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春拳拳法的介绍咏春拳的拳法特点 咏春拳是一种十分科学化和人工化的拳术其长处在于埋身搏击它拳快而防守紧密,马步灵活和上落快,攻守兼备及守攻同期,注重刚柔并济,气力消耗量少 咏春拳就其理论、心法、手法等创有小念头、寻桥和标指等三拳套及木人椿法更配合黐手练习以训练及敌桥手双接后的感觉和反应咏春拳用一种叫做“寸劲”之发力方法来攻击和防守理论和心法方面注重中线、埋踭、朝面追形、左右兼顾、来留去送、甩手直冲等,以最短距离和时间去进攻和防守 以下是咏春拳特点之逐项陈述: 理论和心法 (1)中线理论: 中线者由人体头顶至尾闾(尾龙骨)之线若将敌我之中线连接便成一个中线平面若配合(朝面追形)我们在进攻和防守方面是绝对的有利在进攻方面我们沿着中线配合(朝面追形)向敌方中线攻击,这是敌我最短之距离;同等拳速,拳轨近者当然较快击中再者我们若问敌方左或右攻击,对方很容易卸去我们之力但若我们向敌方中线攻击,对方则甚难卸力,而且受力较重在防守方面我们守中线,配合(朝面追形)及沿着中线平面以分水方法去消解,这也是消法之最短行轨 (2)朝面追形: 与对方朝正面对面者为“朝面”。
若不能“朝面”(如对方面向其他方向)我们之面沿着中线平面追望对方中线之形者是为“追形” 咏春对敌时尽可能是正面朝敌的不论敌方环绕着我走向任何方向我们必定朝面追形向着敌方其好处如下: ①防守方面:简化敌人向我们进攻的来向因为正面之攻击,敌人向我们进攻之来向只限于九路九路者即左上、左中、左下、中上、中中、中下、右上、右中、右下因此我们对敌人来势较易捉摸 ②进攻方面:配合中线理论,我们较易击中目标及敌人受力较重 ③出手快而影小:双手能同时到达敌人,所以出手时不用转动肩头,因此出手之影(先兆)会很少,而且左右手很易互相兼顾 (3)埋踭理论:咏春出手或防守大多数是手踭紧贴着中线平面的好处如下: ①巧方面:可抢中线以达最短距离和最重之攻击 ②守方面:一方面埋踭本身已保护身体若干重要部分,另方面守中线以达最短距离之防守 第 2 页 共 2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