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语文必修四 古文翻译重点《廉颇蔺相如列传》 1.欲予秦,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 译:想把这块宝玉给秦国,又怕得不到秦国的城,白白受欺骗 2. 计未定,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 译:主意拿不定,想找个可以派遣去回复秦国的人,又找不到 3. 王问:“何以知之? ”对曰:“臣尝有罪,窃计欲亡走 燕 译:赵王问:“您根据什么知道他可以出使呢? ”缪贤回答说: “我曾经犯有罪过,私下 打算要逃到燕国去 4. 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 曲 译:比较这两种对策,宁可答应秦的请求而让它负理亏的责任 5. 臣以为布衣之交尚不相欺,况大国乎? 译:但是我认为平民之间的交往,尚且不相互欺骗,何况是大国之间的交往呢! 6. 于是赵王乃斋戒五日,使臣奉璧,拜送书于庭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 译:于是赵王斋戒了五天,派我捧着和氏璧, 在朝廷上将国书交给我这是为什么? 为的是尊重大国的威望而表示敬意 7. 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故令人持璧归,间至赵矣 译:我实在怕受大王欺骗而 辜负赵国,所以派人拿着璧回去,已经从小路到达赵国了8. 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 译:希望大王和大臣们仔细商议这件事 9. 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 译:你们看廉将军与秦王相比哪个厉害 ? 10. 于是舍人相与谏曰: “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
译:门客一齐规劝他说: “我们离开父母兄弟而来侍奉您,不过是因为仰慕您的高尚品 德 《苏武传》 1. 乃遣武以中郎将使持节送匈奴使留在汉者 译:于是派遣苏武以中郎将的身份, 持节出使匈奴,送留在汉朝的使者 2. 武曰:“事如此,此必及我见犯乃死,重负国 ” 译:苏武说:“事情到了如此地步,这一定会牵连到我们受到侮辱才去死,更对不起 国家!” 3. 何以汝为见? 译:要见你干什么? 《张衡传》 1. 衡少善属文,游于 三辅 译:张衡年轻时就擅长写文章,曾到 “三辅”一带游学 2. 永元中,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 译:永元年间,被推举为孝廉,却不应荐,屡次被公府征召,都没有就任 3. 衡善机巧,尤致思于天文、阴阳、 历算 译:张衡善于器械制造方面的巧思,尤其在天文、气象和历法的推算等方面很用心4. 安帝雅闻衡善 术学,公车特征拜郎中, 再迁为太史令 译:汉安帝常听说他擅长术数方面的学问,命公车特地征召他,任命他为郎中两次迁 升为太史令 5. 衡不慕当世,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 译:张衡不趋附当时的那些达官显贵,他所担任的官职,就多年得不到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