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坪曲线施工单位竣工验收工程施工总结

jiups****uk12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67KB
约17页
文档ID:40155663
坪曲线施工单位竣工验收工程施工总结_第1页
1/17

1施工施工总结报总结报告告一、工程概况一、工程概况坪曲线端氏至杨河桥段公路起点位于沁水县端氏镇东约200 米处,里程桩号为 K126+800,经端氏桥跨固县河后,向西过槐庄,绕韩王庄到达中乡,路线折线向西北,在八里村利用原八里桥跨沁河后,路线向西,经东大、西大至郑庄,穿郑庄乡后路线转向西南,经洛水、湾则、前沟、里必、马邑到达终点沁水县杨河桥,里程桩号为 K164+648.77,全长 37.844 公里该路线为二级公路,设计速度为 40km/h,路基宽度 8.5 米,汽车荷载为汽-20,挂-100路面结构为 4+3cm 沥青砼,基层结构为水泥稳定碎石全线工程数量为:1、20cm 综合稳定碎石底基层 30583 m22、16cm 水泥稳定砂砾底基层 177376.25 m23、20cm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 286140 m24、10cm 水泥稳定碎石调平层 154752m2 5、3cm 细粒式沥青混凝土 284634.75 m26、4cm 中粒式沥青混凝土 284634.75m27、厚度 27 cm 现浇混凝土加固土路肩 69208m,厚度 25 cm现浇混凝土加固土路肩 2142 m8、砌筑工程 57000 余 m3。

2二、二、组织组织机构机构我公司在接到施工任务后,积极组织施工人员成立了项目部,主要人员为:项目经理:原永明项目副经理兼技术负责人:王永祥工程科:刘明县 技术科:王迎晖 质检科:李建霞试验科:刘建军 设备科:翟和平 物资科:赵广马安全科:郭广正 财务科:崔保仙 办公室:李晋峰三、工程三、工程质质量管理量管理(一)(一)质质量控制措施量控制措施1、施工准备:(1)、开工前,项目部组织施工和技术人员进行图纸会审和技术交底,并组织测量人员精确进行施工放线,使工程施工有一个良好的开端 (2)、项目部及时建立健全了施工组织机构、安全组织机构、质量保证体系及项目部管理制度,使生产、安全、质量有机的结合起来,真正做到人人有责任,事事有人管3)、及时建立工地试验室,配备足够、精确的试验设备,并经过有关质检机构的验收和认可,取得临时资质4)、组织专职收料员进行材料的采购,材料进场有监理认可后方可进场,并严格执行堆放制度,无混合堆料现象2、质量管理与控制 3(1)、建立了以项目经理为组长的工程质量监督评审小组,工程技术部为主体的全面质量管理小组,实行每周定期巡回检查制度,并针对工作面存在的实际问题制定可行的解决措施。

设置专职质检员,专职试验员,配合全面质量管理小组对工程质量进行监督,全面质量监督小组的工作接受工程质量监督评审小组的监督、指导和检查,这样形成有措施、有检查、有总结、有提高的质量保证体系同时,还制定了质量目标责任制,真正做到责任明确,奖罚分明,质检人员有职有权2)、各工序配备专职试验人员进行跟踪检测,保证了工程质量3)、料场设立专职收料员,并设立现场试验设备,配备专职试验员,原材料严格按规定要求及频率自检,主要材料(水泥、沥青、碎石)按频率送分局中心试验室进行抽检,不合格材料坚决杜绝进场拌和场严格按中心试验室出具的配合比施工,并有专职质检员旁站,以保证施工质量和安全性水泥混凝土拌和站采用强制式拌和机 (4)、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施工技术规范进行施工,严格履行监理程序,坚决执行监理工程师的各种指令和工序检查签认制度,未经监理工程师签认的工程决不进行下一道工序的施工隐蔽工程必须有监理人员在现场才可施工在各个结构层施工前,均铺筑了试验路段,确定了松铺系数及不同压实机具的压实遍数等相关数据,为大面积的施工提供科学依据4(二)施工自(二)施工自检检情况情况1、水稳层铺装采用集中厂拌法施工,拌和机以各种材料的重量比输出材料,集料、水泥、水均以标准配合比计量。

在正式拌制混合料之前,先标定了设备计量,对各种材料输出的电子称量器一一校核,直至准确为止拌和时,在电脑控制比例的同时,再由试验人员定时检测,尤其是灰剂量,除满足规定质量控制频率2000m2检测 6 个样品外,还额外增加了频率,灰剂量控制达到2000m2检测 10 个样品级配控制频率在 2000m2检测一次含水量定时检验,异常时增加检测频率,并根据气候、运输里程、时间等直接影响含水量的指标来控制出料含水量依据《公路工程施工监理规范》的规定对进场的水泥抽检 10 次,碎石抽检 15 次,基层铺装抽检压实度 121 个,无测限抗压强度抽检 15 组,无侧限强度每工作班自检一组,保证强度检测要求施工现场对平整度、横坡等关键指标进行了严格检测,做到随时掌握施工质量,及时调整不规范操作沥青混凝土路面铺装过程中,我们每天进行沥青的三大指标检测,同时进行了混合料的沥青用量、马歇尔稳定度、流值等关键性试验,用油量严格按分局试验室出具的标准进行控制,指导现场施工现场压实过程注重机械设备的配合、碾压工艺等控制,用核密仪按 50 米 1 个点的频率进行压实度控制沥青混凝土油面抽检压实度 118 个,通过沥青混凝土油石比试验对沥青用量及沥青混凝土级配每日进行检测,经抽检均满足规范和设计要求,合格率为 100%。

如发现异常及时调整,及时处理从而保证了工程的顺利施工5厚度检测采用控制松铺厚度的方法,采用插棍法进行检测,铺装完成后再钻孔检测渗水试验跟踪检测,检测结果满足规范要求在每阶段铺装完成后,按一定的频率进行钻孔检测,底基层、基层成型良好,厚度满足设计要求面层成型良好,检测指标都满足设计要求2、竣工资料整理:施工技术资料齐全、真实,与现场检测同步进行建立质量档案,加强对日常施工中有关的施工记录、质检资料、试验资料、技术文件、施工照片的收集、整理和归档竣工资料编制工作以质检人员为主要骨干,按照分局有关要求整理归档,并配合监理完成了有关文件的整理工作三)施工中(三)施工中质质量量问题处问题处理理我们所用当地碎石材料为砂岩,由于其具有吸水能力强、强度高、磨耗度高等特性,所以增加了施工难度和施工机械的磨损(包括水稳、沥青拌合站、装载机、摊铺机、平地机、钻孔机等)针对吸水能力强的问题,我们采用提前洒水闷料的办法,对碎石进行彻底湿润,以保证混合料含水量的均匀性在水稳铺装结束后,有充足的水源进行养生,用水量远远大于普通的石灰岩对于施工机具的磨损问题,我们准备了多套配套零件,保证施工不间断在路面铺装前,我们都进行了试验路段铺筑,对压实机械配6套使用、压实遍数、松铺系数、每个作业段最合理的长度等都进行了确定。

进行试验路段铺装时,我们发现平整度控制不好是一个关键问题在查找原因后,发现在摊铺机摊完混合料后,直接进行了压实,缺少了平地机精平这一关键工序所以在正式铺装时,我们特别注意这个环节,压路机先进行稳压,再用平地机进行精平这种做法有效保证了路面的平整度,保证了结构层的厚度和强度 在过村镇路段的施工过程中,交通管制相当困难,容易对路面早期强度造成影响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加大了交通管制力度,实行昼夜值班制,保证了结构层的强度四)(四)对对已完工程的已完工程的评评价价该项目自开工以来,经过广大筑路员工的共同努力,按期完成了施工任务工程结束后,我们及时会同监理单位对整个合同段工程质量进行了客观、公正、较详实的评价,获得比较满意的结果,合同段得分为合格工程四、施工四、施工进进度控制度控制 在进度方面,我们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1、指挥机构迅速成立及时到位为加快本项目的建设,我单位成立了强有力的工程项目经理部,对内指挥施工生产,对外负责合同履行及协调联络2、施工力量迅速进场实施该工程的施工队伍及时进驻工地,机械设备随同施工队7伍抵达工地3、施工准备抓早抓紧施工准备工作及早完成,编制了详细的施工组织设计,落实了重大施工方案。

积极与工程领导组配合,主动疏通地方关系,取得地方政府及有关部门的支持施工中遇到的问题影响进度时,统筹安排,及时调整,确保总体工期按分项工程逐次合理安排时间,做到即逻辑紧凑又不相互冲突展开多个工作面,使水稳和沥青混凝土路面铺装能交叉进行,合理避开了现场的冲突,而且有效缩短了工期,解决了施工和通车的矛盾4、施工组织不断优化根据施工情况变化,不断进行设计、优化,使工序衔接、劳动力组织、机具设备、工期安排等有利于施工生产上足施工设备及人员,实行昼夜两班施工,提高了施工进度5、建立从经理部到各施工队的调度指挥系统,全面、及时掌握并迅速、准确地解决影响施工进度的各种问题对工程交叉和施工干扰问题加强指挥和协调,对重大关键问题超前研究,制定措施,及时调整工序,调动人、财、机,保证工程的连续性和均衡性6、强化施工管理,严明劳动纪律,对劳动力动态管理,优化组合,使作业专业化、正规化7、实行内部经济承包责任制,既重包又重管,使责任和效益挂钩,个人利益和完成工作量挂钩,做到多劳多得,调动施工8队、个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8、加强机械设备管理切实加强机械设备的检修和维修工作,配齐维修人员,配足常用配件,确保机械正常运转,对主要工序要储备一定的备用机械,确保机械化施工顺利进行。

9、确保劳力充足、高效根据工程需要,配备充足的技术人员和技术工人,并采用各项措施,提高劳动者技术素质和工作效率10、安排好雨季的施工及农忙季节用工根据当地气象、水文资料,有预见性地安排各项工作的施工顺序,并作好预防工作使工程能有序和不间断的进行雨季施工前做好下列准备工作:1).首先对雨季施工地段进行详细的现场调查研究,编制实施性的雨季施工计划;2).管理好施工便道并保证晴雨畅通;3).修建临时排水设施,保证雨季作业的场地不被洪水淹没并能及时排除地面水;4).贮备足够的工程材料和生活物资农忙季节的劳力安排合理安排各施工项目的劳动力,将需要劳力少的项目和工序排在农忙季节,尽量雇用不受农忙干扰的长期劳力和临时工,同时考虑提前留有足够的机动力,补充受影响工序等9五、缺陷五、缺陷责责任期出任期出现现的的质质量量问题问题及及处处理理结结果果交工后,我们在缺陷责任期内对所遗留的问题进行了一一处理过村镇路段的边沟淤塞严重,造成排水不畅,在大雨来临时无法正常排水,容易使路面产生积水现象而影响路基的整体稳定性,我们重点对该项工作进行了定期治理,保证边沟排水畅通对被撞毁、撞歪、冲毁的防护设施进行了修复处理,对路面标线不明显的路段,进行了恢复完善。

此外,全面排除了影响路基稳定、行车安全等隐患,保证了道路的安全畅通在缺陷责任期内,我们发现路面局部有横向裂缝现象,后期经实地勘察,分析产生的原因有以下几方面:一是该项目地处沁水沿河地带,原路基本身存在塌陷现象,补强厚度的不足,施工时路面标高与设计测量调整是不相符使其左低右高,我们施工加铺时,为了保证路面的平整度,铺装形成了左侧厚右侧薄的现象,厚度不一致,行车过程中很容易受温度、应力不一的影响而拉裂;二是施工加宽采取的方式是:在边坡上下挖一定深度后再浆砌小矮墙,然后浇筑片石砼路缘石我们认为原路基本身就不稳定,再进行加宽,很容易使两侧路肩在长期的行车过程中形成“塌肩”,对路面开裂有一定影响三是该项目设计结构层厚度较薄,基层的诸多问题引发的裂缝很容易反射到路面四是水稳基层设计 7d 无侧限强度为 4Mpa,水泥剂量为106.5%水泥剂量大,容易出现干缩变形五是该项目设计时间是 2004 年,而施工时间为 2005 年,在间隔的一年过程中,路面又出现诸多病害,导致设计与实际情况的偏离六是该项目施工时间为 2005 年,当时由于陵沁线杨河桥至阳城段施工,封闭交通致使车辆全部转移到本项目行驶而当时本项目正处于单侧浇筑路缘石阶段,半幅施工,大吨位车辆在路基单侧大流量行驶,导致路基出现单侧下陷。

针对这些病害,项目部组织技术人员,进行全线勘察,详细记录了病害的位置、类型、严重程度,进行了挖补、灌缝处理部分路段路面出现沉陷现象,原因是沿河地带的原路基本身就不稳定,加之施工时雨水过多,导致路基不稳定现象更为严重我们对全线的沉陷路段进行了注浆处理,彻底解决了路。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