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公安基础知识.

cjc****537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104.50KB
约19页
文档ID:47537782
公安基础知识._第1页
1/19

1第一章 公安机关的性质职能和宗旨第一节公安机关的建立和发展 警察是指具有武装性质的维护社会秩序、惩 治犯罪、保卫国家安全的国家行政力量警察的本质是阶级统治的工具原始社会没有必要设置保护统治关系的警 察决定警察必要性的直接因素是社会矛盾引 起的犯罪,对抗冲突和社会秩序的问题警察产生的条件: 1. 生产力发展,私有制产生(经济条件) 2. 阶级矛盾和统治阶级内部矛盾的不可协调 (阶级条件) 3. 维护统治秩序和惩罚犯罪的客观需要(社 会条件) 4. 国家机器的形成(政治条件) 警察按发展阶段分为萌芽警察、古代警察 (警察职能由军队、审判机关、行政机关 的官吏分别掌管,1.军警不分、警政合一 2.行使职权极不严格 3.私刑、私狱普遍 存在) 、近代警察(发端于西欧,诞生于 英国,分为两种警政管理体制 1.地方自2治,以英国为代表,警察受地方政府领导, 中央政府只起监督作用;2.中央集权制以 法国为代表,警察由中央政府统一领导) 1898 年湖南巡抚成立湖南保卫局 (历史上最早的专职警察机构) 1905 年清政府设立巡警部(是中国 历史上第一个全国性的专职警察机构) 1927 年蒋介石设立内政部警政司 近代警察与古代警察的区别 1. 近代警察职能是独立的(警察职能集中于 警察机关) 2. 近代警察成为庞大的专政工具之一(古代 警察军警不分,警政合一) 3. 近代警察强调法制 4. 近代警察有统一的制式服装1927.12-1935 中央特科(中国共产党在中央 机关设立的最早的保卫组织) 1931.11 中央政治保卫局(我国最早的人民政 权的公安保卫机关) 1938.5 陕甘宁边区人民警察(我国历史上最 早的一支比较正规的人民警察队伍) 1939.2 社会部(与敌伪特务斗争,进行锄奸3宣传、培养锄奸干部) 1949.11.1 公安部成立第二节 公安机关的性质 认识公安机关的性质是确定公安机关职能、 任务、职权等问题的重要根据。

公安机关的性质是:公安机关是我国人民 民主专政政权中具有武装性质的治安行政力量 和刑事司法力量 公安机关是人民民主专政的重要工具,这 是公安机关的阶级属性,也是它的根本属性 公安机关的这一性质表明: 1. 公安机关具有鲜明的阶级性 2. 公安机关在国家政权中的重要地位 3. 公安机关是国家意志的忠实执行者国家机关是由国家权利机关、行政机关、 审判机关、检察机关、军事机关等组成 《宪法》和《刑事诉讼法》规定,公安机 关在刑事诉讼中承担侦查和执行刑罚的职能, 与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分工负责、相互配合、 互相制约,共同完成惩罚犯罪的任务4第三节 公安机关的基本职能 公安机关的职能是指公安机关对于国家和 社会所应起的效能和作用,公安机关的职能从 社会作用上反映了公安机关的性质 公安机关有专政职能和民主职能 专政和民主的关系 区别:对象不同 方法不同(专政手段和民主 方法) 联系:专政是民主的基本保障;民主是专政的 社会基础 专政职能是实现民主职能的基本保障,民主职 能是发挥专政只能的基础条件5第四节 公安机关的宗旨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公安机关的宗旨 邓小平指出:人民满不满意、高不高兴、赞不 赞成应当成为检验我们一切工作的标准。

1995 年颁布《人民警察法》 公安机关和人民警察要真正把人民群众的 呼声作为第一信号、把人民群众的需要作为第 一选择、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第一考虑、把 人民群众的满意作为第一标准 维护国家安全,维护社会治安秩序,保护 公民的人身安全、人身自由和合法财产,保护 公共财物,预防、防止、制止和惩治违法犯罪, 管理社会和服务人民是公安机关坚持全心全意 为人民服务的主要内容 要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要做 到: 1. 牢固树立宗旨意识 2. 坚持一切从人民群众的利益出发 3. 认真履行职责64. 提高服务质量 5. 接收人民群众监督第二章 公安机关的任务和职权 第一节 公安机关的任务 1. 维护国家安全 2. 维护社会秩序和社会稳定 3. 保护公民的人身安全和人身自由 4. 保护公共财产和公民个人合法财产 5. 预防、制止和惩治违法犯罪第二节 公安机关的职责 职责的特点:法律性、政治性、行政性、 有限性、责任性 公安机关的重大政治和社会责任:二十公 指出新世纪、新阶段公安机关担负着巩固共产 党执政地位、维护国家长治久安、保障人民安 居乐业的重大政治和社会责任 法规包括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两种,行 政法规是由国务院颁布或者批准的规范性文件; 地方性法规是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代表大7会及其常务委员会所通过的规范性文件。

警种是根据警察职位及其工作特征对人民 警察作出的类别划分,警种之间的分工是根据 任务、职责、权限的不同而划分的,其目的是 便利日常工作 第三节公安机关的权利. 权利的特点:1 法定性 2 单向性 3 特许性 4 强 制性 一、公安机关的治安行政管理权 1. 治安行政处置权(命令、禁止、取缔、许 可) 2. 治安行政处罚权(警告、罚款、行政拘留、 吊销公安机关发放的许可证) 3. 治安监督检查权 4. 劳动教养审批权 5. 治安行政强制权(强制传唤、强行带离现 场、强制拘留、强制隔离、约束特定的人、 盘问检查) 二、公安机关的形式司法权 1.立案权 2.侦查权 3.刑事强制权84.刑罚执行权(对判处一年一下有期徒刑或者 剩余刑期在一年一下的罪犯,由公安机关代为 执行) 三、警械、武器使用权 四、紧急状态处置权(公安机关为维护国家安 全和社会治安秩序,对突发的重大暴力犯罪、 重大治安事件和重大治安灾害事故依法采取的 非常措施) 1.紧急排险权(在不得已的情况下) 2.管制权(人员管制、交通管制) 3.紧急优先权和紧急征用权 4.戒严执行权(车辆必须持有本人身份证和戒 烟实施机关签发的特别通行证才能通行)9第三章 公安工作的内容和特点 第一节 公安工作的内容 公安工作的意义 1. 是维护国家安全与社会治安秩序的专门工 作 2. 是我国政府的重要行政行为 公安工作的主要内容 1. 公安领导工作 2. 公安秘书工作(公安秘书行政工作和公安 对策研究工作。

包括为公安领导工作提供 信息咨询服务、调查研究、组织实施领导 决策、对各项任务的完成情况进行督促检 查以及公文写作和文书处理、组织会议、 协调各项工作关系)103. 公安指挥工作(接收 110 报警) 4. 公安政治工作 5. 公安专业工作(包围国家安全和维护治安 秩序的任务,主要是通过公安专业工作实 现的)国内安全保卫工作即是对危害国家安全 犯罪的侦查和防范工作,具有隐蔽性、长期 性、尖锐性、复杂性的特点特种行业主要是旅店业、刻字业、印刷 业、旧物收购寄卖业等 6. 公安法制工作(公安机关内部的法律事务 和内部执法监督工作以及劳动教养案件审 批、行政案件复议、行政诉讼案件应诉、 半流干哦家赔偿案件等工作) 7. 公安教育与科研工作 8. 公安后勤保障工作(经费保障、装备保障、 生活保障、信息保障)11第二节 公安工作的特点 整体上 1.阶级性与社会性结合(鲜明的阶级 性、广泛的社会性,与国体一致、 与政体一致、与国家意志一致) 2.隐蔽性与公开性结合(工作对象的 隐蔽性和公开性决定了公安工作的 隐蔽性和公开性秘密工作需要公 开工作进行掩护,秘密工作寓于公 开工作之中,公开工作需要秘密工 作做后盾,并为秘密工作创造条件)3.打击与保护相结合(打击与保护是12紧密联系、相互依存、相互渗透、 互为前提的) 4.强制性与教育性相结合 5.集中性与分散性相结合 6.政策性与法规性相结合公安专业工作的特点 1. 复杂性 2.艰苦性 3.危险性 4.易 腐蚀性第四章 公安工作的基本原则和根本路线 第一节 公安工作的根本原则 根本原则是坚持党对公安工作的绝对领导 做到党对公安工作的绝对领导必须坚持四条 1. 人民警察与党中央在思想上、政治上保持 高度一致 2. 县级以上各级公安机关接受同级党委的领 导 3. 充分发挥公安机关党委的领导和保证作用 4. 充分发挥公安系统每个党员的模范带头作13用坚持以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分析治安形势和 制定政策,是公安决策真确的根本保证。

组织领导的实现途径是健全公安机关的各级领 导班子和公安队伍建设,抓好党内组织生活, 贯彻民主集中制,保证党员民主权利,正确开 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某些重要的地方性法规的制定,应在省、自治 区、直辖市党委的领导下进行党政分开是把党和政府的领导从性质上、职能 上、内容上、方式上区别开来党的领导是政 治领导,政府的领导是行政领导第二节 公安工作的根本路线群众路线是公安工作的根本路线 群众路线是我国党和政府一切工作的根本路线14一切为了群众是公安工作的宗旨和出发点 一切依靠群众是公安工作的根本态度 到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是公安工作的基本方 法人民群众是维护社会治安的基本力量 公安机关要调整各种社会关系,其中最重要的 是公安机关与人民群众的关系贯彻公安工作群众路线的途径 打牢执法为民的思想基础,把人民群众的呼声 作为第一信号,把人民群众的需要作为第一选 择,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第一考虑,把人民 群众的满意作为第一标准群众工作的情况如何直接反映在公安专业工作 的质量上社区警务建设的目标是发案少、秩序好、社会 稳定、群众满意第三节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15运用政治的、经济的、行政的、教育的、文化 的、法律的各种手段预防和惩治犯罪行为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要点 1.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领导力量是各级党委 政府 2.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实施力量综合性的 3.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手段和措施是综合性 的 4.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目标是综合性的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任务 1. 打击(是要环节 前提条件) 2. 防范(减少危害的根本措施) 3. 教育(战略措施) 4. 管理(基础工作) 5. 建设(关键) 6. 改造16第五章 公安工作的基本方针和基本政策公安工作基本方针是党委领导下专门机关 与广大人民群众相结合 公安久安作为国家安全和社会治安的主管 部门,是双方结合的主导方面 专门机关与广大群众相结合的方针,是指 导公安机关和人民警察各项活动的基本方针, 贯穿于公安工作的各个方面,被公安法规所确 认,并体现在公安人员的纪律中坚持公安工作的基本方针,关键是要进一 步建立和完善专门机关和广大群众相结合的社 会工程第二节 公安工作的基本政策公安政策实际上是一种公安对策,它与公安法 制、公安专业对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方针等, 构成了了一个完整的公安对策体系17公安政策的概念 公安政策是党和国家的意志在公安工作中的 是党和国家为实现公安工作任务而规定的指导 公安工作的政治原则。

公安政策首先是由党提出的,体现了党的 意志公安政策的作用 1. 指导作用 2. 规范作用 3. 调整作用几项基本的公安政策 1. 严肃与谨慎相结合(严肃要以谨慎为保证, 谨慎要服从严肃的要求,严肃和谨慎的总 要求就是不枉不纵,具体应用时是坚持稳 准狠 2. 惩办与宽大相结合的政策 3. 依法从重从快惩处严重刑事犯罪分子的政 策 4. 重证据、重调查研究、严禁刑讯逼供的政 策185. 教育与处罚相结合的政策第六章 公安刑事司法和行政执法公安刑事司法的主要措施 一、侦查措施 1.讯问犯罪嫌疑人(侦查员不得少于二人,应 制作笔录,传唤时间最长不超过十二小时, 不得以连续传唤的形式变相拘禁犯罪嫌疑人, 讯问不满十八周岁的嫌疑人应当通知其法定 代理人或教师到场,侦查机关第一次讯问后 或对犯罪嫌疑人采取强制措施之日起,犯罪 嫌疑人可以聘请律师) 2.询问证人(只能由侦查人员进行,应当个别 进行,制作笔录) 3.勘验、检查(尸体检验,对于死因不明的尸 体,侦查机关有权决定解剖,但应通知死者 家属到场人身检查必须经县级以上公安机 关负责人批准,检查妇女的身体,应当由女 侦查人员或医师进行侦查实验要经县级以 上侦查机关负责人批准)194.搜查(搜查女性身体应由女侦查人员进行) 执行逮捕、拘留时,有下列情况,不用搜查证 也可以搜查 1.可能携。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