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第二章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一、物质的分类 金属:Na、Mg、Al单质非金属:S、O、N酸性氧化物:SO3、SO2、P2O5等氧化物 碱性氧化物:Na2O、CaO、Fe2O3氧化物:Al2O3等净 含氧酸:HNO3、H2SO4等物 按酸根分无氧酸:HCl强酸:HNO3、H2SO4 、HCl酸 按强弱分弱酸:H2CO3、HClO、CH3COOH化 一元酸:HCl、HNO3合 按电离出的H+数分 二元酸:H2SO4、H2SO3物 多元酸:H3PO4强碱:NaOH、Ba(OH)2物 按强弱分质 弱碱:NH3·H2O、Fe(OH)3碱 一元碱:NaOH、按电离出的HO-数分 二元碱:Ba(OH)2多元碱:Fe(OH)3正盐:Na2CO3盐 酸式盐:NaHCO3碱式盐:Cu2(OH)2CO3溶液:NaCl溶液、稀H2SO4等 混 悬浊液:泥水混合物等合 乳浊液:油水混合物物 胶体:Fe(OH)3胶体、淀粉溶液、烟、雾、有色玻璃等下面比较几种分散系的不同:分散系溶 液胶 体浊 液分散质的直径<1nm(粒子直径小于10-9m)1nm-100nm(粒子直径在10-9 ~ 10-7m)>100nm(粒子直径大于10-7m)分散质粒子单个小分子或离子许多小分子集合体或高分子巨大数目的分子集合体实例溶液酒精、氯化钠等淀粉胶体、氢氧化铁胶体等石灰乳、油水等性质外观均一、透明均一、透明不均一、不透明稳定性稳定较稳定不稳定能否透过滤纸能能不能能否透过半透膜能不能不能鉴别无丁达尔效应有丁达尔效应静置分层注意:三种分散系的本质区别:分散质粒子的大小不同。
二、离子反应1、电离 ( ionization )电离:电解质溶于水或受热熔化时解离成自由离子的过程2、电离方程式H2SO4 = 2H+ + SO42- HCl = H+ + Cl- HNO3 = H+ + NO3-硫酸在水中电离生成了两个氢离子和一个硫酸根离子盐酸,电离出一个氢离子和一个氯离子硝酸则电离出一个氢离子和一个硝酸根离子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全部都是氢离子的化合物我们就称之为酸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全部都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叫做碱电离时生成的金属阳离子(或NH4+)和酸根阴离子的化合物叫做盐书写下列物质的电离方程式:KCl、Na2SO4、AgNO3、BaCl2、NaHSO4、NaHCO3 KCl == K+ + Cl― Na2SO4 == 2 Na+ +SO42― AgNO3 ==Ag+ + NO3― BaCl2 == Ba2+ + 2Cl― NaHSO4 == Na+ + H+ +SO42― NaHCO3 == Na+ + HCO3― [小结]注意:1、 HCO3-、OH-、SO42-等原子团不能拆开2、HSO4―在水溶液中拆开写,在熔融状态下不拆开写。
3、电解质与非电解质①电解质:在水溶液里或熔化状态下能够导电的化合物,如酸、碱、盐等②非电解质:在水溶液里和熔融状态下都不导电的化合物,如蔗糖、酒精等小结(1)、能够导电的物质不一定全是电解质2)、电解质必须在水溶液里或熔化状态下才能有自由移动的离子3)、电解质和非电解质都是化合物,单质既不是电解也不是非电解质4)、溶于水或熔化状态;注意:“或”字(5)、溶于水和熔化状态两各条件只需满足其中之一,溶于水不是指和水反应;(6)、化合物,电解质和非电解质,对于不是化合物的物质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4、电解质与电解质溶液的区别:电解质是纯净物,电解质溶液是混合物无论电解质还是非电解质的导电都是指本身,而不是说只要在水溶液或者是熔化能导电就是电解质5、氧化还原反应①、氧化反应:元素化合价升高的反应 还原反应:元素化合价降低的反应 氧化还原反应:凡有元素化合价升降的化学反应就是②、氧化还原反应的判断依据-----有元素化合价变化失电子总数=化合价升高总数==得电子总数==化合价降低总数③、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电子的转移(电子的得失或共用电子对的偏移口诀:失电子,化合价升高,被氧化(氧化反应),还原剂; 得电子,化合价降低,被还原(还原反应),氧化剂;④氧化剂和还原剂(反应物)氧化剂:得电子(或电子对偏向)的物质------氧化性还原剂:失电子(或电子对偏离)的物质------还原性氧化产物:氧化后的生成物还原产物:还原后的生成物。
⑤常见的氧化剂与还原剂a、常见的氧化剂(1) 活泼的非金属单质:O2、Cl2、Br2 (2) 含高价金属阳离子的化合物:FeCl3 (3) 含某些较高化合价元素的化合物:浓H2SO4 、HNO3、KMnO4、MnO2 b、常见的还原剂:(1) 活泼或或较活泼的金属:K、Ca、Na、Al、Mg、Zn (按金属活动性顺序,还原性递减)(2) 含低价金属阳离子的化合物:Fe2+ (3) 某些非金属单质:C、H2 (4) 含有较低化合价元素的化合物:HCl 、H2S、HI、KI 化合价降低,得电子,被还原氧化剂 + 还原剂 == 还原产物 + 氧化产物化合价升高,失电子,被氧化⑥、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转移的表示方法(1) 双线桥法---表示电子得失结果(2) 单线桥——表示电子转移情况⑦、氧化还原反应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的关系 8、判断氧化剂或还原剂强弱的依据i. 根据方程式判断 氧化性:氧化剂>氧化产物 还原性:还原剂>还原产物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一、金属的物理通性:常温下,金属一般为银白色晶体(汞常温下为液体),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导热性、延展性二、金属的化学性质:多数金属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具有较强的还原性,在自然界多数以化合态形式存在。
物质NaAlFe保存煤油(或石蜡油)中直接在试剂瓶中即可直接在试剂瓶中化性常温下氧化成Na2O:4Na + O2 = 2Na2O点燃点燃生成Na2O2点燃2Na + O2 == Na2O2常温下生成致密氧化膜:4Al + 3O2 = 2Al2O3致密氧化膜使铝耐腐蚀点燃纯氧中可燃,生成氧化铝:点燃4Al + 3O2 == 2Al2O3潮湿空气中易受腐蚀:铁锈:主要成分Fe2O3点燃纯氧中点燃生成:点燃3Fe+2O2 == Fe3O4与 O2与Cl22Na+Cl2= 2NaCl2Al+3Cl2 == 2AlCl32Fe+3Cl2== 2FeCl3与水常温与冷水剧烈反应:2Na+2H2O=2NaOH+H2↑△去膜后与热水反应:2Al+6H2O==2Al(OH)3↓+3H2↑常温下纯铁不与水反应△加热时才与水蒸气反应:3Fe+4H2O(g) == Fe3O4+4H2与 酸溶 液 2Na+2HCl=2NaCl+H2↑2Al+6HCl==2AlCl3+ 3H2↑Fe+2HCl=FeCl2+H2↑与 碱 溶 液----------------------2Al+2NaOH+2H2O=2NaAlO2+3H2↑---------------------三、金属化合物的性质:1、氧化物Na2ONa2O2Al2O3Fe2O3性质碱性氧化物非碱性氧化物两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颜色状态白色固体淡黄色固体白色固体赤红色固体与水反应Na2O+H2O=2NaOH2Na2O2+2H2O=4NaOH+O2↑--------------------------------与酸溶液Na2O+2HCl=2NaCl+H2O(溶液无色)2Na2O2+4HCl=4NaCl+2H2O+O2↑Al2O3+6HCl=2AlCl3+3H2OFe2O3+6HCl=2FeCl3+3H2O(溶液黄色)与碱溶液--------------------------------Al2O3+2NaOH=2NaAlO2+H2O----------------其他Na2O+CO2=Na2CO32Na2O2+2CO2=2Na2CO3+O2--------------------------------2、氢氧化物化性NaOHAl(OH)3Fe(OH)2Fe(OH)3属性碱性氢氧化物两性氢氧化物碱性氢氧化物碱性氢氧化物与酸溶液NaOH+HCl=NaCl+H2OAl(OH)3+3HCl=AlCl3+3H2OFe(OH)2+2HCl=FeCl2+2H2OFe(OH)3+3HCl=FeCl3+3H2O与碱溶△△液----------------Al(OH)3+NaOH=NaAlO2+2H2O --------------------------------稳定性稳定2Al(OH)3==Al2O3+3H2O4Fe(OH)2+O2+2H2O=4Fe(OH)32Fe(OH)3==Fe2O3+3H2O3、盐Na2CO3NaHCO3溶解度较大较小溶液碱性使酚酞变红,溶液呈碱性。
使酚酞变淡粉色,溶液呈较弱的碱性与酸反应迅速Na2CO3+2HCl=2NaCl+2H2O+CO2↑反应更迅速NaHCO3+HCl=NaCl+H2O+CO2↑与碱--------------------------------NaHCO3+NaOH=Na2CO3+H2O稳定性稳定,加热不分解△固体NaHCO3 :2NaHCO3 == Na2CO3+H2O+CO2↑相互转化Na2CO3溶液中通入大量CO2Na2CO3+H2O+CO2 = 2NaHCO3△固体NaHCO3 :2NaHCO3 == Na2CO3+H2O+CO2↑其他溶液中:Na2CO3+Ca(OH)2 = 2NaOH+CaCO3↓溶液中:NaHCO3+Ca(OH)2 = NaOH+CaCO3↓+H2O用途工业原料等中和胃酸、制糕点等金属离子检验:焰色反应呈黄色FeCl2FeCl3颜色浅绿色黄色与碱溶液FeCl2+2NaOH = Fe(OH)2↓+2NaClFeCl3+3NaOH= Fe(OH)3↓+3Na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