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液港的维护常规输液港概述:输液港 (plantable venous access port,PORT) 是完全植入人体内的闭合输液装置, 包括尖端位于上腔静脉的导管部分和埋植于皮下的注射座 安装后, 病人体表可触摸到一个硬币大小的圆形凸起 输液港主要适用于化疗、 胃肠外营养、 输血等需长期或间歇静脉输液治疗输液港需由经 PORTS训并获得资格认证的注册护士护理,包括插针、更换敷料、每月冲洗、抽血等输液港的优点:1. 感染风险低:因其操作简单,且为皮下埋置式,从而降低了感染的风险2. 方便患者: 埋置于皮下不易被别人注意, 且拔除穿刺针后, 可以正常洗浴及游泳3. 维护简单: 治疗间歇期 4 周维护一次即可, 减少患者往返医院次数及节省支出4. 使用时限长: 放置时间可达十年以上, 具体与输液导管的老化速度和患者个体体质有关5. 保护静脉:减少静脉穿刺次数,避免多次静脉输液时的穿刺痛苦6. 相容性强:几乎可相容于化学治疗刺激性、高渗、营养等所有注射剂7. 耐高压:可以注射动力造影剂输液港的缺点:1. 需要经过专业培训的医师并取得资质证的才能进行手术植入2. 拆除时需要再进行一次手术3. 价格比传统的CVC£ PICC更昂贵4. 每次穿刺时患者有轻微疼痛感5. 输液港功能发生异常时纠正手段更复杂、困难输液港的适应范围:1. 需长期或重复静脉输注药物的病人2. 进行抽血,输血及血制品、营养液、抗生素3. 化疗药物的灌注输液港的禁忌症:1. 任何确诊或疑似感染、菌血症或败血症的病人2. 对输液港材质过敏的病人3. 预期插入部位有放疗史4. 预期放置位置既往有血栓史或血管外科手术史5. 局部软组织因素影响设备的稳定性或放置输液港的常见并发症:1. 感染2. 输液不畅或无法回抽3. 导管堵塞4. 导管脱落或断裂5. 血栓形成等6. 港体翻转输液港的接管流程:1. 准备好换药包,无损伤针、正压输液接头、 20ml 空针、 10ml-20ml 生理盐水、5ml 肝素钠生理盐水( 100万 U/ml) (必要时备一次性纱布块、无菌刀片)2. 核对医嘱及患者身份(姓名、住院号 / 门诊号) ,向患者解释操作过程 , 提醒患者插针时会感觉有轻微疼痛; 提醒患者提前洗好澡, 不能洗澡的、 局部用肥皂温水清洁;评估局部皮肤有无红肿、皮疹、疼痛、渗液等现象。
3. 洗手待干,戴口罩,有污染敷料则先去除后再次洗手4. 暴露穿刺部位、确定注射座位置、5. 打开无菌护理包,将PORT十头、一次性注射器、正压接头等掷放于包内6. 戴无菌手套, 检查输液港针头及延长管, 并用生理盐水排气; 再准备一支 5ml的肝素稀释液7. 以注射座为中心由里向外螺旋状消毒皮肤 3 次,充分待干;注意消毒范围需大于 15cm8. 再次检查无损伤针是否已排尽空气9. 触诊后找到注射座的中心位置,非主力手的拇指、食指与中指呈等边三角形将注射座拱起、并固定,但勿过度绷紧皮肤;另一手持 POR再用针头、穿刺入注射座的中心部位、针头全部送入,穿刺后不要移动针头10. 连接空的注射器, 回抽见回血则夹管, 连接有 20ml 生理盐水的注射器, 冲洗导管内残留的血液;冲洗过程中,观察患者有无胸闷、胸痛、药物外渗等现象11. 正压夹闭导管后、 移去接头处注射器, 再连接正压接头 12. 使用无菌透明敷料覆盖针头及部分延长管,保持无菌封闭状态12. 如需静脉用药,则连接静脉输液器;如无需静脉用药,则先用 3〜5ml、浓度为 100u/ml 的肝素液冲洗、然后夹管静脉给两种不同药物之间应用 10ml 生理盐水冲洗,避免药物相互作用产生沉淀。
13. 妥善固定延长管,并注明敷料更换的日期、时间、操作者姓名;每班均需评估敷料是否干燥及牢固14. 整理用物,按废弃物分类处理用物, 洗手、脱口罩15. 在PORT隹护手册上,记录插针经过、静脉通路回血、周围皮肤、敷料有无渗血渗液等情况输液港的拔管流程:1. 零角度揭去贴膜,消毒皮肤,待干2. 使用生理盐水 10ml 脉冲式冲管助手在以 3~5ml 肝素钠溶液匀速推注,档推入 5ml 时,操作者左手三指固定住底座,右手拔出无损伤针3. 贴上无菌敷料贴膜至少 24h健康宣教:1. 放置导管后 1-3 天切口周围皮肤可能出现淤斑,需 1-2 周会自行消失2. 保持局部皮肤清洁干燥,观察输液港周围皮肤有无发红、肿胀、灼热感、疼痛等炎性反应3. 植入静脉输液港的患者可以从事日常生活工作 但需避免使用同侧手臂提过重的物品、过度活动4. 避免重力撞击输液港部位5. 治疗间歇期每四周对静脉输液港进行冲管、 封管等维护一次, 建议回医院维护6. 严禁高压注射造影剂,防止导管破裂 (抗高压输液港可进行注射照影剂)第一次修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