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监测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Ⅰ)

hs****ma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143KB
约4页
文档ID:471637685
监测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Ⅰ)_第1页
1/4

监测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Ⅰ)水质监测质量保证是贯穿监测全过程的质量保证体系,包括:人员素质、监测分析方法的选定、布点采样方案和措施、实验室内的质量控制、实验室间质量控制、数据处理和报告审核等一系列质量保证措施和技术要求11.1 监测人员的素质要求 监测人员技术要求具备扎实的环境监测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正确熟练地掌握环境监测中操作技术和质量控制程序;熟知有关环境监测管理的法规、标准和规定;学习和了解国内外环境监测新技术,新方法 监测人员持证上岗制度凡承担监测工作,报告监测数据者,必须参加合格证考核(包括基本理论,基本操作技能和实际样品的分析三部分)考核合格,取得 ( 某项目 ) 合格证,才能报出(该项目)监测数据11.2监测仪器管理与定期检查11.2.1为保证监测数据的准确可靠,达到在全国范围内的统一可比,必须执行计量法,对所用计量分析仪器进行计量检定,经检定合格,方准使用11.2.2应按计量法规定,定期送法定计量检定机构进行检定,合格方可使用11.2.3非强制检定的计量器具,可自行依法检定,或送有授权对社会开展量值传递工作资质的计量检定机构进行检定,合格方可使用11.2.4计量器具在日常使用过程中的校验和维护。

如天平的零点,灵敏性和示值变动性;分光光度计的波长准确性、灵敏度和比色皿成套性;pH 计的示值总误差;以及仪器调节性误差,应参照有关计量检定规程定期校验11.2.5新购置的玻璃量器,在使用前,首先对其密合性、容量允许差、流出时间等指标进行检定,合格方可使用11.3水质监测分析方法的选用和验证11.3.1对不同的监测分析对象所选用的分析方法要遵循本规范中6.2.1 选择分析方法所确定的原则当实验室不具备采用标准方法或统一方法的条件时,或者水样十分复杂,采用标准方法或统一方法不能得到合格的测定数据,必须做方法验证和对比实验,证明该方法的主要特性参数:方法检出浓度、精密度、准确度、干扰影响等与标准方法有等效性、 可靠性,并报省级以上环境监测部门审批、核准11.4水质监测布点采样的质量保证11.4.1地表水质的布点采样质量保证见4.2.4 水质采样的质量保证11.4.2底质采样质量保证见 4.3.2底质采样质量保证11.4.3污水监测采样质量保证见4.2.4水质采样的质量保证和 5.2污染源污水监测的采样11.5分析实验室的基础条件11.5.1实验室环境:应保持实验室整洁、安全的操作环境,通风良好,布局合理,安全操作的基本条件。

做到相互干扰的监测项目不在同一实验室内操作对可产生剌激性、腐蚀性、有毒气体的实验操作应在通风柜内进行分析天平应设置专室,做到避光、防震、防尘、防腐蚀性气体和避免对流空气化学试剂贮藏室必须防潮、防火、防爆、防毒、避光和通风实验用水:一般分析实验用水电导率应小于 3.0 μ s/ cm特殊用水则按有关规定制备,检验合格后使用盛水容器应定期清洗,以保持容器清洁,防止沾污而影响水的质量实验器皿:根据实验需要,选用合适材质的器皿,使用后应及时清洗、晾干,防止灰尘等沾污化学试剂:应采用符合分析方法所规定的等级的化学试剂配制一般试液,应不低于分析纯级取用时,应遵循“量用为出,只出不进”的原则,取用后及时密塞,分类保存,严格防止试剂被沾污不应将固体试剂与液体试剂或试液混合贮放经常检查试剂质量,一经发现变质、失效的试剂应及时废弃 试液的配制和标准溶液的标定试液,应根据使用情况适量配制选用合适材质和容积的试剂瓶盛装,注意瓶塞的密合性 用精密称量法直接配制标准溶液,应使用基准试剂或纯度不低于优级纯的试剂,所用溶剂应为 GB 6682— 86《实验室用水规格》规定的二级以上纯水或优级纯 ( 不得低于分析纯 ) 溶剂。

称样量不应小于 0.1g ,用检定合格的容量瓶定容用基准物标定法配制的标准溶液,至少平行标定三份,平行标定相对偏差不大于 0.2%,取其平均值计算溶液的浓度试剂瓶上应贴有标签,应写明试剂名称、浓度、配制日期和配制人试液瓶中试液一经倒出,不得返回保存于冰箱内的试液,取用时应置室温使达平衡后再量取11.6 监测分析实验室内部质量控制 分析方法的适用性检验分析人员在承担新的分析项目和分析方法时,应对该项目的分析方法进行适用性检验进行全程序空白值测定,分析方法的检出浓度测定,校准曲线的绘制,方法的精密度、准确度及干扰因素等试验以了解和掌握分析方法的原理和条件,达到方法的各项特性要求 全程序空白值的测定空白值是指以实验用水代替样品,其它分析步骤及使用试液与样品测定完全相同的操作过程所测得的值影响空白值的因素有:实验用水的质量、试剂的纯度、器皿的洁净程度、计量仪器的性能及环境条件等一个实验室在严格的操作条件下,对某个分析方法的空白值通常在很小的范围内波动空白值的测定方法是:每批做平行双样测定,分别在一段时间内(隔天)重复测定一批,共测定 5 批~ 6 批按下式计算空白平均值式中: b—空白平均值;Xb—空白测定值;m—批数;n—平行份数。

按下式计算批内标准偏差式中: Swb—空白批内标准偏差;Xij —为各批所包含的各个测定值;i —代表批;j —代表同一批内各个测定值检出浓度检出浓度为某特定分析方法在给定的置信度( 通常为 95%)内可从样品中检出待测物质的最小浓度所谓“检出”是指定性检出,即判定样品中存有浓度高于空白的待测物质检出限受仪器的灵敏度和稳定性,全程序空白试验值及其波动性的影响对不同的测试方法检出限有几种求法,如:式中: DL—检出浓度;tf —显著性水平为 0.05( 单测 ) ,自由度为 f 的 t 值当遇到某些仪器的灵敏度较低,测得的 Xb=0 时,可配置接近零浓度的标准溶液来代替实验用水进行试验②进行≥ 20 次的空白值的重复测定,求得空白值浓度表示的标准偏差 Sb,则 3 倍的标准偏差 3Sb,为其检出浓度③某些分光光度法中,以与扣除空白值后的 0.01 吸光度所对应的浓度值定为该方法的检出浓度实验室所测得的分析方法的检出浓度必须达到等于(或小于)该标准方法所提出的检出浓度值 校准曲线的制作校准曲线是表述待测物质浓度与所测量仪器响应值的函数关系,制好校准曲线是取得准确测定结果的基础①水质分析使用的校准曲线为该分析方法的直线范围,根据方法的测量范围(直线范围),配制一系列浓度的标准溶液,系列的浓度值应较均匀分布在测量范围内,系列点≥ 6 个(包括零浓度 ) 。

②校准曲线测量应按样品测定的相同操作步骤进行(经过实验证实,标准溶液系列在省略部分操作步骤时,直接测量的响应值与全部操作步骤具有一致结果时,可允许省略操作步骤),测得的仪器响应值在扣除零浓度的响应值后,绘制曲线③用线性回归方程计算出校准曲线的相关系数,截距和斜率,应符合标准方法中规定的要求,一般情况相关系数 (r) 应≥ 0.999 ④用线性回归方程计算结果时,要求 r ≥ 0.999 ⑤对某些分析方法,如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离子色谱法、等离子发射光谱法、气相色谱法、气相色谱—质谱法、等离子发射光谱—质谱法等,应检查测量信号与测定浓度的线性关系,当 r ≥ 0.999 时,可用回归方程处理数据;若 r<0.999 ,而测量信号与浓度确实存在一定的线性关系,可用比例法计算结果 精密度检验精密度是指使用特定的分析程序,在受控条件下重复分析测定均一样品所获得测定值之间的一致性程度检验分析方法精密度时, 通常以标准溶液 ( 浓度可选在校准曲线上限浓度值的 0.1 和 0.9 倍 ) 、实际水样和水样加标三种分析样品,求得批内、批间和总标准偏差,偏差值应等于(或小于)方法规定的值 准确度检验准确度是反映方法系统误差和随机误差的综合指标。

检验准确度可采用:①使用标准物质进行分析测定,测得值与保证值比较求得绝对误差②用加标回收率测定 (加标量一般为样品含量的 0.5 倍~ 2 倍,但加标后的总浓度应不超过方法的上限浓度值)测得的绝对误差和回收率应符合方法规定要求 干扰试验针对实际样品中可能存在的共存物,检验其是否对测定有干扰,及了解共存物的最大允许浓度干扰可能导致正或负的系统误差,其作用与待测物浓度和共存物浓度大小有关为此干扰试验应选择两个(或多个)待测物浓度值和不同水平的共存物浓度的溶液进行试验测定。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