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中学特色学校建设规划方案

平***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94.10KB
约14页
文档ID:18315024
中学特色学校建设规划方案_第1页
1/14

1水寨中学“校园文化建设 学校特色建设”规划方案(草案)学校发展必须有自己的办学理念,然后在办学理念指导下,一切工作围绕办学理念展开这就决定了将来办学的品位这才叫做科学发展否则就是经验型,甚至是盲目型的办学理念:科学性:必须符合教育规律,符合师生身心发展的规律,符合社会发展的大趋势适应性:立足本身实际,立足本校的文化背景,立足本身的实际(地域、文化等垛庄中学:读写启智,山水育人而我们没有山,如果用他的理念显然是不行的我们要挖掘我们自身的优势 )独特性:要在符合自己实际的前提下,具有独特的思路具有特色发展的潜力 (不能人云亦云让人一听就明白,一看就记住,而且体现文化品位 )一、文化背景水文化资源:(1)历史渊源:过去我们这里应是水资源非常丰富的地方从附近的地名、村名就可反映出来(附近地名“寨比较多,依水而建为寨” ;“码头”较多;“桥”比较多 )(2)地名本身就是证据;(3)美丽的绣江河、小清河贯穿全境,滋润了这方土地;(4)毗邻黄河,受黄河文化的影响;(5)南水北调工程经过我们区域6)章丘的泉水文化,为我们也提供了大背景具有丰富的自然与人文资源二、中国“水文化”水是一种自然资源,自身并不能形成文化。

水一旦与人发生了联系,人们对水有认识,有了思考,有了治水、用水、管水的创造,就产生了水文化,所以说,水文化的实质是人与水的关系的文化,归根到底是人与人关系的文化水文化博大精深,在有着五千年文明历史的华夏文化中占据特殊地位,并构成人类文明史中光辉璀璨的一页从古到今,人们与水为友,伴水而居水孕育了人类文明(四大文明古国起源于河流),成了文学创作的重要题材历代作家不仅因水而乐,而且因水而生咏叹,创作了难以计数的精彩作品决定历史进程的许多著名战争:赤壁之战、官渡之战、淝水之战四渡赤水、巧渡乌江、淮海战役、渡江战役在中国的《辞海》里关于水的词条,仅首字为水者即达 400 多个;中国文学、历史书籍中,关于水、涉及到水的成语、俚语、俗语数不胜数水确实构成一种文化现象 2我国最早的《诗经》中,就曾有以水为媒的爱情描写:“关关睢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水的柔软和缠绵,在此被作为爱情的象征; 《诗经》《伐檀》:坎坎伐檀兮,置之河之干兮,河水清且涟猗体现了古代劳动人民依山傍水,辛勤劳动的情景……老子云:“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 ”水性的无私和包容,被老子一语道破:最高境界的善行就像水的品性一样,水造福万物,滋养万物,却不与万物争高下,这才是最为谦虚的美德。

江海之所以能够成为一切河流的归宿,是因为他善于处在下游的位置上,所以成为百谷王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苏东坡的“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又是何等的豪迈和昂扬;久旱逢甘霖、春雨贵如油,表达的是人们对水的渴望;相濡以沫、鱼水深情,说的是感情至深;覆水难收、落花流水,则表现出几多无奈世界上最柔的东西莫过于水,然而它却能穿透最为坚硬的东西,没有什么能超过它,例如滴水穿石,这就是“柔德”所在所以说弱能胜强,柔可克刚此外“流水不腐,户枢不蠹”“饮水思源”“水到渠成”“仁者乐 yào 山,智者乐 yào 水”“做人如水,做事如山”里面哲理、寓意更是深刻,体现了为人处事原则和道理关于水的文学作品无计其数:“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观书有感》)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鱼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这是何等的意境啊!3更重要的是:水还具有一种品质,极具象征意义的一种品质孔子曰:水有五德.(有德、有义、有道、有勇、有法等五种完美的品德所以「君子遇水必观」)因它常流不息,能滋养一切生物,就是有德;流必向下,不倒流,或方或长,遵循自然规律,就是有义;浩大无尽,就是有道;流向几百丈山涧毫无畏惧,就是有勇;安放没有高低不平,就是守法度;量见多少,不用削刮(不会隐瞒正确的观点,违心地趋附别人),就是正直;无孔不入,好像明察;发源必自西(归宿必处东),就是立志;取出取入,万物就此洗涤洁净,就是善于变化。

水有这些好德行,所以君子遇水必观(观察、体会、感悟、效仿)水荡涤万物,纯净通透;水浩浩荡荡,奔流不息;水兼容并蓄,细大不捐这一切都在启迪着我们做人的道理三、学校与水文化挖掘水的优良品质,用水的品质来建设我们教育的品质上善若水,积极向善优良品性;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胸怀;滴水穿石,弃而不舍的精神;这也是建构我们教育具有智慧的,符合教育规律的,能促进学生成长的一种品质1.上善若水——“善”无私\包容对于“水文化”的精髓,我们首先突出其“善”4这里的“善”,我们有两个层面的理解一是“人之初,性本善”之“善”,亦即“善良”之“善”我们以为无论是“学之初”,还是“教之初”,都是“性本善”的,而且也必须都是“性本善”的正所谓“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千教万教教人求真”二是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之“善”,亦即态度、方法之“善”可以说态度“善”了,方法也“善”了,还有什么“其事”不可“欲”的三是恩泽四方,滋养众生2.海纳百川——“容”一是要有胸怀,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二是要有志向:思想永远活跃,以开阔的胸襟,接受种种不同的思想、鲜活的知识,广泛包容,方能才思不断,新水长流3.流水不腐——“勤”。

流水不腐,户枢不蠹”,道出了“勤劳智慧”的中国人民的千年古训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荀子的劝学真的劝到人们的心里了韩愈的“业精于勤,荒于嬉”,也是说学业的精深在于刻苦勤奋,启迪勉励人们勤奋学习,不断上进,不要因循堕落,荒废时光4.滴水穿石——“恒”滴水穿石,锲而不舍,持之以恒,咬定青山不放松,不达目标,决不放弃努力5、川流不息——“志”不达目的誓不罢休,无论路途如何遥远与艰险,奔流到海不复回,体现一种志向6、顺势而上,依势而为——实飞流瀑布依托于山川之奇险,潺潺小溪环绕于花丛树荫之妙趣这就是体现一种务实精神务实需要果敢的气魄,务实需要真知远见水往低处走”的善利万物不争,犹如教师们的默默奉献 ;“7、排山倒海、浩浩汤汤、涤荡万物——“勇” 5做事勇往直前,也体现年轻人的朝气与豪气滔滔江水向东流”的执著,更如师生们认准目标、无悔向前的精神8、智者乐 yao 水——“智”指聪明人通过事理,反应敏捷而又思想活跃, 性情好动就像水不停地流一样,所以用水来进行比拟9、柔情似水——柔水汽相生,以柔克刚10、抽刀断水水更流——韧11、巍巍冰山,坚不可摧——坚12、无微不至,随物赋形——和培养学生:““爱水、惜水”的情怀;“亲水、乐水”的情操;“学水、做水”的品行。

以水为师,感悟人生哲理;以水为师,彰显人格魅力;以水为师,辩证观察世界;以水为师,升华处事哲学在以上基础上,提炼出我校的“水文化”——“水育文化”或( 若水文化、善水文化)四、“水育文化”办学理念的实施挖掘水文化中的精髓、精神,提炼办学理念然后学校的一切工作在理念的指导下开展工作学校工作有主题,主线,有纲,纲举目张6从我们学校走出去的学生,比起其他学校的学生,对“水”有着更深刻的认识、理解和感悟;赋有“水”的良好的品行,而且能影响他的将来的发展一)理念系统:办学理念:上善若水 水品育人旨在以“水”的品格作为全校师生思想修养和精神追求的目标用“水育(若水、善水)”文化建“上善”校园一训三风”建设校训:上善若水善良的人就好像水一样,滋润万物而不与万物相争,为人保持沉静而颇内涵,待人真诚、友爱、无私、包容说话恪守信用,处事能够善于发挥所长,行动把握时机教育就如载歌载舞的水,流淌着崇高无私的美好品质,流淌着真诚善良的道德情操润物无声,教育无痕校风:海纳百川蕴涵了宽广、博大、开放、包容、自由、宽松、宽容、宽厚等意境海纳百川,有容乃大,豁达大度、胸怀宽阔,以责任之心责己,以恕己之心恕人,培养宽容的心态。

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要有一种宽大的心胸,接纳和学习的心胸,敢于听取批评和无私给予的心胸,吸纳更好的想法和意见,关怀生命,做一个胸怀宽阔的人教风:润物无声潜移默化,润物无声,这是教育的最高境界悄悄地改变,不留痕迹地改变,是智慧的,更是艺术的学海无涯,教无定法,用孩子可以接受的方式,在不知不觉中实现教育的使命,追求着教育民主与教育文明7学风:水滴穿石水滴石穿”,它包含对学子们信念与意志的期盼,希望孩子们有坚强的毅力,有坚忍不拔的品质一滴水对于石头的作用是微乎其微的,但是,无数颗水滴持久地付出就会凝聚石穿的蜕变无论多少岁月,不计其数的水滴目标专一,坚持不懈,百折不回,东流入海这是一种勇敢,一种精神管理理念:刚柔相济柔中带刚,刚中带柔校徽:浪花、水滴为主背景进行设计;(二)环境建设1、体现“水文化”景点(1) “水” 字的演变,建设雕塑墙或铺设走道石刻,展示了“水”字从甲骨文到楷体的形变,行走其间,亦能体会“水之道”的沉淀与丰富2)校门附近以篆书镌刻儒、道两家对于“水”的经典阐发;“上善若水”的中国印3)水的雕塑;浪花或水滴为了引导与规范孩子们的行为,学校可以创建水寨学子的形象标识,比如小水滴。

我设想有这样几个形象:晶莹水滴、活力水滴、快乐水滴晶莹水滴是对学生品德的要求,引导学生做一个心地纯洁的人,不断修炼自己的德行,达到纯净如水的境界活力水滴是对学生健体与学习的期盼,希望学生思想有活力,充满了创造精神,身体有活力,拥有健康的体魄快乐水滴是社会适应的要求,引导学生学会与人相处,和外界建立良好的联系4)水趣园:人造景观河,种上荷花,养上小鱼,鱼游其中西南角)(济南九中景观河)附近写上“水是生命的源泉”;8叶片上的水珠激起水面涟漪记忆深刻,目睹小鱼自由遨游具体生动5)成语与水的壁画:“精卫填海”“哪吒脑海”“大禹治水”等民间传说的壁画,英雄的情节就在久远的故事中弥漫2、楼道墙壁文化整个学校要融入一部水文化的史诗中一座楼可以:(1)生态与水:优美的自然环境、舒适的城市环境、惬意的人居环境,无不与水息息相关,无水不成景2)文学与水:在中国文学史上,水的地位也是至高无上的,不然,一部中国文学史就会失血失魂少了水,中国的首部诗集《诗经》,一大半都要不复存在至于一部唐诗,水的景观,水的佳句更比比皆是想想李白的《望庐山瀑布》、杜甫的《春夜喜雨》、孟浩然的《临洞庭》、崔颢的《黄鹤楼》、王之焕的《凉州词》、王维的《使至塞上》、杜牧的《泊秦淮》、张继的《枫桥夜泊》……(3)哲学与水:水还以其特有的形态和姿态,以它自身深刻的蕴含,寄托着许许多多的寓意,给了人们生生不息的联想和无穷无尽的启迪。

山无常势,水无常形”,是兵家需要领悟的行军之道;“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是对人生行为的一种告诫;“水能载舟,也能覆舟”,是对高高在上的用权之人的殷殷忠告认识了“鱼得水游,鸟乘风飞”这个道理,就可认知一些根本的东西,超脱外物束缚,享受快乐的天趣从“水滴石穿,木锯绳断”的事理中得到启发,能助人恒心持久,坚持不懈;感悟到“大海终须纳细流,江湖从来迎清泉”的道理,就会虚怀若谷,从善如流……我们的学校如果浸润在这种水文化的环境中,学生是幸福,教师是享受,这才是学园、家园、乐园另一座楼:可以“水之源”“水之韵”“水之力”为主体展开:9水之源”从“文化之源” “生命之源” “思想之源”三个方面加以阐释和丰富,身在其中,溯游中华文明的精神河流,寻觅属于民族的精神之美”水之韵”透过“五湖四海”“四大洋”和“水的变奏”等方面,展示着水的魅力水之力” 分别从我国与世界的“著名水利工程”和“著名桥梁” 展示了从古到今人类对水利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折射出天人合一的思想精华3、努力构建校本课程,让文化生根我们要用海一般深沉博大教育之爱,。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