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上锁挂签管理办法

大米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237.87KB
约19页
文档ID:458220764
上锁挂签管理办法_第1页
1/19

预制二队上锁挂签管理办法1. 目的和适用范围 11.1. 目的 11.2. 适用范围 12. 管理要求 13■相关人员职责 10附录A能量隔离方案 11附录B安全锁具种类 12附录C 有害能量隔离准则建议 161. 目的和适用范围1.1.目的为强化能量和物料隔离管理,防止危险能量和物料意外释放,特制定本标准注:上锁挂签仅能防止误操作,对于蓄意的行为,并不能产生作用1.2.适用范围本标准适用于预制二队,重新部署和施工工程以及为公司服务的承包商应用于 有可能发生危险能量和物料意外释放并需要进行控制的作业活动本标准中,锁及标签,用于规范系统的隔离点,以确保人员、设备在上锁系统内 的安全安全锁”及“危险禁止操作”标签仅能防止人员的不经心操作,对于一些蓄 意的行为,并不能产生作用2. 管理要求2.1.基本要求在进行非常规作业时,为避免设备设施或系统区域内蓄积危险能量或物料的意外 释放,对所有危险能量和物料的隔离设施均应上锁挂签隔离或控制危险能量和物料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断开电源或对电容器放电;——隔离压力源或释放压力; 停止转动设备并确保它们不再转动;——释放(容器、管线等)贮存的能量和物料;——放低设备,确保其不因重力而移动;——防止设备可能受外力的影响引起的移动。

注:可参照附录C《有害能量隔离能量隔离准则》在开始工作前,参与作业的每一个人员都有责任确认隔离已到位并执行上锁挂签 标准与隔离点有关的人员应及时沟通上锁挂签的动态,在跨班作业的整个工作 期间应始终保持上锁挂签上锁挂签应由作业者本人进行操作,并保证安全锁和标签置于正确的位置上特 殊情形下,本人上锁有困难时(如:上锁点在管架上),应在本人目视下由他人代 为上锁在作业过程中,作业人员怀疑隔离、上锁的有效性时,可要求有关人员对所有的 隔离点再做一次测试若能量源还没有得到有效隔离时,作业人员可要求增加盲 板进行隔离或采取双切断方法(在上锁挂签的阀门能量来源前一个阀门进行上锁 挂签)等额外隔离措施,来确保作业安全,在在采取这些措施之前不得开始工 作使用安全锁时,应随锁附上“危险,禁止操作”的警示标签,上锁必挂签在特殊 情况下,如特殊尺寸的阀或电源开关无法上锁时,经确认,并书面批准后,可只 挂上警示标签,而不用上锁,但应采用其它辅助手段,达到与上锁相当的要求上锁挂签后,应通过检测确认危险能量和物料已去除或已被隔离,否则所有危险 能量和物料的来源都应认为还没有被消除对存在电气危险的,断电后应实施验 电或放电接地试验。

上锁挂签2.2. 辨识在隔离、上锁挂签前,应辨识所有危险能量和物料的来源及类型需要控制的危 险能量包括但不限于以下种类:——电能:电流或电子流(如微电流、微电压等); 动能:运转的设备等;—— 势能:蒸汽(任何压力)、压缩气体(一个大气压以上)、真空、加压液体(一个 大气压以上)、弹簧、张力杆、配重等;——化学能:危险化学品;——热能:电热、冷却系统2.3. 隔离根据辨识出的危险能量和物料及可能产生的危害,编制隔离方案(如HSE作业计 划书),隔离方案应明确隔离方式、隔离点及上锁点清单隔离方案参见附录 A根据危险能量和物料性质及隔离方式选择相匹配的断开、隔离装置隔离装 置的选择应考虑以下内容:——满足特殊需要的专用危险能量隔离装置; 安装上锁装置的技术要求;——按钮、选择开关和其它控制线路装置不能作为危险能量隔离装置;控制阀和电磁阀不能单独作为流体隔离装置;专门设计用作危险能量和物料隔离装置的控制阀,可按《管线断开及盲板隔离管理标准》要求执行;——应使用合适的方法去除和完全隔离危险能量或物料并确认在试验不能完全 确认的情况下,应进行测试确认;——因系统设计、配置或安装的原因,能量可能再积聚(如有高电容量的长电 缆),应使用某种方法来防止其发生;——系统或设备包含贮存能量(如弹簧、飞轮、重力效应或电容器)时,贮存的 能量应被释放或使用组件阻塞;——在复杂或高能电力系统中,应考虑安装防护性接地;——可移动的动力设备(如燃油发动机、及驱动的设备)应用可靠的方法(如去 除电池、电缆、火花塞电线或相应措施)使其不能运转。

上锁挂签 根据上锁点清单,对已完成隔离的隔离设施选择合适的锁具、填写警示标 签,对上锁点上锁挂签上锁挂签的方式有个人上锁和集体上锁,具体上锁操作 可参考2.3节考虑到电气工作的特殊危害性,应制定专门的上锁挂签标准——上锁挂签作业前,由作业负责人或批准人组织专业工程师及参加作业的人员 对作业过程可能造成意外伤害的危险源进行识别,识别可能产生危险源的部位, 确定隔离方案,并在作业方案中明确具体的隔离措施报项目部审批危险源包括 转动设备(如水泵轴)、高压液体、易燃液体、高压气体、易燃气体、电气伤害 等2.4.确认批准人和专业工程师或作业监护人到现场按照附录A的内容进行逐一核实,确认 危险能量和物料已被隔离或去除如,释放能量或物料,观察压力表、视镜或液 面指示器,确认贮存的危险能量已被去除或已适当地阻塞;目视确认组件已断 开、转动设备已停止转动;对暴露于电气危险的工作任务,应检查电源导线已断 开所有上锁必须实物断开且经测试无电压存在核实无误后由锁具管理人员向 指定专业工程师或作业监护人发放个人锁、钥匙、锁定用具及挂牌注:释放危险能量或物料,应当先观察压力表或液面指示器等以确认仪表处于工 作状态,确认危险能量或物料隔离及释放有效。

在确认过程中,将通过工作前安 全分析(JSA)或风险识别来评估与隔离过程相关的其他危害,制定消减/控制措 施,确保作业安全2.5. 试验为确认危险能量或物料被有效隔离,应对设备进行试验试验方法应考虑正常启 动方法和其他非常规的运转方式,在进行试验时,应屏蔽所有可能会阻止设备启 动或移动的限制条件(如联锁)对设备进行试验前,应清理该设备周围区域内 的人员和设备对安装有测试按钮的设备,应在切断电源箱开关之前,先按测试按钮以确认按钮 正常,上锁后,再进行确认测试,以确保电源确实被切断注:非常规运转方式比如:在试压作业时强度试压的压力必须高于设备设计压 力,当压力达到安全保护装置联动时安全装置自行启动,强度压力试压就无法进 行,此时就需要采用非常规的运转方式,将安全保护装置关闭或避开来进行2.6. 上锁方式按使用功能安全锁分为两类:——个人锁:只供个人专用的安全锁;——集体锁:现场共用的安全锁,并包含有锁箱注:防爆区域使用的安全锁应符合防爆要求个人上锁1) 个人上锁是指单人作业时对隔离点的上锁有两种形式:单个隔离点的上锁和 多个隔离点的上锁— 对于单个隔离点,设备所属单位操作员和维修作业人员用各自个人锁直接锁 住隔离点即可。

——对多个隔离点,设备所属单位操作人员使用集体锁对所有隔离点上锁,上锁 后将集体锁的钥匙集中存放在锁箱中,再由设备所属单位操作人员和维修作业人 员用各自个人锁对锁箱上锁2) 每一位在被隔离设备上工作的人员,应根据隔离方案在每一个上锁点锁上自己 的个人安全锁,并同时挂“危险禁止操作”标签,标签上应有挂锁者姓名、日期、 单位、简短说明,必要时可以加上自己的联络方式3) 上锁挂签结束需亲自测试确认要隔离的能量已经隔离,如,再次确认泵不能启 动、接地、检查压力、气体检测等4) 上锁挂签、测试结束后需在能量隔离方案上签字确认5) 个人上锁-交接班——采用个人上锁方式时,如工作未完成,上锁人要离场,必须将工作进度状况 告知接班人员或其上级主管,接班人员或上级主管要在交班人解锁离场前将设备 上锁挂签,交班人方可解除他的个人锁——如果进行的工作将持续几班,设备拥有单位及施工单位的负责人可容许个人安 全锁继续上锁,工作人员在离场前得到许可后方可不解锁离开注:个人上锁前,现场负责人在签发工作许可证及相关许可(如动火、挖掘、有限 空间等)前必须停车、冲洗、排空,确认能量已经彻底隔离设备拥有单位操作人员若己将隔离点上锁,则其负责人不需再对隔离点上锁。

是指除按标准成套配置的,有插头、连线、插座的专用接线排和接线盘以外的, 所有其他用于临时性用电的配电设施、连接电缆及用电设备等(以下简称临时用 电线路)超过6个月的用电,不能视为临时用电,必须按照工程设计标准执 行集体上锁1) 集体上锁是指两人或两人以上共同作业时对隔离点的上锁有两种形式:多人 对单个隔离点的上锁和多人对多个隔离点的上锁——多人共同作业对单个隔离点的上锁有两种方式:所有作业人员和设备所属单 位操作员将个人锁锁在隔离点上;或者使用集体锁对隔离点上锁,集体锁钥匙放 置于锁箱内,所有作业人员和设备所属单位操作员个人锁上锁于锁箱——多人共同作业对多个隔离点的上锁,集体锁用于锁现场隔离点,集体锁钥匙 放置于集体锁箱内,所有作业人员和设备所属单位操作员的个人锁上锁于锁箱2) 集体上锁步骤:——用集体锁将所有隔离点上锁;——将集体锁的钥匙放在锁箱;——每个工作人员用其个人锁将锁箱锁住3) 集体上锁-交接班——设备拥有单位当换班时工作尚未完成,设备拥有单位集体锁、个人锁及“危险禁止操作”标签不 能被解除,接班人必须先用他的个人锁锁上设备拥有单位集体锁箱后,交班人才 可解除他的个人锁—施工单位施工单位人员离场前,施工单位负责人及所有施工人员要将其个人锁及“危险禁止 操作”标签从施工单位集体锁箱上解除。

交班负责人须待接班负责人先在设备拥有 单位集体锁箱上锁后,交班负责人才能将其个人锁解除如果进行的工作将持续几班,设备拥有单位及施工单位的负责人可容许个人安全 锁继续上锁,上锁人员在离场前得到他的负责人的许可后方可不解锁注:在换班过程中一定要确保接班人员或接班负责人对各个上锁点位置、危险清 楚后,方能离开4)集体锁解除步骤——在集体锁箱上锁的所有人员必须集合在一起,确认人数、个人锁及标签无误 后再统一进行拆锁——取出集体锁箱内的钥匙,按照集体上锁清单逐一确认并解除集体锁及标签 电气上锁在有电气危害的场合,应确认所有电源得到控制上锁人员应有能力进行电气危 害评价和处理对可能进行的带电作业或在带电设备附近作业上锁时要采取使用 绝缘手套或绝缘隔离板等附加的安全措施电气个人上锁在做电气设备维修工作时,对电气隔离点由电气工作人员在上锁、挂签及测试后,维修作业人员再次确认并上锁、挂签操作人员在现场的启动按钮/开关处挂 警告标志作业现场的隔离点按个人上锁执行电气集体上锁采用集体上锁方式时,电气工作人员在隔离电源点上锁、挂签及测试后,将钥匙 放入集体锁箱,维修作业人员在确认隔离点上锁挂签后在集体锁箱上锁,操作人 员在现场的启动按钮/开关处挂警告标志。

作业现场的隔离按集体上锁执行 电气上锁要点——主电源开关是电气驱动设备主要上锁点,附属的控制设备如现场启动/停止 开关不可作为上锁点——若电压低于220V,拔掉电源插头可视为有效隔离,如果插头不在作业人员 视线范围内,必须在插头上挂“危险禁止操作”的警示标签或将插头锁于插头锁套 内,以防其他人将插头插上——回路若是采用保险丝/继电器控制盘供电方式,无法上锁时,应装上假保险 丝并加“危险禁止操作”的警示标签——若必须在裸露的电气导线或组件上工作时,上一级电气开关应由电气专业人 员断开或目视确认开关已断开,若无法目视开关状态时,可以将保险丝拿掉或测 电压或拆线来替代现场必须挂“触摸前测电压”的警告标志,且需由电气专业人 员来执行——具有远程控制功能的用电设备,不能仅依靠现场的启动按钮来测试确认电源 是否断。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