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唯物辩证法(世界的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一、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世界的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1、世界的普遍联系作为一个哲学范畴,联系是指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 要素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的关系联系具有客观性: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客观本性, 不是主观臆想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坚持联系的客观性, 就是在练习的观点上坚持了唯物论联系具有普遍性:事物联系的普遍性有三层含义:第一, 任何事物内部的不同部分和要素是相互联系的,也就是说, 任何事物都具有内在的结构性第二,任何事物都不能孤立 存在,都同其他事物处于一定的相互联系之中第三,整个 世界是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世界的普遍联系是世界物质统 一性的内在体现联系具有多样性:事物联系的主要方式有:直接联系与 间接联系,内部联系与外部联系,本质联系与非本质联系, 必然联系与偶然联系等不同的联系构成事物内部和事物之 间的存在状态和发展趋势联系具有条件性:联系总是具体事物之间的联系任何 事物的联系都要依赖于特定的条件,随着条件的变化,事物 联系的性质和方式也将发生变化联系具有系统性:系统的含义:是指由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若干要素构 成的具有稳定结构和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
系统的基本特征 有整体性、有序性、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层次性、开放性, 最基本的特征或本质属性是整体性马克思主义关系事物普遍联系的原理,要求人们善于分 析事物的具体联系,确立整体性、开放性观念,从动态中考 查事物的普遍的联系1)坚持整体与部分的统一整体和部分是相互区别的整体是事物的全局和发展的全过程,从数量看它是一;部分是事物的局部或发展的各个 阶段,从数量上看它是多整体和部分在事物发展过程中的 地位、作用和功能各不相同整体居于主导地位,整体统率 着部分,具有部分所不具备的功能;部分在事物的存在和发 展过程中处于被支配的地位,部分服从和服务于整体整体和部分又是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整体是由部分构成 的,离开了部分,整体就不复存在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会 影响整体的功能,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甚至对整体的功 能起决定作用部分是整体中的部分,离开了整体,部分就 不成其为部分整体的功能、状态及其变化也会影响部分方法论意义:我们应当树立全局观念,立足整体,统筹 全局,选择最佳方案,实现整体的最优目标,从而达到整体 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的理想效果;同时必须重视部分的作 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2) 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要着眼于事物的整体性,系统作为一个整体具有它的每 一个要素都不能单独具有的功能;要注意遵循系统内部结构 的有序性,系统的各要素总是按照一定的顺序和方向发生作 用的;要注重系统内部的优化趋向,整体的功能不是部分的 简单相加,整体大于部分之和。
方法论意义:系统优化的方法要求我们用综合的思维方 式来认识事物要着眼于事物的整体,从整体岀发,把各个 部分、各个要素联系起来考察,统筹考虑,优化组合,形成 关于这一事物的完整准确的认识2、世界的永恒发展1、发展的含义(1) 含义:发展是揭示事物运动、变化的整体趋势和 方向性的范畴,发展是具有前进性质的运动,是事物由低级 向高级、由简单向复杂、由无序向有序的上升运动即,发 展是前进的、上升的运动2) 实质:新事物的产生,旧事物的灭亡新事物是指合乎事物发展规律的、具有远大前途的事 物,旧事物则是在事物发展过程中逐渐丧失其存在必然性 的、日趋灭亡的事物新旧事物区别的根本标志在于它们是 否同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相符合3) 新生事物是不可战胜的,新事物必须战胜旧事物 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是由新事物的本质和事物发展的辩 证本性所决定的2、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1) 要如实地把事物看成一个变化发展的过程世界 不是既成事物的集合体,而是过程的集合体”(2) 明确事物在发展变化过程所处的阶段和地位3) 要坚持与时俱进,培养创新精神,促进新事物的 成长3•思考唯物辩证法与科学发展观(延伸知识点)二、唯物辩证法的三大基本规律1、质量互变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形式和状态)质、量和度:质是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内在规定性, 质和事物的存在是直接同一的。
量是指事物的规模、程度、 速度以及构成要素在空间上排列组合等可以用数量表示的 规定性量与事物的存在不直接同一事物的量和质是统一 的,量和质的统一在度中得到体现度是保持事物质的稳定 性的数量界限,即事物的限度、幅度和范围,度的两端叫关 节点或临界点,超出度的范围,一物就转化为他物量变和质变,是事物变化发展的两种基本状态和形式1) 量变是事物数量的增减和场所的变更,是保持事 物的质的相对稳定性的不显著变化,体现了事物渐进过程的 连续性2) 质变是事物性质的根本变化,是事物由一种质态 向另一种质态的飞跃,体现了事物渐进过程和连续性的 中bfcrI断3) 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 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量变和质变是相互渗透的4) 事物变化的状态量变 质变 新的量变 新的质变 ,循 环往复,由低到高,由简到繁,永不停息,这也就是量变质 变互相转化的规律即质量互变规律质量互变规律体现了事 物发展的渐进性和飞跃性的统一5) 质量互变规律的方法论意义a坚持适度原则b不失时机地促成事物的飞跃c重视量的积累它揭示了事物发展过程是连续性(量变)和阶段性(质 变)的统一,是我们党的不断革命论与革命发展阶段论相统 一、最高纲领与最低纲领相统一的哲学依据;对正确处理社 会主义社会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具有指导意义。
社会的 发展也有量变、部分质变和质变等基本形式2、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运动和发展的源泉和动 力和核心)(1)矛盾的含义:矛盾是反映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对立 统一关系的哲学范畴A. 矛盾的两个基本属性:矛盾的同一性和矛盾的斗争 性a对立(斗争性):矛盾的斗争性是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 相互排斥、相互分离的性质和趋势b统一(同一性):矛盾的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依存、 相互贯通的性质和趋势它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矛盾着 的对立面相互依存,互为存在的前提,并共处于一个统一体 中;二是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相互贯通,在一定条件下相 互转化B・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①同一性和斗争性 是有区别的,是矛盾的两种相反的基本属性,它们在事物矛 盾运动中所处的地位是不同的同一性是相对的、有条件的、 暂时的,斗争性是绝对的、无条件的、不间断的、永恒的③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又是相互联结、不可分离的没有 斗争性就没有同一性,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没有同一性 也没有斗争性C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矛盾就是对立统一,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事 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在于事物内部的矛盾性所以矛盾是新 事物产生和旧事物灭亡的内在依据。
无条件的绝对的斗争性 与有条件的相对的同一性相结合,构成事物的矛盾运动,推 动事物的发展a•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相结合推动事物的发展矛盾的同一性使对立面相互依存,在相互依存的统一体 中得到存在和发展;使对立面相互作用,相互汲取有利于自 身的因素,在相互促进中各自得到发展;使对立面相互贯通, 规定事物发展的基本趋势一一向自己的对立面转化矛盾的斗争性的作用贯穿于事物发展的量变和质变两 种状态中b・事物发展的内因和外因事物的发展,既离不开事物的内部矛盾,即内因,又离 不开事物的外部矛盾,即外因事物的发展是内外因共同作 用的结果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据和源泉,是第一位的原因 它不仅决定事物发展的性质,而且规定了事物发展的基本趋 势和方向外因是事物发展的条件,是第二位的原因外因 要通过内因而起作用内因和外因的地位不是固定不变的,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方法论意义:内因与外因及其辩证关系的原理,是我国 在建设社会主义过程中必须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与对外 开放相结合这一方针的理论根据D•运用矛盾的同一性和矛盾的斗争性的原理指导实践, 还要正确把握和谐对事物发展的作用延伸知识点)(2)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a・矛盾的普遍性是指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即事事 有矛盾;矛盾贯穿到每一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即时时有矛 盾。
矛盾普遍性原理的方法论意义:敢于承认矛盾,揭露矛 盾;善于分析矛盾,解决矛盾b・矛盾的特殊性是矛盾的特殊性是指,矛盾着的事物 及其每一个侧面各有其特点它主要有三种情形:一是不同 事物有不同的矛盾,这些不同的矛盾构成了一事物区别于他 事物的特殊本质;二是同一事物在发展的不同过程和阶段上 有不同的矛盾;三是同一事物中的不同矛盾、同一矛盾的两 个不同方面也各有其特殊性矛盾特殊性原理的方法论意义:具体问题具体分析c・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A.相互区别:矛盾的普遍性是事物的共性,是无条件的 即绝对的,矛盾的特殊性是事物的个性,它的存在是暂时的 有条件的即相对的;共性比个性深刻,个性比共性丰富B•相互联系:任何事物都是共性和个性的统一矛盾的 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没有特殊 性就没有普遍性特殊性也离不开普遍性,再特殊的事物也 包含着普遍性C.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在一定条件下(场合的不同) 可以相互转化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原理的方法论意义:A、 要正确认识事物,深化认识,必须经过从特殊到普 遍、再由普遍到特殊的多次反复B、 这一原理是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各国的具体实 际相结合的哲学基础。
C、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3) 矛盾的不平衡性矛盾力量的不平衡性,指构成事物的多种矛盾以及每一 矛盾的各个方面在事物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不同的,有主 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a主要矛盾是在一个矛盾体系中居于支配地位、对事物 的发展过程起决定作用的矛盾;次要矛盾则是在一个矛盾体 系中处于从属地位、对事物的发展过程不起决定性作用的矛 盾关系:主要矛盾规定和影响次要矛盾,解决好主要矛盾, 次要矛盾也就比较容易解决;次要矛盾对主要矛盾也有影 响,次要矛盾处理得好,有利于主要矛盾的解决;主要矛盾 和次要矛盾在一定条件下,其地位可以相互转化b矛盾的主要方面,指在某一具体矛盾的对立双方中处 于支配地位、起着主导作用的一方;矛盾的次要方面,则是 处于被支配地位、不起主导作用的一方关系:一般说来,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了事物的性质 次要方面对矛盾总体的变化、发展也有不可忽视的影响作 用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也会在一定条件下互相转 化c矛盾力量不平衡原理的方法论意义两点论和重点论结合:两点论就是要同时看到主要矛盾 和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之间的辩证关系, 不能只看一方面而忽视另一方面。
重点论就是在看到两个方 面的同时,必须分清主次,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 因为事物的性质主要地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规定的反 对均衡论和两点论4) 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a. 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变化发展 的根本动力b. 对立统一规律是贯彻于其他规律和范畴的中心线索c. 矛盾分析法是最根本的认识方法d. 对立统一规律体现了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根本分歧e. 对立统一规律是事物发展的根本规律3、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方向和道路) 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出事物自己发展自己的完整过程 它表明,任何肯定自身存在的事物内部都包含着否定的方 面,由于这一否定方面的作用及其发展,使事物转化为自己 的对立面,由肯定达到对自身的否定;然后,再由否定发展 到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