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稀土永磁材料行业专题

汽***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28.52KB
约16页
文档ID:524770142
稀土永磁材料行业专题_第1页
1/16

稀土永磁材料行业专题1. 盈利触底,有望享受量、利同升1.1. 稀土磁材盈利或已触底,2022 年将持续边际改善经历连续 2 年的成本端抬升,稀土永磁厂商在成本管控、产品结构 客户选择以及定价模式方面的多种调整和优化,我们认为目前主要磁 材厂商单位盈利或已经触底,2022 年将进入持续改善通道对于磁材 厂商而言,稀土价格高低对于磁材盈利的影响相对有限,而稀土价格 的大幅波动则为影响盈利能力的重要因素在2020年 5月份之前,稀 土价格长期处于低位,磁材厂商与下游客户之间的定价模式相对固定, 价格及成本均传导顺畅当稀土价格大幅波动时,磁材厂商一方面面 临稀土库存升值或贬值,另一方面价格和成本的传导受阻到 2021 年下半年钕铁硼成本基本实现顺畅传导,根据我们测算, 主要上市公司 2021 年 3-4 季度单吨毛坯盈利 3 万左右,2022 年在稀土 价格趋稳、产能产量快速增长摊薄成本以及产品结构基本调整完成推 动下,盈利边际向上的空间可观根据各公司单季度利润率以及市场主流钕铁硼35H型号产品价格 (百川资讯数据)计算各公司整体单位盈利能力(仅代表盈利变化趋 势,并非真实盈利能力),2021年3季度主要磁材公司平均毛利润为 4.45万/吨,相对于2020年3季度提升2.96万/吨提升1.5万/吨。

剔 除部分公司由于较多稀土库存贡献的库存受益,主要磁材公司毛利率 下行并未影响整体盈利能力1.2. 稀土价格或将高位趋稳,对磁材头部厂商影响减弱稀土原材料是钕铁硼的主要成本构成,在本轮价格大幅上涨之前, 稀土约占钕铁硼成本在65-75%;金属钕从2022年 5月的 35.5 万元/吨 上涨至最髙145万/吨,主流钕铁硼35H牌号的钕铁硼报价为46.7万/ 吨(SMM数据),按照钕铁硼中稀土含量在28%-30%测算,稀土成本占 钕铁硼销售价格90%,大幅髙于 20 19年成本占比稀土价格上涨的不同阶段和幅度对于磁材下游需求影响程度有所不 同,在上涨的前期产业链对于稀土价格上涨的持续性有所分歧,磁材 成本的传导能力相对不强;稀土价格上涨趋势确定、出现连续上涨, 但磁材成本抬升并未明显抑制需求,下游开始接受成本传导;第三阶 段稀土价格继续大幅上涨,中低端磁材成本难以传导,部分下游需求 转向其他种类磁材,该阶段稀土价格呈现出一定平台期甚至回调目 前处于稀土价格的第四阶段,中髙端稀土磁材需求领域无替代产品, 稀土的成本上涨能够通过后期综合成本降低弥补;需求带动稀土价格 加速上涨、有望冲顶在当前阶段,磁材厂商通过优化订单周期、产 品及客户结构的调整以及提前锁定稀土成本等措施实现成本的顺畅传 导。

1.3. 产品及客户结构调整,定价模式在稀土上涨中逐步合理化稀土磁材定价根据不同产品和客户采取毛利润(加工费)和毛利率 定价 (比例)两种方式,在稀土价格低位相对稳定时,两种方式定 价对于磁材厂商并无显著差异,而在稀土价格持续上涨时下游客户将 与磁材厂商重新商定定价方式同时订单周期也将影响磁材的生产成本以及成本传导的难易程度, 在稀土价格低位且相对平稳时,磁材厂商为锁定客户签署半年、一年 甚至更长周期订单,这类订单在稀土价格持续上涨中面临较大成本端 压力2021 年以来,稀土磁材厂商订单周期持续缩短,能够更好应对稀土价格上涨同时,部分欧美客户订单为确定型号产品,产品生产工艺、元素配比均较为确定,无法受益于近年来快速进步的晶界扩散 技术,成本相对较高当前主要磁材厂商的订单绑定产品型号问题逐 步解决此外,产品结构及客户结构调整亦疏通成本传导,部分需求领域对 于成本相对敏感,或需求量相对较大,具有替代技术或产品选择,因 此该类订单对成本要求严苛,毛利率相对较低在本轮稀土价格大幅 上涨中,磁材厂商主动压缩该类产品占比,降低对整体利润率的影响部分细分高端产品定价模式在稀土上涨中相对有利,主要稀土磁材 上市公司均有各自优势领域,享受部分客户及订单的毛利率定价,盈 利较大程度受益于稀土价格上涨。

因此稀土磁材厂商通过自身调整、 订单周期及方式优化、持续降本增效等方式实现成本的传导,稀土价 格波动对于其盈利影响大幅降低,单位盈利的底部或已出现,未来将 持续边际提升2. 稀土永磁:不断涌现新应用支撑行业持续成长磁性材料主要分为软磁材料、永磁材料及功能磁性材料,永磁材料 主要包括金属永磁、铁氧体永磁、稀土永磁三大类衡量永磁材料新 能的基本性能指标包括剩磁(Br)、内禀矫顽力(Hcj)、磁能积(BH) 等永磁材料经历从碳钢、铝镍钴系合金、铁氧体等到钐钴系合金、 钕铁硼系合金的发展过程目前稀土永磁体凭借其优异性能在中高端 电磁领域不断占据更多市场份额金属永磁和铁氧体磁性材料具有成 本低廉、原材料丰富的优势,在特定或成本敏感领域亦应用广泛2.1. 稀土永磁材料技术不断进步2.1.1. 稀土永磁经历三个发展阶段稀土永磁材料是指稀土金属(Sm、Nd、Pr等)和过渡族金属(Fe、Co 等)制备的合金永磁材料,是当前矫顽力最高、磁能积最大的永磁材 料之一自 20世纪 60 年代研发成功,稀土永磁材料发展至第三代, 第一、二代为钐钴永磁体,分别于1967年和 1975 年研制成功,第三 代为1983年为日立金属研发的Nd2Fel4B。

与第一、二代钐钴永磁材料 相比,钕铁硼永磁材料在性能和成本方面均优势明显,能够满足大规 模、多规格的工业化需求,成为最主流永磁材料钐钴永磁材料目前主要用于军事、高铁等领域,仅占全部稀土永磁 材料 1%左右钕铁硼永磁材料可以分为烧结、粘结和热压钕铁硼,其 中烧结钕铁硼占主要产量和市场,粘结钕铁硼由于磁性能略逊但成型 形成好主要应用于需求异性、薄壁等磁材的领域;热压钕铁硼能够降 低中重稀土掺杂量,产品机械及磁性能优异,但工艺尚未成熟、成本 较高,产量较低烧结钕铁硼占钕铁硼 95%份额烧结钕铁硼在磁性能、力学性以及 成本的方面均有明显的优势,成为最主要的稀土磁材据中国稀土行 业协会数据,2019 年中国烧结钕铁硼毛坯产量17万吨,占当年钕铁硼 磁材总量的 94.3%,粘结钕铁硼产量约0.8 万吨,占比4.4%,其他占 比仅为 1.3%2.1.2.高性能钕铁硼产量占比正逐步提升通常将内禀矫顽力力(kOe)和最大磁能积(MGOe)之和大于60的 钕铁硼称为高性能钕铁硼永磁材料,近年来高性能钕铁硼产品占比逐 步提升根据中国稀土行业协会和 Frost&Sullivan 数据,2018 年中 国钕铁硼毛坯产量15.7万吨,高性能钕铁硼材料产量2.3 万吨,占比 约15%; 2020 年高性能钕铁硼产量4.62 万吨,占烧结钕铁硼总量19.4 万吨的 24%。

随着新能源汽车、高端工业电机渗透率提升,高端 产品占比预计仍将继续提升2.2. 不断涌现新应用领域,“双碳”加速钕铁硼永磁渗透烧结钕铁硼应用领域非常广泛几乎所有需要电能和机械能转换的 领域均需要电机,永磁电机凭借其高性能、低损耗以及体积方面优势 应用于中高端的中小电机领域,目前广泛引用于中小微电机、工业电 机、声学器件等领域,对应下游终端包括传统汽车、新能源汽车、消 费电子、清洁能源、移动通信、节能家电、航空航天等众多领域下游需求不断演变,新能源汽车将成为最大应用领域钕铁硼永磁 体随着产品技术进步、性能提升以及下游能效标准提升不断向更多领 域渗透,2000 年前后主要应用于声学、伺服电机等领域,2005-2010 年在硬盘 VCM 领域快速渗透,2010 年后随着智能快速发展在声学 振动马达等 3C 消费电子领域完成对其他磁材的替代;同时汽车用小微 电机 (EPS、ABS、点火器等)也快速发展,逐步成为钕铁硼永磁体 最大的应用领域2014年后风电装机量快速增长,2017年后新能源汽 车快速渗透,均显著影响钕铁硼永磁体的需求结构据 Frost& Sullivan数据,2020年,风力发电机为全球髙性能钕铁硼最大应用终 端,占比达 19.8%,新能源汽车占比约 15.0%;随着全球新能源汽车渗 透率的快速提髙,预计到2025年新能源汽车应用占比将达到29.1%, 成为全球髙性能钕铁硼永磁材料的最大应用领域。

2.3. 未来关注技术工艺创新对性能和成本的影响目前烧结钕铁硼性能较理论值仍有空间,晶界扩散技术能够进一步 提髙性能、降低成本工业批量生产稀土永磁体的磁性能最髙能够达 到理论数值的 80%-90%,近年龙头厂商通过组分控制、工艺优化等措施 已能够将性能提升至理论值的 90%附近研究发现,钕铁硼磁材中掺杂 的中重稀土位于晶界处能够更好的发挥其提升矫顽力作用,晶界渗透 技术能够改变中重稀土的分布,通过烧结后渗透技术将中重稀土元素 集中在晶界处,提升矫顽力;同时也能够大幅降低中重稀土掺杂比例, 将镝铽元素的产量从5-7%降低至 0.2-0.4%在当前高性能钕铁硼需求 量快速增长,中重稀土供给受限、价格大幅上涨的情况下降低钕铁硼 综合生产成本、保障下游需求纳米复合稀土永磁材料或成为未来稀土永磁发展的重要方向,通过 机械合金化、熔体快淬法等技术在晶粒尺度将软磁相与永磁相复合 (交换耦合);由于软磁材料的饱和磁化强度通常高于永磁材料,可 使钕铁硼磁钢具有更高的饱和磁化强度纳米复合永磁具高磁能积、 高剩磁、相对高的矫顽力及低稀土含量等优势,或随着制备工艺成熟 及成本下降成为稀土磁钢的主要分支3. 中国全产业链优势明显,龙头厂商加速扩张3.1.原料端:中国稀土资源得天独厚中国为全球稀土原材料核心供应国。

据USGS数据,2020年全球稀 土储量为1.16亿吨(RE0当量),中国储量约为0.44亿吨,全球占比 38%而产量方面,2020年全球稀土矿产量约24.3万吨REO当量,其 中中国产量 1 4万吨,占比约58% 中国产业政策大力支持和呵护稀土 产业健康发展稀土产业链尤其是价值量最高的稀土磁材产业是中国 具有全球优势的产业之一,得到国内高度重视,一方面出台税收优惠、 技术研发补贴等方面支持;另一方面为保障行业健康发展,对产业上 游稀土开采、冶炼分离多次保护性规范整治磁材行业作为稀土下游 最重要的领域,近年来技术和产品快速进步,基本实现对日本、德国 的赶超中国稀土冶炼分离技术领先,全球依赖中国稀土产品中国稀土冶 炼分离技术全球领先,除澳大利亚外其他国家的稀土矿均需出口到中 国进行冶炼分离,因此中国稀土氧化物产量占比超过90%我们预计 2021 年全球稀土氧化物产量约 26.2万吨(原生稀土),其中中国产量 约 24.6 万吨,占比 94%,全球其他国家消费稀土需从中国进口此外 伴随中国稀土新材料行业的快速发展,在全球市场份额提升,国内稀 土消费量的快速增长,带动稀土出口的波动2018-2020 年受传统汽车 销量见顶、风电装机波动等因素影响,以及国内钕铁硼产业链竞争力 逐步提升,稀土出口有所下滑;尤其为2020 年中国制造业产业链率先 恢复,稀土出口量减少,但稀土新材料产成品出口大幅增长。

2021年 稀土出口重回升势,据数据,2019、2020 年中国稀土出口量为 4.6 万 吨、3.5万吨,分别同比减少13%、23%;2021年前10 个月中国稀土出 口量已达 4.0 万吨,同比增加 39%根据国内主要钕铁硼企业成本数据,稀土原材料占钕铁硼磁材成本 的比重继续提升钕铁硼永磁材料主要成分为稀土元素钕(Nd、Pr, 占比 28%-32.5%)、铁(Fe,占比 63.95%-68.65%)、硼(B,占比 1.1%-1.2%),其他添加元素包括镝(Dy, 0.6%-0.8%)、铌(Nb, 0.3%-0.5%)、铝(Al, 0.3%-0.5%)铜(5, 0.05%-0.15%)等根据 2020 年年报数据,金力永磁钕铁硼磁材营业成本中直接材料占比达 82%,正海磁材、大地熊、中科三环成。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