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城市更新视角下的工业园区的转型—以德阳市旌阳高新区工业园区为例 摘 要:随着经济的发展,工业化水平不断的提高,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原来的城市布局和功能已经不能满足现代社会经济的要求,迫切的要求工业产业升级和城市转型,而土地资源的稀缺性和国家对耕地红线的保护制约,当今中国城市发展从无限扩张向旧城区内部挖潜转变本文从城市更新的角度,分析德阳市天元片区工业园区的现状,提出工业园区转型存在的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路ABSTRACT:With the development of economy, the level of industrialization and urbanization are constantly improving. The original urban layout and function can no longer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modern society and economy. It is urgent for industrial upgrading and urban transformation. However, the scarcity of land resources and the state's protection and restriction on the red line of cultivated land, Today's urban development in China is changing from unlimited expansion to tapping the potential inside the old urban area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urban renewal,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Industrial Park in Tianyuan District of Deyang City, and puts forward 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solutions of Industrial Park transformation.关键词:城市化 城市更新 工业转型KEY WORDS: Urbanization urban renewal Industrial Transformation 随着国家全面深化改革的不断深入,党的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首次提出“城市发展应注重“量”的合理增长与“质”的稳步提升”的新表述,着力解决城市区域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等问题,推动城市开发建设方式由外延粗放式向内涵集约式转变,这为城市更新工作奠定了基础。
20世纪五六十年代,国家在德阳两度设立工业区和进行三线建设,形成了现代大工业的基础和城市框架德阳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是德阳较早集约发展工业的片区,随着国企体制改革影响,该园区投资和出口增速明显放缓,经济发展呈现疲软态势,产业发展与规划管理的矛盾日益突出在城镇化过程中需解决城市产业发展问题,也需要为下阶段城市建设工作的战略性部署提供方向指引,城市政府将以城市更新作为发展的突围方向,使高新区工业园区发展从“增量时代”走向“存量时代”,实现土地高效利用,统筹社会效益和市场利益,从而实现园区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型升级1.德阳市旌阳高新区工业园区发展的现状与问题1.1旌阳高新区工业园区发展现状四川德阳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的前身为德阳市市中区经济开发区,1992年8月经德阳市人民政府批准成立,1993年3月经四川省计委正式批准为省级经济开发区,2004年更名为德阳市旌阳区工业集中发展区,2013年4月经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设立省级高新区,命名为四川德阳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园区南以石亭江为界、东以宝成线为界,北以德天铁路为界,西以二环路和长江西路为界,近期控规面积24.3平方公里,远期规划面积37.1平方公里,建成区大约16平方公里,是中国重大技术装备制造业基地主体园区之一。
1.1.1园区产业结构现状旌阳高新区工业园区现有入驻企业708户, 其中工业企业408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110户,年销售收入过亿元企业43户根据企业类型,现有主导产业主要有三种:一是以服务东汽、东电、二重三大国营企业为中心的机械加工制造类企业;二是以特变电工电线电缆为拳头产品的电线电缆制造类企业;三是天然气化工类企业1.1.2基础设施现状旌阳高新区工业园区建成市政道路110公里,“四纵四横”的交通网络已形成;建有日供水能力3万吨的自来水厂1座,日处理2.5万吨污水处理厂1座,220KV变电站1座,110KV变电站2座,天然气配气站3座(日供气能力150万立方米),建成污水管网128公里,自来水管网71公里,燃气管道58公里,水、电、气等市政配套管线覆盖面积24.3平方公里建成生活市场3个,中小学校4所,卫生院1所;移动发射塔、宽带信息网络覆盖园区全部区域1.1.3土地利用现状从该片区土地供应的总量来看,自1992年以来,园区已供应面积14026.1亩其中在2011年和2012年出现供地的高峰而从土地供应类型来看,该片区仍以工业用地为主,工业总供应7967.85亩,居住用地总供应2898.52亩,商业用地总供应2381.05亩,公共服务设施总供应813.67亩。
图1 1992年至2020年旌阳高新区工业园区供地情况图2 1992年至2020年旌阳高新区工业园区分类供地情况1.2旌阳高新区工业园区存在主要问题结合旌阳高新区工业园区的现状、土地供应情况和产业结构情况来看,“产业结构单一、与规划符合性差”是园区发展的突出问题具体表现为在以下几个方面:1.2.1产业在先、规划在后,规划与管理实施推进不同步天元片区的控制性详细规划2009年启动编制,2012年9月获市政府批复正式实施,在规划批复之前,园区成立之初,该片区就定位为依托德阳市区,走市区边缘式开发道路,重点发展轻工、机械加工和电子产业,产业已经基本形成,产业准入门槛较低,没有科学的规划进行指导 图3 《德阳市天元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2010-2020)》用地布局图在规划实施的过程中,德阳城市已经历了迅速的发展和转型,规划管理过程中逐渐暴露出一些与现实情况的偏差《德阳市城市总体规划(2014-2030)纲要》对规划边界进行了重新调整等原因,导致09版《控规》不能有效指导城市开发和进行规划管理因此2017年启动控规修编工作,对09版控规完善、优化和提升随着省委“一干多支”发展战略部署,2020年,德阳市积极融入成德眉资同城化、对接成都“北改”战略,依托天府大道北延线,加快形成“南有天府新区、北有天府旌城”发展新格局。
天府旌城的成立,为旌阳高新区工业园区迎来了加速发展的新格局,而该片区的规划还同步进行更新1.2.2园区产业结构单一,产业转型升级慢,发展后劲不足旌阳高新区工业园区是以机械加工为主的产业带,服务业严重滞后,业态以中低端餐饮、建材批发、汽车维修保养为主传统机械加工制造业主要依托德阳的“三大厂”目前,国有企业体制处于深化改革时期,“三大厂”效益下滑明显,机械加工制造企业整体市场疲软,规模企业支撑力不强;电线电缆市场竞争激烈,而多数企业不具备核心技术和研发能力,凸显出产品结构单一、产品市场定位不明确的弊病在瞬息万变、竞争激烈的市场经济浪潮中,企业反应迟缓,应对能力不足,致使整个园区不具备较好的经济发展缓冲能力而园区新一代信息技术与产业融合明显滞后,市场信息不对称、不畅通,不能准确掌握市场需求;特色产业和优势主导产业不显著,没有形成整体特色和主导产业品牌形象;传统产业骨干企业虽能克服压力迎难发展,但龙头企业数量较少,无法形成聚集带动效应,和德阳其他县市相比,呈现出工业总量靠前、增量靠后的特点1.2.3园区公共服务和生活设施严重短缺单一的产业结构使得基础设施仅以满足企业生产为目标,园区道路及绿化档次较低,缺乏城市绿地和公共空间,配套服务能力差,没有大型医疗服务机构和高端生活商业服务设施,公共交通线路少、站点分布不合理;水电气管网等基础设施尚未全面覆盖,污水处理能力亟待提档升级。
1.2.4土地利用效率低园区现有闲置工业及低效用地1564亩,现有闲置厂房约3万平方米同时,园区散乱污企业达221家散乱污企业浪费土地资源的现象也存在2.工业园区转型的建议抢抓天府大道北延线等历史发展机遇,实现从工业集中区到城市新区的转变,努力把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建设成现代化产城融合示范区和德阳高端制造业创新发展产业主导区2.1坚持规划先行,推动工业园区城市更新根据新一轮的总体规划,在更宏观的层面,结合该片区自身发展条件对该片区的功能及空间形态重新定位避免“就项目论项目”,应综合考虑区域与周边区域在土地利用、功能布局、交通、设施共享等方面的衔接和协调坚持产城协调发展,合理确定规划区的生产、生活空间布局,避免居住生活与工业的相互制约并结合城市发展建设实际,提出可实现的目标,采用土地兼容、支线交通、地块划分以及城市设计等方面的弹性引导方式,使规划更具操作性2.2完善基础设施,提升城市品质把绿地建设、公服完善作为提高规划区环境品质的重要手段,按照海绵城市理念,以“300米见绿,500米见园、1000米见水”为目标,进行生态修复,构建园区生态绿地系统结构和石亭江、厂西排洪渠两个滨河景观带并按照智慧城市建设理念,对片区道路提档升级,实现片区道路等基础设施智能化,完善水、电、路、气、通讯网络,切实增强片区承载能力。
2.3着力完善片区服务功能依托天府大道北延线和成德轨道交通的辐射带动作用,在长江西路延长线两侧重点打造集总部经济、商业商务、行政办公等功能于一体的现代新城综合服务中心,打造现代先导服务业新标杆引入教育装备、体育装备创智园新业态,努力盘活存量资产;助力恒大商贸提升现有业态,同步拓展线上线下新业务;发挥好汽车检测行业、特变电工线缆检测中心、钰鑫机械雷尼绍检测中心的服务平台功能完善教育医疗等生活服务功能,将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建成优质教育、卫生资源的集聚区加强与教育集团企业的合作,在长江西路沿线引进建设国际学校;实施市区部分医院迁建提档,完善片区社区医疗服务网络2.4支持现有优势企业创新驱动,转型发展注重创新产业支撑和引领作用,实现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合理引导规划区产业转型升级一是以特变电工、杰创线缆为重点,进军电线电缆工程服务领域,提高“德阳造”电线电缆市场份额,拓展海外市场;二是以钰鑫机械、东方恒运为重点,发展通用机械设备制造产业,积极拓宽军工装备制造及配套领域;三是以聚亿重工、宏源机电为重点,形成透平压缩机、大型隧道施工盾构机械行业优势2.5强力处置闲置低效用地,推动工业用地“腾笼换鸟”对已有工业用地逐步实施“退二优二”“退二进三”。
园区管委会应对闲置厂房摸排梳理,研究制定盘活方案,采取资产转让或二次招商等方式,推进闲置厂房再开发再利用,加快提升产业集聚度和资源配置效率对不符合产业定位和城市发展要求的企业,按照“控制规模、限制发展、逐步调整”的原则,实现转移或收缩对污染重、能耗大、效益差的工业企业,有重点、分层次、分区域、分时段进行搬迁改造或坚决关停3.结论传统的城市更新按照居住、产业、商办、公共空间等单一功能分类进行,而工业园区的城市更新路径可先根据片区内产业潜力、用地类型、公共服务设施等限制条件进行分析,判断统筹工业园区范围内用地的更新潜力,再通过城市功能完善,从项目主导到片区主导过渡,用标志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