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数字声音广播0模拟声音广播概论

j****9
实名认证
店铺
PDF
863.50KB
约58页
文档ID:47070415
数字声音广播0模拟声音广播概论_第1页
1/58

1模拟模拟声音广播概论声音广播概论中国传媒大学信息工程学院中国传媒大学信息工程学院2一、调幅广播 (一)概述 对公众的无线电广播始于20世纪 20年代,采用全载波双边带调幅 (DSB)的方式传送声音广播节目 在中短波广播中,这种调制方式一直 保持到现在变化的只是随着技术的 不断进步,采用了不同的实现方法, 效率越来越高,质量和可靠性越来越 好3中、短波广播都是调幅广播调 幅广播电台载波频率的间隔长、中波 为9kHz,短波为10kHz调幅广播的优 点是覆盖范围广,传播距离远,频谱 利用率高(带宽窄),固定接收和移 动接收(允许车速1000公里/小时)有 相同的质量调幅广播的接收机简 单、廉价但是,调幅广播也有明显 的缺点,主要是很容易受到干扰,传 输质量较差4长波广播的频率范围是148.5kHz- 283 .5kHz(仅在ITU地区1中使用),白天 和夜晚都靠地波传播 中波广播频段的频率范围是526.5kHz- 1606.5kHz (ITU地区1和3)或525kHz- 1705kHz(ITU地区2 )在该频段工作的每 个广播电台,在带宽为9千赫(或10千赫) 的不同的频道(信道)中传送各自的节目, 以免相互干扰。

在中波广播频段,基于电 波的传播特性,白天是靠地波传播,夜间 既有地波,又有天波5短波波段的频率范围是2.3MHz- 27MHz(在该范围中,有若干个频段 作广播用,有些频段是安排给通信或 其他应用),电波的传播是通过电离 层的反射,因此,传播距离很远,特 别适合用于国际广播67(二)、 调幅波产生的原理89调幅波表达式调幅波表达式 设调制信号为uΩ(t)=UΩcosΩt, 载波信 号为uc(t)=Uccosωct, 则已调波的表示式 为: u(t)=Uc(1+mcosΩt)cosωct =Uccosωct+0. 5mUccos(ωc+Ω)t +0.5 mUccos(ωc-Ω)t 式中 m=UΩ/Uc称为调幅度(调幅系 数)10频谱频谱 由调幅波的表达式可以看出,在单音调制时,已 调波由三个频率分量组成: 载频ωc,上边频(ωc+Ω)和下边频(ωc-Ω)节目调制时的频谱:11功率关系功率关系 调幅波的总功率: PAM= Pc+ P上边+P下边 = Pc + 2P边= Pc(1+m2/2)12(1)、乙类板调发射机原理 低电平音频信号经多级放大器放 大到一定的电平,送入工作在乙类的 末级音频放大器(调制器),经变压 器耦合输出uF,该电压与直流高压E0 相串联,送至高频末级。

板极输出的 高频电压随着电压(E0+uF)的瞬时变 化而变化1314(2)、PDM发射机原理 通过脉宽调制器先将低电平的音 频信号变为超音频的脉宽调制信号, 再经过脉冲放大,放大到一定的电平, 再经低通滤波器(脉冲解调器)得到 高电平的包含直流与音频的信号,再 送到RF末级,进行如常的板极调制151617(3)、PSM发射机原理 低电平的直流信号与音频信号相叠 加—A/D变换—控制信号—控制大量 的直流电压源的接通或关断(某瞬时 直流电压源接通的数目取决于该时刻 的音频调制信号)—接通的直流电压 源串联叠加—阶梯电压—低通滤波器 滤掉阶梯波纹—得到高电平的包含直 流与音频的信号,再送到RF末级,进 行如常的板极调制18PSM发射机构成原理图192021(4)、DX系列数字调幅发射机原理低电平的直流信号与音频信号相 叠加—A/D变换—每取样值12比特的数 字信号—编码—控制信号—控制N个射 频功率放大器的接通或关断—某瞬时 射频功率放大器开通的数目取决于该 时刻的音频调制信号22—开通的射频功率放大器输出电 压通过高频变压器串联叠加(功率合 成) —形成包络具有量化台阶的调幅 波(完成D/A变换) —带通滤波器(中心频率为载波 频率)滤掉不需要的频谱成分 —传统的DSB调幅波。

232425(5) M2W发射机 M2W发射机是原THOMCAST公司生 产的模块化中波广播发射机其工作原理 与DX系列基本相同,但最大的区别是:为 了解决调幅包络的信号失真,没有使用二 进制小台阶放大器,凡所有开通的RF功率 放大器都提供相同的电压,但有不同的相 位26信号处理是将脉冲阶梯调制与相位调 制结合在一起这种发射机应用全数字的 音频通道信号整形、滤波、及调制,均 由数字信号处理器(DSP)完成27信号处理原理图28二、调频广播 (一)、概述 如果用节目信号来控制高频振荡 的瞬时振荡频率,也就是用高频振荡 的频率变化来表达信息,这样的广播 就是调频广播调频广播的优点是抗 干扰能力强,音质好29主要缺点是多径传播会对传输质 量带来不良影响此外,当高速移动 接收时,由于多谱勒效应,也会影响 接收质量 由于调频广播工作于VHF频段, 电波是靠空间波传播,是视距传播, 传播距离约50公里左右,因此,调频 广播电台的覆盖范围较小30我国调频广播的工作频段为87- 108兆赫(VHF频段)调频波的带宽 理论上为无穷大,每个调频广播电台 的有效带宽约200多千赫调频广播的 最大频偏为± 75KHz。

31调频广播可分为调频单声道广播 和调频立体声广播以及调频双节目广 播 调频单声道广播时,发射端只传 送左、右路信息的混合信号,是一个 声道,接收端还音时只需一个扬声器32调频立体声广播时,发射端的节 目源包含左、右两路信息,经过发射 机的处理和接收机的逆处理,还原出 左、右两路信息,通过左、右两个声 道的扬声器放音,听起来有立体感, 现场感33调频立体声广播考虑了兼容性, 即单声道调频广播收音机也能够接收 调频立体声广播电台的广播节目,但 没有立体感;调频立体声广播收音机 也能够接收单声道调频广播电台的广 播节目,也无立体感34在进行调频立体声广播的同时, 还可以利用附加信道传送附加业务, 例如为特定用户传送背景音乐、股票 信息、交通广播、控制信号等;也可 以通过专用的数据信道进行数据广播35调频双节目广播是一部发射机,使用 一个载波频率,同时传送两套不同的节目 (例如一套节目为汉语,另一套为少数民 族语言或外语),听众可以根据自己的不 同需要,选择收听其中的一种 调频立体声广播与调频双节目广播所 占的频谱要比调频单声道广播稍宽调频 立体声广播与调频双节目广播都可以称为 调频多工广播。

36(二)调频原理(二)调频原理37(1)、表达式、表达式 设调制信号为uΩ(t)= UΩcosΩt, 未加调制信号时载波振荡的频率 为ωc,则调频波的瞬时振荡频率 应为: ω(t) =ωc+KUΩcosΩt 令KUΩ =ω(K为比例系数), ω是频偏幅度,由调制信号幅度 UΩ决定,38由于 ω(t)=d(t)/dt, 因此  (t)= ∫ω(t) dt + ,是积分常数(即初 始相位,为简单起见,以下分析 令其为0,不影响调频波的性质)  (t)= ∫ω(t) dt =∫(ωc+ωcosΩt)dt =ωct+(ω/Ω)sinΩt39因此,调频波的表达式为: u(t)=Uccos (t) = Uccos[ωct+(ω/Ω)sinΩt] (1)式 中(ω/Ω)称为调频波的调制指数(实质上 是最大相偏幅度),用mf表示: mf=ω/Ω 或mf=f/F (例如F=15KHz, f=75 KHz,则mf=5) 请注意,由(t)的表达式可以看出,调 频必然伴随着调相40((2)、频谱与带宽)、频谱与带宽 即如单音调制,调频波的频谱也为无穷 多,理论带宽为无穷大。

但是,远离中心 载波的边频的能量很小,可以忽略如果 只保留大于10%的未调载波幅度的边频成 分,调频波的带宽可近似用下式表示: Bf=2(mf+1)F 由于mf=ω/Ω=f/F,因此,带宽可近似表 达为: Bf=2(f +F)41由于调频广播要求高的质量,必须 保留大于1%的未调载波幅度的所有边 频成分,调频广播的有效带宽通过查 表得出 须要强调的是,在调频的过程中, 载频分量和各次边频的幅度是随调制 指数mf变化而变化的42((3)、调频波的功率关系)、调频波的功率关系 不论有无调制以及调制指数的 大小,调频波的功率都保持恒定, 都等于发射机的载波功率,调制 时边带功率是由载波功率转化来 的43调频波的产生调频波的产生: 用音频调制信号控制电抗元件(通 常为变容二极管)的参数,便可产生 振荡频率随调制信号变化的调频波44(二)、调频立体声广播 1、概述 人在感觉声音信号时,根据信号到达左右 耳的强度差和时间差,可以辨别出声源的 方位当在剧场举办音乐会时,如果在舞 台的两侧各安放一个拾音器,将拾取的两 路信号传送到远离剧场的放音室,经放大 后,分别送到相互离开的左、右路扬声器 放音(或带上能分别重放左右路信号的耳 机),这时,聆听者就如同坐在剧场一样, 能够辨别出不同乐器发声的方位,即听到 有立体感的声音。

45要传送立体声信号,起码的条件 是要有左(L)、右(R)两路信号源 与相应的传输通路,用左(L)、右 (R)两路扬声器(或耳机)放音, 这是最简单的立体声,称为双声道立 体声 如果通过更多的声道,例如五声道 (前左、前中、前右、后左和后右) 拾音和放音,称为环绕声或空间立体 声46通过无线或有线广播的形式,传 送立体声信号,就是立体声广播立 体声广播首先在调频广播中得到广泛 应用和发展472、导频制调频立体声广播 在全世界得到广泛应用的导频制 调频立体声广播中,为了实现与已有 单声道接收机的兼容,发射机不是直 接传送L和R信号,而是经过编码变为 和信号M=L+R与差信号S=L-R,和信 号M占据30赫—15千赫的频率范围, 称为主信道;48差信号S对38千赫的副载波进行抑 制副载波的双边带调幅,形成23千 赫—53千赫的副信道,主、副信道信 号与19千赫的导频信号一起,构成立 体声调制基带信号,对VHF主载波调 频495051立体声广播接收机经过与发端相 反的处理,得到和信号M与差信号S后, 再经和差组合,最后得到L与R信号 而一般的单声道广播接收机,没有对 副信道及导频的处理装置,只对主信 道有响应,可以收到L与R的混合信号 M,实现了对单声道接收机的兼容。

5253(三)、调频广播中的广播数据系 统(RDS) 调频广播在播出立体声节目的同时,还 可以进行数据广播 数据广播系统的技术特征:选57KHz为 副载波,数据信号对57KHz为副载波进行抑 制副载波的双边带调幅(2DPSK),形成 RDS信道,占据带宽±2.4KHz,可传送的数据 率为1187.5bps(净数据率为1187.5bps ×16/26), 频偏± 4KHzRDS信道与立体声基带信号 一起对VHF主载波调制54三、模拟广播的优点和缺点55(一)优点技术简单,接收机廉价56(二)缺点 1、发射机能量利用不经济(AM广播)从能量的利用来看,AM发射功率中的 很大一部分是用于载波(例如,当平均 m=0.3时,载波功率占发射总功率的 95.7%),与此相联系的是有相当高的运行 费用572、多径传播(AM 和FM)会产生接收信 号的严重衰落,影响接收质量 (无线电信道的固有特性:频率选择性与 时间选择性) 3、抗干扰能力差(尤其是AM) 4、频谱利用不经济(FM) 5、节目单纯,在数字技术与多媒体技术大 发展的今天,模拟广播对听众的吸引力越 来越小58解决模拟广播存在问题的唯一 出路——数字声音广播。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