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幼儿园大班数学说课稿:熊妈妈,几点了-幼儿园教案网2500字

I***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26.11KB
约9页
文档ID:264281478
幼儿园大班数学说课稿:熊妈妈,几点了-幼儿园教案网2500字_第1页
1/9

    幼儿园大班数学说课稿熊妈妈,几点了幼儿园教案网2500字    大班数学活动《熊妈妈,几点了》说课稿导语:大家早上好,我是8号一、说标题: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大班数学活动《熊妈妈,几点了》它是大班数学认识单双数第二课时的活动二、说教材分析认识单、双数是幼儿园大班幼儿上学期学习的数学内容之一,它来源于幼儿园课程中的科学领域通过观察了解幼儿在第一课时的学习后,对单、双数的掌握还存在个别差异,仍需要进一步的巩固、练习我们知道,数学本身具有较强的逻辑性,在教学中容易让孩子感到枯燥、乏味,影响到幼儿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而《纲要》中明确指出:数学教育的目标是“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在这一精神的指导下,我构思了本节数学活动将一系列的游戏贯穿于整个活动中,让幼儿在玩中学,在学中乐三、说活动目标:以幼儿学习情况及布卢姆的《教育目标分类学》为依据,我从认知、能力、情感方面确立了本次活动的目标:1、情感目标:在游戏中体验参加数学活动的乐趣2、技能目标:提高思维的灵活性以及在数学活动中的分析、判断能力3、认知目标:通过游戏能较熟练地分辩10以内的单数、双数四、说活动重难点:从以上三个目标出发,我把活动的重点:幼儿在游戏中通过亲自操作,证明10以内的任意一数是单数还是双数。

难点:幼儿能根据单双数的排序规律,成功地解决游戏中的一些问题五、说活动准备为了在活动中充分调动幼儿的各种感官参与活动,我准备了充足的材料:数字卡片、实物教具、磁性黑板、胸卡、头饰等此外,富有挑战性的游戏还要求幼儿有相关的知识准备,如:掌握序数、相邻数等相关数学知识六、说活动教法学法1、说教法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游戏是每个幼儿都感兴趣的活动为了使幼儿轻松、愉快地掌握枯燥的数学概念,我采用了游戏法来吸引幼儿的兴趣正如杜威所说的:游戏就象是一个“糖衣”,让幼儿在“糖衣”的诱惑下,把本来难以下咽的“苦药”吞咽下去让幼儿在游戏的情景中,主动积极、自愿地去探索和发现,以自己的方式获得经验真正体现幼儿在活动中的主体地位而我将以饱满的情绪、适时的指导把游戏贯穿于活动的始终,通过游戏的由易到难,层层深入,进一步使幼儿加深和巩固对单双数的区分以及把握单双数的排序规律使在攻破难关的过程中体验到成功的快乐这样教也正契合了《纲要》中关于“教师应成为学习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的理念此外,我还采用观察操作法、赏识激励法引导幼儿在游戏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树立孩子的自信心,从而使本活动达到科学性、趣味性、愉悦性的和谐统一。

2、说学法根据『纲要』精神:数学教育要“引导幼儿建构初步的数概念,并学习用简单的数学方法解决生活和游戏中某些简单问题”大班幼儿处于学前晚期,学习能力显著增强、游戏水平也有很大提高所以,在一系列循序渐进、富有挑战性的游戏中促进了幼儿对单双数及相关概念有更透彻的理解丰富的游戏带动了生生互动、师生互动,既体现了“以幼儿发展为本”的理念,也促成了“合作探究式”师生互动的形成七、说活动过程为了充分调动幼儿的各种感官参与活动,我采用由易到难、环环相扣的方将本次活动分四环节进行:第一环节:听数反应,复习认识10以内的单、双数我将以可爱、笨拙的熊妈妈形象吸引幼儿游戏的兴趣,边和他们玩“熊妈妈,几点了”的游戏,边进入教室:当熊妈妈说到“天黑了”的时候,幼儿回位坐好愉快的游戏氛围给整个活动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把游戏引入课题,提出新的游戏规则:当熊妈妈说单数时它会回头,这时幼儿站好不动;当说到双数时,熊妈妈不回头,幼儿可以自由活动新游戏开始,我会注意观察幼儿是否能遵守新的游戏规则游戏后请个别幼儿操作数字和实物来证明10以内的某数是单数还是双数第二环节:通过观察数并用肢体动作表现10以内的单、双数皮亚杰在认知学说中提山:“幼儿在游戏中扩大认识,形成概念,思维变得灵活,能用实物、动作和语言来表现周围世界。

所以在这一环节中游戏由浅入深:当幼儿问几点时,熊妈妈不回答,只出示数字让大家判断:看到单数,就独自站好不动,看到双数,就找一个同伴相抱这个游戏是活动的重点环节,它让幼儿用不同的肢体动作,进一步感受和表现单、双数的不同之处游戏的难度加深,趣味性也更浓厚了好奇、好动是幼儿的特点,这一环节的游戏使幼儿的情绪高涨,活动的主动性、积极性也明显增强第三环节:通过亲自操作归纳出单双数的排序规律引导幼儿发现单、双数的排列规律并清楚、正确地表述出来,是本次活动的难点解决了这个问题,幼儿就能真正地掌握单数、双数了于是,我将出示1—10的数字卡片,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好,反扣在黑板上游戏过程由易到难地请幼儿操作数字:(1)我将通过小问题“谁能翻出所有的单数?谁能翻出所有的双数?接着我会引导和鼓励幼儿在操作过程中归纳出单数、双数的排列规律;(2)我再次把数字反扣在黑板上,通过一系列的小问题:请幼儿翻出最小的单数;最大的单数:最小的双数;比2大的双数;比2的大隔壁邻居;翻出比6的小隔壁邻居从1——10还有哪些数字没有翻出来,它是又是几呢?是单数还是双数呢??(难点一个个的被攻破,让孩子们体验到成功的喜悦)第四环节:在音乐游戏中巩固单、双数我将通过音乐游戏《伦敦桥》的欢快气氛使本次数学活动达到新的高潮。

游戏方法是:请所有单数宝宝到前面站好,请最大的单数和最小的单数宝宝搭桥,游戏开始,捉到一个数字宝宝就要请它的大、小隔壁邻居来救它,然后游戏继续进行再请所有双数宝宝到前面站好,游戏玩法和上面一样八:活动延伸最后我将以:“今天熊妈妈和大家玩了这么多游戏,它要带着数字宝宝们(全体幼儿)去数学王国认识更多的朋友来结束本次活动结束语:本次数学活动我以游戏形式导入,在游戏中收尾整个活动贯穿于一系列动静交替的游戏中,让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了单、双数丰富多样的游戏使逻辑抽象的数学知识生动、形象起来,让孩于们更容易接受、更喜欢学习第二篇:大大班数学《8的分解》说课稿 1500字大大班数学《8的分解》说课稿一、说教材8的分解是《新编学前班儿童用书——数学》学习课程上册第30页的内容掌握8的分解是进行8的减法运算的基础教材根据幼儿的年龄的特点,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选择了用贴绒教具,使幼儿能直观地、快速地掌握8的分解,体验学习数学的快乐,培养幼儿对数学的情感也正体现了《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第二部分教育内容与要求中科学教育目标: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二、说学习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活动掌握8的分解,知道把8分成两份有7 种不同分法,学会按序分。

2、能力目标:培养幼儿运用操作与同学合作的能力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激发幼儿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幼儿爱数学的情感;体验与同学合作学习的快乐,培养与人合作的品质三、说重难点重点:通过活动掌握8的分解难点:将数学8按序分四、说教法本节课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本节课我十分注重学生主动参与,让孩子在数学活动中学习,在活动中思考、掌握数学知识,在活动中得到发展五、说学法(学情)1、幼儿好动爱玩、注意集中时间短,表现欲强是幼儿的显著特点数学课堂需要教师有效地调动学生动手、动口、动脑,使幼儿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2、在前面已经学习了2-7的分解,所以幼儿已具备一定的知识基础、动手操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观察能力,学习新知应比较轻松六、说教学过程(一)、导入:在黑板出示数字“8”,提问:小朋友,这是数字几呀?你们认识吗?(幼儿回应)今天,我们就来学“8的分解”——板书课题《8的分解》(二)、学习8的分解猜豆游戏:复习2-7的分解(1)教师出示8个苹果教具,让幼儿说出名称和数量,然后在旁边贴数字卡82)教师请幼儿想一想,将8个苹果分为两个人吃怎么分,有几种分法?并请幼儿用教具在黑板上表示。

3)教师分别用数字卡贴在7种分法分出的数量旁边4)教师拿掉所有的苹果,留下数字卡,让幼儿知道数字8可以分为7组不同的数字认读:读8的分解式8可以分成1和7、??)(通过认读,加强孩子对8的分解的印象和理解读后,数一数8的分解有几种?(5)教师引导幼儿用计算袋中的石头和数字卡自行学习8的7种分法 (通过这一环节的练习,强化幼儿对“8”的分解的理解,为下一个环节“8”的加减法准备三)、认识一个数分出的两个部分的数的增减规律引导幼儿观察上面8的分解的排列,分出的两边的数各有什么变化?(左边的数一个一个地减少,右边的数一个一个地增加,合起来的总数没有改变四)、小结一个数可以分成两个较小的数,一个数一个一个地减小,另一个就会一个一个地增加,合起来的总数不变五)、请幼儿自由创编8的分解故事,发展幼儿的想象力请个别幼儿把自己编好的故事讲给大家听,并找出一个大家都喜欢的故事作为我们大家的8的分解故事七、教后反思:1、能够注重初步培养让幼儿思维的发散,让孩子从一点一滴做起;能够注重培养幼儿说完整话,让幼儿从现在开始,逐步提高幼儿的表达能力2、教学教具呈现方式单一,课堂效果不够好,由于幼儿年龄小,所以个别幼儿集中注意力差,也同时说明了教学内容不够丰富。

3、如果能在幼儿初步学习了8的分解后能进行自主练习8的分法或师说生摆就更好了,这样可以加深幼儿对8的分解的理解4、幼儿不能很好地利用手中的学具进行分解,个别幼儿仍是采取自己最灵便的方法,用手指来解决分解问题,体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单一,应注重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全文完-。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