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罪的归算任以撒

枫**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30KB
约13页
文档ID:537374911
罪的归算任以撒_第1页
1/13

罪的归算(任以撒)罪的归算任以撒「归算」在原文中是论到将一件事情的后果, 归算于作此事的人即是说当一个人作了一件善事或恶事后, 他就要担负那事的后果归算一词有时也可以用作某人因另 一人所作之善事或恶事而担负的后果在神学上,归算可以 用在三方面 : 第一是论到亚当的原罪归算于他的后裔身上; 第二是论到罪人因信而将他们的罪归算于基督身上;第三是 论到基督的公义归算于信徒身上一、团体性责任之原则我们必须记得,神对人的关系并非单是个别性的,但往 往是团体性的旧约圣经中有很多这类的例子挪亚的儿子——含一一当他发现父亲酒醉时的情形,他作了不正当的事,但是挪亚在酒醒后却咒诅含的儿子迦南另一方面,闪和雅弗 所作的是正当的,而挪亚却在祝福时也祝福他们两人的后裔 (创九 : 20 - 27 )神和亚怕拉罕立约之时他不但祝福亚伯拉 罕,同时也因亚伯拉罕之故而祝福地上的万族(创十二 : 2- 3)神在给以色列民的十诫中,也提到团体性责任的问题 第二条诫命说, 凡跪拜偶像的, 耶和华必要追讨他的罪, 「自 父及子,直到三四代, 」而守他诫命的人,他必向他们发慈 爱,「直到千代」(出廿 : 5-6)然而我们也不能忽视各人个别应负责任,否则就会推卸 自己所作所为的责任, 而责怪祖先, 如以色列人俗语说 : 「父 亲吃了酸葡萄,儿子的牙酸倒了呢」 (给十八 : 2)「圣经虽然 明示犯罪连坐的原则,但是也同样清楚地论到罪人必须悔改 才能蒙悦纳的真理。

这种团体性责任的原则,在新约中也会提到过保罗在 哥林多前书第七章中说,夫妇中若有一人(婚后)信主,而 另一人不信主,他们不应当离异, 「因为不信的丈夫,就因 着妻子成了圣洁, 并且不信的妻子, 就因着丈夫成了圣洁 」 不然他们的「儿女就不洁净,但如今他们是圣洁的了」 ( 14 节)我们现在不必费心去研究保罗在此处所说的「圣洁」 , 是指何种圣洁;我们在这里所要注意的是,当夫妇中的一个 成为信徒后,另一个人也因此而改变他在神面前的地位不 但如此, 他们的儿女也因此而被称为是圣洁的了 很明显地, 在这件事上,神是以团体性责任的原则来评判的二、亚当的原罪之归算罗马书五 : 12-19 中,最详细地论到这项真理我们首 先要研究的,是关于第十二节中最末句话的意思 : 「于是死 就临到众人,因为众人都犯了罪 」A、伯拉纠的解释伯拉纠将「于是」译作「照样」 ,意思是说,就如亚当 犯了罪而死了,照样,其他的世人也犯了罪,因此也死了 亚当只是个榜样或例子,众人的死乃是因为他们自身犯罪的 缘故假如不顾上下文,而只是按字面作解,这种解释在文 法上尚无偏差但是上下文以及历史事实,都证明这种解释 是错误的① 这种解释与事实不符。

有许多人在本身并没有如亚当 那样犯罪,但是也死了那些刚出生而死去的婴孩,本身并 没有自动犯过罪② 保罗在第十四节中所说的话,和伯拉纠所解释的意义 完全相反他说 : 「然而从亚当到摩西,死就作了工,连那 些不与亚当犯一样罪过的,也在他的权下 」可见第十二节 中所述之众人的死,并不是因为众人也「照样」犯了罪而死 了③ 在第十五至十九节中,保罗一再申述,众人的死,是 由于亚当一人并一次所犯的罪 (参 18 节)既是在同一段 经文中,而保罗又是论述一件事,他不可能会在第十二节及 第十五至十九节中,讲解两种完全相反之原则的保罗显然 在这两处经文中,教导同一种原则,即是说,众人的死是因 为亚当一人并一次所犯之罪而来的④ 伯拉纠的解释,推翻了保罗欲在本段经文中关于救赎 之原则,整个理论的证明保罗的目的是要证明,正如众人 因亚当一次的罪行而受到死的后果,照样,众人也因基督一 次的义行而得到永远的生命( 15, 19 节)如果亚当只是众 人的榜样,而众人的死亡是由于他们自身的罪行,那末基督 也将只是众人的榜样,而众人必须要依靠他们自己的义行而 得救了B、基督教一般的解释基督教一般认为,第十二节是一句没有完成的句子,本 句的下文是在第十八节。

保罗在第十二节中告诉我们,一方 面众人都犯了罪,因此受到罪的后果,而另一方面,神的惩 罚是按着亚当一人并一次所犯的罪所以我们必须在本段经 文中,找出一个吻合上述两点真理,而同时又表达保罗之本 意的含意 结论是,在某种意义上, 众人在亚当里都犯了罪 反言之,亚当的罪在某种意义上,可以算作是众人的罪在 神学上这是称为了亚当原罪的归算 」这种解释的根据,就 是前面对伯拉纠之解释所批判的四点三、归算的法则当我们承认亚当的原罪已经归算到众人身上之后,下一 步要研究这归算的法则即是说,在何种情形下,或根据何 种关系,世人是聊于亚当之原罪的?对于这个问题,有两种 不同的解释,称为实存论和代表论A、实存论实存论派相信,全世界人类生命之种子,于原始时代, 已经实在生存于亚当的生命中了,因此亚当在犯罪时,众人 在他里面也都同时犯罪,而一同受到罪所引致的后果实存 论派神学家认为,这种论说能维护神的正义,而同时又能解 决为何亚当的罪,会归算到那些当时尚未存在于世人身上的难题关于所谓「生命的种子」一点,他们提出亚伯拉罕在 奉献十分之一给麦基洗德时,利未已经在他身中,并且由此 也纳了十分之一的奉献(来七 : 9 -10 )。

论到神的正义,他 们引证神藉着先知以西结对以色列民的话为依据,该处耶和 华说 : 「犯罪的,他必死亡,儿子必不担当父亲的罪孽,父 亲也不担当儿子的罪孽,义人的善果必归自己,恶人的恶报 也必归自己」(结十八 : 20)B、对实存论的批判① 仔细考虑这个问题就会发现,事实上实存论并没有解 决这个困难因为即使承认全人类生命之种子确然实存于亚 当的身上,他们在实际上仍没有真正的存在;他们在亚当的 日子,并无完整的生命或位格,也未曾个别地按他们自己的 意思,同意亚当采食分别善恶树上禁果之决定和行动② 这种解释的基本原因,是希冀避免怀疑神为不公平 但是所谓生命种子之原理,无法得到圣经的证明我们不能 为了要彻底地了解神审判的原则,而把人所认为的公理,来 辩护神的行动; 倒要存着谦虚的心,接受神以智慧所定之 原则为是如保罗所说,神降怒,是他不义么?断乎不是, 若是这样,神怎能审判世界呢?」(罗三: 5-6;参第 4 节) 以西结书中的经文,是神反驳以色列人推卸个人犯罪的责任 之话③ 实存论和基督救赎的原则,也是冲突的假使众人之 被判为有罪,是由于他们的生命之种子当时在亚当的身上, 参与他的行动之故,那末,同样地,众人的称义,也将应当 是因为他们的生命之种子同存于基督身上,参与他的行动了。

但是,圣经告诉我们,信徒的得救,并不是因为他们参与基 督的义行,而是根据代表性的原则,归算于我们的(彼前三 18; 加三: 22; 罗五: 18 下, 19 下)C 、代表论代表论派承认,亚当是众生之父,因此和他的后裔是有 着密切的血统关系的在这一点上,代表论和实存论的见解 是一致的但是代表论认为,原罪的归算,若单是根据这一 层血统关系, 则不能满意地解释罗马书五 : 12-19 节的本意 他们认为,除了血统关系之外,一定尚有其它的关系实存 论派认为,这第二层的关系是在于人类生命的种子之存在, 而代表论派则相信,那是由于亚当在行为之约上是全人类的 代表之故 据此,根据约法的原则, 当亚当因犯罪而受罚时, 众人也都成为罪人,而同受罪的后果了代表论所据之理由有三点 :① 罗马书五 : 18 指出,众人的罪及因罪而引致的后果, 是由于亚当一次所犯的罪,假使原罪的归算是由于众人在当 时已经实际存在于亚当身上之故,那末他们将也必须要担负 亚当一生所犯的罪② 本段经文之目的是要对亚当的罪过和基督的义行, 作一个对照,使我们明白,他们两人的行动对我们世人有何 种关系及影响人靠着基督得称为义,既是根据代表性的原 则,那末原罪的归算,也必定是按着同样的原则的(参来五 1-10)。

③ 哥林多前书十五 : 22 , 45-49 节中指出,在某种意义 上,在世界的历史上只有两个人,即亚当和基督基督被称 为「末后的亚当」 ( 45 节),也是「第二个人」 ( 47 节)他 们两人是全人类的代表根据行为之约及血统的承传,全人 类都隶属于亚当之下另一方面,根据恩典之约,众信徒都 被归于基督之下四、归算的方式A、间接的归算十七世纪时有一位改革宗神学家伯拉纠,他声称亚当的 罪辜,是藉着遗传间接地归算到众人身上的他认为亚当在 犯罪后,他的灵魂和身体立即变为败坏,并且在神的律法前 带着罪辜他的后裔藉着遗传,带着败坏的性格来到世上, 但是他们并不带着律法上的罪异可是由于他们具有败坏的 本性,他们也就与亚当相仿,在生活上违反神的律法,而被 定为是有罪的人,并且亚当的罪辜,也因此归算到他们的身 上虽然伯拉纠坚称,他并不否认亚当的罪孽「终久」也是 会归算到世人身上的,然而在实际上这种论说往往变质,而 否认这一点假使亚当的罪辜是间接地藉着各人本身败坏的 性格犯罪而再归算到他们的身上的,那末在实际上,这将是 各人因自身犯罪而获致的罪辜,而并不真正是由于亚当的罪 毕归算与他们的结果了除了伯拉纠以外,美国东北部的新英格兰数州中,也有 一部分改革宗学者鼓吹间接归算的论说。

但是这种论记并没 有得到改革宗教会般的支持B、直接的归算改革宗学者一般都相信,亚当的原罪,包括本性之败坏 和法义上之罪辜,都是直接地归算与众人的众人的罪辜, 并不是因为他们败坏的本性犯罪所致亚当的罪辜被归算与 他们,是在他们获得败坏的性格,以及他们自己在世上犯罪 之先他们被定罪,是因为亚当在行为之约上为众人的代表 之故罗马书五 : 12-19 的经文中,至少有四点支持这种论 说:① 亚当的罪直接引致众人之死 「这就如罪是从一人入 了世界,死又是从罪来的,于是死就临到众人」 (12 节)很 明显的,保罗将亚当的罪和众人的死,直接地连在一起亚 当的死,并不是由于他在本性败坏后犯罪而致的,而是因为 他第一次所犯的罪而得到的结果他的死是与他第一次的犯 罪直接连接在一起的 既然众人在亚当里也犯了罪, 显然地, 众人的死也是由亚当的原罪所致成的而且在第十五节中, 保罗明显的称说 : 「因一人的过犯, 众人都死了 」并且他在第十七节中更明白地指出 : 「因一人 的过犯,死就因这一人作了王 」② 亚当的罪直接引致众人之被定罪第十八节说 :「因一次的过犯,众人都被定罪 」这句话证明,亚当的原罪直 接地使众人被定罪,而不是因为众人因败坏的本性犯罪而引 致的结果。

而且第十六节也很可能是指出此点 该节的「一」 字可以译作「一人」 ,也可译作「一次」 第十六节下半句论 到「许多过犯」 ,而不是论到「许多罪人」 我们可以很合理 地推论,上半句也是论到一次的过犯,而不是一人的过犯 即是说,众人之被定罪,只是与亚当第一次的罪有关,而与 亚当在堕落后所犯的罪,是全然无关的③ 亚当的罪直接引致众人为罪人第十九节说 :「因一人的悖逆,众人成为罪人 」众人之成为罪人,并不是因为 他们承袭了亚当败坏的本性而犯了罪,而是因为亚当一人的 叛逆,直接地使众人都成为罪人了④ 本段经文中,保罗同时论到众人称义的方式信徒称 义,是由于基督的顺服而直接所致的果效,并不是先由基督 将他的义行放到信徒的身上,使他们能行各样的善事,然后 再被称义的 众人被称为义, 是由于他们和基督联合的关系 基督代他们受了罪的惩罚,也将他的义行归算与他们他们 在神律法之前,靠着恩典就被称为义人了( 18 下, 19 下 参罗八 : 1 , 33 -34 )五、归算的范围亚当的原罪包括两大部分,即本性的败坏和罪辜A、定义本性的败坏是论到正直的亚当,因为违反神的律法,以 致本性堕落,。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