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比教学进度更重要的是什么 (1)

汽***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14.50KB
约2页
文档ID:500496721
比教学进度更重要的是什么 (1)_第1页
1/2

比教学进度更重要的是什么?在课堂教学中,老师最注重的往往是能否完成一节课的教学进度,每逢到了阶段检测(期中考或期末考)的时)最担心的也是自己是否完成了预定的教学进度于是,在课堂教学中就往往会出现两种情况:第一种情况是授课比较慢的老师要赶进度,另外一种情况是授课比较快的又要被迫放慢进度,彼此之间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要统一教学进度 事实上,教学进度仅仅一个作为参考的阶段进度,并不是绝对或不能够灵活调节的进度决定进度快与慢的依据是什么?主要还是看学生的学习进展状态或接受水准,并不是老师主观上能够随意改变的决定不同的班级有不同的实际情况,不同的老师也有不同的教学模式或教学方法假如老师比较注重学法指导和学习策略的渗透,学生的学习过程就会比较流畅,学习效率自然也会比较高,所以进度也会随之而变得快一些相反,假如老师的教学方法比较传统,讲课面面俱到,生怕讲少一点就不保险,进度自然就慢下来了还有一种情况是:因为老师在尝试一种新的教学模式时师生均不适合,在摸索、过渡阶段期间是比较费时的,所以教学进度也必然会受到影响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当师生都适合后,进度不但不会慢,反而比以前还要快,所以也不存有进度慢的问题 在课堂教学中,老师不要老是纠结于自己的教学进度。

比进度更为重要的应该是学习内容的深度,学生活动的参与度,思维训练的宽度与厚度,还有学习活动的效度为此,一方面不要盲目赶进度,另一方面也不能随意放慢进度而更重要的是确保学习内容要有一定的深度,学生活动要有充足的参与度,思维训练要有一定的宽度与厚度,这样一来就能够达成比较理想的学习效度了 另外,不要因为老师的教学进度而影响或限制学生的学习进度要鼓励学生(特别是优生)主动学习,敢于打破常规,超前学习,敢于超越课本,超越教师允许不同层次的学生有自己不同的学习内容和学习进度,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有不同的需求只有这样,才能表达学生真实的学习状态和真实的学习需求当老师把这些“度”都理清和想透的时候,教学进度就不是什么大问题了教学是一项“留白”的艺术“课堂教学需要给学生‘思考的空间’,不能变成教师一个人的演讲教学是一项‘留白’的艺术,教师与其持续地、十分辛苦地讲述,不如让学生自己去思考和探求 ---摘自《人民教育》2014.22期 林卫民:《重建“深度学习”的课堂教学》 作为一线教师,自己对以上两个观点深表认同在课堂教学中,很多老师正是以“知识霸主”的身份,从上课开始到结束几乎都是老师在控制课堂的时间与空间。

既没有给学生留出活动的时间,也没有给学生留出思考的空间 现象1: 知识讲授满堂灌: 在知识讲授时,基本的情况往往是这样:老师话不离口,鼠标不离手,边讲边放课件学生感到左右为难,听也不是,记也不是结果堂上无法记下来的知识,只好课后重启电脑自行补回堂上费时,课后还要补时 现象2:过早提供完整的答案:在课堂练习或问题讨论时,老师往往没有耐性等待学生的答案就迫不及待地提供了完整的答案,生怕学生提供的答案不即时或不完整 现象3:过早提供完整的知识小结:在课堂的最后一个环节,通常是本课的内容小结本来是应该在老师指导下留出一定的时间让学生在回顾的基础上实行梳理归纳的,但老师为了完成教学进度,结果像放电影一样一下就把课堂小结全部在课件上展示出来了 现象4:过早中断学生的思维活动:老师在组织小组讨论探究时往往时流于形式,一是指导不到位,二是时间不充足结果在匆匆忙忙中就中断了学生的思维活动,急于向学生要答案 现象5. 完全剥夺了学生展示的机会:无论是个体还是小组的合作学习活动,必然就有活动的成果,但在黑板上展示的往往是老师预设的答案,而学生的展示机会就白白被剥夺了 没有留白,就没有空间不留空间,学生就不可能有发展的空间。

课堂是一个教与学的活动空间,假如只有老师的空间而没有学生的空间,那么,学生就没有活动的时间与发展的空间实际上,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人,所以必须为学生留白,给他们充足的活动时间和思考的空间 在哪里留白? 1.课前给学生展示预习成果的空间; 2.课中先给学生个体阅读与思考的活动时间,然后给小组探究与交流的时间,随后再给学生展示 与分享小组合作学习成果的时间;一节课最后的环节给学生实行知识小结与归纳的时间 3.课后给学生一点课后反思的时间,思得,思失,思改 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表达以学生为学习主体的课堂,师生才能共建一个和谐、快乐、发展的教 学共同体。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