湾区生态安全格局 一、携领优化湾区生态网络 二、深化湾区生态绿化城市合作 第九章 推进治理能力现代化 一、全面推行林长制 二、强化科技创新驱动 三、创新智慧绿化管理 四、推进绿地建设管理精细化 五、深化改革和机制创新 六、加强法治建设 第十章 环境影响评价 一、环境效益分析 二、不良环境影响及可控性分析 三、相关规划协调性分析 第十一章 规划实施措施 一、强化林长制统筹与任务落实 二、加强部门协同与规划协调 三、强化规划权威与监督实施 四、创新资金投入与运营管理 五、加强人才培养与行业管理 六、加强公众参与与宣传教育 附表前 言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也是广州以新发展理念引领高质量发展,着力建设经典魅力与时代活力的国际大都市,实现老城市新活力和“四个出新出彩”的重要时期。
规划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服务碳达峰、碳中和战略大局,充分发挥广州市林业园林在大湾区生态宜居发展和珠三角国家森林城市群建设中的创新引领作用以及在美丽中国广州样本建设中的生态基石作用 规划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坚持科学、生态、节俭的绿化发展之路,围绕推动林业园林高质量发展的主题,以“活力花园城市”为目标,明确全市绿色生态空间网络,并从打造千年花城新名片、深化绿色资源提质增效、织牢生态安全保护底线、增强居民绿色获得感、筑牢湾区生态安全格局、提升治理能力现代化六大方面制定发展计划与任务安排,是“十四五”时期全市林业园林工作的行动纲领第一章 绘就绿美花城美丽画卷 “十三五”期间,广州市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深入实施美丽宜居花城战略,积极推进珠三角国家森林城市群建设和粤港澳大湾区生态绿化城市联盟,稳步实施新一轮绿化广东大行动、绿美南粤行动计划、森林城市品质提升计划、公园与道路绿化品质提升行动,形成“森林围城、绿道穿城、绿意满城、四季花城”的绿色生态格局。
绿色生态基底健康稳固,花城绿化品质显著提升,园林绿化规模稳中有升,先后获得“全国绿化模范城市”“全国绿化先进集体”“关注森林活动20周年突出贡献单位”“全国林业信息化建设市级十佳单位”等国家级荣誉称号广州市林业和园林“十三五”规划主要指标完成情况序号发展指标规划目标2020年现状1森林覆盖率(%)≥41.6*41.62建成区绿地率(%)38.040.03建成区绿化覆盖率(%)43.045.524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平方米)18.017.33*5森林公园数量(个)92926湿地公园数量(个)22257精品绿道(条)36368森林总蓄积量(万立方米)≥1950*1954.99森林火灾受害率(%)≤0.10.0210林业有害生物成灾率(%)≤0.80.55 *注:(1)根据2016-2018年全国开展的新一轮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森林资源划定标准、技术规程和调查方法等发生较大变化,按照新统计口径,全市森林覆盖率、森林蓄积量2020年目标值分别由42.5%、1975.7万立方米调整为41.6%、1950万立方米 (2)根据2021年公布的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2020年广州市常住人口数为1867万人,比2020年初市公安局和市来穗局提供的全市常住人口数多68万,致使我市人均公园绿地面积由18平方米降低至17.33平方米。
一、绿色生态基底健康稳固 “十三五”期间,广州市着力提升森林质量和效益,“点线面”结合,稳步实施林业生态建设与保护,大力推进森林碳汇、森林进城围城、生态景观林带、乡村绿化美化等工程建设,绿色生态基底更为稳固2016年起,全市连续三年获得全省森林资源保护和发展目标责任制考核第一名,生态系统质量不断改善 绿色生态屏障更加牢固大力实施造林与生态修复工程,坚持“建抚并举”方针,森林质量和效益大幅提升截至2020年底,完成生态修复和森林碳汇造林1.73万公顷,打造森林经营样板基地11个,森林总蓄积1954.9万立方米积极开展生态公益林落界工作,着力推进生态公益林建设,生态公益林扩面提质成效显著十三五”期间,完成12.16万公顷省级生态公益林落界,新增市级生态公益林6460公顷,生态公益林占林地面积比例达62.9% 湿地保护修复稳步推进扎实推进湿地保护管理,出台《广州市湿地保护规定》,建立湿地保护联席会议制度,成立市湿地保护专家委员会,开展湿地保护分级和名录管理,完成第一批省级湿地名录认定工作和第一批市级重要湿地名录的基础工作系统推进湿地保护修复工作,湿地典型生态系统恢复、候鸟栖息地生态修复、海珠湿地生物多样性保护修复等工程取得阶段性成果,湿地生态功能显著增强,生物多样性有效提升,近十年来海珠湿地和南沙湿地的鸟类增加100多种。
绿色生态廊道建设成效显著以生态景观林带建设为抓手,市域绿色生态廊道网络不断完善十三五”期间,新建生态景观林带221公里,累计建成生态景观林带728公里机场高速、广河高速等主要道路两侧生态景观林带建设成效显现,仑头立交、土华立交等城市出入口绿化彰显门户形象,基本形成贯穿城乡、绿量充足、景观优美的绿色生态廊道 城乡绿化美化成果丰硕加快建设森林公园和湿地公园,持续实施乡村绿化美化,增加全民绿色福利积极开展森林进城围城工作新增从化区马岭、增城区邓村等19个森林公园,总数达92个,全市森林公园体系逐步完善;新增黄埔区凤凰湖、白云区白云湖等13个湿地公园,总数达25个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大力推进乡村绿化美化,改善乡村人居环境十三五”期间,创建12个森林城镇,完成506条村乡村绿化美化,持续提升村庄环境风貌,形成生态宜居的休闲共享空间 二、花城美誉度跨越式提升 “十三五”期间,广州市聚焦千年花城品牌建设,增花量、建花园、添花景、办花节,花城满意度实现稳步提升,达到93% 花城风貌品质显著提升高标准推进花园花景建设,以点串线带面,打造四季缤纷的美丽宜居花城形象高标准推进广州花园规划设计,开工建设广州花园锣鼓坑片区和麓湖前置区。
传承千年花城文脉,推进花城空间布局优化,在城市重点地区、出入口、公园景区、高快速路和主次干道,累计种植主题花树40万株,打造花开成片、规模各异、色彩鲜明的花城风貌,累计建成140个遍布城乡的赏花点新增立体绿化40万平方米,累计建成426座、约350公里桥梁绿化,形成极具花城特色的空中绿廊花廊,成为展示城市形象的靓丽风景线强化夏季开花品种,巩固提升春、秋两季花景质量,应用花卉植物160余种,常年维持花卉花境布置2.9万平方米,营造多种类、多色彩、富有韵律变化的四季花景 花城品牌影响力持续增强围绕市委市政府“打造花城品牌”的工作部署,精心策划花事活动,促进花事文化交流合作,着力提升花城品牌影响力和美誉度强化“广州花展”品牌,举办广州园林博览会和广州国际花卉艺术展,搭建国际化、高水平的艺术文化交流平台,弘扬岭南园林造园艺术加强国内外花事交流合作,组织参加中国菊花展、香港花展等专业性、区域性展览,推进与世界知名花展英国伦敦切尔西花展的交流与合作举办春花节、秋花节和“广州过年·花城看花”迎春花市节庆系列活动,坚持打造“一园一品”特色花事活动,展示国际大都市魅力创新花展模式,全方位打造线上赏花平台,制作系列赏花宣传片和线上赏花地图、打造VR全景赏花H5、开展“我的最美阳台”微视频大赛,进一步丰富花城文化。
三、岭南园林持续焕发活力 “十三五”期间,广州市不断优化园林绿化品质,创新发展岭南园林内涵,狠下“绣花”功夫,实施精品工程,美丽广州建设成效显著 城市景观品质大幅提升按照精细化、品质化要求,全力打造一江两岸三带核心区景观,大幅提升临江大道、阅江路、二沙岛等重点区域的绿化品质,精雕细琢打造代表广州国际城市形象的核心景观区实施景观片区建设,完成大学城、白云新城、麓湖等重要片区的园林景观提升,形成高品质城市休闲空间强化精品意识,推动沙面、海珠广场焕发新活力 公园面貌焕然一新大力提升公园品质,完善公园服务功能,进一步增强公园亲民性、互动性,推动公园焕发新活力新建成二沙岛艺术公园、二沙岛智能体育公园等,形成一批具有岭南文化特色的开放型城市公园典范完成流花湖公园、荔湾湖公园、天河公园等11个公园拆围透绿,推动公园景观与道路绿化景观融为一体,拓展绿色休闲空间完成越秀公园、麓湖公园、流花湖公园、动物园等重点公园的设施升级和水体治理工作,公园环境品质得到较大提升,越秀公园建成全国首个城市公园展览馆完善公园体育建设设施,加强健身步道、缓跑径建设,新建改建公园足球场26个推进公园“厕所革命”,新建改造公园厕所115座。
强化公园季相变化,打造30处具有一定规模的落羽杉片区,营造公园良好的生态环境和优美的水岸 道路绿化品质再上新台阶市区联动,全要素推进道路绿化品质提升,规范行道树建设标准,印发行道树技术工作手册完成105国道、机场高速、环市路、科韵路、广州大道等城市重要道路绿化提升,高标准建设多条代表广州新形象的园林精品线路 白云山还绿于民成效显著拆除白云山红线内及缓冲区违法建设和影响景观的建筑物92.36万平方米,新增和改造绿化面积28.44万平方米建成云道6.2公里,实现白云山麓湖越秀山连通按照“一门一策、一门一景”的思路,建成开放柯子岭门等14个彰显岭南特色的标识性门岗,推进白云大道、同泰路以及白云山6条主要进山通道、濂泉门进山通道环境整治提升 四、森林城市建设引领湾区 “十三五”期间,广州市持续强化与周边城市的生态绿化协调、合作与共享,在粤港澳大湾区和珠三角国家森林城市群建设中发挥着重要的示范引领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