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玉米》大班科学教育活动设计姜堰市娄庄幼儿园 孙桂玲一、活动目标:1、学习用自己的方法做标记正确地计数玉米的排数2、感知玉米的双排数的规律,并进行记录二、活动准备:1、带外皮的玉米 2、分成段的玉米棒若干 3、每组提供安全钉、塑料片、勾线笔4、统计表三、活动过程:1、出示神秘的口袋,引出课题1)、请幼儿上前摸一摸,猜一猜是什么?师:“今天,郁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件礼物,请你们来摸一摸,猜猜它是什么?(幼儿上来摸一摸口袋里的礼物)幼儿A:芋头幼儿B:玉米师:到底是什么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老师把礼物从口袋里拿出来,揭晓谜底幼儿:玉米师:玉米还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玉米棒”2)、引导幼儿观察玉米粒的排列特点师:请你们来仔细地看看玉米棒上面有什么啊?幼儿A:辫子幼儿B:一粒一粒的师:哦,这个一粒一粒的也有个好听的名字,叫玉米粒 请你仔细地看一看玉米粒是怎样排队的?幼儿A:一竖一竖的幼儿B:这样排的用手指竖着画)师小结:我们发现了玉米粒是一排一排排队的2、幼儿尝试给玉米棒数排数,并用自己的方法记录结果1)、出示记录卡,引导幼儿用自己的方法记录结果师:在桌子上有很多切成段的玉米,请你们帮玉米粒宝宝仔细地数一数它排了几排队伍?请你数好后把它记录在记录卡上数字1的后面空格里。
并且把玉米棒压在记录纸上2)、幼儿第一次操作,鼓励幼儿大胆尝试3)、请几个幼儿上前介绍自己的方法师:谁愿意上来数给别的小朋友看?(请个别幼儿上来) 你发现他是怎么数的?幼儿A:指这数的幼儿B:这样数的有手比划着画着圈)师:他是用一个手指按住其中的一粒玉米,用另一只手点数玉米,并在数到按住的这粒玉米前一粒结束4)、引导幼儿用做标记的方法数玉米的排数师:刚刚这位小朋友想到了用手指做标记来数,请你们再去数一数刚才数过的那段玉米,在数的时候可以请的图钉和塑料片帮帮忙这一次请你把结果记录在记录卡在数字2后面的空格里并且把玉米棒压在记录纸上5)、幼儿第二次尝试借助工具做标记的方法数排数,提醒幼儿不多数,不漏数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帮助能力弱的幼儿.(6)、请个别幼儿上前展示自己的方法,验证结果师:谁愿意上来数给别的小朋友看?(请个别幼儿上来)3、自选玉米棒,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数排数并记录,得出玉米棒排列的规律1)、讲解规则师:桌子上还有很多的玉米棒想请你们帮它也数数它的排数.请你自己在箩筐里选一段玉米棒,用你喜欢的方法数一数,并把它记录在白纸上,把玉米压在上面,然后拿一个五角星贴在统计表中相应的数字下面。
2)、幼儿操作3)、分析汇总结果师:我们一起来看看统计表,今天我们数到的玉米有几排啊?幼儿:12、14、16……师:那我们一起来看看:2、4、6……都是什么数?幼儿:双数师:那12、14、16……也是……幼儿:双数师总结:今天我们数玉米知道了玉米的秘密:他们都是按双数排队的四、活动延伸:找找周围其它种子排列的规律师: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很多种子也有他自己的小秘密,我们一起再去找找吧!五、活动反思:对于大班的幼儿来说计数对他们已经不是问题,然而在本次活动中幼儿的表现告诉我们,幼儿的计数能力受计数对象和排列方式的影响当物体排列成一个封闭式图形时,幼儿往往很难分辨出起点和终点,容易漏数和重复多数,导致了结果的错误如何避免漏数和多数,确定起点和终点,对大班的幼儿来说是一个挑战本次活动是要幼儿解决来自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让幼儿在结局问题的过程中后的发展在活动中,我提供了多种可供选择的工具,让幼儿在实际操作过程成中自主思考应该选用哪种工具,如何正确使用,这种工具对自己的计数会带来什么样的帮助比如:有的幼儿用手指按着一粒玉米做起点,还有的用图钉戳在一个玉米粒上,不管幼儿选择了怎样的工具,他们都已经意识到了在数的过程中需要给这类图形在起点的地方做一个标记,以保证计数的准确性。
在整个活动中,我先让幼儿自由的数玉米,自己发现问题,从而引导幼儿自己想办法去解决问题,发挥了幼儿的主体性通过在记录卡上记录下两次不同的结果,让幼儿真实地知道了如何正确的计数玉米的排数在活动细节的设计上,我还让幼儿把数的玉米棒压在记录卡上,以便更好的知道自己数过的是哪个玉米,也便于老师检查数错的幼儿,为得出最后的规律而埋下伏笔在活动结尾部分,我通过幼儿集体的统计表展示出“玉米粒的排数都是双数”这一结论,但并没有明确地告知幼儿其中可能存在的规律,而引发幼儿在日常生活中继续关注和研究这一问题整个活动中,还存在了很多细节上的问题,比如:1、在设计问题的时候应该再简洁清楚些,侧重点应该明确,有计划的引导孩子比如,让幼儿观察幼儿A操作是用一个手指按住其中的一粒玉米,用另一只手点数玉米,并在数到按住的这粒玉米前一粒结束在活动中的提问是:“请你们仔细地看一看他是怎么数的?”应该是:“请你们仔细地看一看他在数的时候手是怎么样的?”设计问题应该更具体化,以便孩子更好地观察其重点2、活动中应该以幼儿为主体,提高幼儿的积极性在请一幼儿上来数玉米演示给大家看,应该请全体幼儿与这幼儿一起计数,这样容易吸引幼儿的无意注意,使孩子的注意力跟着整个活动的进展。
生活中时刻存在着教育的契机,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让幼儿在生活中发现问题,从而自发主动地解决问题,得初其中的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