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 位 论 文论文题目:简析英语作为外语教学和汉语作为外语教学之异同 姓 名: 学 号: 学习中心: 专 业: 对外汉语 指导教师: 2012 年 5 月 目 录 引 言…………………………………………………………………………… 1一、 英语作为外语教学和汉语作为外语教学具有可比性的依据……………1二、 英语和汉语在思维方式和表达习惯上的异同体现………………………2(一)英语和汉语的共同点及其对语言教学的指导意义…………………2(二)英语和汉语在思维方式和表达习惯上的区别………………………3三、 英语作为外语教学和汉语作为外语教学理论,原则,方法和内容比较…8(一)共同点主要反映在宏观层面的理论基础、基本原则和总体教法....8(二)外语教学流派简介……………………………………………………10(三)区别体现在微观的教学内容上………………………………………12四、 英语和汉语作为外语教学在具体实践中的异同比较…………………15五、 几种值得推广的外语教学路子和方法…………………………………17(一)“任务驱动”教学法………………………………………………17(二)英语“词本位”和汉语“字本位”教学模式……………………………18(三)小组合作学习…………………………………………………………19(四)学习策略训练…………………………………………………………19(五) I+E英语教学法………………………………………………………20结 论……………………………………………………………………………21主要参考文献 ..23摘 要英语是公认的国际通用语,汉语的魅力随中国的复兴而与日俱增。
英语作为外语教学缘何如此成功?汉语作为外语教学将如何走向科学化?本文采用对比分析、文本查阅及经验总结等研究方法,以英语作为外语教学和汉语作为外语教学的理论及实践之异同作为研究内容,以有助于在国内普及英语和在海外推广汉语为研究目标,要解决的关键性问题是如何把握英语和汉语作为外语教学的异同以使二者互为推手、共同发展简析英语作为外语教学和汉语作为外语教学之异同简析英语作为外语教学和汉语作为外语教学之异同关键词:汉语 英语 外语教学 异同分析引 言当前,世界范围内,包括中国,绝大多数非英语国家对“英语是最重要的国际通用语”已经达成共识,因此首选英语作为其国内第二语言教学或外语教学的目的语相应地,关于英语作为第二语言或外语教学的理论及实践方面的论著不甚枚举另一方面,以汉语为母语的人口数目是世界上最大的,而且随着中国作为世界大国的地位逐渐确立并相对稳定,北京奥运会和上海世博会的成功举办,与中国有关的商贸往来、文化交流、国际旅游以及“崇中情结”等因素直接或间接地掀起持续不断的“汉语热”,因此汉语作为外语教学的需求也日益增长然而相对于较为成熟的英语作为外语教学体系,起步于20世纪50年代的汉语作为外语教学事业在理论和实践方面都还有待于逐步完善。
把两者结合起来进行对比分析的研究成果更是少之又少,而这又是一件很有意义的工作本文作者将在文中论及英语和汉语均作为外语教学的理论和实践之异同,以期能说明一些问题,从而有助于在国内进一步推动普及英语和在海外大力推广汉语的工作一、 英语作为外语教学和汉语作为外语教学具有可比性的依据要把不同的事物加以比较,首先要把握它们的基本概念英语作为外语教学TEFL(Teaching English as a Foreign Language)是指对母语为非英语的外国人所进行的英语教学;汉语作为外语教学TCFL(Teaching Chinese as a Foreign Language)是指对母语为非汉语的外国人所进行的汉语教学从前述概念描述中,我们可以看出两者皆为语言教育学科下第二语言教育或外语教育(本文作者认为第二语言教育或教学与外语教育或教学没有本质区别,故在文中所引用的相关理论对于要讨论的对象——英语作为外语教学和汉语作为外语教学均具有指导作用)的分支学科,这是它们之间具有诸多相似之处的根本原因;而由于英语和汉语属于两个不同语系以及它们的国际认可度不同,加上历史上和现实中各种复杂的因素,两个学科之间又存在不少差异性。
TEFL和TCFL之间的相似性和差异性为把两者结合起来加以对比分析提供了依据二、 英语和汉语在思维方式和表达习惯上的异同体现 (一)英语和汉语的共同点及其对语言教学的指导意义作为人类文化的两大重要载体,英语和汉语跟世界上其它任何一种语言一样,具有七个基本特征:1.语言是一种符号系统,其读音、形式和意义由社会约定,这是语言结构的本质属性它启示我们在进行语言教学时,要注意音、形、义结合和遵守具有强制性的社会约定2.语言存在言语之中,通过言语来体现这要求我们要重视听、说、读、写技能训练和培养交际能力,通过言语活动帮助学习者自觉掌握一定的语言规则,从而更好地习得二语或学得外语3.语言具有生成性,可以用有限的语言规则生成无限的语言形式生成性特征意味着外语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创造性运用目的语的能力,光凭死记硬背和机械模仿的学习方法是不够的4.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这是语言最本质的社会功能工具论决定语言教学的根本目标是为了让学习者掌握运用目的语进行交际的能力,这也是检查学习效果的主要标准;它要求语言课要充分体现工具课和技能课的特点5.语言是人类的思维工具学习外语必然要学习目的语民族独特的思维方式,课堂上师生要避免借助于母语或媒介语而尽可能使用目的语,以促使学习者养成用目的语思维的习惯。
6.语言产生于特定的社团并体现该社团的文化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受文化影响并反映文化,成为文化的载体该特征告诉我们,目的语文化方面的教学是外语教学内容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也是外语教学的目标7.语言是人类独有的,这是人类区别于动物的重要标志只要是一个具有健全大脑和发音器官的正常人便能掌握自己的母语,也应该能学会第二语言学习者的生理和心理因素对语言学习具有影响;二语习得或外语学习具有普遍性质和共同规律 (二)英语和汉语在思维方式和表达习惯上的区别英语与汉语的差异很大英语属于印欧语系、拼音文字,没有声调变化,具有很多屈折变化,是一种综合型语言;汉语属于汉藏语系、象形文字,有声调变化,没有严格意义的形态变化,是一种分析型语言两者在语音、词汇、语法等的区别如下:1.语音方面 语音是语言存在的物质基础,语音教学是整个外语教学发展的起点,关乎全局,成功与否将直接影响学习者听说读甚至写等技能的发展英语语音基本知识:英文有26个字母,分成5个元音字母 a,e,i,o,u 和其余的21个辅音字母; 音素是英语读音的最小单位英语有20个元音音素和28个辅音音素;音节是读音的基本单位,元音是音节的主体,元音和它前面的辅音构成不间断音,在朗读时不能间断;任何单词的读音,都是分解为一个个音节朗读;音节分成重读音节、次重读音节和轻读音节;语流方面的内容包括重音、节奏、连读和失爆以及语调等等。
现代汉语的语音特点:每一音节都有声调,声调是音节的标志;辅音以清辅音为主,浊辅音只有m、l、n、r,没有复辅音;元音是汉语音节结构的核心,任一音节必有韵母,任一韵母必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的元音,元音属于乐音,辅音属于噪音,现代汉语以清辅音为主,清辅音声带不振动,所以,音节中噪音少而乐音多;有“阴、阳、上、去”四个声调,没有入声;汉语共有400多个基本音节,加上四声的区别共只有1300多个音节,没有不发音的哑音节,声调变化有规律可循,而且声调区别意义;另外汉语还有几组送气与不送气的辅音2.词汇方面 在印欧语中,“词”是语音、语汇、语法、语义、语用等研究的交汇点,在汉语中, “字”也是语音、语汇、语法、语义、语用等研究的交汇点(潘文国,2006),“词”、“字”研究是语言研究的“纲”,是其它各项研究的基础英语词汇总量上百万,但其基本构词成分是有限的,每个英语词汇无论其读音拼写还是意义都与其它词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英语词汇具有很强的系统性和联系性英语中词的构成方式主要为派生法、转类法、合成法、缩略法、拼缀法和缩短法等等现代汉语中字总量约四五十万,其中常用字,按照国家语委和国家教委联合公布的,共有3500个。
每个方块字基本记录一个单音语素,也有其构成理据但由于字体的发展、简化和社会的发展,现代汉字的构造不全反映其理据性现代汉字的构字方式包括独体字、合体字、会意字、形声字等汉字的书写对于习惯于拼音文字的学习者而言是很大的障碍3.语法方面 语法也叫文法,是客观存在的语言结构的规律任何一门语言都有自己独特的语法,使用某种语言的人必须遵守它的语法母语习得无需专门研究语法,二语习得或外语学习都需要把语法学习作为部分内容,只是比重有所区别而已我国著名语言学家王力先生曾经说过:“就句子的结构而论,西洋语言是法治的,中国语言是人治的王力,1984)”英语是一种屈折语言,所有实词即名词、代词、形容词、副词、数词、动词都有其变格;句中谓语动词受时态、语态、主语的人称和数的影响,英语造句注重显性接应(overt cohesion)、结构完整和以形显义(王琼,2007),换言之,英语重形合,常综合运用关系词、连接词、介词以及其他连接手段把各种成连接起来表达一定的语法关系和逻辑联系,句子比较严谨汉语的最大特点是没有严格意义的形态变化,名词不用计较可数不可数或者说单数复数之分,只需考虑所适用的量词;动词不受时态、语态、人称、数的影响,只需按照一定顺序把词排列起来即可成句;汉语造句注重隐性连贯(covert coherence)、逻辑事理顺序、功能意义和以神统形(王琼,2007),关联词使用少,句子简洁明了。
3.1. 英语多长句,汉语多短句由于英语是“法治”的语言,只要结构上没有出现错误,许多意思往往可以放在一个长句中表达;汉语则正好相反,由于是“人治”,语义通过字词直接表达,不同的意思往往通过不同的短句表达出来其区别可以从所附例子中看出端倪(3.2.-- 3.9.相同) 例如:Interest in historical methods had arisen less through external challenge to the validity of history as an intellectual discipline and more from internal quarrels among historians themselves.人们对历史研究方法产生了兴趣,这与其说是因为外部对历史作为一门知识学科的有效性提出了挑战,还不如说是因为历史学家内部发生了争吵3.2. 英语多从句,汉语多分句 英语句子不仅可以在简单句中使用很长的修饰语使句子变长,同时也可以用从句使句子变复杂,而这些从句往往通过引导词与主句或其它从句连接,整个句子尽管表面上看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