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向 VS 独岛:日本专家评估日韩新航母战力独岛号已经进入韩国海军服役“日向”号和“独岛”号吨位尺寸接近,且都采用了全通甲板舰型,因此也被周边各国普遍认为属于轻型航母范畴◎东亚海军迈入航母时代韩国釜山的韩进重工业公司建造的两栖攻击舰“独岛”号已于 2007 年 7 月 2日服役据报道,“独岛”号公试期间就曾在 5 月份参加了韩国海军陆战队的登陆训练,舰上采用的大量新型装备在训练中得到了检验另一方面,日本海上自卫队 2004 年(日平成 16 年)开工的直升机护卫舰(DDH)“日向”号也于 8 月 23日在横滨石川岛播磨船厂下水,计划于 2009 年 3 月服役2 号舰 18DDH 也正在建造中作为东亚最先出现的航空战舰,“日向”号和“独岛”号吨位尺寸接近,且都采用了全通甲板舰型,因此也被周边各国普遍认为属于轻型航母范畴其实单纯从舰种上来看的话,将“独岛”号与同样是航母舰型的日本两栖运输舰“大隅”号来进行比较可能更为恰当;但在韩国海军中“独岛”号并不是单纯的登陆舰,而是扮演远洋舰队中枢的角色,在这一点上其与“日向”号更为相似◎舰型设计各有千秋“日向”号与“独岛”号都采用全通型甲板,飞行甲板的右舷中央布置岛型建筑且舰艏封闭,因此两舰外观颇为相似。
不过,“独岛”号舰尾因为配备了船坞,因此有接近全幅的艉门(纵面双向开闭式),这也是区分两者的最重要标志日向”号满载排水量达 18000 吨,足比“独岛”号重了约 4000 吨;不过其 197 米的舰长却比“独岛”号短了 6 米以上;虽然前者 33 米的舰宽超过后者 1 米;但“日向”的水线宽却仅有 26 米,“独岛”为 31 米也就是说“日向”的甲板外形虽然更宽大,但入水舰体却比较细长,这使其拥有了 30 节的“舰队级”航速,作为登陆舰的“独岛”号则只控制在 23 节左右出于承担任务的不同,“日向”的舰艏装备有巨大的半圆形声纳整流罩,“独岛”采用的是简单的球状艏因此前者的艏部吃水深达 9.7 米,不仅超出本舰正常吃水 2.7 米,更是远超“独岛”6.5 米的最大吃水深日向”的甲板布局相比“独岛”,“日向”的水上部分同样更加高大,其主舰体有 7 层甲板,直升机库占据两层,后部隔着升降机,紧接相连的直升机维修车间占据了三层甲板该车间和包括升降机在内的机库全长 120 米,宽 19—20 米另外右舷舷侧有侧灯,一直通到机库日向”的舰员活动区布置在机库上部的 2 号甲板,其下还有 4 层甲板,再下面由两层舰底和燃料罐等压舱物构成。
与欧美国家的轻型航母相比,“日向”号的机库占据主舰体容积明显较少,毕竟该舰并非专用航母,海自将其归入护卫舰级也说明该舰仍将主要依靠自身装备来进行水面作战即便是现在这个并不宽大的机库,据称在设计时也为直升机留下了足够的富裕空间,由此可以判断“日向”号的载机量较少在“日向”的岛式建筑中,燃气轮主机的排烟道占据了相当大的空间,飞行员待命室在 1 号甲板,3 号甲板前部是舰桥,其后有航空管制室雷达操作与火控等作战舱室布置在主舰体内飞行甲板后部右舷装备了 Mk-41 垂直导弹发射系统在接近飞行甲板的中线上有两部大型升降机,其中间是机库2 号甲板上配置了全舰作战指挥中心、军官会议室、舰长室、舰队司令室、军官工作室、军官居住区、医务室等舰艏按惯例装备了系留装置士兵居住区在 3—7号甲板,与之前的海自护卫舰不太相同的是,厨房和食堂被安排在了 5 号甲板独岛”的甲板布局“独岛”号具有与“大隅”号相近的登陆舰布局主舰体由三层甲板构成飞行甲板下面的 2 号甲板在除船坞和升降机部分外的空间设置了作战与指挥舱室,直升机飞行员和陆战队员(700 名)的居住空间也在这里下面的 3 号甲板是从前到后全通的车辆甲板兼机库,艉部是稍向下倾斜的船坞装卸机构。
这层甲板占据了通常两层甲板的高度据说“独岛”号的坞舱内可收容两艘 LSF—II 气垫登陆艇(LCAC),这需要有至少 60 米的长度,但又有消息称该舰在距离舰艉 50 米左右的位置上设置了升降机,因此“独岛”号能否保证 60 米坞舱长度实际上还有疑问另外,“独岛”号飞行甲板下部的舷侧开口很少,舰内 LCAC 运转时会释放出大量高温气体,因此其吸排气处理也令人困惑需要指出的是,LSF—II 登陆艇长 26.4 米,宽14.3 米,搭载量 60—75 吨,航速 40 节,该登陆艇由韩国公司在美国 LCAC 基础上改进而来,尺寸要大一些,但从其完成想象图来看外形与基本配置应该一样独岛”的 3 号甲板两舷可能设置有防水和吸排气机构除车辆甲板下的动力室等区域,主舰体下大部分空间被压舱物箱和抽水机室占据这是欠缺平舱和吃水调整的登陆舰所必须的东西,当然舰底部分的罐类平舱物配置与“日向”号肯定有很大不同有消息显示该舰的车辆甲板可以容纳 70 辆坦克和 200 辆卡车,这个数字似乎有点夸张不过车辆甲板面积很大确是事实,通常能够同时搭载 10 架直升机和 2 辆坦克也可以设想在车辆甲板中满载登陆用两栖车辆的情形。
飞行甲板右舷装备有航空指示灯,设计搭载的直升机为 UH 一 60、NH 一90 或 EH 一 101,这些飞机将主要用于垂直登陆或纵深补给,这与“日向”号搭载海军反潜型直升机是完全不同的不过与“日向”一样,“独岛”的岛式建筑也有两根烟囱因为采用的是柴油机,所以吸排气空间并不那么必要,岛式建筑后部有增设直升机库的冗余空间根据需要未来可搭载 UH-60 多用途直升机和AH—l 攻击直升机这种在岛式建筑中设置机库的方式实属罕见舰桥为两层,上部用作舰队司令室,下部为本舰用每个舰桥都向飞行甲板一侧突出,可能是航空控制室◎动力系统“日向”领先“日向”号的动力系统设置在机库甲板下,如果把机库甲板(4 号甲板)想象成一般护卫舰的上甲板就比较好理解了该舰的主机为 4 台 LM~2500 燃气轮机,采用 COGAG 方式布置,每两台燃气轮机与减速装置为一组,分别安装于两个动力舱室内两舱中间的区域为辅机室,在主机失效后可为舰艇提供应急辅助动力前部的第一动力舱驱动左舷轴,后部的第二动力舱驱动右舷轴,由 5 叶变距螺旋桨推动军舰机动该舰在垂直方向安装了 2 个舵,这与以往的日本护卫舰有所不同为了在岛型建筑中设置烟囱,“日向”号的排气管路被设计的相当长,又因吸气口布置在主舰体两舷,导致通风管进一步延长。
对于以直升机运用为基本作战方式的“日向”来说,通气管路的自动稳定器是非常重要的,其在左右舷各装备了 2 个该舰的主发电机与燃气轮机相连,可为全舰提供 2400 千瓦的电力可能是因为所需电能太大,“日向”的发电机组有 4 台发电机,这比海自以前的通用护卫舰要多一台由于其主要任务是编队反潜,因此设计时充分考虑了隐身性能,尤其是动力机械的减震措施做的比较彻底独岛”号的动力要求与系统配置与“日向”号完全不同,该舰 23 节的航速对于登陆舰艇来说已经相当不错了其动力系统被安排在车辆兼机库甲板下面,主机为 4 台在韩国许可生产的 SEMT“皮尔斯蒂克”16PC 2.5STC 中速柴油机,输出功率 41615 马力,双轴推进从上层建筑的两根烟囱来看,可以推测动力舱也被分成两部分,采用了换档配置顺便说一下,与“独岛”号任务相似的“大隅”号只有一个动力舱室,2 台主机值得注意的是,“独岛”虽然在舰首部装备了艏推进器,但好像没有水平舵稳定器可能是因为航空运用将主要在水平舵稳定器不起作用的停车状态吧日本新型直升机护卫舰首舰日向号◎航空潜力“独岛”占优“日向”号通常搭载 3 架 SH 一 60J/K 反潜直升机,为应对必要情况也可以搭载 MH-53E 或 MCH 一 101 等扫雷/运输直升机。
根据机型不同载机量会有所变化,但如果是 SH 一 60J/K 的话最多可搭载 10 架机库后方的维修区可对上述所有型号的直升机,在展开机翼的状态下进行维修日向”的飞行甲板长 195 米,最大宽度为 33 米,岛式建筑宽 24 米两台升降机前部(第一)为20×10 米,后部(第二)为 20×13 米,还装有两台弹药/货物升降机在左舷附近有四个直升机起降点,均配置供油设备航空控制室独立设置在岛式建筑后部独岛”号的停机坪要比“日向”号宽阔,通常可搭载 10 架 UH 一 60 多用途直升机,飞行甲板左舷设置了 5 处起降点甲板前部装备有近防武器系统,岛式建筑前方右舷有一台大型斤车、两台直升机升降机和一台货物于升降机直升机供油点设置在两舷除运输直升机外,“独岛”号的飞行甲板辽可以搭载车辆,这充分体现了其作为两栖攻击舰的身份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有消息称“独岛”号未来会装备长度为 15—17 米的滑跃式飞行甲板,其上敷设耐热材料,可搭载类似 F-35 的垂/短距起降战斗机作战不过韩国政府已经对此说法予以坚决否为◎作战系统“日向”更强“日向”号最主要的武器系统就是 1 套 16 单元 Mk 一 41 垂直导弹发射装置,可发射改进型“海麻雀”舰空导弹和“阿斯洛克”、反潜导弹,另外还包括两座 20毫米“密集阵”近防炮,分别位于飞行甲板前部和舰尾左舷外飘处;以及舰体内部的两座 HOs 一 303 三联鱼雷发射装置。
当然,SH 一 60 直升机可以说是其最重要的武器除反潜功能外,SH 一 60 还可以使用“海尔法”反舰导弹和机枪舰内专门设置有声纳浮标库和弹库(鱼雷、反潜炸弹、导弹)直升机通过数据链与舰上指挥控制系统相连日向”号的电子设备主要包括岛型建筑前后的三型近程舰空导弹火控雷达,该雷达属于多功能相控阵雷达,有日本“宙斯盾”之称以及主桅上的 OPS 一 20对海搜索雷达在岛式建筑的露天甲板上装备有各种电子对抗系统、数据链中继器和卫星通信天线艏部巨大整流罩内安装了新型被动阵列声纳,该声纳获得的情报和直升机的声纳情报一起由 O-21 反潜作战系统做综合处理总体来看,“日向”号除了没有海自上一代直升机护卫舰装备的 127 毫米炮外,其他方面的作战能力都有所强化结合更加先进的 c4I 系统使其具备了新一代直升机航母与多用途护卫舰的双重功能由于并非火力作战型舰艇,“独岛”号的武器系统比“日向”号要简单的多,且更加偏重于自卫其在岛型建筑的舰桥顶装备了一套“拉姆”近防导弹系统,以及两座 30 毫米“守门员”近防炮,一座在飞行甲板前部,1 座在岛型建筑后在两烟囱间安装了 SMART—L 三坐标雷达(下水时未安装雷达实机),像各种电子对抗系统、导航系统和通信系统等也是必不可少的。
另外,在舰尾右舷处还可以看到 SLQ 一 25 鱼雷诱饵发射器虽然武器谈不上强大,但登陆舰所执行的任务比较多元化,搭载的飞机、坦克、车辆等装备类型也非常多因此“独岛”号的指挥控制系统比“日向”号更加复杂除本舰的防御外,还要承担舰艇编队作战、登陆卸载、航空管制等多种指挥控制任务因此其必须有先进的 C4I 系统作为保证◎完全不同的角色“日向”号是日本最新一代 DDH 该舰既继承了海自 DDH 这一特殊舰科的传统,同时功能上又有所拓展DDH 在日本已经拥有 30 多年的使用历史,其技术规范和运用应该说比较成熟,现在突然从传统分段式甲板型发展到全通甲板型,表面上看比较突兀,实际上则是 DDH 强化任务能力的必然选择毕竟航母舰型的使用灵活性要大很多,在执行当前比较频繁的国际维和及灾害救援/控制任务时都能得心应手日向”号舰内就专门设置了在执行上述任务时的指挥舱室,现有各舱室的功能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做模块化组合因为不是两栖作战舰艇,因此“日向”号的运输能力一般,但其远洋编队指挥能力却值得称道该舰人员编制为 347 名,包括本舰 322 人和旗舰司令部 25人,此外为了适应不同的任务居住空间设计也留有冗余。
独岛”号是根据韩国新的舰队整备计划建造的韩国海军预计到 2020 年可建立 2—3 支快速反应舰队,每支舰队包括一艘独岛级两栖攻击舰、一艘KDX—III 防空驱逐舰、2—3 艘 K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