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论柳永词的雅与俗12页

文库****9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42KB
约11页
文档ID:176179244
论柳永词的雅与俗12页_第1页
1/11

论柳永词的雅与俗摘要:柳永是两宋词坛最为瞩目的大词人之一, 柳永词既有俗的一面又有雅的一面柳词的俗主要表现在题材内容上,大量深入描写市井坊曲尤其是妓女的生活,歌唱世俗女子的心声;在表现手法上力求直观浅露,不求含蓄,不设比兴、寄托,善用铺叙;在语言上多用市井俗词俚语但同时柳永的词还有雅的一面,其词之“雅”主要体现在他那些抒写自我怀抱的作品中,尤其是这些词中景与情的融合所产生的一种深深的感发柳永词之所以形成这种雅俗并存的艺术风格,有着多方面的因素,而且对后世的词人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关键词:柳永;雅词;俗词;雅俗并存Theory of words with vulgar liu Yong Abstract: Liu Yong Song altar are two big words, the most prominent one, Liu Yong another side of both popular and elegant side.Liu vulgar words mainly in the subject matter content, Civic Square, a large number of in-depth description of the lives of prostitutes, especially the song, singing voice of secular women; in the performance practices and strive to direct light sources, not for subtle, no Xing, sustenance, useelaborate; in language more slang words with the vulgar marketplace.Liu Yong words but also elegant side, the words of the "Ya" is mainly reflected in his embrace of those writing a self-works, especially the middle ground of these words and emotion generated by the integration of a sense of deep fat.Liu Yong formation of this artistic style of the coexistence of Elegance has a number of factors, but later the word of people who have had a profound impact. Keywords: liu Yong; Jas word; Common word; Composed coexist目录一、柳词之俗 1(一)题材内容俗 1 (二)语言风格的俗 2(三)审美情趣上的俗 3二、柳词之雅 3(一)内容雅 3 (二)语言雅 4(三)情调雅 4三、柳词之雅俗并存 5注释 8参考文献 8柳永是中国词史上最著名的词人之一,对宋代以及后代文学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柳永出身仕宦世家,幼小聪颖,谙识音律,擅为歌词多次科考失败后,出入烟花柳巷,与歌妓乐工相往返,颇具浪子风范①他对词的创造性贡献主要是体现在词调和艺术方面首先,他发展了词的长调体制柳永精通音律,或利用民间原有的曲调,或把小令扩展为慢词,或旧曲新翻,或自创新调,使慢词的曲牌大为丰富,词的体式至此相当完备,这样就增加了词的表现容量,扩大了词的表现能力长调蔚然成为一代风气,倡导之功不能不归于柳永其次,柳永不仅从音乐体制上改变和发展了词的声腔体式,而且从创作方向上改变了词的审美趣味,即变“雅”为“俗”,着意运用通俗化的语言表现世俗化的市民生活情调柳永词中最令人注目的特色,乃在于它的“以俗为美”由于柳永曾长期混迹于市井中,有人认为他的词是民间的、是俗的但柳永词也有雅的一面,柳永的雅词创作主要集中在他入仕之后,这时,他的词由俗返雅,创作了大量杰出的羁旅词和都市生活词,还有他那些抒写自我怀抱的作品中景与情的融合所产生的一种深深的感发所以,柳永的词有雅有俗,或者说是雅俗并存一、柳词之“俗”由于柳永曾长期混迹于市井中,其词又多写市井生活,有人认为他的词不是士大夫的、不是雅的例如,《宋史》没有给他立传,宋人笔记、杂著中所记他的事迹,又往往是一鳞半爪,甚至相互矛盾。

其主流意见则以柳词为“浅近卑俗”一类,这以南渡初王灼的批评最为突出:柳耆卿《乐章集》,世多爱赏该洽,序事闲暇,有首有尾,亦间出佳语,又能择声律谐美者用之惟是浅近卑俗,自成一体,不知书者尤好之予尝以比都下富儿,虽脱村野,而声态可憎这里,王灼虽然肯定柳词叙事技巧之娴熟与声律之谐美,却将其整体风格定为卑俗一体又如李清照《词论》②中说:柳屯田永者,变旧声,作新声,出《乐章集》,大得称于世,虽协音律,而词语尘下还有像胡仔《苕溪渔隐丛话》、陈思道《后山诗话》、黄晟《花庵词选》等等,都指出了柳词之俗③的确,柳永词的主要特点就是俗,说到柳永词,许多读者必然想到的就是一个“俗”,那么,柳词的俗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呢?(一)题材内容俗众所周知,柳词多描写市井生活,在词中他毫不掩饰自己情场上的得意,甚至欣然自得地写自己的情场生活柳永,做为“中国文学第一个市民文学家”,第一个在这种特定的社会文化都市化和商业化的时代氛围中,开始走上文学舞台 柳永曾自豪地说:“自古及今,佳人才子,少得当年双美把自己的这种风月生活表现得大胆、直露、毫不虚伪、毫不做作,公开宣称“偎红翠,风流事,平生畅《鹤冲天》),令一般酸腐文人为之瞠目乍舌。

柳词中甚至还有不少对女子作世俗化的、具体化的描写如《斗百花》其三:“满搦宫腰纤细年纪方当笄岁刚被风流沾惹,与合垂柳双鬓初学严妆,如描似削身材,怯雨羞云情意举措多娇媚争奈心性,未会先怜佳婿长是夜深,不肯便入鸳被,与解罗裳,盈盈背立银缸,却道你但先睡前人写女性一般都市普遍化的描写,不具体写某一个人,如温庭筠《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天,鬓云欲度香腮雪,懒起画蛾眉,弄妆梳洗迟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新帖绣罗襦,双双金鹧鸪其中所写女主人公决非妓院中的姐妹,而是洁身自好又孤寂慵懒的传统性女性形象而柳永描写的却是其生活中遇到的实实在在的某个歌妓柳与她们不再是重帘深处难以捕捉的幽情蜜意,不再是只重精神寄托的理念爱慕,柳永笔下的男主人公就是风流才子自命的他,女主人公就是一个个具有真面目的歌妓柳永以铺陈的长调,用通俗和坦率的语言,来叙写市井间歌妓舞女之现实的感情和生活内容显得特别的世俗化二)语言风格的俗柳词除内容的浅近、表达的俚俗、以及词语尘下外, 他能够把有趣的白话加到词中,构成一种平民化的表述风格,如《玉女摇仙佩》: “愿奶奶、兰心蕙性,枕前言下,表余深意为盟誓:今生断不孤鸳被”愿奶奶”这个长句,完全口语化,一气直下,语意明白,通俗易懂。

言情道爱,本以含蓄为贵,而柳永所表现的却是尽而又尽,浅而又浅,如《小镇西》:“意中有个人,芳颜二八天然俏、自来奸黠是笑时,媚颜深深,百态千娇,再三偎著,再三香滑夜来魂梦里,尤花殢雪分明似旧家时节被邻鸡唤起,一场寂寥,无眠向晓,空有半窗残月”言情道爱,道得缠绵悱恻,眼泪让人心太软,如《秋夜月》:“当初聚散便唤作、无由再逢伊面近日来、不期而会重欢宴向尊前,闲暇里,剑著眉儿叹惹起旧愁无限盈盈泪眼漫向我耳边,作万般幽怨奈你自家心下,有事难求待信真个,恁别无萦绊不免收心,共伊长远”柳永完全不顾及其他士大夫文人的轻视和排斥,以俗语合俚曲,与传统雅词分庭抗礼他将词作为通俗的流行歌曲来写,还其曲子词的本色,确不失为一种积极的表现法,所以他的作品能投千万人之所好,无论上等人、下等人,读书的或不读书的,都喜欢它,赢得“凡有井水饮处都能歌柳词”的巨大声誉!(三)审美情趣上的俗审美信息往往能引起人们的爱慕、喜悦、喜爱,主要的原因在于信息发出者在创作的时候,已经赋予了主题鲜明的情感色彩,并在信息的内容和形式诸因素的统一中表现了出来这里所说的审美信息应当是符合受众审美情趣的可以说长期流连于市井青楼,熟谙市民阶层的生活情趣的柳永对市民阶层更多的呈现出的是主动迎合的态势。

柳词所描写的多是下层歌妓的生活情态、无可奈何的生活现实、平凡人生的审美情趣而这种审美情趣也正是柳永本真的体现,应该说柳永的本色当行和以俗为美是分不开的柳永以深切的生活感悟为审美基础,脱去伪装,展现真性情,进行饱含深情的情感传播,在俗文学中开辟了一片崭新的天地柳词迎合市民口味,对性爱作赤裸裸的描写如:“偎香依暖,抱着日高犹睡腻玉圆搓素颈”、“嫩脸粉腰”之语二、柳词之雅柳永的雅词创作主要集中在他入仕之后,这时,他的词由俗返雅,创作了大量杰出的羁旅词和都市生活词,还有他那些抒写自我怀抱的作品中景与情的融合所产生的一种深深的感发柳永一生可谓颠簸漂泊,在他身上,昭示着失意文人的典型心态,在词作中有充分的反映例如《轮台子》:“雾潋澄江,烟消蓝光碧彤霞衬遥天,掩映端续,半空残月孤村望处人寂寞,闻钓叟甚处一声羌笛,九凝山畔才雨过,斑竹作血痕添色翻思故国,恨因循阻隔路久沉消息 正老松枯柏情如织闻野猿啼,愁得听见钓舟初出,芙蓉渡头,鸳鸯滩侧干名利禄终无益,念岁岁间阻,迢迢紫陌翠娥娇艳,从别后经今,花开柳拆伤魂魄利名牵役又争忍、把光景抛掷该词折射出作者的文人“雅志”因而,物入眼帘,尽着上黯淡的色调:或“残”月或“孤”村,或“老”松或“怨”笛……从视觉、听觉、感觉等多角度烘托,既“翻思故国”,又恨“利。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