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新闻摄影_

wt****50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236.50KB
约62页
文档ID:39610227
新闻摄影__第1页
1/62

感光片的发展有两方 面:感光物质、片基1800 年,英国人韦奇韦奇 伍德伍德拍摄了“树叶” 感光物质:硝酸银 片基:皮革这张照 片无法显影和保存 第一张永久性照片: 1826 年,法国人尼埃尼埃 普斯普斯拍摄 《窗外的景 色》 ,也叫《鸽子窝》 曝光 8 小时,这种拍 摄被称为““阳光拍摄阳光拍摄 法法”” 感光物质:沥青加上熏衣草油片基: 铅锡合金板 卡罗摄影术卡罗摄影术:1835 年, 由英国发明家塔尔博 研究发明,1840 年获 得公认方法:把氯 化银或硝酸银涂在纸 板上,放入相机,拍 成负像,通过一定装 置在阳光下获得正像 (用感光纸作感光板, 拍出负像,然后印出 正像) 他还发明了固 定影像的方法 摄影术诞生:1839 年 8 月 19 日,银版摄影银版摄影术术为法国政府购买并 公布于世发明人: 巴黎舞台美术设计师 达盖尔达盖尔 摄影术的最初概念: 以光的作用产生永久 影像此方法由尼埃 普斯最先提出并向达 盖尔提供 银版法:把涂有碘化 银的铜板曝光, ,然后 熏以水银蒸气,再用 普通食盐溶液定影, 形成永久性影像是 摄影术诞生的标志溴化银明胶干版法溴化银明胶干版法: 英国医生、业余拍摄 家杜克斯 1871 年发布。

与以前感光材料相比, 感光能力显著提高, 最高拍摄速度可达 1/25 秒此法公布后, 真正揭开了拍摄术流 行和大发展的序幕 世界上第一次新闻摄世界上第一次新闻摄 影活动、第一张新闻影活动、第一张新闻 照片:照片:1842 年 5 月 5 日,比鸥乌·史特尔 茨纳拍摄的《汉堡大 火废墟》 人类社会首次用摄影 记录重大事件:1855 年,英国皇家摄影协 会创始人罗杰罗杰··芬顿芬顿, 带着 700 块玻璃板拍 摄了克里米亚战争的 场面 1884 年,发明胶卷 1924 年,德国技师巴 纳克研制的小型 135 莱卡相机面世 照片系统诞生: 1902 年,照片系 统诞生1910 年,欧 洲报界能常规地交换 照片照片的诞生,进入了真正的进入了真正的 ““新闻摄影时代新闻摄影时代” 1904 年,英国英国《《每日每日 镜报镜报》》率先以照片为率先以照片为 主报道新闻主报道新闻,仅符以 简短的文字 《决定性瞬间》: 1952 年,法国画家布布 列松列松出版《决定性瞬 间》一书,提倡“抓 拍” 布列松 1949 年 1 月在《生活》杂志发 表专题新闻摄影《北 平最后一瞥》 ,共 26 张照片,展示了北平 解放的部分画面。

1936 年,美国《生活 画报》首创了专题新首创了专题新 闻摄影报道闻摄影报道的形式 1942 年,美国普利策 新闻奖开始设立最佳 新闻照片奖 1856 年,伦敦大学开 设新课程“摄影技术” 世界新闻摄影比赛: 1956 年,荷兰 3 位摄 影家发起成立了“世 界新闻摄影荷兰基金 会” 1957 起, “世界 新闻摄影比赛”每年 举行一次中国最早成立的新闻 摄影机构:中央写真中央写真 通讯社通讯社,由北京大学北京大学 学生发起学生发起 李少穆:我国报纸上 有姓名可考的第一个 职业摄影记者供职 于上海《神州日报》 王小亭:著名照片有 《上海南站日军空袭 下的儿童》 (1937.8) 被认为是美国 1855— 1960 年发表过的最优 秀的新闻照片之一 邵飘萍:1923 年出版 《实际应用新闻学》 ,第一次提及“新闻摄 影” ,并把它列为新闻 记者必备的技能之一胡伯洲:胡伯洲:1936 年,我 国最早提出新闻摄影 的定义:凡时事性质 的照片,或与时事有 关的一切照片,刊登 于日报或杂志上者, 是为新闻照片 第一章第一章 照相机照相机 针孔成像与镜头成像针孔成像与镜头成像 的差别:的差别:摄影感光需 要一量的光线,针孔大,影像变虚,针孔 小,无法获得充足光 线;镜头利用光的折 射原理,把镜头制成 一个具有凸透镜效果 的能聚光的光学透镜, 通过聚光,获取摄影 感光所需要的光线的 量;照相机镜头能使 得景物影像汇聚于焦 点平面,形成清晰影 像。

镜头的作用:镜头的作用:让景物 在焦点平面位置形成 清晰的影像,也就是 汇集来自外界景物的反光或都自发光体的 光线,并使被摄景物 在感光片上形成清晰 的潜影 物距:物距:在镜头成像中, 从被摄物体到镜头中 心的距离; 像距:像距:从镜头中心到 所成影像间的距离, 称像距; 焦距:焦距:来自无限远处 的平等光线经过镜头 的折射在镜头主轴上 会聚成一个清晰的点, 这个清晰的点,就是 焦点,由焦点到镜头中心的距离就是焦距距离相等时,焦距长焦距长 成像大,焦距小成像成像大,焦距小成像 小小 共轭关系:共轭关系:物距和像 距相互制约的关系 物距远则像距近;物 距近则像距远 共轭关系决定了定焦共轭关系决定了定焦 距镜头在不同距离拍距镜头在不同距离拍 摄时,物距大,像距摄时,物距大,像距 小,影像也小;物距小,影像也小;物距 小,像距大,影像也小,像距大,影像也 大镜头成像原理:镜头成像原理:凸透 镜聚光成像 取景器:取景器:观察被摄景 物的装置作用:一 是观察被摄景物;二 是用于界定被摄景物 的范围;三是用来确 定对景物的取舍和安 排画面的布局 镜头通光量镜头通光量————与光与光 束直径成正比,与焦束直径成正比,与焦 距成反比。

距成反比 光圈:光圈:能根据外界光 线变化来调节通光孔 大小的装置现代相机光圈口径是 可变的可变的口径 叫“相对口径” 大小 用系数表示 有效口径:镜头的最 大相对口径或称镜头 的感光力(镜头最大通 光能力),它决定着镜 头成像的明亮程度 它的比值越大,感光 力越强 相对口径:可变的镜 头口径大小用 f 表 示f 系数=焦距/相 对口径f系数的标 法为:1.2/2/2.8/4/5.6/8/1 1/16/22/32/64 这 种标法的特点有 3 点: 1)数字大小与相对口 径大小成反比;2)每 相邻两极光圈系数之 间的通光量相关一倍; 3)每相应两极光圈系 数之间是[根 2]倍的 关系 光圈的两重作用光圈的两重作用:① 控制曝光量②控制 景深范围光圈越小, 景深越大 对焦方式:对焦方式:1)连动测 距式 2)反光式 3)后部磨砂玻璃式 4)自动 式①电子视测②超声 波系统③红外线④眼 控 镜头视角:镜头视角:标准镜头 视角与人眼正常视角 基本相同,约 53 度 广角镜头视角为 70— 90 度超广角镜头视 角可超过 100 度鱼 眼镜头视角约为 180 度镜头焦距短,视 角大,景深长镜头 视角范围越大,变形 现象越严重。

焦距长,视角小;焦焦距长,视角小;焦 距越短,视角越大距越短,视角越大镜头的分类:镜头的分类: 标准镜头:标准镜头:镜头焦距 与底片对角线基本相 等,视角接近人眼的 视角,大约在 50 度, 135 相机底片画幅为 24*36 毫米,对角线为 43 毫米,焦距在 42- 55 毫米的均属标准镜 头;120 相机画幅为 60*60 毫米时,其对角 线为 79.2 毫米,焦距 在 80 毫米左右为标准镜头,其它画幅另行 计算短焦距镜头 (广角镜头):镜头 焦距小于底片对角线 的镜头,其视角大于 人眼视角长焦距镜 头(望远镜头):镜 头焦距大于底片对角 线的镜头,其视角小 于人眼视角 相机快门:相机快门:控制曝光 时间的装置作用: ①控制光线在感光片 上停留时间长短;② 抓取被摄对象的动态,使动体“凝固”或使 被摄体产生动感 快门的标法为:1 2 4 8 15 30 60 125 250 500 1000 2000 4000 8000, 实际速度为所标数字 的倒数相信两级快 门速度的日光量相关 一倍 “B”门或“T” 门为慢门;“A”门为 光圈优先;“S”门为 速度优先;“P”门为 程序快门。

相机快门分类:按构相机快门分类:按构 造和操作方式不同分造和操作方式不同分3 3 类一是机械式① 镜间快门;②焦平快 门优缺点主要反映 在快门速度和拍摄动 体的变形上二是电 子式三是程序式 镜间快门(叶片式快镜间快门(叶片式快 门)门)位于镜头的中间, 光圈之前,一般由 3 片至 5 片薄钢片组成, 可同时开合,通过开 合的快慢来控制曝光 的时间优点是:在 使用任何一级快门速 度时都能使整个胶片 画面同时曝光,在使用闪光灯拍摄时,不 受闪光同步的限制, 不会产生变形现象 缺点是:当使用大光 圈、高速度的组合时, 其实际通光量减少 焦平快门(帘幕式快焦平快门(帘幕式快 门)门)位于焦点平面的 位置,紧挨在感光片 的前面由不透光的 帘布或金属帘片组成, 通过帘片间裂口的大 小变化来控制曝光的 时间优点是:一是 可以达到较高的快门 速度,二是因其快门速度高,可以用来抓 拍极高速的动体的运 动缺点是:在使用 高速快门时,动体的 影像会变形,而且动 体运动速度越快,影 像变形的程度越重 测距方式有测距方式有 4 4 种:种:1) 连动式测距(重影式、 截影式)2)反光式 (微棱镜式)3)磨沙 玻璃式 4)自动测距式 (电子视测、超声波、 红外线、眼控自动式)现代相机取景器的种现代相机取景器的种 类有类有 4 4 种:种:1)单镜头 反光俯视取景器;2) 单镜头反光平视取景 器;3)框式平视取景 器;4)光学直透式取 景器。

135135 相机的优点:相机的优点:体积 较小,分量较轻,便 于携带;所有胶卷为 画幅 36*24mm 的 135 底片,常见的有 24 张、 36 张,适合新闻摄影 无暇换胶卷的特点; 有多种可转换镜头, 符合新闻摄影的特点;有效口径大,感光力 强,11) 对不同光线 适应能力强;多采用 焦平快门,最高快门 速度可达数千分之一 秒,能满足新闻摄影 拍摄高速动体的特殊 需要缺点:缺点:一是焦 平快门所带来的闪光 同步速度的限制,在 使用闪光灯时,不能 达到很高的快门速度; 二是在拍摄高速动体 时,如所用的快门速 度过高,会出现影像 变形现象120120 相机的优点:相机的优点:单镜 头,即用作取景、测 距,又用作拍摄,所 以没有视差现象;也 有各种不同焦距的镜 头,以适应各种不同 的拍摄需要;有可置 换后背的特点;缺点:缺点: 机身和镜头体积都比 较大,分量也重,携 带不方便,此外,快 门震动大 120120 单反相机:单反相机:画幅有 60×60、60×45、60 ×90mm 三种跟 120 双镜头相机相比,其单镜头既作取景用, 也作测距用,所以没 有“视差” 数码相机:数码相机:也叫数字 式相机。

是数字技术 与照相机原理相结合 的产物数码相机采 用 CCD(电子耦合器) 作为图像传感器把光 线转变为电荷(光电 转换) ,再通过模拟— —数字转换器芯片, 将模拟信号转换为数 字信号,并经压缩后 存储在机内的存储器 或存储卡上数码相机集成了影像信息的 转换、存储、传输等 部件,采用数字化存 取模式,可在电脑上 直接处理,是、光、 电机一体化的高科技 产品 数码摄影与传统摄影数码摄影与传统摄影 的不同:的不同:存储影像的 介质不同;传统(化 学方法)数码(数字 方式)图像的呈现方 式不同;传统(冲洗、 印放) 、数码(输入计 算机)图像质量上的 差异;传统高于数码,传递方式不同;数码 方便快捷、保真度高影响数码相机和数码影响数码相机和数码 影像质量的因素:影像质量的因素:CCD 辨析率、影像辨析率、 色彩还原性、镜头质 量、像质调节 APSAPS 摄影系统(先进摄摄影系统(先进摄 影系统):影系统):ASP 胶片是 一种比 135 还要小巧、 表面涂有可以记录拍 摄资料的磁性物质的 感光片,磁性物质可 以用来记录打拍摄时 的有关数据现由日本富士、佳能、美能 达、尼康和美国柯达 五家大公司联合研制 而成。

最大优越性在 于操作简便,具有安 全性,冲印方便、便 于携带 广角镜头的视角在 70 。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